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一方面隨著水污染的加劇,魚的皮膚病發病率急劇上升,皮膚病已成了導致魚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皮膚是動物機體的第一道防線,一旦皮膚受傷或破損,往往造成各種病原菌交叉感染,惡化病情,進而導致魚死亡。魚的皮膚病種類有病毒性皮膚病、細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以及寄生藻類皮膚病等。
[0003]而另一方面隨著動物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和養殖規模的擴大,動物糞便的污染問題變得日益嚴重,如果不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還將進一步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氣,甚至傳播病原菌,給人和動物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目前,利用沼氣厭氧發酵技術處理糞便是實現糞便無害化處理的有效措施,糞便經沼氣厭氧發酵技術處理后產生的沼氣經過脫硫處理可作為能源用于生產和生活,產生的沼液可作為優質肥料和綠色農藥用于農業生產,產生的沼渣不僅是一種優質的農業肥料,還是一種優質的養殖飼料。
[0004]由于目前,我國生產的沼渣在養殖飼料方面尚未得到普及和有效利用,因此,如果能以沼渣資源為依托,開發出一種可以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此法不僅資源豐富,成本低廉,而且變廢為寶,利國利民。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一方面解決魚的皮膚病防治問題,另一方面實現糞便的變廢為寶和合理利用。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作物秸桿400-450、動物糞便50-100、發酵豆柏200-300、蝦糠150-200、葡萄籽粉50-100、蔬菜汁30-50、大蒜皮粉20-50、茶多酚0.03-0.05、食鹽2-3、地膚子2-3、萊菔子2-3、苦參2-3、蛇床子1-2、白礬
0.3-0.5、胡椒油 40-50、蔗糖酯 0.5-2.5、果糖 0.1-0.2。
[0007]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備方法是:稱取一定重量份的新鮮茶葉,沸水水浴浸提30分鐘,過濾除渣,在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2-6%的食鹽,靜置沉淀1-1.5小時后離心,棄去沉淀,保留上清液,將上清液用飽和石灰水調至PH值為9-11,再次靜置沉淀1-1.5小時后離心,棄去上清夜,保留沉淀,將沉淀用5%的檸檬酸溶解,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蒸餾回收乙酸乙酯,待萃取液濃縮成膏狀物時,移入冷凍干燥機內干燥,得到茶多酚。
[0008]所述的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該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沼氣發酵:將作物秸桿與動物糞便投入沼氣池中進行沼氣發酵;
(2)沼渣干燥:將發酵60-90天的沼渣打撈出來用壓濾機脫水,將脫水后的沼渣轉至陽光下曬干;
(3)沼渣粉碎:將曬干后的沼渣粉碎,過篩,制成粉末;
(4)混合制粒:將粉碎后的沼渣與發酵豆柏、蝦糠、葡萄籽粉、蔬菜汁、大蒜皮粉、茶多酚、食鹽拌勻,制成顆粒;
(5)中藥提取:將地膚子、萊菔子、苦參、蛇床子、白礬加水煎煮,制取中藥提取液;
(6)顆粒噴涂:將中藥提取液與胡椒油、蔗糖酯、果糖混合調成漿液,然后加壓霧化,均勻地噴涂在步驟(4)的顆粒表面,干燥,包裝,得到成品。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利用沼氣厭氧發酵技術將動物糞便轉化成具有利用價值的沼渣,經過進一步加工處理,制成魚飼料添加劑,實現了糞便的變廢為寶和合理利用,實現了保護環境和降低養殖成本。
[0010]2、本發明對沼氣發酵后的沼渣實施混合制粒和顆粒噴涂,豐富了其營養成分,矯正了不良氣味,改善了適口性,增強了誘食力。
[0011]3、本發明對制粒后的顆粒噴涂油脂,增加了顆粒在水中的漂浮性能,便于魚兒取食,同時減緩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提高了利用率。
[0012]4、本發明使用地膚子、萊菔子、苦參、蛇床子、白礬這些原料,可以殺死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寄生蟲,增強魚的免疫功能,修復感染的創傷面和受損的皮膚,促進病魚的康復。
[0013]5、本發明將新鮮茶葉的提取物一一茶多酚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原料,增強了魚的體質和免疫功能,人在食用這種魚肉后,可以起到美容護膚、抗癌、殺菌、抗衰老、抗輻射等積極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凡是其他在不脫離本發明核心的情況下做出的簡單的變形或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5]實施例:
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kg)為:作物秸桿400、動物糞便50、發酵豆柏200、蝦糠150、葡萄籽粉50、蔬菜汁30、大蒜皮粉20、茶多酚0.03、食鹽2、地膚子2、萊菔子2、苦參2、蛇床子1、白礬0.3、胡椒油40、蔗糖酯0.5、果糖0.1。
[0016]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備方法是:稱取一定重量份的新鮮茶葉,沸水水浴浸提30分鐘,過濾除渣,在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靜置沉淀1.5小時后離心,棄去沉淀,保留上清液,將上清液用飽和石灰水調至PH值為10,再次靜置沉淀1.5小時后離心,棄去上清夜,保留沉淀,將沉淀用5%的檸檬酸溶解,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蒸餾回收乙酸乙酯,待萃取液濃縮成膏狀物時,移入冷凍干燥機內干燥,得到茶多酚。
[0017]所述的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該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沼氣發酵:將作物秸桿與動物糞便投入沼氣池中進行沼氣發酵;
(2)沼渣干燥:將發酵80天的沼渣打撈出來用壓濾機脫水,將脫水后的沼渣轉至陽光下曬干; (3)沼渣粉碎:將曬干后的沼渣粉碎,過篩,制成粉末;
(4)混合制粒:將粉碎后的沼渣與發酵豆柏、蝦糠、葡萄籽粉、蔬菜汁、大蒜皮粉、茶多酚、食鹽拌勻,制成顆粒;
(5)中藥提取:將地膚子、萊菔子、苦參、蛇床子、白礬加水煎煮,制取中藥提取液;
(6)顆粒噴涂:將中藥提取液與胡椒油、蔗糖酯、果糖混合調成漿液,然后加壓霧化,均勻地噴涂在步驟(4)的顆粒表面,干燥,包裝,得到成品。
【主權項】
1.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作物秸桿400-450、動物糞便50-100、發酵豆柏200-300、蝦糠150-200、葡萄籽粉50-100、蔬菜汁30-50、大蒜皮粉20-50、茶多酚0.03-0.05、食鹽2-3、地膚子2-3、萊菔子2-3、苦參2-3、蛇床子1-2、白礬0.3-0.5、胡椒油40-50、蔗糖酯0.5-2.5、果糖0.1-0.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的制備方法是:稱取一定重量份的新鮮茶葉,沸水水浴浸提30分鐘,過濾除渣,在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2-6%的食鹽,靜置沉淀1-1.5小時后離心,棄去沉淀,保留上清液,將上清液用飽和石灰水調至PH值為9-11,再次靜置沉淀1-1.5小時后離心,棄去上清夜,保留沉淀,將沉淀用5%的檸檬酸溶解,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蒸餾回收乙酸乙酯,待萃取液濃縮成膏狀物時,移入冷凍干燥機內干燥,得到茶多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該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沼氣發酵:將作物秸桿與動物糞便投入沼氣池中進行沼氣發酵; (2)沼渣干燥:將發酵60-90天的沼渣打撈出來用壓濾機脫水,將脫水后的沼渣轉至陽光下曬干; (3)沼渣粉碎:將曬干后的沼渣粉碎,過篩,制成粉末; (4)混合制粒:將粉碎后的沼渣與發酵豆柏、蝦糠、葡萄籽粉、蔬菜汁、大蒜皮粉、茶多酚、食鹽拌勻,制成顆粒; (5)中藥提取:將地膚子、萊菔子、苦參、蛇床子、白礬加水煎煮,制取中藥提取液; (6)顆粒噴涂:將中藥提取液與胡椒油、蔗糖酯、果糖混合調成漿液,然后加壓霧化,均勻地噴涂在步驟(4)的顆粒表面,干燥,包裝,得到成品。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皮膚病的魚飼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利用沼氣厭氧發酵技術將動物糞便轉化成具有利用價值的沼渣,經過進一步加工處理,制成魚飼料添加劑,實現了糞便的變廢為寶和合理利用,實現了保護環境和降低養殖成本。本發明對發酵后的沼渣實施混合制粒和顆粒噴涂,豐富了其營養成分,矯正了不良氣味,改善了適口性,增強了誘食力。本發明對制粒后的顆粒噴涂油脂,增加了顆粒在水中的漂浮性能,便于魚兒取食,同時減緩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提高了利用率。本發明使用地膚子等原料,可以殺死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寄生蟲,增強魚的免疫功能,修復感染的創傷面和受損的皮膚,促進病魚的康復。
【IPC分類】A23K1-16, A23K1-00, A23K1-14, A23K1-18
【公開號】CN104522339
【申請號】CN201410668728
【發明人】錢克林
【申請人】滁州市南譙區長江水產良種繁育場
【公開日】2015年4月22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