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煙梗切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煙梗切絲機,涉及煙絲制絲設備領域,包括支架(1)、底座(2)、套筒(3)、開松切刀(4)、螺旋切刀(5)、螺旋壓料輥(6)等部件,電機、減速機構(11)安裝于支架(1)上,螺旋切刀(5)傾斜安裝在開口槽(42)中,之后將開松切刀(4)整體裝入套筒(3)內,開松切刀(4)正轉,螺旋切刀(5)在傳動斜齒輪(52)的在帶動下反轉;本實用新型采用“開松、層剝”的切絲形式,既能夠滿足梗絲的形態、尺寸要求,煙梗經過開松行程的作用,質地變得疏松,能夠保證其具有良好的燃燒性能,滿足其大規模添加要求的技術效果,提高煙草原料的利用率,達到緩解糧煙矛盾和確保卷煙生產原料供應的最終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煙梗切絲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煙草制絲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煙梗切絲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煙草生產領域,煙糧爭地矛盾的突出性和確保卷煙原料來源的重要性這兩個問題已成為影響部分地區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較之國內其它省份,云南省由于地理環境條件和歷史文化等原因,兩煙收入成為重要的財源,妥善協調處理好煙草種植和糧食安全的關系,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有很大影響。
[0003]云南地處云貴高原,自然形成可耕地面積少,而且隨著工業與城鄉建設規模的擴大,耕地還在逐漸減少。受耕作技術和水利氣候等條件制約,云南糧食平均畝產和人均糧食占有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一情況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耕地的日趨減少變得更為嚴重起來。在糧食生產的諸要素中,土地仍然是首要的因素。在云南,適于糧食生產的地方也基本適于種煙,尤其是滇中幾個主要地區,無論對于種植糧食或煙草,都比較理想。在通常情況下,田煙的產質量一般比地煙好,但這類耕地恰恰又是生產糧食的好田塊。同時,煙草的生長期和收種季節,與夏糧的生長收種季節也基本一致,而在傳統上云南糧食的生產又以夏糧為主,于是爭地矛盾就更為突出。但是,云南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靠兩煙的收入,因此,如若壓縮煙草種植以增加糧食生產,在經濟上就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云南卷煙的發展是建立在煙葉原料質與量的優勢基礎之上的,因而煙草種植的效益通過卷煙生產得到更為明顯地反映,煙草在加工成卷煙后的增值幅度比其它商品大得多,因此,確保卷煙原料來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十分清楚了。那么,糧食和煙草應采取那些措施加以妥善協調,才既不因種煙而影響糧食生產,又確保卷煙持續發展有足夠的原料供給呢?經濟建設和糧食安全穩定、協調發展,需要認真思考。調整土地利用和根據氣候特點進行煙草種植和糧食種植區域的調整、采用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產量,是一個較為適宜的根本解決方法,但需要長期持續的努力,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平衡狀態。同時,卷煙工業努力開源節流,使煙葉原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也是直接的、行之有效的方案之一。
[0004]現有的卷煙生產、包括煙葉加工處理過程,由于原料來源、技術管理等因素,使得在充分利用原料方面還存在著巨大潛力,充分挖掘這些潛力,原料的利用率能夠獲得較大提升,這無疑對緩解糧煙矛盾和確保卷煙生產原料供應有著重大意義。煙梗即是煙葉的粗硬葉脈,約占葉重25%?30%。作為煙草生產大國,我國每年約產生數十萬噸煙梗,但煙梗綜合利用途徑較少,綜合利用程度較低,目前多采用集中堆積自然腐爛變為不可利用垃圾,進而銷毀的處理方式,既造成環境污染,同時也是對煙草資源和土地資源的浪費,加劇了烤煙種植與糧食生產爭地的矛盾,同時這種煙梗處理方式在轉移、堆垛、腐化、裝載、運輸中不僅費時費力,占地面積較大,而且浪費了可再生資源,造成了環境污染。煙梗絲是卷煙配方中的組份之一,提高煙梗加工技術,改善煙梗的吸食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是煙梗資源利用的主要途徑。
[0005]煙梗可作為卷煙的填充原料,成熟的“造紙法”再造煙葉工藝技術,由于其強度高、品質煙堿含量、香味、燃燒性等好、填充力強,并可有效降低焦油含量,目前國外許多名牌卷煙都普遍將這種再造煙葉用做卷煙配方的一個組成部份,其摻用比可達25%左右,有效利用率達98%以上,但是該工藝較為復雜,生產環節難以控制,能耗和設備投資大,無法大規模推廣使用。長期以來,國內的煙梗加工工藝都是將處理后的煙梗進行切絲,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0006]一、將經過洗、蒸、壓等一系列工藝處理后的煙梗按照與煙梗纖維的長度垂直的方向進行切絲,這種方式得到的梗絲多為片狀,與煙葉絲的形態差別較大,影響煙絲摻配的均勻性和卷煙的質量,限制了煙梗在卷煙中,尤其是高檔卷煙中的使用;
[0007]二、為了消除梗絲呈片狀導致的問題,一些卷煙企業以及相關的科研機構研究開發了對煙梗進行縱向(與煙梗纖維長度平行切絲)的技術及相關設備,例如“可理順煙梗的喂料裝置,201110083240”,該裝置包括位于低位的水平進料段、位于高位的水平出料段、位于進料段和出料段之間的提升段,在進料段、提升段和出料段套裝有連續的送料皮帶,在送料皮帶表面均勻設置有橫向的擋板,相鄰兩擋板構成可容納煙梗的U型槽;在進料段送料皮帶底部設置有第一振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可將煙梗按長度方向排列整齊,均勻一致送入切絲機并使煙梗長度方向與切絲方向平行,以使切絲機切絲時是沿煙梗的長度方向進行切絲,將煙梗加工成形狀接近于葉絲的梗絲。但是煙梗纖維的質地相對緊密,以纖維的走向進行切絲,得到的梗絲密度大,燃燒性能不佳,無法與煙葉絲的燃燒達到同步,搭配使用后會嚴重影響香煙的燃燒,進而影響其抽吸品質。
[0008]為了提高煙梗絲的利用價值,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煙梗絲在香煙中的使用比例,必須對煙梗的加工工藝和相關設備進行改進,使煙梗絲有傳統的片狀改為與煙葉絲較為接近的絲狀,使二者的混合更加均勻,不僅能在卷煙工業中有效地起到開源節流的作用,而且對提高卷煙安全性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0009]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煙梗切絲機,該設備采用“開松、層剝”的切絲形式,能夠將煙梗切成外形和質地與煙絲較為接近的絲狀,不同于現有切絲設備采用的與煙梗纖維垂直后平行切絲的方式,既能夠滿足梗絲的形態、尺寸要求,也能夠保證其具有良好的燃燒性能,為煙梗在卷煙中的大規模添加應用提供了保證,提高煙草原料的利用率,達到緩解糧煙矛盾和確保卷煙生產原料供應的最終目的。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煙梗切絲機,包括支架1、底座2、套筒3、開松切刀4、螺旋切刀5、螺旋送料輥6 ;
[0011]所述支架I是通過隔板分隔成兩層結構的框架構件,底層安裝有電機,中層設置有減速機構11,頂面上設置有連接孔12 ;所述底層中的電機豎直安裝,傳動軸向上設置;中層設置的減速機構11底部與傳動軸連接,頂部連接一筒狀傳動件13并伸出框架頂面,所述筒狀傳動件13開設有傳動內鍵槽131 ;
[0012]所述底座2為一圓盤,其中心開設有容納所述筒狀傳動件13、并與其同軸的傳動軸安裝孔21,在底座2的圓盤面上還設有與支架I頂面對應的連接孔12 ;
[0013]所述套筒3為中空圓柱體,其與底座2同圓心連接,套筒3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31,底部內側安裝有具有內齒的傳動環臺32,傳動環臺32的外圓周面緊貼套筒3內壁并與之固連,套筒3的頂部開口,并裝有軸承;
[0014]所述開松切刀4由一個從上至下直徑遞減的圓臺構件和驅動軸46組成,圓臺構件內部中空,其一級圓臺41的外徑與套筒3內側直徑一致,在該圓臺構件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傾斜開口槽42,用于安裝和容納螺旋切刀5,開口槽42從一級圓臺41延伸至三級圓臺43,并在傾斜開口槽42上、下端分別設置有螺旋切刀5的旋轉軸安裝孔,同時,開口槽42與所述圓臺構件的交叉處形成兩個傾斜切割刃口,所述切割刃口和旋轉軸安裝孔的傾斜角度與螺旋切刀5 —致,切割刃口的內側自內向外傾斜延伸至切割刃口的最外端,與螺旋切刀5的間距由內之外逐漸縮小,構成一個對煙梗的開松行程;
[0015]所述驅動軸46固定連接在圓臺構件的底部,帶動開松切刀4轉到,其上套裝有軸承,驅動軸46上設有與所述減速機構11上筒狀傳動件13的傳動內鍵槽131相匹配的傳動鍵47 ;
[0016]所述螺旋切刀5分為兩部分,切削部分為螺旋刀刃,與套筒3內傳動環臺32的內齒嚙合的部分為傳動斜齒輪52 ;傳動斜齒輪52的傾斜角度與圓臺構件上的開口槽42傾斜
角度一致;
[0017]所述螺旋送料輥6為旋轉軸上連接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具有一定傾斜角度,其與套筒3內壁貼合,旋轉軸與套筒3內壁的間隙略大于煙梗的寬度,該結構控制煙梗輸送至螺旋切刀5與切割刃口結合處切絲時,煙梗纖維與螺旋切刀5的角度大于0°而小于90° ;螺旋送料輥6底端固定安裝在開松切刀4內部中空區域的底部,與套筒3頂部軸承之間預留有加料空間。
[0018]該切絲機的工作流程及狀態如下:將電機、減速機構11安裝于支架I上,螺旋切刀5傾斜安裝在開口槽42中,之后將開松切刀4整體裝入套筒3內,傳動斜齒輪52與內傳動環臺32嚙合,將螺旋送料輥6固定;開啟設備后,電機驅動減速機構11轉動,并帶動開松切刀4正轉,而螺旋切刀5在傳動斜齒輪52的帶動下反向轉動,煙梗從螺旋送料輥6與套筒3軸承之間的加料口 71加入,在螺旋送料輥6的作用下,煙梗保持一定的角度進入開松切刀4的內部,在螺旋切刀5與開松切刀4的共同作用下,煙梗經過開松行程的開松作用,到達螺旋切刀5與切割刃口最外端形成的切割面進行切絲,由于煙梗一直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所以在切絲時,螺旋切刀5是沿著煙梗表面進行多條一起的螺旋狀層剝式切絲,所得到的梗絲的纖維與切面不是平行或垂直,而是呈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度,之后梗絲被拋出,從出料口 31輸出套筒3,完成切絲過程。
[0019]所述套筒3上的出料口 31不宜設置過多,否則會影響套筒3的整體強度,設置兩個出料口 31,同時為方便出料,在所述開松切刀4外側側面上安裝有刮料板48,將切好后落在套筒3內其他部位的煙梗絲刮至出料口 31處。
[0020]所述螺旋切刀5的個數為4個。
[0021]為提高加料時的安全性,在套筒3上設置周向加料槽7和頂蓋8,所述周向加料槽7為一中空圓筒狀構件,其下端為漏斗形,下端開口處套在所述套筒3上并與之固定,使漏斗的傾斜面下口與套筒3的上端面齊平,在圓筒的側面上開設有多個加料口 71 ;周向加料槽7的頂部中心處設有內螺紋的圓孔72,用于安裝頂蓋8 ;所述頂蓋8中心處預留有軸向固定螺旋送料輥6的固定孔,頂蓋8通過螺紋連接在周向加料槽7上。
[0022]所述螺旋切刀5與開口槽42形成的切割刃口之間的間距可調。[0023]所述螺旋切刀5的傾斜角度大于0°小于90°。
[0024]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對煙梗進行切絲加工,采用“開松、層剝”的切絲形式,能夠將煙梗切成外形和質地與煙絲較為接近的絲狀,不同于現有切絲設備采用的與煙梗纖維垂直后平行切絲的方式,既能夠滿足梗絲的形態、尺寸要求,同時煙梗經過開松行程的作用,質地變得疏松,能夠保證其具有良好的燃燒性能,完全能夠與煙葉絲進行混合使用,提高了煙梗絲的利用價值提高煙梗絲在香煙中的使用比例,提高了煙草資源的利用率,能夠有效緩解煙糧爭地的現狀,同時,該切絲機結構簡單,安全系數高,并且能夠根據原料情況,調節螺旋切刀與開口槽形成的切割刃口之間的間距和螺旋切刀的傾斜角度,進而調節切絲的等級,操作方便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煙梗切絲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開松切刀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螺旋切刀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螺旋送料輥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周向加料槽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9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頂面的局部示意圖。
[0034]圖10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煙梗切絲機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0035]支架1、底座2、套筒3、開松切刀4、螺旋切刀5、螺旋送料輥6、周向加料槽7、頂蓋
8、減速機構11、連接孔12、筒狀傳動件13、內鍵槽131、安裝孔21、出料口 31、傳動環臺32、一級圓臺41、開口槽42、三級圓臺43、驅動軸46、傳動鍵47、刮料板48、傳動斜齒輪52、加料口 71、圓孔 72。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實施例1
[0037]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38]如圖1-8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包括支架1、底座2、套筒3、開松切刀4、螺旋切刀5、螺旋送料輥6 ;所述支架I是通過隔板分隔成兩層結構的框架構件,底層安裝有電機,中層設置有減速機構11,頂面上設置有連接孔12 ;所述底層中的電機豎直安裝,傳動軸向上設置;中層設置的減速機構11底部與傳動軸連接,頂部連接一筒狀傳動件13并伸出框架頂面,所述筒狀傳動件13開設有傳動內鍵槽131 ;
[0039]所述底座2為一圓盤,其中心開設有容納所述筒狀傳動件13、并與其同軸的傳動軸安裝孔21,在底座2的圓盤面上還設有與支架I頂面對應的連接孔12 ;
[0040]所述套筒3為中空圓柱體,其與底座2同圓心連接,套筒3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31,底部內側安裝有具有內齒的傳動環臺32,傳動環臺32的外圓周面緊貼套筒3內壁并與之固連,套筒3的頂部開口,并裝有軸承;[0041]所述開松切刀4由一個從上至下直徑遞減的圓臺構件和驅動軸46組成,圓臺構件內部中空,其一級圓臺41的外徑與套筒3內側直徑一致,在該圓臺構件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傾斜開口槽42,用于安裝和容納螺旋切刀5,開口槽42從一級圓臺41延伸至三級圓臺43,并在傾斜開口槽42上、下端分別設置有螺旋切刀5的旋轉軸安裝孔,同時,開口槽42與所述圓臺構件的交叉處形成兩個傾斜切割刃口,所述切割刃口和旋轉軸安裝孔的傾斜角度與螺旋切刀5 —致,切割刃口的內側自內向外傾斜延伸至切割刃口的最外端,與螺旋切刀5的間距由內之外逐漸縮小,構成一個對煙梗的開松行程;所述驅動軸46固定連接在圓臺構件的底部,帶動開松切刀4轉到,其上套裝有軸承,驅動軸46上設有與所述減速機構11上筒狀傳動件13的傳動內鍵槽131相匹配的傳動鍵47 ;所述螺旋切刀5分為兩部分,切削部分為螺旋刀刃,與套筒3內傳動環臺32的內齒嚙合的部分為傳動斜齒輪52 ;傳動斜齒輪52的傾斜角度與圓臺構件上的開口槽42傾斜角度一致;所述螺旋送料輥6為旋轉軸上連接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具有一定傾斜角度,其與套筒3內壁貼合,旋轉軸與套筒3內壁的間隙略大于煙梗的寬度,該結構控制煙梗輸送至螺旋切刀5與切割刃口結合處切絲時,煙梗纖維與螺旋切刀5的角度大于0°而小于90° ;螺旋送料輥6底端固定安裝在開松切刀4內部中空區域的底部,與套筒3頂部軸承之間預留有加料空間。
[0042]實施例2
[0043]如圖1-10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煙梗切絲機與實施例1所述的結構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還包括周向加料槽7和頂蓋8,所述周向加料槽7為一中空圓筒狀構件,其下端為漏斗形,下端開口處套在所述套筒3上并與之固定,使漏斗的傾斜面下口與套筒3的上端面齊平,在圓筒的側面上開設有多個加料口 71 ;周向加料槽7的頂部中心處設有內螺紋的圓孔72,用于安裝頂蓋8 ;所述頂蓋8中心處預留有軸向固定螺旋送料輥6的固定孔,頂蓋8通過螺紋連接在周向加料槽7上;同時在所述開松切刀4外側側面上安裝有刮料板48,將切好后落在套筒3內其他部位的梗絲刮至出料口 31。
【權利要求】
1.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底座(2)、套筒(3)、開松切刀(4)、螺旋切刀(5)、螺旋送料輥(6);所述支架(1)是通過隔板分隔成兩層結構的框架構件,底層安裝有電機,中層設置有減速機構(11),頂面上設置有連接孔(12);所述底層中的電機豎直安裝,傳動軸向上設置;中層設置的減速機構(11)底部與傳動軸連接,頂部連接一筒狀傳動件(13)并伸出框架頂面,所述筒狀傳動件(13)開設有傳動內鍵槽(131); 所述底座(2)為一圓盤,其中心開設有容納所述筒狀傳動件(13)、并與其同軸的傳動軸安裝孔(21 ),在底座(2)的圓盤面上還設有與支架(1)頂面對應的連接孔(12); 所述套筒(3)為中空圓柱體,其與底座(2)同圓心連接,套筒(3)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31),底部內側安裝有具有內齒的傳動環臺(32),傳動環臺(32)的外圓周面緊貼套筒(3)內壁并與之固連,套筒(3)的頂部開口,并裝有軸承; 所述開松切刀(4)由一個從上至下直徑遞減的圓臺構件和驅動軸(46)組成,圓臺構件內部中空,其一級圓臺(41)的外徑與套筒(3)內側直徑一致,在該圓臺構件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傾斜開口槽(42),用于安裝和容納螺旋切刀(5),開口槽(42)從一級圓臺(41)延伸至三級圓臺(43),并在傾斜開口槽(42)上、下端分別設置有螺旋切刀(5)的旋轉軸安裝孔,同時,開口槽(42)與所述圓臺構件的交叉處形成兩個傾斜切割刃口,所述切割刃口和旋轉軸安裝孔的傾斜角度與螺旋切刀(5) —致,切割刃口的內側自內向外傾斜延伸至切割刃口的最外端,與螺旋切刀(5)的間距由內之外逐漸縮小,構成一個對煙梗的開松行程; 所述驅動軸(46)固定連接在圓臺構件的底部,帶動開松切刀(4)轉到,其上套裝有軸承,驅動軸(46)上設有與所述減速機構(11)上筒狀傳動件(13)的傳動內鍵槽(131)相匹配的傳動鍵(47); 所述螺旋切刀(5)分為兩部分`,切削部分為螺旋刀刃,與套筒(3)內傳動環臺(32)的內齒嚙合的部分為傳動斜齒輪(52);傳動斜齒輪(52)的傾斜角度與圓臺構件上的開口槽(42)傾斜角度一致; 所述螺旋送料輥(6)為旋轉軸上連接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具有一定傾斜角度,其與套筒(3)內壁貼合,旋轉軸與套筒(3)內壁的間隙略大于煙梗的寬度,該結構控制煙梗輸送至螺旋切刀(5)與切割刃口結合處切絲時,煙梗纖維與螺旋切刀(5)的角度大于0°而小于90° ;螺旋送料輥(6)底端固定安裝在開松切刀(4)內部中空區域的底部,與套筒(3)頂部軸承之間預留有加料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上設置兩個出料口(31),同時在所述開松切刀(4)外側側面上安裝有刮料板(48),將切好后落在套筒(3)內其他部位的煙梗絲刮至出料口(31)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刀(5)的個數為4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在套筒(3)上設置周向加料槽(7)和頂蓋(8),所述周向加料槽(7)為一中空圓筒狀構件,其下端為漏斗形,下端開口處套在所述套筒(3)上并與之固定,使漏斗的傾斜面下口與套筒(3)的上端面齊平,在圓筒的側面上開設有多個加料口(71);周向加料槽(7)的頂部中心處設有內螺紋的圓孔(72),用于安裝頂蓋(8);所述頂蓋(8)中心處預留有軸向固定螺旋送料輥(6)的固定孔,頂蓋(8)通過螺紋連接在周向加料槽(7)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刀(5)與開口槽(42)形成的切割刃口之間的間距可調。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刀(5)的傾斜角度大于O°小于90°。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煙梗切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刀(5)的傾斜角度大于O。小于90°。
【文檔編號】A24B5/16GK203435677SQ20132040815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0日
【發明者】何金星, 代家紅, 孫紹彬, 申云輝, 張云輝, 楊偉紅 申請人:云南恩典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