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煙灰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35388閱讀:409來源:國知局
煙灰缸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煙灰缸。



背景技術:

傳統煙灰缸都由可容置煙灰的缸體和架放煙蒂的凹位組成,架放煙蒂的凹位為煙灰缸本體的上表面上設置的凹槽,數量若干。傳統的煙灰缸不具備自動熄滅煙蒂的功能,而且開口放在桌面上在空氣流通的時候很容易造成煙灰到處飄散,人為熄滅煙蒂的時候有可能不能完全熄滅煙蒂,從而使煙灰缸里面已經熄滅的煙蒂復燃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容易引發火災。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如何防止煙灰飄散和煙蒂復燃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清洗、并能防止煙灰飄散及煙蒂悶燒的煙灰缸。

一種煙灰缸,包括:

缸蓋,所述缸蓋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缸蓋設置有多個安裝位;

缸體,所述缸體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缸蓋和所述缸體扣合,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連通并形成一容置腔;

多個接收裝置,每一所述接收裝置對應設置于一所述安裝位上,

所述接收裝置包括斜槽和擋板,所述斜槽與對應的所述安裝位固定連接并與所述容置腔連通,所述擋板與所述安裝位轉動連接并蓋設所述斜槽的開口;

所述接收裝置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包括多個固定部件和多個旋轉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安裝位連接,所述旋轉部件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旋轉部件同軸轉動,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旋轉部件間隔排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擋板設置有連接端和自由端,所述連接端與所述安裝位軸接,所述自由端蓋設于所述斜槽開口。

上述煙灰缸,通過在缸蓋上設置接收裝置,使得缸蓋能夠利用位于缸蓋上的接收裝置架放在所述缸體上,使用者可以在需要抖落煙灰時將香煙伸入接收裝置中的斜槽進行抖落,由于缸蓋中的第一凹槽與缸體中的第二凹槽連通并形成一容置腔,使得抖落的煙灰能夠被缸蓋阻擋從而掉落在缸體中,阻止了煙灰飛散;缸體可以選擇盛放適當的水,在使用者抖落煙灰時,缸體中的水能夠立即吸收煙灰,進一步防止煙灰飄散,同時,當使用者需要丟棄使用后的煙蒂時,可以將煙蒂從接收裝置扔入缸體中,帶有火花的煙蒂遇到缸體中的水立馬熄滅,防止了煙蒂復燃,從而避免了二次污染,進而避免因煙灰缸使用不當引發的火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煙灰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個實施例中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個實施例中接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個實施例中缸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電路結構圖;

圖7為另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電路結構圖;

圖8為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例如,一種煙灰缸,包括:缸蓋,所述缸蓋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缸蓋設置有多個安裝位;缸體,所述缸體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缸蓋和所述缸體扣合,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連通并形成一容置腔;多個接收裝置,每一所述接收裝置對應設置于一所述安裝位上,所述接收裝置包括斜槽和擋板,所述斜槽與對應的所述安裝位固定連接并與所述容置腔連通,所述擋板與所述安裝位轉動連接并蓋設所述斜槽的開口;所述接收裝置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包括多個固定部件和多個旋轉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安裝位連接,所述旋轉部件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旋轉部件同軸轉動,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旋轉部件間隔排列

請參閱圖1,其為一個實施例中煙灰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煙灰缸10包括:缸蓋110、缸體120和多個接收裝置130。缸蓋110的形狀有多種選擇。例如,缸蓋110為圓柱體;又如,缸蓋110為長方體;又如,缸蓋110為圓臺。缸蓋110具有第一凹槽111,缸蓋110設置有多個安裝位112。缸體120的形狀有多種選擇。例如,缸體120為圓柱體;又如,缸體120為長方體;又如,缸體120為圓臺。缸體120具有第二凹槽121,缸蓋110和缸體120扣合,第一凹槽111與第二凹槽121連通并形成一容置腔122。在煙灰缸中,每一接收裝置130對應設置于一安裝位112上,接收裝置130包括斜槽131和擋板132,斜槽131與對應的安裝位112固定連接并與容置腔122連通,擋板132與安裝位112轉動連接并蓋設斜槽131的開口。缸蓋110上設置了接收裝置130,缸蓋110利用接收裝置130架放在缸體120上。

上述煙灰缸10,通過在缸蓋110上設置接收裝置130,缸蓋110利用接收裝置130架放在缸體120上,使得第一凹槽111與第二凹槽121連通形成容置腔122,同時接收裝置130也與容置腔122連通。使用者可以在需要抖落煙灰時將香煙伸入接收裝置130中的斜槽131進行抖落,由于缸蓋110中的第一凹槽111與缸體120中的第二凹槽121連通并形成一容置腔122,使得抖落的煙灰能夠被缸蓋110阻擋從而掉落在缸體120中,阻止了煙灰飛散;缸體120可以選擇盛放適當的水,在使用者抖落煙灰時,缸體120中的水能夠立即吸收煙灰,進一步防止煙灰飄散,同時,當使用者需要丟棄使用后的煙蒂時,可以將煙蒂從接收裝置130扔入缸體120中,帶有火花的煙蒂遇到缸體120中的水立馬熄滅,防止了煙蒂復燃,從而避免了二次污染,進而避免因煙灰缸10使用不當引發的火災。

斜槽131固定連接在安裝位112的位置有多種選擇。例如:斜槽131固定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又如,斜槽131固定連接在安裝位112的底部;斜槽131固定連接在安裝位112的3/4區域,需要指出的是,3/4區域為距離安裝位112底部的高度占安裝位112總高度的3/4的位置。擋板132轉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位置有多種選擇。例如,擋板132轉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又如,擋板132轉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底部;又如,擋板132轉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3/4區域。由于斜槽131與安裝位112固定連接后還與容置腔122連通,擋板132與安裝位112轉動連接并蓋設于斜槽131的開口,可見,擋板132與安裝位112的連接位置高于斜槽131與安裝位112的連接位置。因此,優選地,斜槽131固定連接在安裝位112的底部,擋板132轉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如此設置,在擋板132能夠蓋設于斜槽131開口的基礎上,使得缸蓋110與安裝位112的空間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不會造成空間上的浪費。

為了讓使用者能夠更方便快捷地分離缸蓋110和缸體120,如圖1所示,由于缸蓋110設置有多個安裝位112,因此安裝位112設置在缸蓋110上的位置有多種選擇,例如,安裝位112隨意設置在缸蓋110上;又如,安裝位112均位于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又如,安裝位112設置在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又如,安裝位112等間隔設置在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

缸蓋110和缸體120有多種扣合方式,例如,利用螺旋結構使缸蓋110和缸體120扣合;又如,利用插口式結構使缸蓋110和缸體120扣合:又如,缸蓋110和缸體120之間存在架設關系使缸蓋110和缸體120扣合。綜合考慮安裝位112在缸蓋110上的位置以及缸蓋110和缸體120的扣合方式兩大因素,優選的,安裝位112等間隔設置在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并且,缸蓋110利用接收裝置130架放在缸體120上形成容置腔122。

為了增強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缸蓋110架設在缸體120上,相較于采用螺旋結構和插口式結構,使用者只需簡單地把缸蓋110提起就能夠使缸蓋110和缸體120分離,而無需經過旋開螺旋結構或者解開插口式結構才能提起缸蓋110,使缸蓋110和缸體120的分離變得方便快捷。又因為,優選地將缸蓋110架設在缸體120上,并且安裝位112設置在缸蓋110上,則可以充分利用設置于安裝位112上的接收裝置130,因此,優選的,將安裝位112設置在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使得缸蓋110在利用設置在安裝位112上的接收裝置130架設在缸體120上時能夠保持平穩,進而使用者在將香煙伸入接收裝置130抖落煙灰時更方便快捷,具有更佳的舒適性。

請參閱圖2,其為一個實施例中的擋板的結構示意圖。擋板132設置有連接端210和自由端220,連接端210與安裝位112軸接,自由端220蓋設于斜槽131開口。連接端210軸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位置有多種選擇,例如,連接端210軸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又如,連接端210軸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底部;又如,連接端210軸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3/4區域。由于,連接端210設置在擋板132上,擋板132蓋設于斜槽131的開口,可見,擋板132與安裝位112的連接位置高于斜槽131與安裝位112的連接位置,因此,優選的,連接端210軸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即擋板132轉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如此設置,進一步地在擋板132能夠蓋設于斜槽131開口的基礎上,優化了缸蓋110與安裝位112的使用空間。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連接端210和自由端220均設置于擋板132上,即連接端210、自由端220和擋板132是一體的,同時,優選的,連接端210軸動連接在安裝位112的頂部,擋板132蓋設于斜槽131的開口。因此,自由端220在連接端210的作用下以連接端210為軸進行轉動,例如,自由端220在連接端210的作用下遠離斜槽131;又如,自由端220在連接端210的作用下蓋設于斜槽131開口。故,自由端220在連接端210的配合下能夠發生轉動,使得當使用者無需使用煙灰缸10時,擋板132蓋設于斜槽131開口,當使用者需要使用煙灰缸10抖落煙灰或者丟煙蒂時,擋板132能夠開啟方便使用者使用,從而為實現煙灰缸10阻止煙灰飛散提供了前提條件。

請參閱圖3,其為一個實施例中接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接收裝置130包括旋轉軸310,旋轉軸310包括多個固定部件311和多個旋轉部件312。固定部件311與安裝位112連接,旋轉部件312與擋板132連接。將旋轉軸310拆分為多個固定部件311和多個旋轉部件312對應與安裝位112和擋板132連接,并且由于安裝位112設置于缸蓋110上是固定不動的,故這樣設置能夠使得擋板132與安裝位112轉動連接的關系得以實現。

為了使自由端220能以連接端210為軸進行轉動。例如,固定部件311和旋轉部件312同軸轉動;又如,固定部件311和旋轉部件312間隔排列;又如,固定部件311集中排列在旋轉軸310的一端,旋轉部件312集中排列在另一端。基于擋板132設置有連接端210和自由端220,所以,固定部件311和旋轉部件312為同軸轉動的關系能夠進一步地實現自由端220以連接端210為軸進行轉動。

煙灰缸在日常生活中被頻繁使用,因此對于耐用性有著很高要求,為了提高使用壽命,優選的,固定部件311和旋轉部件312間隔排列,如此設置使得固定部件311和旋轉部件312在使用時受力均勻,并且,能夠在擋板132穩定地繞旋轉軸310轉動,進而使旋轉軸310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進而提高煙灰缸10的耐用性。

請參閱圖4,其為一個實施例中缸蓋110的結構示意圖。缸蓋110包括把手410和隔層420。把手410的形狀有多種選擇,例如,把手410為正方體;又如,把手410為長方體;又如,把手410為圓柱體。把手410固定在缸蓋110的頂面,例如,把手410固定在缸蓋110的頂面的邊緣區域;又如,把手410固定在缸蓋110的頂面的中心位置。基于使用者在取走缸蓋110時方便施力的考慮,優選的,把手410固定在缸蓋110的頂面的中心位置。

結合圖1和圖4,隔層420設置在第一凹槽111中。例如,隔層420用于使第一凹槽111形成一空腔421;又如,隔層420與第一凹槽111形成一空腔421。例如,隔層420設置在第一凹槽111的開口處,即缸蓋110的底部;又如隔層420設置在第一凹槽111的頂部,即第一凹槽111靠近缸蓋110頂面的位置。由于第一凹槽111與第二凹槽121連通并形成一容置腔122,斜槽131與安裝位112固定連接并與容置腔122連通,可見,容置腔122不僅用于盛裝煙灰和煙蒂,還與斜槽131配合讓使用者在使用時方便將香煙伸入煙灰缸10中抖落煙灰。因此,從容置腔122在煙灰缸10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容置腔122的空間利用率考慮,優選的,隔層420設置在第一凹槽111的頂部,即第一凹槽111靠近缸蓋110頂面的位置。

請參閱圖5,其為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局部結構示意圖。煙灰缸設置有感應電路510和控制電路520,感應電路510設置在接收裝置130中,控制電路520位于空腔421中。感應電路510與控制電路520連接,控制電路520與接收裝置130連接,感應電路510用于感應熱源,并將熱源靠近或者遠離的訊息反饋到控制電路520中,控制電路520根據預先的設定控制接受裝置130做出對應的響應。例如,當感應電路510感應到燃燒著的香煙靠近時,會將熱源已靠近的訊息反饋到控制電路520中,控制電路520根據預先設定,即當熱源靠近時控制接收裝置130的擋板132轉動,使自由端220遠離斜槽131的開口,從而使用者能將香煙伸入斜槽131中抖落煙灰;例如,當使用者抖落完煙灰把香煙夾出斜槽131時,感應電路510感應到燃燒著的香煙遠離,則將熱源已遠離的訊息反饋到控制電路520中,控制電路520根據預先設定,即當熱源遠離時控制接收裝置130的擋板132反方向轉動,使自由端220重新蓋設于斜槽131的開口,從而使煙灰缸能夠重新恢復到一個相對封閉的狀態,實現了防止煙灰飄散。

請參閱圖6,其為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電路結構圖。感應電路510包括熱敏元件610和感應回路620,熱敏元件610用于感應熱源;感應回路620用于與控制電路520連接。熱敏元件610的選取有多種選擇。例如,熱敏元件610為熱敏電阻;又如,熱敏元件610為熱敏三極管;又如,熱敏元件610為溫度傳感器。例如,所述感應回路分別與所述熱敏元件、所述控制電路連接。例如,所述控制電路包括控制芯片和控制回路,所述控制芯片分別與所述感應電路、所述控制回路連接;所述控制回路還與所述接收裝置連接。控制電路520包括控制芯片630和控制回路640。控制芯片630接受熱敏元件610的沿感應回路620發送的反饋,并發送對應的控制指令到控制回路640中。控制芯片630的選取有多種選擇,例如,控制芯片630為單片機;又如,控制芯片630為CPU。結合圖5和圖6,熱敏元件610設置在接收裝置130中。例如,熱敏元件610設置在擋板132中;又如,熱敏元件610設置在斜槽131中。由于接收裝置130是煙灰缸整體中與燃燒的香煙最先接觸的,如此設置,使得當燃燒的香煙靠近或遠離時,熱敏元件610能在最短時間內感應到,并將訊息反饋到控制電路520中,進而由控制電路520控制接收裝置130做出對應的響應,即擋板132遠離或者蓋設于斜槽131開口。控制芯片630用于根據熱敏元件610的反饋控制接收裝置130做出對應的響應,即使擋板132繞軸轉動。例如,設置多個熱敏元件,每個熱敏元件連接所述感應回路。

結合圖5和圖6,一實施例中,當使用者在吸煙時,煙灰缸的接收裝置130中的擋板132蓋設于斜槽131開口處,整個煙灰缸呈相對封閉狀態。當使用者將香煙靠近煙灰缸需要抖落煙灰時,熱敏元件610感受到熱源靠近,例如,當熱敏傳感器感受到燃燒著的香煙靠近時,通過感應回路620與控制電路520的連接,控制芯片630中的預設指令會沿著控制回路640控制接收裝置130,進而使擋板132轉動一定角度,并且該角度始終保持,即擋板132的自由端220離開斜槽131的開口,使得使用者能夠將香煙插入斜槽131中抖落煙灰。

一實施例中,在使用者抖落煙灰的過程中,因為擋板132轉動一定角度,煙灰缸整體只有對應的斜槽131呈現開口狀態。當使用者抖落完煙灰后,將香煙夾出斜槽131,此時熱敏元件610感受到熱源離開,例如,熱敏傳感器感受到燃燒著的香煙遠離接收裝置130,通過感應回路620與控制電路520的連接,控制芯片630中的預設指令會沿著控制回路640控制接收裝置130,進而使擋板132反向轉動一定角度,即將始終保持的角度縮小至擋板132的自由端220重新蓋設于斜槽131的開口。如此設置,使得在使用者抖落完煙灰,并且煙灰落入到容置腔122內后,擋板132沿反方向轉回并重新蓋設于斜槽131開口,進而使煙灰缸能夠恢復原來的相對封閉的狀態,此時剛剛抖落在容置腔122中的煙灰因為煙灰缸的封閉而不會隨意飄散出煙灰缸外,從而實現防止煙灰飄散。

請參閱圖7,其為另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電路結構圖。控制電路520中包括一微電機710,例如,所述微電機分別與所述控制回路、所述旋轉軸連接。微電機710中包括定子711和轉子712。定子711與控制回路640連接導通,轉子712與旋轉軸310連接。在控制芯片630的控制下,微電機710開始運作,由于定子711與控制回路640連接導通,例如,當熱敏元件610感應到熱源靠近時,會將熱源已靠近的訊息通過感應回路620反饋到控制芯片630,控制芯片630根據預先設定,導通微電機710,則定子711中產生旋轉磁場,轉子712在定子711內旋轉,由于轉子712與旋轉軸310連接,則轉子712帶動旋轉軸310做出對應變化。

結合圖5和圖7,由于轉子712與旋轉軸310連接,例如,轉子712與旋轉軸310中的固定部件311連接導通;又如,轉子712與旋轉軸310中的旋轉部件312連接導通。因為旋轉部件312與擋板132連接,并且設置旋轉軸310是為了使擋板132發生轉動,因此,優選的,微電機710中的轉子712611與旋轉軸310中的旋轉部件312連接導通。如此設置,在微電機710運作使旋轉軸310轉動時,能夠直接使旋轉部件312相對與旋轉軸310發生轉動,即擋板132能夠立即轉動一定角度,從而使得擋板132的自由端220能夠做出遠離斜槽131開口或者重新蓋設于斜槽131開口的響應,節省了時間,為使用者在使用煙灰缸的過程中提供了舒適性。

在一實施例中,當使用者將香煙靠近煙灰缸需要抖落煙灰時,熱敏元件610感受到熱源的靠近,通過感應回路620與控制電路520的連接,控制芯片630中的預設指令會沿著控制回路640控制微電機710運作,微電機710使旋轉軸310帶動擋板132轉動,進而使擋板132轉動一定角度,并且該角度始終保持,即擋板132的自由端220離開斜槽131的開口,使得使用者能夠將香煙插入斜槽131中抖落煙灰。

一實施例中,在使用者抖落煙灰的過程中,因為擋板132轉動一定角度,煙灰缸整體只有對應的斜槽131呈現開口狀態。當使用者抖落完煙灰后,將香煙夾出斜槽131,此時熱敏元件610感受到熱源離開,通過感應回路620與控制電路520的連接,控制芯片630中的預設指令會沿著控制回路640控制微電機710再次運作,微電機710使旋轉軸310帶動擋板132反方向轉動一定角度,即將始終保持的角度縮小直至擋板132的自由端220重新蓋設于斜槽131的開口。如此設置,使得在使用者抖落完煙灰,并且煙灰落入到容置腔122內后,擋板132沿反方向轉回并重新蓋設于斜槽131開口,進而使煙灰缸能夠恢復原來的相對封閉的狀態,此時剛剛抖落在容置腔122中的煙灰因為煙灰缸的封閉而不會隨意飄散出煙灰缸外,從而實現防止煙灰飄散。

請參閱圖8,其為另一實施例中煙灰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在缸蓋110和缸體120的架設組合方式上,例如,如圖1所示,煙灰缸10的缸蓋110內架設于缸體120上;又如,如圖8所示,煙灰缸20的缸蓋110外架設于缸體120上。需要指出的是,本實施例中,內架設和外架設是缸蓋110和缸體120的兩種不同的架設連接方式,其中內架設是指缸蓋110在接收裝置130以下的部分包含于第二凹槽121,外架設是指第一凹槽111在接收裝置130以下的部分包含缸體120的頂部。又因為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和大小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和大小有不同的組合方式,例如,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相似,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周長小于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周長;又如,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相似,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周長大于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周長;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不同,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周長等于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周長等等。同時,多個接收裝置130圍成的水平截面在不同位置的周長與缸體120水平截面的周長有不同的組合方式,例如,多個接收裝置130圍成的面積最大的水平截面的外圍周長大于缸體120水平截面的周長;又如,多個接收裝置130圍成的面積最小的水平截面的內圍周長小于缸體120水平截面的周長。因此,缸蓋110和缸體120的架設組合方式的技術方案需要綜合考慮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和大小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和大小有不同的組合方式、多個接收裝置130圍成的水平截面在不同位置的周長與缸體120水平截面的周長有不同的組合方式這兩個因素。具體的,如圖1所示,因為接收裝置130設置在缸體120的安裝位112上,優選的,安裝位112等間隔設置在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優選的,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相似,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周長小于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周長;優選的,多個接收裝置130圍成的最大面積的水平截面的周長大于缸體120水平截面的周長,如此設置,使得缸蓋110內架設于缸體120上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具體的,如圖2所示,因為接收裝置130設置在缸體120的安裝位112上,優選的,安裝位112等間隔設置在缸蓋110的在同一水平截面上;優選的,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形狀與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形狀相似,第一凹槽111水平截面的周長大于第二凹槽121水平截面的周長;優選的,多個接收裝置130圍成的最小面積的水平截面的周長小于缸體120水平截面的周長,如此設置,使得缸蓋110外架設于缸體120上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由于提供了多種缸蓋110與缸體120的架設組合方式,使得使用者在選取煙灰缸時能夠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各種架設組合方式的煙灰缸均適用于為平地;又如,缸蓋110外架設于缸體120的煙灰缸適用于具有一凹槽的場所;又如,缸蓋110外架設于缸體120的煙灰缸適用于作為車載煙灰缸。因此,缸蓋110與缸體120的多種架設組合方式給使用者提供了選擇的空間,使用戶們能夠各取所需,體現了煙灰缸的靈活性。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