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果品保鮮包裝
技術領域:
,涉及一種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的蘋果的保鮮貯藏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
背景技術:
:如何有效提高蘋果的保鮮貯藏效果,大幅度延長蘋果的保質期,使當年十月份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能夠保鮮貯藏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保鮮貯藏期限達五個月),以適應優質蘋果生產區域(如陜西白水縣、洛川縣)的果農、企業、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是蘋果現代保鮮貯藏
技術領域:
中的一個關鍵性技術。在蘋果的包裝、貯藏、運輸、銷售等一體化物流鏈中,塑料薄膜保鮮袋、普通包裝紙箱因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它們在蘋果保鮮貯藏中還被廣泛應用,但是使用塑料薄膜保鮮袋和普通包裝紙箱的方法,保鮮貯藏期限短,保鮮效果也很一般,容易導致蘋果的病害發生,也不適宜在現代物流運輸過程中對蘋果的包裝防護。而且,如果要長時間保鮮貯藏的話,這兩種技術都需要借助冷庫或氣調庫,以提高蘋果的貯藏品質、延長保質期。但是冷庫貯藏法、氣調庫貯藏法的保鮮貯藏效果較好,但需要充足的電能供給,設備費用大、耗能高、成本較高,而且不能解決蘋果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解決采收后的蘋果在非冷庫、非氣調庫條件下的保鮮貯藏期限短、保鮮效果差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該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進行全面清洗,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與水的重量為1:5~1:12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1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3~5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步驟3、在紙箱內表面均勻涂布蓄冷劑膠體涂布層,并晾干涂布層,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選擇性透過薄膜,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蘋果擺放在紙板隔套內,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均勻平鋪分別裝有氧氣吸收劑、二氧化碳吸收劑、乙烯吸收劑、水分吸收劑的包裝袋,步驟6、對紙箱封合。可食性保鮮劑選用殼聚糖或脂肪酸鹽。選擇性透過薄膜選用聚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30-80微米。氧氣吸收劑選用有機脫氧劑或鐵系脫氧劑,其使用量為1.6^2.1克/每千克蘋果。二氧化碳吸收劑選用鈉石灰或硅石,其使用量為3.84.9克/每千克蘋果。乙烯吸收劑選用凝灰石或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3.7~4.6克/每千克蘋果。水分吸收劑選用分子篩或硅膠,其使用量為1.82.5克/每千克蘋果。涂布層為蓄冷劑膠體層,蓄冷劑選用干冰或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膠體。干冰使用量為3.1~3.6克/每千克蘋果。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膠體中,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與水的體積的配比為1:301:40。本發明的保鮮方法的保鮮貯藏期能夠達到五個月,與采收后蘋果的口感基本相同,光澤度好,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方便貯運、成本低、效益高、節約能源,解決了采收后的蘋果在非冷庫、非氣調庫條件下保鮮貯藏期限短、保鮮效果差,難以保證原始品質的問題。圖1是本發明方法所使用的自然氣調保鮮紙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方法的操作工藝示意圖。圖中,1、普通紙箱體,2、涂布層,3、選擇性透過薄膜,4、氧氣吸收劑,5、二氧化碳吸收劑,6、乙烯吸收劑,7、水分吸收劑,8、頂部紙板墊層,9、本發明可食性保鮮劑溶液處理后的蘋果,10、紙板隔套,11、底部紙板墊層。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自然氣調紙箱雙重保鮮貯藏方法是根據蘋果本身的自然呼吸特征、生理性病害機理和自然氣調包裝原理,組合使用蘋果保鮮處理技術和自然氣調保鮮紙箱技術,克服了單獨使用蘋果保鮮處理技術保鮮效果差、不耐貯藏等缺點,有效地改善了單獨使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技術的保鮮貯藏期和蘋果保鮮品質。首先,在蘋果裝入紙箱之前,對蘋果自身實施保鮮處理技術,提高蘋果抵御病蟲害和微生物侵害的能力。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蘋果不能損傷蘋果表皮。其次,將保鮮處理后的蘋果裝入自然氣調保鮮紙箱之后,蘋果就得到自然氣調紙箱及可食性保鮮劑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的保護。一方面,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具有抗菌、防腐作用,調節蘋果表皮的氣孔,防止微生物侵蝕蘋果,抑制蘋果的呼吸作用,降低蘋果內的水分散失。另一方面,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調節包裝箱內的氧氣、二氧化碳、溫度、濕度含量,形成低氧氣、高二氧化碳的蘋果保鮮貯藏環境,抑制乙烯、乙醛等氣體的釋放以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通過這種自然氣調保鮮紙箱及可食性保鮮劑溶液的雙重保鮮技術,將蘋果的保鮮貯藏期延長到五個月,實現了采收后的蘋果在五個月內(跨年度)的非冷庫、非氣調庫的保鮮貯藏的目的。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方法中使用到的自然氣調保鮮紙箱結構示意圖。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內部同樣設置有頂部紙板墊層8、底部紙板墊層11和紙板隔套10,在紙板隔套10中依次擺放本發明可食性保鮮劑溶液處理后的蘋果9。所不同的是在普通紙箱體1內表面涂有一層蓄冷劑膠體的涂布層2,在涂布層2的內表面還粘貼有一層選擇性透過薄膜3,在頂部紙板墊層8的上表面均勻平鋪擺放裝有氧氣吸收劑4、二氧化碳吸收劑5、乙烯吸收劑6、水分吸收劑7的包裝袋。可食性保鮮劑選用殼聚糖或脂肪酸鹽,其溶液配比應控制在1:5~1:12范圍內。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具有抗菌、防腐作用,能夠調節蘋果表皮的氣孔,防止微生物侵蝕蘋果,抑制蘋果的呼吸作用,降低蘋果內的水分散失。涂布層2的蓄冷劑選用干冰或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膠體,干冰使用量應控制在3.1~3.6克/每千克蘋果,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與水的配比應控制在1:301:40范圍內。蓄冷劑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蘋果因呼吸作用所產生的內源熱量和外部熱量。選擇性透過薄膜3選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應控制在3080微米。選擇性透過薄膜的主要作用是調節自然氣調保鮮紙箱內外的氧氣、二氧化碳氣體交換和滲透,在包裝箱內形成低氧氣、高二氧化碳的氣體環境。氧氣吸收劑4選用有機脫氧劑或鐵系脫氧劑,其使用量應控制在1.6~2.1克/每千克蘋果。氧氣吸收劑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蘋果因呼吸作用所產生的多余的氧氣,調節自然氣調保鮮紙箱內氧氣氣體濃度或含量。二氧化碳吸收劑5選用鈉石灰或硅石,其使用量應控制在3.8—.9克/每千克蘋果。二氧化碳吸收劑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蘋果因呼吸作用所產生的多余的二氧化碳,調節自然氣調保鮮紙箱內二氧化碳氣體濃度或含量。乙烯吸收劑6選用凝灰石或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應控制在3.7~4.6克/每千克蘋果。乙烯吸收劑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蘋果因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乙烯,抑制新鮮蘋果的呼吸速率和衰老,降低蘋果所含有機物質的轉變。水分吸收劑7選用分子篩或硅膠,其使用量應控制在1.8~2.5克/每千克蘋果。水分吸收劑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蘋果因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所產生的水分(含水蒸汽),調節自然氣調保鮮紙箱內的水分含量或相對濕度。實施例1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輕輕地放入清水中,對蘋果表面進行全面清洗,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2、按照殼聚糖與水的重量為1:IO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l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3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注意蘋果表面不能附有水溶液,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對已能觀察出有生理性病害的蘋果,不能采用本發明方法。步驟3、在長、寬、高尺寸為380mmx240mmxl80mm的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涂布層,涂布層按照干冰使用量為3.1克/每千克蘋果,并晾干,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80微米,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24個紅富士蘋果(約5kg蘋果)輕輕地擺放在紙板隔套內,注意在擺放蘋果的過程中應避免擦傷蘋果表皮,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的中央區域分別平鋪擺放有機脫氧劑,其使用量為1.6克/每千克蘋果;鈉石灰,其使用量為4.9克/每千克蘋果;凝灰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4.6克/每千克蘋果;硅膠,其使用量為2.5克/每千克蘋果。每種吸收劑可選用無紡布袋包裝,不能出現重疊放置。步驟6、對紙箱底部、頂部封合,保證紙箱的密閉性。進行保鮮貯藏五個月,同時還進行了對比實驗(數據及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對比實驗結果表明,單獨使用本發明所提出的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能夠解決10月中下旬采收后的紅富士蘋果在三個月內的非冷庫、非氣調庫的保鮮貯藏及運輸包裝問題,具有優良效果。同時使用本發明所提出的可食性保鮮劑和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能夠解決紅富士蘋果在五個月內的非冷庫、非氣調庫的保鮮貯藏及運輸包裝問題,具有更加顯著的效果。表1單獨采用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的對比實驗數據以及結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值。與采收后蘋果口感基本相同。這種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3、2007年1月27日(3個月)對比實驗結果未采用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①硬度(平均值)8.18(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75(%)③結論蘋果失水很嚴重,表面全部皺縮,有滲糖、褪色現象,基本無光澤;肉質疏松,果汁少,基本無芳香味,無商品價值。采用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①硬度(平均值):9.38(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13(%)③結論蘋果無損壞、無明顯失水、無褪色,表面平展未皺縮,光澤度好;果品新鮮,肉質硬脆、果汁豐富,無異味、無后味,與采收后蘋果口感基本相同。這種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4、2007年2月27日(4個月)對比實驗結果未采用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結論蘋果失水很嚴重,表面全部皺縮,表皮明顯腐爛,不能食用。采用自然氣調紙箱保鮮方法結論蘋果表皮己有明顯腐爛、病害,表面有明顯皺縮,光澤度差,肉質發綿、果汁少,無異味、無后味。這種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不能滿足四個月的保鮮貯藏要求。表2采用本發明的雙重保鮮貯芽統方法的對比實驗數據以及結果2006年10月中下旬采收后的紅富士蘋果的初始測定值(1)硬度(平均值)10.39(105Pa)(2)含糖量(平均值)11.93(%)1、2007年2月27日(4個月)對比實驗結果僅采用保鮮劑的方法①硬度(平均值)8.35②含糖量(平均值)12.30(%)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10。④結論蘋果失水嚴重,表面全部皺縮,表面有滲糖現象、基本無褪色現象;肉質較疏松,果汁較多,還保存有芳香味,無異味、無后味,無商品價值。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的方法①硬度(平均值)10.25②含糖量(平均值)11.81(%)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10。結論蘋果無明顯失水、無褪色,表面平展未敏縮,光澤度好;果品新鮮,肉質硬脆、果汁豐富,無異味、無后味,與采收后蘋果口感基本相同。這種雙重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2、2007年3月29日(5個月)對比實驗結果僅采用保鮮劑的方法①硬度(平均值):7.90(105Pa)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的方法<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實施例2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輕輕地放入清水中,對蘋果表面進行全面清洗,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殼聚糖與水的重量為1:5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l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4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注意蘋果表面不能附有水溶液,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3、在長、寬、高尺寸為380mmx240mmxi80mm的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涂布層,涂布層按照干冰使用量為3.4克/每千克蘋果,并晾干,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50微米,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24個紅富士蘋果(約5kg蘋果)輕輕地擺放在紙板隔套內,注意在擺放蘋果的過程中應避免擦傷蘋果表皮,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的中央區域分別平鋪擺放有機脫氧劑,其使用量為2.1克/每千克蘋果;鈉石灰,其使用量為3.8克/每千克蘋果;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4.6克/每千克蘋果;硅膠,其使用量為1.8克/每千克蘋果。每種吸收劑可選用無紡布袋包裝,不能出現重疊放置。步驟6、對紙箱底部、頂部封合,保證紙箱的密閉性。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雙重方法,五個月時的檢測數據和結論為①硬度(平均值)10.12(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09(%)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5。④結論蘋果無明顯失水,表面平展未皺縮,光澤度較好;果品較新鮮,肉質較硬脆、果汁較豐富,無異味、無后味,口感較好,芳香味一般。這種雙重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實施例3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輕輕地放入清水中,對蘋果表面進行全面清洗,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殼聚糖與水的重量為1:12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l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5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注意蘋果表面不能附有水溶液,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3、在長、寬、高尺寸為380mmx240mmxi80mm的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涂布層,涂布層按照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與水的體積的配比為1:30,并晾干,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30微米,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24個紅富士蘋果(約5kg蘋果)輕輕地擺放在紙板隔套內,注意在擺放蘋果的過程中應避免擦傷蘋果表皮,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的中央區域分別平鋪擺放鐵系脫氧劑,其使用量為1.8克/每千克蘋果;硅石,其使用量為4.3克/每千克蘋果;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4.2克/每千克蘋果;分子篩,其使用量為2.1克/每千克蘋果。每種吸收劑可選用無紡布袋包裝,不能出現重疊放置。步驟6、對紙箱底部、頂部封合,保證紙箱的密閉性。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雙重方法,五個月時的檢測數據和結論為①硬度(平均值)10.14(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19(%)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12。④結論蘋果無明顯失水,表面平展未皺縮,光澤度較好;果品較新鮮,肉質較硬脆、果汁較豐富,無異味、無后味,口感較好,芳香味一般。這種雙重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實施例4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輕輕地放入清水中,對蘋果表面進行全面清洗,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脂肪酸鹽與水的重量為1:8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l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4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注意蘋果表面不能附有水溶液,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3、在長、寬、高尺寸為380mmx240mmxl80mm的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涂布層,涂布層按照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與水的重量配比為1:40的混合溶液涂布,并晾干,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低密度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60微米,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24個紅富士蘋果(約5kg蘋果)輕輕地擺放在紙板隔套內,注意在擺放蘋果的過程中應避免擦傷蘋果表皮,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的中央區域分別平鋪擺放鐵系脫氧劑,其使用量為1.6克/每千克蘋果;硅石,其使用量為3.8克/每千克蘋果;凝灰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4.6克/每千克蘋果;分子篩,其使用量為2.5克/每千克蘋果。每種吸收劑可選用無紡布袋包裝,不能出現重疊放置。步驟6、對紙箱底部、頂部封合,保證紙箱的密閉性。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雙重方法,五個月時的檢測數據和結論為①硬度(平均值)10.10(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29(%)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8。結論蘋果無明顯失水,表面平展未皺縮,光澤度較好;果品較新鮮,肉質較硬脆、果汁較豐富,無異味、無后味,口感較好,芳香味一般。這種雙重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實施例5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輕輕地放入清水中,對蘋果表面進行全面清洗,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脂肪酸鹽與水的重量為1:5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l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3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注意蘋果表面不能附有水溶液,步驟3、在長、寬、高尺寸為380mmx240mmxl80mm的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涂布層,涂布層按照干冰使用量為3.6克/每千克蘋果涂布,并晾干,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40微米,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24個紅富士蘋果(約5kg蘋果)輕輕地擺放在紙板隔套內,注意在擺放蘋果的過程中應避免擦傷蘋果表皮,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的中央區域分別平鋪擺放有機脫氧劑,其使用量為1.7克/每千克蘋果;鈉石灰,其使用量為4.5克/每千克蘋果;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4.0克/每千克蘋果;硅膠,其使用量為2.2克/每千克蘋果。每種吸收劑可選用無紡布袋包裝,不能出現重疊放置。步驟6、用膠帶對紙箱底部、頂部封合,保證紙箱的密閉性。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雙重方法,五個月時的檢測數據和結論為①硬度(平均值):10.13(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30(%)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5。④結論蘋果無明顯失水,表面平展未皺縮,光澤度較好;.果品較新鮮,肉質較硬脆、果汁較豐富,無異味、無后味,口感較好,芳香味一般。這種雙重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實施例6步驟l、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輕輕地放入清水中,對蘋果表面進行全面清洗,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脂肪酸鹽與水的重量為1:12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l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5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注意蘋果表面不能附有水溶液,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損傷蘋果表皮,對已能觀察出有生理性病害的蘋果,不能采用本發明方法。步驟3、在長、寬、高尺寸為380mmx240mmxl80mm的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涂布層,涂布層按照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與水的體積的配比為1:35的混合溶液涂布,并晾干,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低密度聚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70微米,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在底部紙板墊層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將步驟2所得的24個紅富士蘋果(約5kg蘋果)輕輕地擺放在紙板隔套內,注意在擺放蘋果的過程中應避免擦傷蘋果表皮,在紙板隔套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在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的中央區域分別平鋪擺放鐵系脫氧劑,其使用量為2.1克/每千克蘋果;硅石,其使用量為4.9克/每千克蘋果;凝灰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4.4克/每千克蘋果;分子篩,其使用量為1.8克/每千克蘋果。每種吸收劑可選用無紡布袋包裝,不能出現重疊放置。步驟6、對紙箱底部、頂部封合,保證紙箱的密閉性。組合采用自然氣調保鮮紙箱與保鮮劑雙重方法,五個月時的檢測數據和結論為①硬度(平均值)10.15(105Pa)②含糖量(平均值)12.35(%)③保鮮劑溶液的配比是1:12。④結論蘋果無明顯失水,表面平展未皺縮,光澤度較好;果品較新鮮,肉質較硬脆、果汁較豐富,無異味、無后味,口感較好,芳香味一般。這種雙重保鮮貯藏技術對蘋果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保鮮方法的保鮮貯藏期能夠達到五個月,與采收后蘋果的口感基本相同,光澤度好,無污染、無毒害,完全符合衛生食用要求,方便貯運、成本低、效益高、節約能源,解決了采收后的蘋果在非冷庫、非氣調庫條件下保鮮貯藏期限短、保鮮效果差的問題。經過對蘋果五個月的保鮮貯藏,基本保證了蘋果的原始品質,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推廣價值。權利要求1、一種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步驟1、將采收后的新鮮蘋果進行全面清洗,步驟2、按照可食性保鮮劑與水的重量為1∶5~1∶12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步驟1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保持3~5分鐘,然后晾干蘋果表面,步驟3、在紙箱內表面均勻涂布蓄冷劑膠體涂布層(2),并晾干涂布層(2),步驟4、在步驟3所得的紙箱內表面粘貼選擇性透過薄膜(3),步驟5、在步驟4所得的紙箱內部放置底部紙板墊層(11),在底部紙板墊層(11)上表面放置紙板隔套(10),將步驟2所得的蘋果擺放在紙板隔套(10)內,在紙板隔套(10)上放置頂部紙板墊層(8),在頂部紙板墊層(8)上表面均勻平鋪分別裝有氧氣吸收劑(4)、二氧化碳吸收劑(5)、乙烯吸收劑(6)、水分吸收劑(7)的包裝袋,步驟6、對紙箱封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性保鮮劑選用殼聚糖或脂肪酸鹽。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重保鮮ie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選擇性透過薄膜(3)選用聚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為30~80微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氣吸收劑(4)選用有機脫氧劑或鐵系脫氧劑,其使用量為1.6~2.1克/每千克蘋果。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劑(5)選用鈉石灰或硅石,其使用量為3.8~4.9克/每千克蘋果。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吸收劑(6)選用凝灰石或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為3.7~4.6克/每千克蘋果。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分吸收劑(7)選用分子篩或硅膠,其使用量為1.82.5克/每千克蘋果。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布層(2)為蓄冷劑膠體層,蓄冷劑選用干冰或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膠體。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冰使用量為3.13.6克/每千克蘋果。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膠體中,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鈉與水的體積的配比為1:30~1:40。全文摘要本發明公布了一種蘋果的雙重保鮮貯藏方法,該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施,將采收后的蘋果進行清洗;按照可食性保鮮劑與水的重量為1∶5~1∶12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鮮劑溶液,將清洗過的蘋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鮮劑溶液中,然后晾干蘋果表面;在普通紙箱體內表面均勻涂布蓄冷劑涂布層;在紙箱內表面粘貼選擇性透過薄膜;將浸泡過可食性保鮮劑溶液的蘋果擺放在紙箱內,在紙箱內的頂部紙板墊層上表面平鋪分別裝有氧氣吸收劑、二氧化碳吸收劑、乙烯吸收劑、水分吸收劑的包裝袋;對紙箱封合。本發明的方法可顯著提高蘋果的保鮮質量、延長蘋果的保鮮期到五個月,具有方便貯運、成本低、效益高、節約能源等優點。文檔編號A23B7/00GK101180982SQ20071001910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9日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9日發明者偉張,郭彥峰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