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恒溫培養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培養箱,包括箱體(1)、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箱體(1)被分隔為兩個獨立空間:位于箱體(1)下部的密閉加熱箱體(111)和位于箱體(1)上部的培養箱體(112),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與培養箱體(112)頂部連通,并通過進風通道(8)和加熱箱體(111)連通,加熱箱體(111)和培養箱體(112)之間的隔板上垂直設置至少一個圓柱形中空導流管(9),導流管(9)頂端封閉,側壁開設至少一個開孔(91),加熱箱體(111)通過導流管(9)上的開孔與培養箱體(112)連通,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風扇(11)。
【專利說明】一種恒溫培養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培養箱,具體地,涉及一種電熱恒溫培養箱。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物、醫藥工程領域各類細胞的生長培養中,以及環保、醫療、衛生防疫、藥監、農畜以及水產等科研、生產領域中,電熱恒溫培養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恒溫設備,用于對細菌、霉菌以及微生物的培養、保存。而在細菌、霉菌及微生物的培養中,快速而準確的對溫度進行控制是最為關鍵的。
[0003]現有技術的培養箱均為在箱體底部設置加熱裝置,通過加熱周圍的空氣來使得整個箱體內達到設定的問題。然而這種方法反應遲鈍,從室溫升溫至設定溫度需要時間長。而微生物培養對于溫度要求高,長時間的升溫過程必然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0004]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找到一種能夠快速準確的升溫控溫的培養箱,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物恒溫培養箱,該培養箱能夠更為快速準確的對箱體進行升溫控溫。
[0006]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恒溫培養箱,包括箱體1、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所述箱體I被分隔為兩個獨立的空間:位于箱體I下部的密閉的加熱箱體111和位于箱體I上部的培養箱體112,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與培養箱體112頂部連通,并通過進風通道8和加熱箱體111連通,加熱箱體111和培養箱體112之間的隔板上垂直設置至少一個圓柱形中空導流管9,所述導流管9的頂端封閉,側壁開設至少一個開孔91,所述加熱箱體111通過導流管9上的開孔91與培養箱體112相連通,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導流管9沿培養箱橫向方向設置2?10列,沿縱向方向設置2?5排。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導流管9沿培養箱橫向方向設置7列,沿縱向方向設置3排。
[0010]其中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進一步優選所述導流管9在加熱箱體111與培養箱體112的隔板上均勻分布。
[0011]其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里所述的列指的是沿箱體I縱向方向排列;而所述的排指的是沿箱體橫向方向排列。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任意一項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導流管側壁沿圓周方向開設2?10列開孔91,每列2?6個。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導流管側壁沿圓周方向開設7列開孔91,每列4個。[0014]其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里所述的圓周方向,是指導流管圓形橫截面的周長方向;而所述的列是指沿導流管高度方向排列,也就是垂直加熱箱體111和培養箱體112之間的隔板的方向。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側壁底部1/2處與培養箱連通。
[0016]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里的1/2指的是箱體縱向寬度的1/2。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電加熱箱6內設置加熱器12和溫度傳感器13。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培養箱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還設置了阻擋片10,所述阻擋片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回風通道7的橫截面積。
[001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橫向方向是指垂直箱體內側壁的方向,而縱向是指箱體的進深方向,即垂直箱體背壁和箱門關閉時門壁的方向。
[0020]本實用新型的生物恒溫培養箱具有如下優點:
[0021]1、本實用新型的培養箱通過外置電加熱箱加熱空氣后,再通過風扇將熱空氣送入培養箱,可以最快速度的進行升溫;
[0022]2、通過對電加熱箱加熱溫度及風扇轉速的雙重控制,可以更為精確的控制培養箱箱內溫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恒溫培養箱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箱體、2為箱門、3為載物架、4為溫度傳感器、5為控制器、6為外置的電加熱箱、7為回風通道、8為進風通道、9為導流管、10為阻擋片、11為風扇、111為加熱箱體、112為培養箱體;
[0024]圖2為圖1中導流管的放大示意圖,其中91為開孔;
[0025]圖3為圖1的電加熱箱的放大透視圖;其中12為加熱器、13為電加熱箱的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實用新型的恒溫培養箱,如圖1所示,包括箱體1、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
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所述箱體I被分隔為兩個獨立的空間:位于箱體I下部的密閉的加熱箱體111和位于箱體I上部的培養箱體112,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與培養箱體112頂部連通,并通過進風通道8和加熱箱體111連通,所述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側壁底部1/2處與培養箱連通,加熱箱體111和培養箱體112之間的隔板上垂直設置至少一個圓柱形中空導流管9,所述導流管9的頂端封閉,側壁開設至少一個開孔91,所述加熱箱體111通過導流管9上的開孔91與培養箱體112相連通,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所述導流管9沿培養箱橫向方向設置7列,沿縱向方向設置3排。如圖2所示,所述導流管側壁沿圓周方向開設7列開孔91,每列4個。所述電加熱箱6內設置加熱器12和溫度傳感器13。
[0027]當培養箱工作時,將培養物置于載物架3上,通過控制器5設定好培養溫度,外置的電加熱箱6內的加熱器12開始加熱,待外置的電加熱箱6內溫度升至設定溫度后,同時開啟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風扇11,使得高溫的空氣迅速進入培養箱的加熱箱體111內,并通過導流管9上的開孔91進入培養箱體112。而培養箱內的冷空氣被回風通道抽走,這樣可以使得培養箱內的溫度迅速升至設定溫度。由于導流管的開孔91均開在側壁,而其頂端為封閉,故氣流不會直接沖擊培養物,不會由此而對培養物造成污染。
[0028]本實用新型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還在培養箱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設置了阻擋片10,所述阻擋片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回風通道7的橫截面積。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設置了阻擋片14,可以進一步阻擋風扇11高速旋轉對培養物可能造成的空氣擾動,從而避免了對培養物的污染。
【權利要求】
1.一種恒溫培養箱,包括箱體(I)、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I)被分隔為兩個獨立的空間:位于箱體(I)下部的密閉的加熱箱體(111)和位于箱體(I)上部的培養箱體(112),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 )與培養箱體(112)頂部連通,并通過進風通道(8 )和加熱箱體(111)連通,加熱箱體(111)和培養箱體(112)之間的隔板上垂直設置至少一個圓柱形中空導流管(9),所述導流管(9)的頂端封閉,側壁開設至少一個開孔(91),所述加熱箱體(111)通過導流管(9 )上的開孔(91)與培養箱體(112 )相連通,在進風通道(8 )和回風通道(7 )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內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管(9)沿培養箱橫向方向設置2?10列,沿縱向方向設置2?5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管(9)沿培養箱橫向方向設置7列,沿縱向方向設置3排。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管側壁沿圓周方向開設2?10列開孔(91),每列2?6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管側壁沿圓周方向開設7列開孔(91),每列4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側壁底部1/2處與培養箱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箱(6)內設置加熱器(12)和溫度傳感器(1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培養箱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還設置了阻擋片(10),所述阻擋片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回風通道(7)的橫截面積。
【文檔編號】C12M3/00GK203530336SQ20132071898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李馮銳 申請人: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