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醅快速冷卻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酒醅快速冷卻機,其機架前端固裝有后端敞口設置的進料筒,進料筒的圓周面頂部設有進料口、外端壁連接有引風管,機架上還轉動連接有前端與進料筒聯通且自前往后傾斜向下設置的冷卻筒,冷卻筒由動力裝置驅動轉動,冷卻筒后端敞口為出料口,冷卻筒的前端口部固接有擋料環板,擋料環板的中部設有與冷卻筒內腔連通的中心孔,進料筒的內壁上固接有自中心孔穿過伸入冷卻筒內腔的導料板,冷卻筒的內壁上固裝有向冷卻筒中心伸出且呈螺旋狀布置的攪動齒。本發明具有冷卻效率高、效果好且占地面積小的優點。
【專利說明】酒醅快速冷卻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酒醅快速冷卻機。
【背景技術】
[0002]酒醅的冷卻一般采用攤涼機進行冷卻,即采用長條的鏈式輸送帶、底部送風、頂部抽風的結構來實現酒醅的冷卻。由于在鏈式輸送帶上酒醅具有一定厚度,因而攤晾過程中,存在冷卻不徹底的現象,并且需要較長的鏈式輸送帶,因而整個攤涼機占地面積大,耗能聞。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冷卻速度快、占地面積小的酒醅快速冷卻機。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如下結構的酒醅快速冷卻機,其包括機架,其結構特點是:機架前端固裝有后端敞口設置的進料筒,進料筒的圓周面頂部設有進料口、外端壁連接有引風管,機架上還轉動連接有前端與進料筒聯通且自前往后傾斜向下設置的冷卻筒,冷卻筒由動力裝置驅動轉動,冷卻筒后端敞口為出料口,冷卻筒的前端口部固接有擋料環板,擋料環板的中部設有與冷卻筒內腔連通的中心孔,進料筒的內壁上固接有自中心孔穿過伸入冷卻筒內腔的導料板,冷卻筒的內壁上固裝有向冷卻筒中心伸出且呈螺旋狀布置的攪動齒。
[0005]所述攪動齒包括自冷卻筒內壁向冷卻筒中心伸出的平直段,平直段的內伸端設有截面呈圓弧狀的彎折部。
`[0006]采用上述結構后,酒醅經進料口進入至冷卻筒中,通過電機驅動冷卻筒轉動和攪動齒的攪動作用使酒醅進行充分冷卻,因而冷卻效率高,并且冷卻過程皆在冷卻筒中完成,酒醅不會四處灑落,車間內不會飄散粉塵,不會污染可見的空氣環境,有利于操作者的身體健康。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冷卻效率高、效果好且占地面積小的優點。
[0007]機架上裝有與電動機動力連接的主動齒輪,冷卻筒上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沿圖1中A— 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發明按酒醅的走向區分前后,以進料方向為前,以出料方向為后,如圖1和圖2所示的酒醅冷卻劑,其包括機架1,機架I前端固裝有進料筒2,進料筒2前端封閉、后端敞口,進料筒2的圓周面頂部設有進料口 4、外端壁上(即前端壁)連接有引風管11,引風管11上可裝有引風機,機架I上還轉動連接有前端與進料筒2聯通且自前往后傾斜向下設置的冷卻筒6,冷卻筒6的前端口部固接有擋料環板8,擋料環板8的中部設有與冷卻筒6內腔連通的中心孔13,進料筒2的內壁上固接有自中心孔穿過伸入冷卻筒6內腔的導料板12,擋料環板8的設置能有效防止酒醅自冷卻筒6前端流出或滯留在冷卻筒6的前端與進料筒2之間,冷卻筒6由動力裝置驅動轉動,機架I上裝有與電動機14動力連接的主動齒輪10,冷卻筒6上裝有與主動齒輪10嚙合的從動齒輪9,機架I上還轉動連接有支撐烘干筒6的支撐輪3。
[0012]如圖1和圖2所示,冷卻筒6后端敞口為出料口,冷卻筒6的內壁上固裝有向冷卻筒6中心伸出且呈螺旋狀布置的攪動齒7,攪動齒7包括向冷卻筒中心伸出的平直段71,平直段71的內伸端設有截面呈圓弧狀的`彎折部72,該攪動齒7在翻動酒醅時更加柔和。
【權利要求】
1.一種酒醅快速冷卻機,包括機架,其特征是:機架前端固裝有后端敞口設置的進料筒,進料筒的圓周面頂部設有進料口、外端壁連接有引風管,機架上還轉動連接有前端與進料筒聯通且自前往后傾斜向下設置的冷卻筒,冷卻筒由動力裝置驅動轉動,冷卻筒后端敞口為出料口,冷卻筒的前端口部固接有擋料環板,擋料環板的中部設有與冷卻筒內腔連通的中心孔,進料筒的內壁上固接有自中心孔穿過伸入冷卻筒內腔的導料板,冷卻筒的內壁上固裝有向冷卻筒中心伸出且呈螺旋狀布置的攪動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酒醅快速冷卻機,其特征是:所述攪動齒包括自冷卻筒內壁向冷卻筒中心伸出的平直段,平直段的內伸端設有截面呈圓弧狀的彎折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酒醅快速冷卻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上裝有與電動機動力連接的主動齒輪,冷卻筒上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
【文檔編號】C12G3/02GK103627575SQ20131054790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陳希昌 申請人:高密市萬和車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