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酒精的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利用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發酵成酒精是一種可再生的重要基礎原料產品。酒精產品按照使用功能和組分指標不同,主要分為食用酒精、工業酒精、無水乙醇(包括燃料乙醇)等產品。在調制飲料酒、溶齊U、化工生產原料和生物質燃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新型能源乙醇作為燃料產業的發展,單純以玉米等農作物為原料以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容易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生產成本高。因此,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生物乙醇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我國能源政策和資金扶持的導向,以“非糧食為主”發展生物乙醇的原則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荔枝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并廣泛種植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均占全世界的80%以上。隨著荔枝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產量的增加,荔枝加工業也快速發展。而在荔枝加工過程中,荔枝核通常作為垃圾直接清理掉,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近年來隨著荔枝加工業越來越大,廢棄的荔枝核日益增加。現代研究資料顯示,荔枝核中含有豐富的淀粉,約占全重的61.5%,可作為生產酒精的原料。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荔枝加工業的附加值,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對緩解當前能源緊張、開發可再生能源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以淀粉為原料發酵生產酒精的傳統工藝中,必須先通過高溫高壓蒸煮,使淀粉糊化,然后再進行糖化發酵。而蒸煮和蒸餾過程需要消化大量的能源,僅蒸煮的能耗就占了全部酒精發酵能耗的30 40%,不符合節約能源的理念。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該生產方法不需蒸煮工序,具有節約能源的優點。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先將鮮荔枝核于50 8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90 12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 5的比例與清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2 0.8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20 180U/g的糖化酶,充分攪拌后在25 36°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50 120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70 10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優選地,所述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是:先將鮮荔枝核于60 7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100 11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 5的比例與清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3 0.6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20 160U/g的糖化酶,充分攪拌后在28 32°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70 108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70 10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
上述方案中,為補充發酵時酵母所需的含氮物質,同時提高發酵速度,所述荔枝粉發酵時,還可以加入質量為荔枝核粉0.2 0.8倍的磷酸氫二胺。。上述方案中,為提高糖化酶水解產生淀粉能力,所述荔枝粉發酵時,還可以加入10 25U/g的纖維素酶。上述方案中,為加快荔枝核粉的溶解,所述清水可以為25 40°C的熱水。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I)根據荔枝核含支鏈淀粉高、直鏈淀粉低,淀粉顆粒粒徑較小,顆粒間結合致密,難以糊化的特性,采用同步液化糖化,免除高溫蒸煮工藝,節省了大量的能耗,降低了成本;(2)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易于實現工業化,使荔枝加工業中廢棄的荔枝核得以回收利用,生產出的酒精可作為燃料酒精,對環節當前能源緊缺、開發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但不限制本發明。實施例1:先將鮮荔枝核于6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10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的比例與25°C的熱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3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20U/g的糖化酶、質量是荔枝核粉0.2倍的磷酸氫二胺和15U/g的纖維素酶,充分攪拌后在30°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96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70 10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
實施例2:先將鮮荔枝核于65°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105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5的比例與30°C的熱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5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50U/g的糖化酶、荔枝核粉0.5倍的磷酸氫二胺和15U/g的纖維素酶,充分攪拌后在30°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96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9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實施例3:先將鮮荔枝核于7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10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5的比例與35°C的熱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8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50U/g的糖化酶、質量為荔枝核粉0.6倍的磷酸氫二胺和20U/g的纖維素酶,充分攪拌后在30°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108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10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實施例4:先將鮮荔枝核于7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10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5的比例與30°C的熱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8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60U/g的糖化酶、質量為荔枝核粉0.5倍的磷酸氫二胺和20U/g的纖維素酶,充分攪拌后在30°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96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9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
權利要求
1.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將鮮荔枝核于50 8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90 12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 5的比例與清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2 0.8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20 180U/g的糖化酶,充分攪拌后在25 36°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50 120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70 10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
2.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將鮮荔枝核于60 70°C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100 11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 5的比例與清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3 0.6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20 160U/g的糖化酶,充分攪拌后在28 32°C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70 108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70 100°C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
3.根據權利要求1 2所述的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荔枝粉發酵時,還加入質量為荔枝核粉0.2 0.8倍的磷酸氫二胺。
4.根據權利要求1 2所述的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荔枝粉發酵時,還加入10 25U/g的纖維素酶。
5.根據權利要求1 2所述的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水為25 40°C的熱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荔枝核生產酒精的方法,它先將鮮荔枝核于50~80℃的烘房室中烘干粉碎后過90~120目篩,得荔枝核粉;然后將荔枝核粉按1:2~5的比例與清水均勻混合,并按100:0.2~0.8的比例與生料酒曲充分混合,再加入120~180U/g的糖化酶,充分攪拌后在25~36℃的密閉發酵罐中恒溫發酵50~120h,再將發酵成熟的醪液加入酒精蒸餾設備,在70~100℃下連續蒸餾,可得成品酒精。本發明根據荔枝核含支鏈淀粉高而直鏈淀粉低,淀粉顆粒粒徑較小,顆粒間結合致密,難以糊化的特性,采用同步液化糖化,免除高溫蒸煮工藝,節省了大量的能耗,降低了成本,且生產工藝簡單,將荔枝加工業中廢棄的荔枝核回收利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C12P19/14GK103224959SQ2013101558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8日
發明者王惠瑩 申請人:王惠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