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雞肉冬筍餃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雞肉冬筍為主要原料,制作雞肉冬筍餡餃子的方法。?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姜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姜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后,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本發明制作的餃子造型美觀,鮮香軟嫩,口感好,營養豐富。
【專利說明】一種雞肉冬筍餃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雞肉冬筍為主要原料,制作雞肉冬筍餡餃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水餃源于古代的角子。餃子也被稱為驕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
“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一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0003]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餃子的制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肴。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以雞肉和冬筍為主要原料制作雞肉冬筍餡餃子的方法。
[0005]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方案:雞肉冬筍餡餃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姜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姜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后,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
[0006]一般地,餃子皮是將2/3份量的面粉放入容器中,用手挖一個凹槽,再將水慢慢倒入,為了避免餃子皮煮爛,在和面時加入一個雞蛋清少量食鹽;用二手用力抓捏面粉,揉成面團。把面和成團,醒上20-30分鐘;將面團用力來回揉捏,揉至表面光滑為止;使用菜刀將面團分切成數塊,并搓成直徑約2公分的圓條狀;將面粉條再用菜刀分切成約2公分的小塊,整理成圓形后,用手掌將每一小塊壓成圓餅狀;一手拿捍面棍,一手拿小圓餅狀的面團,以順時鐘方向旋轉的方式慢慢搟成直徑約7公分的餃子皮和面后最好放30分鐘餳面,這樣面更勁道。
[0007]本發明制作的餃子造型美觀,鮮香軟嫩,口感好,營養豐富。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法加以詳細描述。[0009]實施例:
雞肉冬筍餡餃子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姜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
[0010]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姜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后,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
[0011]雞肉剁成泥,放入少許的醬油,料酒,鹽,香油,切得細細的蔥末和姜泥。如果肉餡比較瘦的話要加一些植物油進去。攪拌均勻。然后往肉餡里加少許水,繼續攪,攪至肉餡有彈性,再加水,再攪。如此大概3 — 4次,肉餡粘稠又有彈性就好了。每次加水都要少,要分幾次加。
[0012]和面不要太軟,軟了煮餃子會破,成面團然后面團用手揉成棍狀直徑3公分差不多,手把住一端另一只手抓住頭一個一個要均勻,或用刀切要均勻,撒上干面,用手掌把面球壓扁,再然后用搟面杖搟好。或者用蔬菜汁用菠菜汁和面是綠色的,胡蘿卜汁黃色的做出來的餃子很鮮艷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雞肉冬筍餃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姜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姜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后,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餃子皮是將2/3份量的面粉放入容器中,用手挖一個凹槽,再將水慢慢倒入,為了避免餃子皮煮爛,在和面時加入一個雞蛋清少量食鹽;用二手用力抓捏面粉,揉成面團,醒上20-30分鐘;將面團用力來回揉捏,揉至表面光滑為止;使用菜刀將面團分切成數塊,并搓成直徑約2公分的圓條狀;將面粉條再用菜刀分切成約2公分的小塊,整理成圓形后,用手掌將每一小塊壓成圓餅狀;一手拿捍面棍,一手拿小圓餅狀的面團,以順時鐘方向旋轉的方式慢慢搟成直徑約7公分的餃子皮和面后最好放30分鐘餳面。
【文檔編號】A23L1/317GK103844201SQ201210519273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戴軍 申請人: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