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卷煙機部件,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煙支長度量棒。
背景技術:
煙支長度SD值是目前卷煙質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標,ZJ17更換煙支長度主要控制部件針鼓或針鼓浮圈、拆卸清潔針鼓或更換浮圈壓輪時,煙支長度必須重新校正。
如圖1所示,原煙支長度量棒結構為實心中段帶臺階軸,臺階軸部分與針鼓中心凹槽對正,模擬雙長度煙支與鼓輪中心線對中,尺寸公差為h6,以實心軸兩端面校正浮圈間距。
實際操作中,內側浮圈與量棒內端面接觸情況無法觀察,只能依靠轉動量棒感受內端面與浮圈工作面接觸情況,且浮圈壓輪臂滑動孔內鑲嵌銅套,需在支撐軸上靈活滑動,如長期不調整,支撐軸與滑套相對運動受阻,調整時無法依靠螺距準確判定調整距離,存在一定調整難度。
壓輪臂調整方式為M8×0.75細牙螺桿帶動壓輪臂在支撐軸上沿雙箭頭所示方向進行調整,使壓輪擠壓浮圈的鋼圈部分,控制靠攏鼓兩端浮圈的間距,實現煙支長度的控制。
所以造成該量棒測量內側浮圈軸向位置基本沒用實際效果。如需調整必須采用放置濾棒進行切割試驗,測量被切割的濾棒實際長度,進行內側浮圈軸向位置的調整。調整效率不高,且準確性受設備磨損狀況影響,精度不高。
因煙支與濾棒均為沿軸向可壓縮且具有一定彈性的物理特性,如直接根據煙支長度調節,易造成過度擠壓,使煙支出現壓痕、單排長度不穩的質量問題。采用濾棒進行切割試驗后調整定位存在一定誤差,必須開車后再進行微量調整,存在一定質量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煙支長度量棒。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煙支長度量棒,包括桿體,所述桿體呈圓柱形,桿體長168mm,桿體直徑7.8mm,所述桿體中部設有定位軸肩,定位軸肩長9mm,定位軸肩直徑12mm,所述桿體設有直徑為3mm的貫通孔。
所述貫通孔與桿體外圓的同軸度公差小于0.02m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煙支量棒結構,實現內側浮圈與量棒端面實際接觸狀態直接可從外端觀察檢測,提高量棒實用性,和浮圈軸向間距測量校正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煙支長度量棒,包括桿體1,所述桿體1呈圓柱形,桿體1長168mm,桿體1直徑7.8mm,所述桿體1中部設有定位軸肩2,定位軸肩2長9mm,定位軸肩2直徑12mm,所述桿體1設有直徑為3mm的貫通孔3。
所述貫通孔3與桿體1外圓的同軸度公差小于0.02mm。
安裝后,當測量靠攏鼓內側浮圈位置時,按以下流程進行:
1、將量棒卡于距靠攏壓輪之前第二靠攏鼓承煙槽內。
2、用一字改錐順時針轉動內浮圈調整螺桿,將內側浮圈調整遠離量棒內端面1mm以上,外側浮圈調整螺桿逆時針轉動兩周以上,使外側壓輪臂與浮圈遠離量棒外端。
3、將外側壓輪臂以支撐軸為圓心,順時針向上轉離浮圈,然后將外側浮圈鎖緊頂絲松開,取下外側浮圈,露出煙支長度量棒外端。
4、將量棒Φ3mm芯棒插入量棒中心孔中,直至內端與浮圈接觸,外側中心孔留有深1mm左右盲孔。
5、盤車將放有煙支量棒的承煙槽轉動至壓輪與浮圈切點。
6、用一字改錐逆時針轉動調整螺桿,使內側浮圈向量棒內端靠攏,直至外側量棒盲孔平齊,內側浮圈軸向距離調整完畢。
7、安裝外側浮圈,并緊固三個鎖緊頂絲,將壓輪臂逆時針轉動歸位,使其與浮圈的鋼圈外表面接觸,避開浮圈上的孔。
8、順時針轉動外浮圈調整桿,使壓輪將浮圈的鋼圈結構輕微接觸量棒外端面,外浮圈軸向位置調整結束。
9、盤車將防有量棒的承煙槽轉離壓輪與浮圈切點一槽以上,將量棒取出,完成浮圈軸向間距調整。
10、開機測量相鄰兩槽內、外兩支煙長度,視實際尺寸差異進行微調。
11、如設備其它相關部位異常導致的煙支長度波動,經以上步驟調整后,可立即排除浮圈間距因素,不在重復調整壓輪臂,有利于提高煙支長度故障維修效率,減少相關調試造成的煙支浪費和質量隱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