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腐劑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防腐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新鮮的食品則是保障人類健康的基本條件。食品中含有許多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類營養物質,在物理、生物化學和有害微生物等的作用下,可以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形而發生腐爛變質。其中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是導致食品腐爛變質的主要原因。通常可以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來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破壞, 物理方法是通過低溫冷藏、隔絕空氣、干燥、高滲、高酸度、輻射等來殺菌或抑菌;化學方法就是利用防腐劑來殺菌或抑菌。因此,食品的保鮮與防腐是食品加工生產的首要問題。α, β-不飽和羰基結構是防腐劑表現抗菌活性的最有效功能結構,丁烯二酯是具有此結構的典型物質。丁烯二酯包括順丁烯二酯一馬來酸和反丁烯二酯一富馬酸,富馬酸因為具有更強的穩定性經常被作為防腐劑的合成母體。而L-抗壞血酸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劑,其用途廣泛,不但作為強抗氧化劑用于食品工業,同時也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素,被用于醫療保健。另外L-抗壞血酸還被廣泛用于美容,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等領域。 L-抗壞血酸容易被熱或氧化劑破壞,光、微量重金屬和熒光物質等更能促進其氧化,同時, L-抗壞血酸幾乎不溶于油相,其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提高L-抗壞血酸的穩定性和油溶性是國內外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本發明在酯化過程引入L一抗壞血酸,使合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時具有抗氧化功能,開發多能性的食品添加劑,研究出以馬來酸為母體進行酯化,合成對溫度不敏感、適用PH值廣的高效食品防腐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順-β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主要是馬來酸為母體進行酯化,在酯化過程引入L一抗壞血酸,使合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 ο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順-β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合成技術路線如下所示
權利要求
1.防腐劑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驟進行(1)馬來酸單甲酯的制備將摩爾比1:1的馬來酸酐和甲醇加入反應器中,在40°C水浴中攪拌至馬來酸酐完全溶解,40-60°C保溫反應1- ,保溫反應2. 5h ;(2)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合成采用直接酯化法,向裝有一定量濃硫酸的容器中緩慢加入L-抗壞血酸和馬來酸單甲酯,室溫下攪拌1個小時,待L-抗壞血酸完全溶解后,放入恒溫振蕩器中在一定反應溫度下進行反應;(3)反應結束后,將反應體系倒入快速攪拌的碎冰中,待冰塊完全溶化后,分三次用萃取劑萃取,第三次萃取時萃取劑基本為無色,合并萃取劑,用無水Na2SO4干燥過夜; 0. OSMPa-O. 09 MI^a下33°C —35°C旋轉蒸發,蒸發直至重量不再變化,得黃色粘稠物質即為順-β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劑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1)中所述的反應溫度為60°C ;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L-抗壞血酸與馬來酸單酯摩爾比分別為1. 1-3:1 ;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時間為^_34h,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濃硫酸的用量以(L-抗壞血酸+馬來酸單酯)/濃硫酸摩爾比計為 0. 1-0. 16:1,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溫度為25°C—36°C,其中步驟(3)中所述的萃取劑為乙酸乙酯、苯或乙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腐劑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L-抗壞血酸與馬來酸單酯摩爾比分別為2. 5:1 ;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時間為32h ;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濃硫酸的用量以(L-抗壞血酸+馬來酸單酯)/濃硫酸摩爾比計為 0. 12:1 ;其中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溫度為25°C ;其中步驟(3)中所述的萃取劑為乙酸乙酯。
全文摘要
本發明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制備方法,屬于食品防腐劑技術領域。按照下述步驟進行(1)馬來酸單甲酯的制備(2)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的合成(3)反應結束后,用萃取劑萃取,用無水Na2SO4干燥過夜;0.08MPa—0.09MPa下33℃—35℃旋轉蒸發,蒸發直至重量不再變化,得黃色粘稠物質即為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本發明通過化學法對L-抗壞血酸進行分子修飾,得到順-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壞血酸酯,以期提高L-抗壞血酸的穩定性和油溶性,將該產物開發成為一類具有多種功能的食品添加劑。
文檔編號A23L3/3544GK102532072SQ20111036057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任曉鋒, 張紅印, 李娜, 祝子平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