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池塘包括淺水區與深水區,池塘邊緣設置防逃板,所述深水區鋪設不銹鋼濾網,不銹鋼濾網下方排布若干呈漏斗形的積污坑,每個積污坑底面均設置排污口,各個排污口通過排污管與位于池塘旁側的排污井連通,所述排污管設置有抽污泵。該排污系統極大地減少對池塘深水區水質的擾動,避免對蝦造成不利影響,而且省時省力、排污時間和排污量都易于控制,有利于提高排污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便于將龍蝦養殖池塘下層污水排出的排污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養殖技術下,對淡水小龍蝦養殖仍多采用在池塘中高密度集約化式養殖模式,這種養殖模式的放苗密度較大,由于餌料投放量日益增加以及排泄物和殘餌越積越多,池塘內的微生物環境受破壞,尤其是池塘的深水層,不僅溶氧量處于較低狀態,而且由于小龍蝦覓食、棲息多在池塘深水層,該區域的有害物更容易影響蝦的生長。
[0003]因此,為了為了保持池塘水質的穩定、減少病害發生,需要對池塘的水進行定時排污。
[0004]傳統的排污方法是人工操作,費時費力,而且排污時間難準確把握,易出現排污不徹底或排水過量的問題,影響蝦的生長。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小龍蝦養殖中池塘排污方式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排污快速方便的排污系統。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池塘包括淺水區與深水區,池塘邊緣設置防逃板,所述深水區鋪設不銹鋼濾網,不銹鋼濾網下方排布若干呈漏斗形的積污坑,每個積污坑底面均設置排污口,各個排污口通過排污管與位于池塘旁側的排污井連通,所述排污管設置有抽污栗。
[0008]優選的,積污坑至少為兩個,相應的排污口也至少為兩個,所有排污口連通到同一排污管;排污井底面低于池塘底面。
[0009]采用以上結構的本實用新型的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平時魚蝦的排泄物及投放的餌料被積聚到積污坑內,當需要排污時,啟動抽污栗,便可以將積污坑內的廢物抽出排入排污井內,再講廢物從排污井內抽出即可,這種排污系統,不僅極大地減少對池塘深水區水質的擾動,避免對蝦造成不利影響,而且省時省力、排污時間和排污量都易于控制,有利于提尚排污效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12]如圖1所示,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池塘包括淺水區2與深水區I,池塘邊緣設置防逃板3,所述深水區I鋪設不銹鋼濾網4,不銹鋼濾網4下方排布兩個呈漏斗形的積污坑5,每個積污坑5底面均設置排污口 6,各個排污口 6通過排污管7與位于池塘旁側的排污井9連通,所述排污管7設置有抽污栗8。
[0013]所有排污口6連通到同一排污管7;排污井9底面低于池塘底面。
[0014]正常狀態下,小龍蝦養殖中產生的排泄物和投放的餌料廢物會慢慢下沉到池塘深水區底部,并逐漸積聚到積污坑5內,當需要進行排污時,抽污栗8通過抽污管7及排污口6對積污坑5進行抽吸,由于有不銹鋼濾網4的存在,抽吸操作不易影響不銹鋼濾網4上部的池內環境,對小龍蝦的生長影響較小。
[0015]由于排污井9底面低于池塘底面,抽出的廢物可以暫時存放到排污井9內,然后再講廢物從排污井9內使用水栗等方式排出。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池塘包括淺水區與深水區,池塘邊緣設置防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區鋪設不銹鋼濾網,不銹鋼濾網下方排布若干呈漏斗形的積污坑,每個積污坑底面均設置排污口,各個排污口通過排污管與位于池塘旁側的排污井連通,所述排污管設置有抽污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積污坑至少為兩個,相應的排污口也至少為兩個,所有排污口連通到同一排污管。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蝦養殖池塘的排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井底面低于池塘底面。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5648745SQ201620285246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8日 公開號201620285246.2, CN 201620285246, CN 205648745 U, CN 205648745U, CN-U-205648745, CN201620285246, CN201620285246.2, CN205648745 U, CN205648745U
【發明人】孫緒華, 汪訓進
【申請人】湖北榮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