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涉及枸杞加工領域,其結構為:單隧道烘房(2)的一端設置有風口A(4)和風口B(5),風口A(4)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A(10),風口B(5)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B(9),鼓風機A(10)和鼓風機B(9)的出風口位置還設置有換熱器(6),單隧道烘房(2)的另一端設置頂部設置有除濕風機(8),單隧道烘房(2)側面還設置有烘房入口(3)和烘房出口(1),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內設置有若干層軌道(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方便生產,適用于小型的枸杞加工企業,加工效率高,產品品質好,有助于儲存。
【專利說明】
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枸杞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枸杞加工單隧道烘房。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干果枸紀均采用天然晾曬的辦法加工而成,而采用天然晾曬,主要依賴陽光的照射,而天氣變幻無常,這就給枸杞晾曬加工造成一定的局限,而枸杞的采摘期短,其含糖分高,采摘的鮮果不及時脫水,會造成大量枸杞霉變腐爛,導致大量枸杞浪費。
[0005]三、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其結構為:單隧道烘房(2)的一端設置有風口 A(4)和風口B(5),風口 A(4)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A(1),風口B(5 )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B (9 ),鼓風機A (1 )和鼓風機B (9 )的出風口位置還設置有換熱器
(6),單隧道烘房(2)的另一端設置頂部設置有除濕風機(8),單隧道烘房(2)側面還設置有烘房入口(3)和烘房出口(1),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內設置有若干層軌道
(7)。
[0007]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將裝有枸杞的晾曬盤放置在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軌道(7 )上,關閉烘房入口( 3)和烘房出口( I),打開鼓風機A( 10 )、鼓風機B(9)和除濕風機(8),在打開換熱器(6),待烘干24?28小時即可完成枸杞烘干。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方便生產,適用于小型的枸杞加工企業,加工效率尚,廣品品質好,有助于儲存。
[0009]四、
【附圖說明】
[00?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1]圖中:1、烘房出口,2、單隧道烘房,3、烘房入口,4、風口A,5、風口B,6、換熱器,7、軌道,8、除濕風機,9、鼓風機B,1、鼓風機A。
[0012]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1,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其結構為:單隧道烘房(2)的一端設置有風口 A(4)和風口 B(5),風口 A(4)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4(10),風口択5)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B(9),鼓風機A( 10)和鼓風機B(9)的出風口位置還設置有換熱器(6),單隧道烘房(2)的另一端設置頂部設置有除濕風機(8),單隧道烘房(2)側面還設置有烘房入口(3)和烘房出口( I),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內設置有3層軌道(7)。
[0014]實施例2,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其結構為:單隧道烘房(2)的一端設置有風口 A(4)和風口 B(5),風口 A(4)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4(10),風口択5)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B(9),鼓風機A( 10)和鼓風機B(9)的出風口位置還設置有換熱器(6),單隧道烘房(2)的另一端設置頂部設置有除濕風機(8),單隧道烘房(2)側面還設置有烘房入口(3)和烘房出口( I),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內設置有5層軌道(7)。
[0015]實施例3,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其結構為:單隧道烘房(2)的一端設置有風口 A(4)和風口 B(5),風口 A(4)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4(10),風口択5)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B(9),鼓風機A( 10)和鼓風機B(9)的出風口位置還設置有換熱器(6),單隧道烘房(2)的另一端設置頂部設置有除濕風機(8),單隧道烘房(2)側面還設置有烘房入口(3)和烘房出口( I),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內設置有7層軌道(7)。
【主權項】
1.一種枸杞干果加工單隧道烘房,其特征在于:單隧道烘房(2)的一端設置有風口 A(4)和風口 B(5),風口 A(4)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A(1),風口 B(5)相對應的位置有鼓風機B(9),鼓風機A(1)和鼓風機B(9)的出風口位置還設置有換熱器(6),單隧道烘房(2)的另一端設置頂部設置有除濕風機(8),單隧道烘房(2)側面還設置有烘房入口(3)和烘房出口(I),單隧道烘房(2)內設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內設置有若干層軌道(7)。
【文檔編號】A23B7/02GK205695352SQ20162040309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何順, 李煥章
【申請人】青海萬里紅綠色生態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