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所述系統包含有機架(1)、架設于機架(1)上的箱體(2)以及安裝于箱體(2)內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箱體(2)包含的內殼(2.1)和外殼(2.2)均呈“U”形板狀設置,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包含有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和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包含有兩個行星盤(3.1.1),兩個行星盤(3.1.1)架設于左右兩塊側板(2.3)上,且兩個行星盤(3.1.1)之間連接有多根星輪主動軸(3.1.2),每根星輪主動軸(3.1.2)上均設置有多個主動星輪攪拌桿(3.1.3);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包含有左右設置的兩塊從動盤(3.2.1),兩塊從動盤(3.2.1)之間連接有多根對撬從動軸(3.2.2),每根對撬從動軸(3.2.2)上設置有多個從動對撬攪拌桿(3.2.3)。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使得茶葉發酵效果好。
【專利說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對茶葉進行發酵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發酵茶是茶葉制作工藝的一種,主要是指茶樹芽葉經過萎凋、揉切、發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經精制制成的茶,發酵茶可分為輕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和后發酵茶。除了輕發酵茶,其他的發酵茶都有其獨特的發酵工藝和機理。在發酵茶的生產過程中,發酵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而發酵過程是決定發酵茶的品質的重要一環。也是發酵茶制作的獨特階段,需要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實現。正因為其獨特的發酵工藝,所以現行茶葉的發酵基本上采用自然狀態下人工發酵為主,這種發酵方式受氣溫、空氣濕度以及工人技術水平影響較大,發酵不易控制,且發酵時間長、效率低,茶葉的品質也很難保證。
[0003]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種茶葉發酵機,但是由于其結構上的缺陷,使得茶葉發酵不均勻,容易產生無氧區而影響發酵茶的品質和口感。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發酵效果好的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所述系統包含有主動星輪轉子機構和從動轉子對撬機構,所述主動星輪轉子機構包含有兩個行星盤,兩個行星盤分別通過軸承架設于左右兩塊支撐板上,且兩個行星盤之間連接有多根星輪主動軸,每根星輪主動軸上均設置有多個主動星輪攪拌桿;
所述從動轉子對撬機構包含有左右設置的兩塊從動盤,從動盤置于支撐板上,且從動盤位于兩塊行星盤之間;兩塊從動盤之間連接有多根對撬從動軸,每根對撬從動軸上設置有多個從動對撬攪拌桿;
上述主動星輪攪拌桿和從動對撬攪拌桿交錯設置。
[0006]本發明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所述從動盤朝向支撐板的一側面延伸有一連接軸,該連接軸架設于支撐板上,上述行星盤套裝于該從動盤上。
[0007]本發明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星輪主動軸在行星盤的帶動下旋轉時,多根星輪主動軸圍繞行星盤的軸心線在一大圓周上移動,所述對撬從動軸被主動星輪轉子機構帶動時,多根對撬從動軸圍繞從動盤的軸心線在一小圓周上移動,上述大圓周的半徑為R,小圓周的半徑為r,對撬從動軸的軸心線到從動對撬攪拌桿的自由端的最大垂直距離為D,星輪主動軸的軸心線到主動星輪攪拌桿的自由端的最大垂直距離為d,則D e (R-r, R), d < R-r。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溫度、濕度控制器和相關機械裝置在茶葉的發酵全過程中進行均勻攪拌、充氧、透氣、加濕、加溫、解塊等智能化全自動控制。,通過主、從動設計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使得攪拌、解塊更為徹底且能夠有效的保護茶葉葉片的完整,從而使得茶葉發酵徹底,色澤均勻。品質更好;同時箱體通風孔、U形氣道、透氣孔和夾層水套的設置不僅保證了在發酵過程中能夠引入足夠的氧氣和溫度更使發酵增溫過程溫和適量,增加了發酵效果縮短了發酵時間,水套既能夠起到加溫作用,同時還可起到配重的效果,并且在需要加入水時,配置上水泵即可方便的將水箱的水淋撒到料腔內的茶葉發酵物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采用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制成的發酵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采用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制成的發酵機的的側面首1J視圖。
[0011]圖3為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去除機架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5為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去除一邊的行星盤和從動盤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6為本發明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
機架1、箱體2、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 ;
內殼2.1、外殼2.2、側板2.3、進、出氣孔2.4、水套2.5 ;
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 ;
行星盤3.1.1、星輪主動軸3.1.2、主動星輪攪拌桿3.1.3 ;
從動盤3.2.1、對撬從動軸3.2.2、從動對撬攪拌桿3.2.3。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見圖f 6,本發明涉及的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所述發酵機包含有機架1、架設于機架I上的箱體2以及安裝于箱體2內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
參見圖1和圖2,所述箱體2包含的內殼2.1和外殼2.2均呈“U”形板狀設置“U”形板狀設置的內殼2.1和外殼2.2均豎向設置,即其頂部開口朝上,左右兩端的開口分別朝向左右兩邊),所述內殼2.1置于外殼2.2上方,且內殼2.1和外殼2.2之間構成一 U形氣道,所述內殼2.1和外殼2.2的左右開口端均設置有側板2.3,從而使得內殼2.1與左右設置的側板2.3構成一料腔,內殼2.1、外殼2.2與左右設置的兩塊側板2.3構成一密封的U形氣道,所述外殼2.2上部設置有進、出氣孔2.4,所述內殼2.1上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透氣孔,從而使得外部空氣能夠依次經進、出氣孔2.4、U形氣道、透氣孔后進入料腔;所述外殼
2.2下方還設置有一水套2.5,水套2.5可以提供發酵用水,還可以提供溫水,對料腔內的發酵物進行緩慢的加熱,加熱時,加熱的空氣由下向“U”形的兩側上方循環,通過熱空氣均勻的加熱料箱內的發酵物,同時,還可在水套2.5上設置加熱系統,從而可以對水套2.5內的水進行加熱保溫;
上述料腔內設置有溫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從而實現智能化控制溫度和濕度;
參見3飛,本發明涉及一種星輪對撬轉子系統,所述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包含有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和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
所述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包含有兩個行星盤3.1.1,兩個行星盤3.1.1分別通過軸承架設于左右兩塊支撐板(如本專利中的側板2.3,對于單獨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來說,有一提供支撐的支撐板即可)上,且兩個行星盤3.1.1之間連接有多根星輪主動軸3.1.2,每根星輪主動軸3.1.2上均設置有多個主動星輪攪拌桿3.1.3,且行星盤3.1.1經由驅動裝置進行驅動,優選的,至少有一個行星盤3.1.1上同軸套裝或加工一鏈輪,且驅動馬達通過鏈條、鏈輪帶動行星盤3.1.1進行旋轉;
所述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包含有左右設置的兩塊從動盤3.2.1,從動盤3.2.1置于側板2.3或機架I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且從動盤3.2.1位于兩塊行星盤3.1.1之間;優選的,從動盤3.2.1朝向側板2.3的一側面延伸有一連接軸,該連接軸架設于側板
2.3或機架I上,上述行星盤3.1.1套裝于該從動盤3.2.1上,從而實現了在驅動行星盤
3.1.1轉動的同時,從動盤3.2.1能夠被動由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帶動運動;兩塊從動盤3.2.1之間連接有多根對撬從動軸3.2.2,每根對撬從動軸3.2.2上設置有多個從動對撬攪拌桿3.2.3 ;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沒有驅動裝置,其由星輪主動軸3.1.2在轉動時,卡置于從動對撬攪拌桿3.2.3上時,帶動著進行小距離的移動;上述主動星輪攪拌桿3.1.3和從動對撬攪拌桿3.2.3交錯設置,從而保證其在運轉時,不會相互發生碰撞;
對于星輪對撬轉子系統3的工作原理——具體的講,參見圖6,星輪主動軸3.1.2在由驅動裝置驅動的行星盤3.1.1的帶動下旋轉時,多根星輪主動軸3.1.2圍繞行星盤3.1.1的軸心線在一大圓周上移動,所述對撬從動軸3.2.2被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帶動時,多根對撬從動軸3.2.2圍繞從動盤3.2.1的軸心線在一小圓周上移動,優選的,行星盤3.1.1的軸心線與從動盤3.2.1的軸心線相互重合,上述大圓周的半徑為R,小圓周的半徑為r,對撬從動軸3.2.2的軸心線到從動對撬攪拌桿3.2.3的自由端的最大垂直距離為D,星輪主動軸3.1.2的軸心線到主動星輪攪拌桿3.1.3的自由端的最大垂直距離為d,則D e (R-r, R),d< R-r ;滿足上述條件后,星輪主動軸3.1.2在轉動時,當其位于對撬從動軸3.2.2的最近點時,其可以帶動從動對撬攪拌桿3.2.3進行轉動,從而起到了雙重攪拌的效果;
同時,使用時,為了卸料方便使用還可安裝一側翻機構,該側翻機構包含有一設置于側板2.3的側面的連接板,該連接板靠外的一端設置有腳踏板、靠內的一端通過通過彈簧連接與地面或機架上,并且還可以在連接板上設置限位槽,在側板2.3上設置插入上述限位槽內的限位卡塊方便進行定位使用;當然無論有無使用該踏板裝置,均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具體實施方式】所做的優化與改進,均隸屬于本發明的構思,均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含有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和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所述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包含有兩個行星盤(3.1.1),兩個行星盤(3.1.1)分別通過軸承架設于左右兩塊支撐板上,且兩個行星盤(3.1.1)之間連接有多根星輪主動軸(3.1.2),每根星輪主動軸(3.1.2)上均設置有多個主動星輪攪拌桿(3.1.3); 所述從動轉子對撬機構(3.2)包含有左右設置的兩塊從動盤(3.2.1),從動盤(3.2.1)置于支撐板上,且從動盤(3.2.1)位于兩塊行星盤(3.1.1)之間;兩塊從動盤(3.2.1)之間連接有多根對撬從動軸(3.2.2),每根對撬從動軸(3.2.2)上設置有多個從動對撬攪拌桿(3.2.3); 上述主動星輪攪拌桿(3.1.3)和從動對撬攪拌桿(3.2.3)交錯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盤(3.2.1)朝向支撐板的一側面延伸有一連接軸,該連接軸架設于支撐板上,上述行星盤(3.1.1)套裝于該從動盤(3.2.1)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應用于發酵機上的星輪對撬轉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星輪主動軸(3.1.2)在行星盤(3.1.1)的帶動下旋轉時,多根星輪主動軸(3.1.2)圍繞行星盤(3.1.1)的軸心線在一大圓周上移動,所述對撬從動軸(3.2.2)被主動星輪轉子機構(3.1)帶動時,多根對撬從動軸(3.2.2)圍繞從動盤(3.2.1)的軸心線在一小圓周上移動,上述大圓周的半徑為R,小圓周的半徑為r,對撬從動軸(3.2.2)的軸心線到從動對撬攪拌桿(3.2.3)的自由端的最大垂直距離為D,星輪主動軸(3.1.2)的軸心線到主動星輪攪拌桿(3.1.3)的自由端的最大垂直距離為d,貝丨J D e (R-r, R), d < R_r。
【文檔編號】A23F3/08GK103704386SQ201310678377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4日
【發明者】陸建明, 曾淑華, 楊柳霞, 肖宏儒 申請人:江陰市聯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