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β-葡萄糖苷酶、其編碼基因及其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β-葡萄糖苷酶、其編碼基因及其高效異源表達。本發明還涉及含有所述編碼基因的表達載體和宿主細胞。本發明還涉及表達編碼基因的宿主細胞及其誘導培養條件。本發明還涉及利用所述β-葡萄糖苷酶將纖維素降解過程中所生成的纖維二糖水解為葡萄糖的方法。本發明的β-葡萄糖苷酶具有弱酸性條件下穩定性好和活性高的特點,可良好地應用于工業生產。
【專利說明】—種新的β-葡萄糖苷酶、其編碼基因及其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新的β-葡萄糖苷酶、其編碼基因、用途、及其高效異源表達。
【背景技術】 [0002]纖維素是多個葡萄糖殘基以β_1,4-糖苷鏈連接而成的多聚物,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以木質纖維素為原料、用纖維素酶水解纖維素生成葡萄糖,進而發酵為燃料乙醇成為應對當今世界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重要出路。
[0003]纖維素酶是指能夠將纖維素轉化成葡萄糖的一系列酶的總稱,主要包括內切葡聚糖酶(endo- β -1, 4-glucanase, EC 3.2.1.4)、外切葡聚糖酶(exoglucanase, EC3.2.1.91)和β-葡萄糖苷酶(i3-gluc0SidaSe,EC 3.2.1.21)。內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纖維素長鏈分子的內部將長纖維切成短纖維,外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纖維素分子的一端,以兩個葡萄糖殘基為單位進行切割生成纖維二糖,β-葡萄糖苷酶切割纖維二糖及一些纖維寡糖最終生成單個的葡萄糖分子。
[0004]作為纖維素復合酶系的重要組成之一,β -葡萄糖苷酶的關鍵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纖維二糖積累對其上游內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活性具有顯著的反饋抑制作用,因此,β-葡萄糖苷酶對纖維二糖的高效水解能力對纖維素的徹底降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除水解活性,葡萄糖苷酶還具有轉糖苷活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通過轉糖苷作用將兩個葡萄糖分子合成一個槐糖分子,而已經發現槐糖是纖維素酶基因表達的強誘導物。一般認為絲狀真菌中纖維素酶合成的誘導機制是:存在于分生孢子和菌絲表面的少量組成型纖維素酶首先降解纖維素生成纖維二糖等寡糖,然后在質膜結合的葡萄糖苷酶的轉糖苷作用下,生成槐糖等誘導物,經細胞膜上的組成型透性酶系統進人細胞內,啟動纖維素酶的合成。由此可見,提高β_葡萄糖苷酶在纖維素降解體系的催化活性,對于提高纖維素降解體系轉化效率及降低纖維素乙醇產業生產成本,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現實意義。
[0005]β -葡萄糖苷酶底物專一性差異很大,除了作用于纖維二糖及纖維糊精而在纖維素產乙醇產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外,還可作用于芳基葡萄糖苷(如熊果甙、水楊苷及生色化合物P-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烷基葡萄糖苷(甲基-β-D-葡萄糖苷)及β-1,3-葡萄糖苷(昆布二糖)等。因此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例如在食品行業中,由于它能將水果中糖苷前體的芳香族化合物釋放變為具有濃郁香味的化合物,從而改善茶葉、果汁和果酒的風味,因此其作為特殊的風味酶已得到廣泛應用;在醫藥保健品行業中,β -葡萄糖苷酶可通過生物轉化功能,將某些廣泛存在的天然產物轉化為在自然界稀有甚至不存在的物質。例如,β -葡萄糖苷酶可將無活性的結合型大豆異黃酮轉化為具有生理活性的游離型苷元,進而發揮改善更年期綜合癥、預防骨質疏松、抗氧化等生物學功能等。
[0006]葡萄糖苷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許多植物和微生物體內。由于植物來源的 葡萄糖苷酶活性遠比微生物來源要低,所以其分離主要集中在微生物上。現有技術中的大部分,尤其是細菌來源的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較低,在產量、理化特性、催化效率等方面也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生產的需求。因此在工業生產中研究較多的是曲霉,通過自然選育、誘變育種、原生質體誘變和基因工程手段,人們選育出了眾多的高產黑曲霉和米曲霉等菌株并優化了產酶工藝(應用生態學報,1999,1(K6) =732-734 ;Appl.Environ.Microbiol, 1998,64(10):3607-3614)。同時國外一些知名酶制劑公司還利用這些高酶活的β_葡萄糖苷酶在產纖維素酶的工程菌株中進行重組表達,提高了產量(EuropeanPatentEP1225227 ;EP0244234 ;EP0121397)。但是目前工業上β -葡萄糖苷酶產量還是遠遠不夠的,因而有必要進一步擴大篩選對象,從中篩選出酶活較高、理化特性更趨多樣化的新的β -葡萄糖苷酶,并進行高效分泌表達來降低工業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葡萄糖苷酶、其編碼基因及其用途。
[0008]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分離的多肽,該多肽選自下組:
[0009](a)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0010](b)具有SEQ ID NO:2中第22-736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0011](b)將(a)或(b)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經過一個或多個(如1-20個,較佳地1-10個;更佳地1-5個;更佳地1-3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a)或
(b)多肽功能的衍生的多肽;
[0012](c)具有(a)或(b)多肽功能的(a)或(b)的多肽的片段(較佳地,其與SEQ IDNO:2的序列相同性高于70% ;更佳地高于75% ;更佳地高于80% ;更佳地高于85% ;更佳地高于90% ;更佳地高于95% ;更·佳地高于98%或99%);或
[0013](d)在(a)或(b)多肽的N或C末端具有標簽序列,或在(b)多肽的N末端具有信號肽序列的多肽。
[0014]在一個優選例中,所述的多肽來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0015]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分離的多核苷酸,它包含一核苷酸序列,該核苷酸序列選自下組:
[0016](I)編碼所述多肽的多核苷酸;或
[0017](2)與多核苷酸(I)互補的多核苷酸。
[0018]在一個優選例中,該多核苷酸編碼如SEQ ID NO: 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編碼SEQ ID NO:2中第22-736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0019]在另一優選例中,該多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或如SEQ IDNO:1中第64-2211位所示。
[0020]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載體,其含有所述的多核苷酸。
[0021]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載體是真核表達載體。
[0022]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載體是畢赤酵母表達載體,例如pPIC。
[0023]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載體是里氏木霉表達載體,例如骨架載體pHDt/sk。
[002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載體還含有與所述的多核苷酸操作性連接的啟動子,所述的啟動子具有SEQ ID NO: 1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25]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遺傳工程化的宿主細胞,它含有所述的載體,或其基因組中整合有所述的多核苷酸。
[0026]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宿主細胞為非生殖細胞。
[0027]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宿主細胞為真核細胞。
[0028]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宿主細胞為里氏木霉和畢赤酵母。
[0029]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所述的多肽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含:
[0030](i)培養所述的宿主細胞,使之表達(較佳地,誘導其表達)所述的多肽;
[0031](ii)收集含有所述的多肽的培養物;和
[0032](iii)從培養物中分離出所述的多肽。
[0033]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多肽或所述的宿主細胞的培養物的用途,用于水解糖苷鍵;或用于形成簡單糖(如葡萄糖)。
[003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多肽水解選自(但不限于)下述底物的糖苷鍵:水楊苷、纖維素、纖維二糖、熊果苷、芳基葡萄糖苷或烷基葡萄糖苷、β_1,4-葡萄糖苷、硝基苯-β -D-半乳糖、β -D-木糖苷、硝基苯_β -吡喃葡萄糖苷、硝基苯_β -鹽藻糖苷、海帶多糖、地衣多糖、或它們的混合物。
[0035]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一種組合物,它含有所述的多肽或含有所含宿主細胞的培養物;以及食品學或工業上可接受的載體。
[0036]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組合物還含有調節酶活性的添加物,例如金屬離子。
[0037]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水解糖苷鍵或形成簡單糖(如葡萄糖)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用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0038]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底物選自(但不限于):水楊苷、纖維素、纖維二糖、熊果苷、芳基葡萄糖苷或烷基葡萄糖苷、β_1,4-葡萄糖苷、硝基苯-β-D-半乳糖、β-D-木糖苷、硝基苯-β -吡喃葡萄糖苷、硝基苯-β -鹽藻糖苷、海帶多糖、地衣多糖、或它們的混合物。
[0039]在另一優選例中,在ρΗ3.0-7.5條件下,用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0040]在另一優選例中,在ρΗ4.0-7.0、更佳地ρΗ4.5.0-6.5、更佳地ρΗ5_5.5條件下,用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0041]在另一優選例中,在溫度40_75°C條件下,用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0042]在另一優選例中,在溫度45_70°C、更佳地50_65°C、更佳地55_60°C條件下,用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0043]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多肽的用途,所述用途包括:
[0044](I)催化人參皂苷Rg3水解為人參皂苷Rh2 ;
[0045](2)水解β -糖苷型異黃酮為苷元型異黃酮;
[0046](3)將白藜蘆醇苷轉化為白藜蘆醇;
[0047](4)水解乳糖的β -糖苷鍵;
[0048](5)作為食品工業中調節風味的添加物;
[0049](6)作為以纖維素為原料的乙醇發酵的添加物;或
[0050](7)作為醫藥保健品的添加物(例如:將無活性的結合型大豆異黃酮轉化為具有生理活性的游離型苷元)。
[0051]本發明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開內容,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2]圖1為重組里氏木霉和畢赤酵母基因組用驗證引物PCR后的電泳圖。圖中,泳道M為λ -Hind III digest DNA marker的電泳結果(片段由上到下依次是23.13kb、9.416kb、
6.557kb、4.361kb、2322bp、2027bp),泳道1_3為3個里氏木霉BglS轉化子基因組DNA為模板擴增bgls基因后的電泳圖,泳道6-9為5個(P1-P5)畢赤酵母BglS轉化子基因組DNA為模板擴增bgls基因后的電泳圖。
[0053]圖2為bgl s基因的表達、表達產物的純化SDS-PAGE圖。其中,泳道M為蛋白Marker的電泳結果(分子量由上到下依次為94、66.2、45、26kDa),泳道I為里氏木霉轉化子Al的發酵上清液,泳道2為上清液掛鎳柱后用含40mM咪唑緩沖液的洗脫液的電泳結果,泳道3為畢赤酵母轉化子Pl的發酵上清液,泳道4為上清液掛鎳柱后用含40mM咪唑緩沖液的洗脫液的電泳結果,其他不相關泳道已去除。
[0054]圖3為BglS在不同pH條件下的酶活力曲線。其中,?表示檸檬酸鈉緩沖液中的酶活力,表示醋酸緩沖液中的酶活力,▲表示磷酸緩沖液中的酶活力,其中實線表示TrBgls重組蛋白,虛線表示PpBglS重組蛋白。
[0055]圖4為BglS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酶活力曲線。表示TrBglS重組蛋白的酶活力,▲為PpBglS重組蛋白的酶活力。
[0056]圖5為重組BglS對不同溫度的耐受性檢測結果。其中,表示50°C下的酶活力,▲表示60°C下的酶活力,實線表示TrBglS重組蛋白,虛線表示PpBglS重組蛋白。
[0057]圖6為β葡萄糖苷酶水解糖苷鍵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8]本發明通過纖維素誘導培養土曲霉,得到mRNA并逆轉錄成cDNA單鏈,并以cDNA單鏈為模板,用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方法得到β -葡萄糖苷酶基因bgls的編碼序列,該β-葡萄糖苷酶基因編碼序列可在宿主細胞中表達生產該β-葡萄糖苷酶,用于對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及纖維二糖的降解。實驗證明,與現有細菌來源的葡萄糖苷酶相比,本發明的β -葡萄糖苷酶BglS最適反應溫度為60°C,在弱酸性條件下穩定性較好、活性較高,且能在里氏木霉中非常高效地分泌表達,具有良好地應用于工業生產的潛能。
[0059]如本文所用,術語“本發明的多肽”、“本發明的蛋白”、“本發明的β_葡萄糖苷酶”、“BglS 蛋白”、“TrBglS 蛋白”、“PpBglS 蛋白”、“BglS 多肽”、“TrBglS 多肽”、“PpBglS 多肽”或“β-葡萄糖苷酶BglS”可互換使用,都指具有β-葡萄糖苷酶BglS氨基酸序列(SEQ IDNO: 2或其變異形式或衍生物)的蛋白或多肽。其包括含有或不含起始甲硫氨酸的β_葡萄糖苷酶BglS。其可含有或不含有信號肽序列。
[0060]如本文所用,術語“本發明的基因”、“bgls基因”、“bgls”指具有葡萄糖苷酶編碼基因序列(SEQ ID NO:1或其變異形式或衍生物)的多核苷酸。其可含有或不含有信號肽編碼序列。
[0061 ] 如本文所用,術語“里氏木霉轉化子”、“里氏木霉重組子”、“TrBglS里氏木霉重組子”或“TrBglS里氏木霉轉化子”可互換使用,都指以里氏木霉為宿主,異源表達了土曲霉β -葡萄糖苷酶BglS氨基酸序列(SEQ ID NO: 2或其變異形式或衍生物)。
[0062]如本文所用,術語“畢赤酵母轉化子”、“畢赤酵母重組子”、“PpBglS畢赤酵母重組子”或“PpBglS畢赤酵母轉化子”可互換使用,都指以畢赤酵母為宿主,異源表達了土曲霉β -葡萄糖苷酶BglS氨基酸序列(SEQ ID NO: 2或其變異形式或衍生物)。
[0063]如本文所用,所述的“簡單糖”指葡聚糖鏈(或多糖鏈)的糖苷鍵被切割后形成的一類糖的總稱,其鏈長度低于被切割前。例如,所述的簡單糖含有1-50個葡萄糖,較佳的,含有1-30個葡萄糖;更佳的,含有1-15個葡萄糖。所述的“簡單糖”包括“葡萄糖”。
[0064]如本文所用,所述的“葡萄糖”指一種含有六個碳原子的單糖。分子式C6H1206。所述的“纖維二糖”是“兩個葡萄糖”的聚合體。
[0065]如本文所用,“分離的”是指物質從其原始環境中分離出來(如果是天然的物質,原始環境即是天然環境)。如活體細胞內的天然狀態下的多聚核苷酸和多肽是沒有分離純化的,但同樣的多聚核苷酸或多肽如從天然狀態中同存在的其他物質中分開,則為分離純化的。
[0066]如本文所用,“分離的BglS蛋白或多肽”是指BglS多肽基本上不含天然與其相關的其它蛋白、脂類、糖類或其它物質。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用標準的蛋白質純化技術純化BglS蛋白。基本上純的多肽在非還原聚丙烯酰胺凝膠上能產生單一的主帶。BglS多肽的純度能用氨基酸序列分析。
[0067]如本文所用,所述的“可操作地連接”或“操作性連接”是指兩個或多個核酸區域或核酸序列的功能性的空間排列。例如:啟動子區被置于相對于目的基因核酸序列的特定位置,使得核酸序列的轉錄受到該啟動子區域的引導,從而,啟動子區域被“可操作地連接”到該核酸序列上。
[0068]本發明的多肽 可以是重組多肽、天然多肽、合成多肽,優選重組多肽。
[0069]本發明的多肽可以是天然純化的產物,或是化學合成的產物,或使用重組技術從原核或真核宿主(例如,細菌、酵母、高等植物、昆蟲和哺乳動物細胞)中產生。根據重組生產方案所用的宿主,本發明的多肽可以是糖基化的,或可以是非糖基化的。本發明的多肽還可包括或不包括起始的甲硫氨酸殘基,還可包括或不包括信號肽序列。
[0070]本發明還包括BglS蛋白的片段、衍生物和類似物。如本文所用,術語“片段”、“衍生物”和“類似物”是指基本上保持本發明的天然BglS蛋白相同的生物學功能或活性的多肽。本發明的多肽片段、衍生物或類似物可以是(i)有一個或多個保守或非保守性氨基酸殘基(優選保守性氨基酸殘基)被取代的多肽,而這樣的取代的氨基酸殘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由遺傳密碼編碼的,或(ii)在一個或多個氨基酸殘基中具有取代基團的多肽,或(iii)成熟多肽與另一個化合物(比如延長多肽半衰期的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融合所形成的多肽,或(iv)附加的氨基酸序列融合到此多肽序列而形成的多肽(如前導序列或分泌序列或用來純化此多肽的序列或蛋白原序列,或與抗原IgG片段的形成的融合蛋白)。根據本文的教導,這些片段、衍生物和類似物屬于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公知的范圍。
[0071]在本發明中,術語“BglS多肽”指具有BglS蛋白活性的SEQ ID N0:2序列的多肽。該術語還包括具有與BglS蛋白相同功能的、SEQ ID N0:2序列的變異形式。這些變異形式包括(但并不限于):一個或多個(通常為1-50個,較佳地1-30個,更佳地1-20個,更佳地1-10個,最佳地1-5個)氨基酸的缺失、插入和/或取代,以及在C末端和/或N末端添加或缺失一個或數個(通常為20個以內,較佳地為10個以內,更佳地為5個以內)氨基酸。例如,在本領域中,用性能相近或相似的氨基酸進行取代時,通常不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比如,在C末端和/或N末端添加或缺失一個或數個氨基酸通常也不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又比如,僅表達該蛋白的催化結構域,而不表達碳水化合物結合結構域也能獲得和完整蛋白同樣的催化功能。因此該術語還包括BglS蛋白的活性片段和活性衍生物。例如,變異可以發生在SEQ ID NO:2的保守功能域(第40-313位,第356-604位,第655-725位氨基酸)之外。變異可以是1-3個氨基酸缺失、取代和插入。
[0072]。該多肽的變異形式包括:同源序列、保守性變異體、等位變異體、天然突變體、誘導突變體、在高或低的嚴謹度條件下能與bgls DNA雜交的DNA所編碼的蛋白、以及利用抗BglS多肽的抗體獲得的多肽或蛋白。本發明還提供了其他多肽,如包含BglS多肽或其片段的融合蛋白。除了幾乎全長的多肽外,本發明還包括了 BglS多肽的片段。通常,該片段具有BglS多肽序列的至少約10個連續氨基酸,通常至少約30個連續氨基酸,較佳地至少約
50個連續氨基酸,更佳地至少約80個連續氨基酸,最佳地至少約100個連續氨基酸。
[0073]發明還提供BglS蛋白或多肽的類似物。這些類似物與天然BglS多肽的差別可以是氨基酸序列上的差異,也可以是不影響序列的修飾形式上的差異,或者兼而有之。這些多肽包括天然或誘導的遺傳變異體。誘導變異體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得到,如通過輻射或暴露于誘變劑而產生隨機誘變,還可通過定點誘變法或其他已知分子生物學的技術。類似物還包括具有不同于天然L-氨基酸的殘基(如D-氨基酸)的類似物,以及具有非天然存在的或合成的氨基酸(如β、Y-氨基酸)的類似物。應理解,本發明的多肽并不限于上述例舉的代表性的多肽。
[0074]修飾(通常不改變一級結構)形式包括:體內或體外的多肽的化學衍生形式如乙酰化或羧基化。修飾還包括糖基化,如那些在多肽的合成和加工中或進一步加工步驟中進行糖基化修飾而產生的多肽。這種修飾可以通過將多肽暴露于進行糖基化的酶(如哺乳動物的糖基化酶或去糖基化酶)而完成。修飾形式還包括具有磷酸化氨基酸殘基(如磷酸酪氨酸,磷酸絲氨酸,磷酸蘇氨酸)的序列。還包括被修飾從而提高了其抗蛋白水解性能或優化了溶解性能的多肽。
[0075]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所述的BglS蛋白的片段、衍生物、類似物、變異形式或修飾形式保留了發揮水解糖苷鍵功能的功能域;更佳地,所保留的功能域是:糖基水解酶第3家族氨基端保守功能域、糖基水解酶第3家族羧基端保守功能域和類纖維連接蛋白III結構域。更佳地,所保留的功能域是相應于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中第40-313位、第356-604位、第655-725位序列結構的功能域。
[0076]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BglS蛋白保守性變異多肽”指與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相比,有至多20個,較佳地至多10個,更佳地至多5個,最佳地至多3個氨基酸被性質相似或相近的氨基酸所替換而形成多肽。這些保守性變異多肽最好根據表1進行氨基酸替換而產生。
[0077]表1
[0078]
最初的殘基代表性的取代優選的取代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離的多肽,其特征在于,該多肽選自下組: (a)具有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b)具有SEQID NO:2中第22-736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b)將(a)或(b)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經過一個或多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a)或(b)多肽功能的衍生的多肽; (C)具有(a)或(b)多肽功能的(a)或(b)的多肽的片段;或(d)在(a)或(b)多肽的N或C末端具有標簽序列,或在(b)多肽的N末端具有信號肽序列的多肽。
2.一種分離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核苷酸序列,該核苷酸序列選自下組: (1)編碼如權利要求1所述多肽的多核苷酸;或 (2)與多核苷酸(I)互補的多核苷酸。
3.—種載體,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核苷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載體,其特征在于,其還含有與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核苷酸操作性連接的啟動子,所述的啟動子具有SEQ ID NO: 1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5.一種遺傳工程化的宿主細胞,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載體,或其基因組中整合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核苷酸。
6.—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含: (i)培養權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細胞,使之表達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 (?)收集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的培養物;和 (iii)從培養物中分離出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
7.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或權利要求6所述的宿主細胞的培養物的用途,用于水解糖苷鍵;或用于形成簡單糖。
8.一種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或含有權利要求5所含宿主細胞的培養物;以及食品學或工業上可接受的載體。
9.一種水解糖苷鍵或形成簡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含: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H3.0-7.5條件下,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溫度40-75°C條件下,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處理待水解的底物。
12.權利要求1所述多肽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包括: (1)催化人參皂苷Rg3水解為人參皂苷Rh2; (2)水解β_糖苷型異黃酮為苷元型異黃酮; (3)將白藜蘆醇苷轉化為白藜蘆醇; (4)水解乳糖的β-糖苷鍵; (5)作為食品工業中調節風味的添加物; (6)作為以纖維素為原料的乙醇發酵的添加物;或 (7)作為醫藥保健品的添加物。
【文檔編號】C12N1/15GK103571809SQ20121025819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周志華, 鄒根, 嚴興, 魏維, 陳玲, 張珺, 王成樹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