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萬向輪;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安裝有旋轉座;所述旋轉座的中部豎直設置有主轉軸;所述主轉軸的一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勻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主轉軸的下部套接有與主轉軸相匹配的第一軸套;所述第一軸套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培養盤;所述主轉軸的上部套接有與主轉軸相匹配的第二軸套;本實用新型采用光敏應變片感應光照方向,經過微處理器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和轉向,使花卉向陽生長或均勻接受光照;采用透水孔的兩側通過支架連接有過濾網,可以將第二培養盤上多余的澆花用水經過濾后灑向第一培養盤的上方,節約水資源。
【專利說明】
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花卉栽培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花架功能單一,僅用作放置花盆,其搬運麻煩較為麻煩。花架高度無法調節,針對綠蘿等帶藤的植物來說,花架高度太低,藤會散落在地上,而花架高度太高又使得花盆的放置較費力。植物對陽光的需求較高,現有的花架不能夠自動進行旋轉,當太陽移動之后,花朵容易背光,影響生長。現有的花架對水量的需求較高,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在花卉培育過程中需要一種節約水源的花架。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萬向輪;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安裝有旋轉座;所述旋轉座的中部豎直設置有主轉軸;所述主轉軸的一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勻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主轉軸的下部套接有與主轉軸相匹配的第一軸套;所述第一軸套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培養盤;所述主轉軸的上部套接有與主轉軸相匹配的第二軸套;所述第二軸套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培養盤;所述第一培養盤的上表面和第二培養盤的上表面均設置有多塊分隔板;所述兩塊分隔板之間設置有海綿墊;所述第二培養盤的底部均勻開有多個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設置于相應海綿墊的下方。
[0005]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上方一側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頂端通過轉軸連接有驅動輪;所述主轉軸的底端安裝有從動輪;所述驅動輪和從動輪之間設置有傳動皮帶。
[0006]優選的,所述主轉軸的頂端水平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底座的上方一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端與蓄電池的輸入端通過電路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下側設置有微處理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光敏應變片;所述光敏應變片的輸出端通過電路與微處理器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蓄電池的輸出端為驅動電機、光敏應變片、微處理器提供穩定電源。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軸套一側和第二軸套一側均開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內設置有與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銷。
[0010]優選的,所述透水孔的兩側安裝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連接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軸線與相應的透水孔的軸線重合。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軸套上的定位孔、第二軸套上的定位孔分別和主轉軸上的安裝孔通過定位銷卡接,調節第一培養盤和第二培養盤的高度,適應不同的花卉培育;采用光敏應變片感應光照方向,經過微處理器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和轉向,使花卉向陽生長或均勻接受光照;采用透水孔的兩側通過支架連接有過濾網,可以將第二培養盤上多余的澆花用水經過濾后灑向第一培養盤的上方,節約水資源。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等軸側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全剖視圖。
[0016]圖中:1、底座;2、萬向輪;3、旋轉座;4、主轉軸;5、安裝孔;6、第一軸套;7、第一培養盤;8、第二軸套;9、第二培養盤;10、分隔板;11、海綿墊;12、透水孔;13、驅動電機;14、驅動輪;15、從動輪;16、傳動皮帶;17、太陽能電池板;18、蓄電池;19、微處理器;20、光敏應變片;21、定位孔;22、定位銷;23、支架;24、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萬向輪2;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中部安裝有旋轉座3;所述旋轉座3的中部豎直設置有主轉軸4;所述主轉軸4的一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勻開有多個安裝孔5;所述主轉軸4的下部套接有與主轉軸4相匹配的第一軸套6;所述第一軸套6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培養盤7;所述主轉軸4的上部套接有與主轉軸4相匹配的第二軸套8;所述第二軸套8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培養盤9;所述第一培養盤7的上表面和第二培養盤9的上表面均設置有多塊分隔板10;所述兩塊分隔板10之間設置有海綿墊11;所述第二培養盤9的底部均勻開有多個透水孔12;所述透水孔12設置于相應海綿墊11的下方;所述底座I的上方一側安裝有驅動電機13;所述驅動電機13的頂端通過轉軸連接有驅動輪14;所述主轉軸4的底端安裝有從動輪15;所述驅動輪14和從動輪15之間設置有傳動皮帶16;所述主轉軸4的頂端水平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底座I的上方一側設置有蓄電池18;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的輸出端與蓄電池18的輸入端通過電路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的下側設置有微處理器19;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的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光敏應變片20;所述光敏應變片20的輸出端通過電路與微處理器19連接;所述蓄電池18的輸出端為驅動電機13、光敏應變片20、微處理器19提供穩定電源;所述第一軸套6—側和第二軸套8—側均開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內設置有與定位孔21相匹配的定位銷22;所述透水孔12的兩側安裝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的底端連接有過濾網24;所述過濾網24的軸線與相應的透水孔12的軸線重合。
[0019]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推動底座I,通過萬向輪2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第一軸套6上的定位孔21、第二軸套8上的定位孔21分別和主轉軸4上的安裝孔5通過定位銷22卡接,調節第一培養盤7和第二培養盤9的高度,適應不同的花卉培育,光敏應變片20感應光照方向,光敏應變片20將監測到的光照信息輸送到微處理器19,經過微處理器19控制驅動電機13的轉速和轉向,使花卉向陽生長或均勻接受光照,透水孔12的兩側通過支架23連接有過濾網24,可以將第二培養盤9上多余的饒花用水經過濾后灑向第一培養盤7的上方,節約水
資源。
[0020]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萬向輪(2);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中部安裝有旋轉座(3);所述旋轉座(3)的中部豎直設置有主轉軸(4);所述主轉軸(4)的一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勻開有多個安裝孔(5);所述主轉軸(4)的下部套接有與主轉軸(4)相匹配的第一軸套(6);所述第一軸套(6)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培養盤(7);所述主轉軸(4)的上部套接有與主轉軸(4)相匹配的第二軸套(8);所述第二軸套(8)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培養盤(9);所述第一培養盤(7)的上表面和第二培養盤(9)的上表面均設置有多塊分隔板(10);所述兩塊分隔板(10)之間設置有海綿墊(11);所述第二培養盤(9)的底部均勻開有多個透水孔(12);所述透水孔(12)設置于相應海綿墊(11)的下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上方一側安裝有驅動電機(13);所述驅動電機(13)的頂端通過轉軸連接有驅動輪(14);所述主轉軸(4)的底端安裝有從動輪(15);所述驅動輪(14)和從動輪(15)之間設置有傳動皮帶(1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轉軸(4)的頂端水平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底座(I)的上方一側設置有蓄電池(18);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的輸出端與蓄電池(18)的輸入端通過電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的下側設置有微處理器(19);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的四周均勻安裝有四個光敏應變片(20);所述光敏應變片(20)的輸出端通過電路與微處理器(19)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18)的輸出端為驅動電機(13)、光敏應變片(20)、微處理器(19)提供穩定電源。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套(6)—側和第二軸套(8)—側均開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內設置有與定位孔(21)相匹配的定位銷(22)。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卉培育用節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12)的兩側安裝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的底端連接有過濾網(24);所述過濾網(24)的軸線與相應的透水孔(12)的軸線重合。
【文檔編號】A01G27/02GK205431221SQ201620246942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9日
【發明人】李名鋼
【申請人】咸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