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
背景技術:
茶葉在加工制備工藝中,需要進行烘干,傳統的茶葉烘干一般采用炒鍋式或滾筒式對茶葉進行烘干,該方法烘干過程中茶葉容易堆積,茶葉熟生度不均,而且烘干速度慢,工作效益不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它由烘干筒I、變速箱6、電機7、主體支架8組成,并在烘干筒I上設有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在主體支架8上設有出料槽9、支撐裝置10、探溫管11、探溫管安裝桿12、進料箱13 ;烘干筒I安裝在主體支架8上;內螺旋裝置2設在烘干筒I內;旋轉大梁3安裝在烘干筒I的兩端;中心旋轉軸支架4安裝在烘干筒I內的一頭;中心旋轉軸5兩端分別連接中心旋轉軸支架4、變速箱6 ;變速箱6通過中心旋轉軸5與中心旋轉軸 支架4連接;電機7通過皮帶與變速箱6連接并排安裝在烘干筒I的一端;主體支架8設在烘干筒I的下方;出料槽9設在烘干筒I 一頭的下面;支撐裝置10設在旋轉大梁3的下面;探溫管11安裝在探溫管安裝桿12內;探溫管安裝桿12設在烘干筒I的進料口處;進料箱13設在烘干筒I的一頭。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其發明目的,該結構設計的內螺旋裝置,使茶葉在傳動的同時能較好的對茶葉均勻烘干,且烘干速度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I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發明標記I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發明標記4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發明標記8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本發明標記10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本發明標記18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I:
由附圖可知,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它由烘干筒I、變速箱6、電機7、主體支架8組成,并在烘干筒I上設有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在主體支架8上設有出料槽9、支撐裝置10、探溫管11、探溫管安裝桿12、進料箱13 ;烘干筒I安裝在主體支架8上;內螺旋裝置2設在烘干筒I內;旋轉大梁3安裝在烘干筒I的兩端;中心旋轉軸支架4安裝在烘干筒I內的一頭;中心旋轉軸5兩端分別連接中心旋轉軸支架4、變速箱6 ;變速箱6通過中心旋轉軸5與中心旋轉軸支架4連接;電機7與變速箱6并排安裝;主體支架8設在烘干筒I的下方;出料槽9設在烘干筒I 一頭的下面;支撐裝置10設在旋轉大梁3的下面;探溫管11安裝在探溫管安裝桿12內;探溫管安裝桿12設在烘干筒I的進料口處;進料箱13設在烘干筒I的一頭。本發明所述的烘干筒I是指鋼制圓形筒體,其上設有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出料口 14、進料口 15 ;其烘干筒I內的熱量由另外設計在其底部的烘烤爐供給,通過烘烤爐對烘干筒I進行加熱,達到烘干茶葉的目的;其結構如附圖2所示;其安裝位置如附圖I中標記I所示。本發明所述的內螺旋裝置2是指安裝在烘干筒I內的螺旋裝置;起傳動茶葉,并同時使茶葉烘干均勻的作用;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2中標記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旋轉大梁3是指安裝在烘干筒I兩端的旋轉支撐大梁;是旋轉和支撐的主要基體;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2中標記3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中心旋轉軸支架4是指中心旋轉軸5的連接支架,其通過中心旋轉·軸5與變速箱6連接;其作用是通過中心旋轉軸5與變速箱6的連接,變速箱6運轉時帶動烘干筒I的運轉;其結構如附圖3所示;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2中標記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中心旋轉軸5是指中心旋轉軸支架4的中心軸,其另一端與變速箱6連接;是變速箱6與中心旋轉軸支架4的連接軸;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2中標記5所示。本發明所述的變速箱6是指常見的變速箱;其安裝在烘干筒I的一端,通過皮帶與電機7連接;其作用是減緩運轉速度;其安裝位置如附圖I中標記6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電機7是指常見的電機,安裝在烘干筒I的一端;其安裝位置如附圖I中標記7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主體支架8是指鋼制的支撐架;其上設有出料槽9、支撐裝置10、探溫管11、探溫管安裝桿12、進料箱13 ;是主要的安裝和支撐支架;其結構如附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出料槽9是指茶葉烘干后的出料收納槽;安裝在主體支架8上,設在烘干筒I 一頭的下面;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4中標記9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支撐裝置10是指烘干筒I的支撐底座;其上設有支撐滾筒16、潤滑油存放槽17、支撐底座18、限位滾輪19 ;安裝在旋轉大梁3的下面;起支撐烘干筒I的作用;其結構如附圖5所示;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4中標記10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探溫管11是指一種溫度測量器;安裝在探溫管安裝桿12內;設在烘干筒I的進料口處;其作用是探測烘干桶內的溫度,本發明的烘干筒I的轉速是根據筒內溫度的高低輸送至控制箱,并通過控制箱自動控制電機運轉的速度來調節的,以達到均勻烘干的目的;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4中標記1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探溫管安裝桿12是指探溫管11的安裝桿;設在烘干筒I的進料口處;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4中標記1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進料箱13是指安裝在主體支架8上的茶葉進料箱;其設在烘干筒I的一頭,是茶葉進入烘干筒I的上料箱體;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4中標記13所示。本發明所述的出料口 14是指茶葉烘干后的出口,設在烘干筒I的一端;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進料口 15是指茶葉烘干的進口,設在烘干筒I的另一端;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5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支撐滾筒16是指鋼制滾筒,是支撐裝置10的一部分;其中心軸兩端安裝在滾筒安裝孔20上;起支撐烘干筒I的作用;其安裝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16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潤滑油存放槽17是指設在支撐底座10上的一個空間;其作用是存放潤滑油,使機器在運轉時減少摩擦;其設計位置如附圖5、6標記17示。本發明所述的支撐底座18是指支撐裝置10的支撐底座;其上設有潤滑油存放槽17、滾筒安裝孔20、限位滾輪安裝軸21 ;其結構如附圖6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限位滾輪19是指限定旋轉大梁3旋轉位置的滾輪;安裝在限位滾輪安裝軸21上;其作用是限定烘干筒I的旋轉位置,使其定位旋轉;其安裝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19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滾筒安裝孔20是指設在支撐底座18上的支撐滾筒16的安裝孔;其設計位置如附圖6中標記20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限位滾輪安裝軸21是指設在支撐底座18上的限位滾輪19的安裝軸;其作用是供限位滾輪19安裝;其安裝位置如附圖6中標記21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它由烘干筒(I)、變速箱(6)、電機(7)、主體支架(8)組成,并在烘干筒(I)上設有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在主體支架(8)上設有出料槽(9)、支撐裝置(10)、探溫管(11)、探溫管安裝桿(12)、進料箱(13);其特征是烘干筒(I)安裝在主體支架(8)上;內螺旋裝置(2)設在烘干筒(I)內;旋轉大梁(3)安裝在烘干筒(I)的兩端;中心旋轉軸支架(4)安裝在烘干筒(I)內的一頭;中心旋轉軸(5)兩端分別連接中心旋轉軸支架(4)、變速箱(6);變速箱(6)通過中心旋轉軸(5 )與中心旋轉軸支架(4)連接;電機(7 )通過皮帶與變速箱(6 )連接并排安裝在烘干筒(I)的一端;主體支架(8)設在烘干筒(I)的下方;出料槽(9)設在烘干筒(I) 一頭的下面;支撐裝置(10 )設在旋轉大梁(3 )的下面;探溫管(11)安裝在探溫管安裝桿(12 )內;探溫管安裝桿(12)設在烘干筒(I)的進料口處;進料箱(13)設在烘干筒(I)的一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它由烘干筒(1)、變速箱(6)、電機(7)、主體支架(8)組成,并在烘干筒(1)上設有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在主體支架(8)上設有出料槽(9)、支撐裝置(10)、探溫管(11)、探溫管安裝桿(12)、進料箱(13);該結構設計的內螺旋裝置,使茶葉在傳動的同時能較好的對茶葉均勻烘干,且烘干速度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894111SQ2012104385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7日
發明者李漢民 申請人:衡南縣寶蓋有機茶業產銷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