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898488閱讀:428來源:國知局
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板,在定位板的板平面上開有按照苗木栽培位置排列的若干個定位孔,所述定位板邊緣設有移位量尺。采用本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定位栽培帶根苗木,可以使得帶根苗木定植得非常均勻;避免了牽繩定位對帶根苗木定值的干擾,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定位密度可以進行調整,使用更為靈活。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板上開有根據苗木栽培位置排列的若干個定位孔,使用時,在定位板上里倒一些石灰,使用掃帚反復掃定位板上的石灰,讓石灰從各個定位孔下滲到苗床的土壤表面,這樣土壤表面就會顯現出帶根苗木定植的各個定位點,依靠定位點的指示精確鑿挖定植帶根苗木的小穴,即可精確栽培帶根苗木。
【專利說明】
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苗木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根小苗栽培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苗木定值時,控制好定植株行距,在生產實際中有重大意義:第一、控制株行距,苗木分布均勻,便于充分吸收土壤養分、陽光,苗木生長一致;第二、苗木橫平豎直,便于人工除草等。
[0003]苗木定植時,分為不帶根的插穗(即扦插育苗)和帶根苗,而適合采用不同的苗木定位技術。
[0004]扦插育苗時,一般是在苗床的兩端設置木棒,然后用一根繩子系上苗床兩端的木棒上,繩子上面用顏色艷麗的包裝繩打結,然后沿著繩結直接進行扦插。專利名稱為扦插株行距定位裝置(專利號為ZL201520971709.6)就提到一種扦插育苗使用牽繩定位的裝置。下面以楊樹扦插育苗為例來介紹這種定植方法:
[0005]—般為2.0米寬的苗床,假如每床定植5行,株距30厘米左右。在進行楊樹扦插育苗時,往往用一根繩子,兩頭系在木棒上,固定在苗床兩頭,繩子上面用顏色艷麗的包裝繩每隔30厘米打結,沿著繩結扦插楊樹插穗。如果一床定植3行或者4行,就牽3或4根繩子。
[0006]但如果是帶根苗木定值,就不能采用這種方法,因為苗木帶根,不能直接插入,需要挖穴。如果使用牽繩定位,由于牽繩的繩索羈姅,挖穴和定植操作時極為不方便,減低功效,勞動起來礙手礙腳。下面以室內核桃嫁接苗為例來介紹傳統的帶根苗定植定位方法。
[0007]一般采用幼苗砧室內嫁接技術進行核桃嫁接時,將帶根的核桃幼苗起苗作為砧木,在室內完成嫁接操作后,需要將嫁接好的核桃嫁接苗重新定植到苗圃地中,這種核桃嫁接苗是帶根的,需要用小鐵鏟挖深15cm左右的小穴,將嫁接苗放入,然后從下往上填土,壓實,完成定植操作。傳統方法,人工憑目視和經驗,先大致按照要求的株行距,挖取植穴,然后定植。定植苗木極為不整齊,功效也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8]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可以使得帶根苗木定植得非常均勻;避免了牽繩定位對帶根苗木定值的干擾,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栽培定位密度可以進行調整,使用更為靈活。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10]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板,在定位板的板平面上開有按照苗木栽培位置排列的若干個定位孔,所述定位板邊緣設有移位量尺。
[0011]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定位板為長方形,在定位板邊緣配合安裝設有整體呈長方形的邊框,所述移位量尺設于邊框四條邊中的某一條邊的邊緣。
[0012]本實用新型優選的邊框結構技術方案如下:所述邊框包括上部邊框和下部邊框,所述上部邊框與下部邊框相互卡接,并且上部邊框與下部邊框之間構成定位板卡槽,所述定位板四條邊的邊部配合安裝于定位板卡槽。
[0013]作為優選,所述定位板的板平面上呈縱橫向間隔布置設有若干個定位孔。
[0014]作為優選,所述邊框由左邊框、右邊框、上邊框和下邊框構成長方形,所述移位量尺活動設于下邊框上,所述下邊框內部具有完全收納移位量尺的量尺容納槽。
[0015]為了便于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操作,所述左邊框或/和右邊框上設有提手。
[0016]為了便于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操作,所述上邊框或/和下邊框上設有移位牽引
目.ο
[0017]作為優選,所述移位牽引裝置為牽引繩。
[0018]作為優選,所述移位量尺可翻轉鉸接連接下邊框上,當移位量尺朝向下邊框方向翻轉時,量尺容納槽正好完全容納翻轉完畢的移位量尺。
[0019]作為優選,所述移位量尺活動伸縮連接于下邊框的量尺容納槽中。
[0020]本實用新型較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21](I)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板上開有根據苗木栽培位置排列的若干個定位孔,所有定位孔是按照苗木栽培位置排列而鑿開的,使用時,在定位板上里倒一些石灰,使用掃帚反復掃定位板上的石灰,讓石灰從各個定位孔下滲到苗床的土壤表面,這樣苗床土壤表面就會顯現出帶根苗木定植的各個定位點,依靠定位點的指示精確鑿挖出帶根苗木定植所需的小穴,即可精確栽培帶根苗木。當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定位完一個定位板的定位孔后,可以使用移位牽引裝置或提手移動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到下一位置,以實現下一位置的定位操作。本實用新型通過移位量尺來實現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的精確平移操作,使得苗床上所有定位點均按照統一規律精確定位出來。
[0022](2)本實用新型的邊框由上部邊框和下部邊框在外側邊部卡接,并且上部邊框和下部邊框之間的內側邊部構成與定位板邊部卡接的定位板卡槽,這樣同一個邊框可以配合裝配不同間距定位孔的定位板,結構組合更為靈活,功能多樣且使用方便。
[0023](3)采用本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定位栽培帶根苗木,可以使得帶根苗木定植得非常均勻;避免了牽繩定位對帶根苗木定值的干擾,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定位密度可以進行調整,使用更為靈活。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邊框的結構示意圖。
[0027]其中,附圖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0028]I —定位板,2 —定位孔,3 —邊框,31 —左邊框,32 —右邊框,33 —上邊框,34 —下邊框,4 一移位量尺,5 —量尺容納槽,6 —提手,7—移位牽引裝置,8—上部邊框,9 一下部邊框,10 —定位板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0030]實施例[0031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板I,在定位板I的板平面上開有按照苗木栽培位置排列的若干個定位孔2,定位板I邊緣設有移位量尺4。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定位板I優選為長方形,在定位板I邊緣配合安裝設有整體呈長方形的邊框3,移位量尺4設于邊框3四條邊中的某一條邊的邊緣。當然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板I和邊框3也可以配合為正方形、橢圓形或其它形狀,其結構、工作原理與本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累述。邊框3的寬度為5cm,厚度為Icm,邊框3可以使苗木栽培定位裝置更加牢固,同時可以防止石灰從定位板I上播撒出來。
[0032]如圖3所示,邊框3包括上部邊框8和下部邊框9,上部邊框8與下部邊框9相互卡接,并且上部邊框8與下部邊框9之間卡接后在朝向定位板I方向構成長方形的定位板卡槽10,定位板I四條邊的邊部配合安裝于定位板卡槽10。由于本實施例的邊框3呈長方形,故上部邊框8、下部邊框9均為相互配合卡接的長方形,上部邊框8與下部邊框9在外側部相互卡接,在上部邊框8與下部邊框9的內側部形成有長方形的定位板卡槽10,該定位板卡槽10是為了緊密卡接安裝長方形的定位板I。使用時,可以制造出不同間距定位孔2的定位板I,即根據不同帶根苗木在土壤中栽培密度進行配合設計出不同間距定位孔的定位板I,如帶根核桃苗木在土壤中栽培密度為橫豎20厘米均勻核桃苗木定植栽培,那么就在定位板I上按照橫豎20厘米均勻間距鑿出定位孔2,優選定位孔2的孔徑0.5?0.8cm,就形成一種類型定位板I,在該類型定位板I使用時,可以通過粘貼膠布封住一部分定位孔2,即可得到不同定位孔2的定位密度,如20cm X 20cm, 40cm X 20cm, 40cm X 40cm, 60cm X 40cm, 60cm X 60cm等,當然該類型定位板I的定位孔2的孔中設有內螺紋,設計出與定位孔2的孔中內螺紋相配合螺紋連接的孔蓋,通過孔蓋蓋合在一部分定位孔2的孔中并封住一部分定位孔2,當孔蓋蓋合在定位孔2中時,孔蓋的上表面正好與定位板I的板平面平齊,即也可以得到不同定位孔2的定位密度,如20cmX 20cm,40cmX 20cm,40cmX 40cm,60cmX 40cm,60cm X 60cm等。如帶根核桃苗木在土壤中栽培密度為橫向間距30cm、縱向間距35cm,那么就在定位板I上按照橫向間距30cm、縱向間距35cm鑿出定位孔2,優選定位孔2的孔徑0.5?0.8cm,就形成另一種類型定位板I,依次類推可以形成很多種類型的定位板I。
[0033]由于帶根苗木在土壤中的栽培位置排列方式呈縱橫向間隔布置,定位板I的板平面上呈縱橫向間隔布置設有若干個定位孔2,即定位孔2按照圖1、圖2所示呈橫縱矩陣陣列式排布;定位孔2的孔中設有內螺紋,本實用新型還設計有與定位孔2的孔中內螺紋相配合螺紋連接的孔蓋,通過孔蓋蓋合在一部分定位孔2的孔中并封住該部分定位孔2。
[0034]如圖1、圖2所示,邊框3由左邊框31、右邊框32、上邊框33和下邊框34構成長方形,移位量尺4活動設于下邊框34上,下邊框34內部具有完全收納移位量尺4的量尺容納槽5。當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定位完一個定位板I上所有定位位置時,需要將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到下一個位置定位出下一個定位板I下的所有定位位置,那么就需要移動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在移動時需要一個移位量尺4來實現精準移位;移位量尺4收納于量尺容納槽5的結構技術方案可以采用如下兩種:
[0035]第一種,移位量尺4可翻轉鉸接連接下邊框34上,當移位量尺4朝向下邊框34方向翻轉時,量尺容納槽5正好完全容納翻轉完畢的移位量尺4;如圖1所示,移位量尺4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移位量尺4分別設置于下邊框34的兩端。移位量尺4鉸接于下邊框34上(當然移位量尺4也可以鉸接于上邊框33上,根據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的方向決定),移位丈量使用時,將移位量尺4從量尺容納槽5旋轉翻轉開,使得移位量尺4與下邊框34垂直,當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時,移位量尺4可以以定位好的定位位置為基準來丈量出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的移位位置;當移位丈量使用完畢后,將移位量尺4繞著鉸接處旋轉收納于量尺容納槽5中,使用非常方便。
[0036]第二種,移位量尺4活動伸縮連接于下邊框34的量尺容納槽5中;移位量尺4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移位量尺4分別設置于下邊框34的兩端。移位量尺4伸縮連接于下邊框34的量尺容納槽5中(當然移位量尺4也可以伸縮連接于上邊框33中,根據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的方向決定),移位丈量使用時,將移位量尺4從量尺容納槽5垂直方向伸出并固定限位,當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時,移位量尺4可以以定位好的定位位置為基準來丈量出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的移位位置;當移位丈量使用完畢后,將移位量尺4收縮于量尺容納槽5中,使用非常方便。
[0037]為了便于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移位操作更為便捷,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三種優選方式:
[0038]第一種,左邊框31或/和右邊框32上設有提手6,使用時,一人位于左邊框31—側,一人位于右邊框32—側,一人手握住左邊框31上的提手6,一人手握住右邊框32上的提手6,兩人抬起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然后平移一定距離以實現下一次帶根苗木栽培定位操作。
[0039]第二種,上邊框33或/和下邊框34上設有移位牽引裝置7,移位牽引裝置7優選為牽引繩,該牽引繩為尼龍繩,尼龍繩粗為0.5cm,長3米,牽引繩的兩端固定在上邊框33或/和下邊框34的牽引繩固定端。使用時,一人位于上邊框33或下邊框34—側,上邊框33或下邊框34一側的人抓住牽引繩向前移位苗木栽培定位裝置一定距離以實現下一次帶根苗木栽培定位操作。
[0040]第三種,左邊框31或/和右邊框32上設有提手6,上邊框33或/和下邊框34上設有移位牽引裝置7,使用時,一人位于左邊框31—側,一人位于右邊框32—側,一人位于上邊框33或下邊框34—側,一人手握住左邊框31上的提手6,一人手握住右邊框32上的提手6,兩人抬起苗木栽培定位裝置,上邊框33或下邊框34—側的人抓住牽引繩,三人共同移位苗木栽培定位裝置一定距離以實現下一次帶根苗木栽培定位操作。
[0041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
[0042]將苗木栽培定位裝置放置在土壤中的苗床上,在苗木栽培定位裝置的定位板I上里倒一些石灰,使用掃帚反復掃定位板I上的石灰,讓石灰從各個定位孔2下滲到苗床的土壤表面,然后使用移位牽引裝置或提手移動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到下一位置,這樣苗床的土壤表面就留下了與定位板I的定位孔2相對應的定位點,照著定位點就可以定植出帶根苗木了,石灰用完后就及時添加。根據實際栽培需要,可以設計出多種類型的定位板1,不同類型的定位板I上的定位孔2按照不同的橫向間距、縱向間距布置;一種類型的定位板I在使用時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適應變換出不同栽培間距的帶根苗木,以在定位板I上按照橫豎20厘米均勻間距鑿出定位孔2為例,通過粘貼膠布封住一部分定位孔2,即可得到不同定位密度,如20cmX 20cm,40cmX 20cm,40cmX 40cm,60cm X 40cm,60cmX 60cm等。當所有定位孔2下滲到苗床的土壤表面完畢后,將量尺容納槽5中的移位量尺4伸展出來,移位牽引裝置或提手移動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到下一位置,移位量尺4用于精準丈量移動的距離。當一個苗床的各個定位點均已經定位完畢之后,使用小鐵鏟在各個定位點處挖深15cm左右的小穴,將帶根苗木放入,然后從下往上填土,即可精確定植出帶根苗木,以便于后期的施肥等操作。
[0043]上述實施方式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并不是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與權利范圍的,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保護范圍所述的內容做出的等效變化和近似替換,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I),在定位板(I)的板平面上開有按照苗木栽培位置排列的若干個定位孔(2),所述定位板(I)邊緣設有移位量尺(4)。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I)為長方形,在定位板(I)邊緣配合安裝設有整體呈長方形的邊框(3),所述移位量尺(4)設于邊框(3)四條邊中的某一條邊的邊緣。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3)包括上部邊框(8)和下部邊框(9),所述上部邊框(8)與下部邊框(9)相互卡接,并且上部邊框(8)與下部邊框(9)之間構成定位板卡槽(10),所述定位板(I)四條邊的邊部配合安裝于定位板卡槽(1)04.按照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I)的板平面上呈縱橫向間隔布置設有若干個定位孔(2 )。5.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3)由左邊框(31)、右邊框(32)、上邊框(33)和下邊框(34)構成長方形,所述移位量尺(4)活動設于下邊框(34)上,所述下邊框(34)內部具有完全收納移位量尺(4)的量尺容納槽(5)。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邊框(31)或/和右邊框(32)上設有提手(6)。7.按照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邊框(33)或/和下邊框(34)上設有移位牽引裝置(7)。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牽引裝置(7)為牽引繩。9.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量尺(4)可翻轉鉸接連接下邊框(34)上,當移位量尺(4)朝向下邊框(34)方向翻轉時,量尺容納槽(5)正好完全容納翻轉完畢的移位量尺(4)。10.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苗木栽培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量尺(4)活動伸縮連接于下邊框(34)的量尺容納槽(5)中。
【文檔編號】A01G17/14GK205584943SQ201620433789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周忠誠, 毛燕, 侯梅, 王海民, 周妮, 陳敏, 李毅, 吳德智, 張曹, 吳艷明, 曹仲平, 冷艷芝
【申請人】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