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鎖定能力的按壓釋放式帶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兩根帶子連接在一起的帶扣,其中帶扣通過按壓對中定位的按鈕或翻板而脫開接合或打開。本發明尤其涉及這樣一種改進了鎖定能力的帶扣。
背景技術:
用于牢固地連接帶子以使帶扣可以松開的普通帶扣例如在美國專利US5659931中進行了描述,該專利涉及三件式帶扣,其中居中設置的插座部件通過其開口的相對端容納一對插頭部件。每一插頭部件和插座部件具有可縛上帶子的橫桿。插座部件形成一從中通過的通道,當帶扣部件互相連接時該通道適于容納插頭部件的一部分。每一插頭部件具有一舌片,該舌片形成一鎖定面,該鎖定面適于接合插座內的阻擋件。舌片是可彈性變形的,所以當它們滑入插座部件時它們的鎖定面可以卡合在插座內的阻擋件上,從而將帶扣鎖定在閉合位置。
普通帶扣通過下按可彈性變形的舌片使舌片的鎖定面與插座內的阻擋件脫開接合而松開,從而將插頭部件從插座松開。在每一插頭部件的兩側平行于舌片延伸的一對柱有利于插頭部件從插座取出,因為當它們插入插座時向內彎曲,而當通過按壓舌片而松開時它們將插頭部件推出插座。然而,這些柱不能將插頭部件鎖閂或鎖定在插座內。鎖定功能由舌片和插座內的阻擋件專門執行。上述類型的帶扣已經用于多種場合,比如背包、行李箱、兒童座位產品,比如高腳椅子和童車。
雖然上述類型的帶扣適于多種應用,但它們使用中的一個缺點是它們較難于松開。這個問題歸因于鎖定機構的性質,尤其是使用舌片完成這一功能。如上所述,舌片必須是可彈性變形的,所以它們可在阻擋件或接合件上彎曲,然后彈回位置。然而,很難使舌片有足夠的變形性,因為它們相對較大且沿插頭部件的相對較長的邊緣或表面連接在插頭部件的底部。舌片撓曲或彎曲的阻力致使松開帶扣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一種連接一對帶子的帶扣,該帶扣比普通帶扣更容易松開。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一方面包括一種帶扣,該帶扣包含插頭部件和插座部件,插頭部件具有底部、至少一個從插頭部件的底部延伸出的可彈性變形鎖定柱,每一鎖定柱形成鎖定面和傾斜面,插座部件在其內形成一內腔、和朝向內腔的開口以及從插座部件的表面延伸入內腔的阻擋柱,所述阻擋柱形成一嚙合面。該帶扣還包括連接于插座部件的脫開接合部件,使得脫開接合部件可在插座部件的內腔中移動,其中至少一個鎖定柱適于經開口滑入插座部件的內腔,在阻擋柱的傾斜面附近偏移,而使鎖定面與阻擋柱的接合面接合,從而將插頭部件與插座部件連接。在該帶扣中,脫開接合部件適于將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與阻擋柱的接合面脫開接合,從而能夠脫開插頭部件和插座部件的連接。
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得到更加充分地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帶扣的頂部平面圖,示出了兩個連接部分;圖2是圖1所示帶扣的側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帶扣的凸出式插頭部分的頂部平面圖;圖4是圖3所示的凸出式插頭的正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帶扣的凹入式插座部分的頂部平面圖;圖6是圖5所示的凹入式插座的正視圖;圖7是圖5所示的凹入式插座的頂部平面圖,以虛線示出了內部結構;圖8是圖1所示的帶扣的頂部平面圖,以虛線示出了內部結構;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帶扣的透視圖;以及圖10是圖9所示的帶扣細節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的帶扣總體上用參考標記1來表示。帶扣1通常用于連接帶子(未示出)的自由端。帶扣1包含兩個部件,凹入式插座部件4和凸出式插頭部件5。帶扣1及其部件可以最好由塑料或樹脂模制而成,但任何本領域公知的用于模制或加工帶扣的適當材料都可以使用。
在一實施例中,插座部件4可以與單個縛帶桿6整體模制而成。桿6與插座主體間隔開,以便形成容納帶子的空間7(參見圖1)。帶子(未示出)可以環繞于桿6并固定在自身之上,從而將帶子連接到插座部件4上。插頭部件5可以與在其一端附近的一對橫桿2和3整體模制成,橫桿以公知的方式接收帶子而使帶子可調節,例如美國專利US5216786所述。
橫桿的數目和布置不嚴格要求,且布局可以針對不同的應用場合而進行調節。例如,可用一對橫桿代替插座部件4上的單桿6,從而能夠調節連接在插座部件上的帶子,或者如果不需要或不希望連接在插頭部件上的帶子具有可調性,那么插頭部件5可以僅有一個單橫桿。
插座部件4最好具有基本上扁平矩形的管狀橫截面,如圖5和6所示,且可以包括一基本上矩形的內腔10。該內腔10部分由頂壁11、相對的底壁12和一對側壁13限定,每一側壁將頂壁11和底壁12連接。頂壁和底壁11和12通常比側壁13更寬,所以插座部件具有基本上扁平矩形的形狀。
圖3和4中所示的插頭部件5可以經鎖定面32容納并可釋放地鎖定在插座部件4的內腔10內,其中鎖定面32在鎖定柱31上形成,該鎖定柱從插頭部件5的主體延伸出。插座部件4在其一端形成一個開口15,該開口打通插座部件直到內腔10。開口15使插座部件4可以容納插頭部件5在內腔10內的一部分,實現插頭部件5與插座部件4的連接。
圖7和8所示的擋柱20可以設置成用來將插頭部件5保持并鎖定在插座部件4內。擋柱20可以在插座部件4的開口15附近在頂壁11和底壁12的內表面之間延伸。擋柱20形成朝向內腔10的內部的接合面21,以及一對與表面21成一定角度的傾斜表面22。表面22以與插頭部件5的鎖定面32互補的方式構形成。
在圖5和6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在插座部件4的頂壁11上形成可動按鈕23。按鈕23可以通過在該按鈕被按下并釋放后可以使該按鈕23恢復到其原位的彈簧類機構實現與插座部件4的連接。例如,彈性部分24可以將按鈕23連接到插座部件4的頂面上。當施加力而使按鈕23朝插座部件4的內腔10偏移時,使彈性部分24彎曲。然而,彈性部分24可以由彈性或形狀記憶材料制成,使得當移去作用力時,彈性部分24恢復到其原狀,使按鈕23回到原位。
彈性部分24的這種構造僅是示例性的,任何其他形狀記憶部件也可用于將按鈕23連接在插座部件4上。例如,可用一個或一對片彈簧將按鈕23連接到一個或兩個側壁13上,或底壁12上。用于致動按鈕等的其他類型的彈簧和裝置可以與按鈕23一起使用,使得在將其向下按入內腔10之后,一旦按鈕上的力去除后,按鈕23就恢復其原來位置。
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按鈕23可設有從按鈕23上伸出而進入到插座部件4的內腔10中的脫開接合部件25,如圖9和10所示。脫開接合部件25在其遠端形成一對面朝內腔10的中心的斜面26。斜面26在從按鈕23到內腔10的中心的方向上是漸縮的,且最好形成一頂點。
當按鈕23被下按下進入內腔10時,為確保按鈕23的直的豎向移動和脫開接合部件25的正確定位,插座部件4可以設有引導件。當將按鈕23下按時,引導件與按鈕23一起來防止錯位。這些引導件為肋、凸起或其他已知的結構形式。
根據該實施例的插頭部件5設有一對從底部17伸出的鎖定柱31。如圖3和4所示,鎖定柱31最好與插頭部件5的底部17成整體地制成,且與底部17的全長相比較薄。這樣,可以使鎖定柱31變形,但因為它們是與底部17成整體地模制而成的,所以它們的彈性足夠而顯示出形狀記憶能力,即在使它們彎曲的力去除之后它們將恢復到其原位。每一鎖定柱31形成一鎖定面32,該鎖定面最好在鎖定柱的遠端33附近形成。在示例性的構造中,鎖定面32可以基本上垂直于插頭部件5的插入方向,且垂直于鎖定柱31的縱向軸線。因此當插頭部件5完全插入插座部件4內后,鎖定面32可以接合插座部件4內的擋柱20的接合面21。
當插頭部件5插入插座部件4的內腔10中時,為了有利于引導插頭部件5,插頭部件5可以設有一對引導柱16,如圖3和4所示,它們從插頭部件5的底部17沿大致互相平行的方向伸出。引導柱16彼此互相間隔開,使得當插入插座部件4的內腔10時,它們接觸插座部件4的側壁13的內表面。這樣,引導柱16和側壁13之間的配合將插頭部件5引導到正確的位置,且配裝在插座部件4內。當插頭部件5與插座部件4連接后,引導柱16還起到有助于防止插頭部件5的側向移動和擺動的作用,因為引導柱16的側向移動被側壁13的邊界所限制。
引導柱16可具有當插入插座部件中時能使它們接觸插座部件4的頂壁11和底壁12的高度。這防止了當插頭部件5與插座部件4連接后插頭部件5的垂直移動和擺動。配裝部件19可設在插頭部件5的底部17附近,其大小可以緊貼地配裝在插座部件4的頂壁和底壁11和12內,用以防止當插頭部件5與插座部件4連接后插頭部件5的垂直移動和擺動。
插頭部件5連接于插座部件4的過程將參照圖8-10進行描述。插頭部件5的引導柱16和鎖定柱31插入插座部件4的開口15內。引導柱16的位置確保將鎖定柱31導向為在擋柱20的相反側上圍繞該檔柱。當鎖定柱31插入內腔10內,每一鎖定柱的遠端球根形區域33接觸擋柱20的其中一個傾斜面22。當由于鎖定柱31連續插入內腔10中而迫使鎖定柱31圍繞傾斜面22時,鎖定柱31將因為傾斜面22的分叉形狀而岔開。
鎖定柱31的彎曲性質使它們能夠依隨表面22的形狀。這在圖10中以表示鎖定柱31’的分叉位置的虛線形式示出。鎖定柱31繼續分岔,直到鎖定面32越過擋柱20的端部,在該點處鎖定柱31可向內反夾,從而將鎖定面32接合在擋柱20的接合面21上。
鎖定柱31的彈性、形狀記憶性致使它們在鎖定面32越過擋柱20之后反夾。鎖定柱31這樣設計,即當鎖定面32接合接合面21時,引導柱16和鎖定柱31將完全插入插座部件4內,且插頭部件5連接于插座部件4。鎖定面32和接合面21的接合將插頭部件5鎖定在插座部件4上,并防止帶扣部件的分離。
為了使插頭部件5與插座部件4上脫開接合,需要按壓按鈕23。當按鈕23向下移動時,脫開接合部件25被向下推,從而推動傾斜脫開接合面26接觸鎖定柱31的球根形遠端33的表面35,如圖9和10所示。按鈕23的繼續向下的移動迫使鎖定柱31由于傾斜面26和鎖定柱31的端部形成的傾斜面35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使鎖定柱31彎曲且側向向外岔開。鎖定柱31繼續側向向外推動,直到鎖定面32越過擋柱20的接合面21。此時,鎖定柱31的球根形遠端33沿擋柱20的傾斜面22滑動,且鎖定柱31的彈性形狀記憶性質致使它們恢復其原始非彎曲的位置,從而使插頭部件5彈出插座部件4。在該實施例中,鎖定柱31在垂直于脫開接合部件25的運動平面的平面內被脫開接合部件25推動。
由于連接按鈕23和插座部件4的彈性部分24的形狀記憶性質,在按鈕23上的壓力去除之后按鈕23恢復到其原來的不被下壓的位置。設置引導件可以限制按鈕23和脫開接合部件25的側向移動,使得當將按鈕23向下推時,脫開接合部件25與鎖定柱31的遠端33和表面35適當對齊。
設在帶扣的插座部件4上的擋柱20的數目和布置沒有嚴格要求,且可以變化。例如,可以設置兩個擋柱,其中每一擋柱正好接合兩個鎖定柱之一。或者,可以設置一個擋柱,該擋柱有兩個接合面,每一表面接合其中一個鎖定柱。當與擋柱接合和脫開接合時鎖定柱31彎曲的方向也沒有嚴格要求,且可以從上述的方向變化。例如,擋柱、它們的接合面、鎖定柱和它們的接合面可以容易地重新構形,使得當插入插座部件時迫使鎖定柱更靠近在一起(即收斂),而不是如上述實施例的岔開。在這種變形中,一旦按下按鈕23,鎖定柱將收斂,以便使它們的鎖定面與擋柱上的接合面脫開接合。
如圖10所示,擋柱20的接合面21可設計為V形形狀,以便更牢固地鎖住鎖定柱31的鎖定面32。在該實施例中,鎖定面32具有與V形接合面21互補的形狀。此外,如所示,插頭部件的每一鎖定柱31的鎖定面32可以在鎖定柱31的遠端33的頂部、側面和底部的周圍延伸。這種構造能使連接的帶扣承受更大的拉力而不分離。
在前面的說明中,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對此可以作出各種改進和變化,而不會脫離如在所附的權利要求及其等價內容中公開的本發明的思想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扣,其包含具有底部的插頭部件;至少一個從插頭部件的底部延伸出的可彈性彎曲的鎖定柱,每一鎖定柱形成鎖定面;在其中形成內腔和朝向內腔的開口的插座部件;從插座部件的表面延伸入內腔的阻擋柱,所述阻擋柱形成接合面;連接于插座部件的脫開接合部件,從而脫開接合部件可在插座部件的內腔中移動,其中該至少一個鎖定柱適于經開口滑入插座部件的內腔,在阻擋柱的傾斜面附近偏移,而使鎖定面與阻擋柱的接合面接合,從而將插頭部件與插座部件連接,且脫開接合部件適于將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與阻擋柱的接合面脫開接合,從而能夠使插頭部件和插座部件脫開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脫離部件還包含適于與該至少一個鎖定柱上形成的傾斜面相配合從而將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與阻擋柱的接合面上脫開接合的脫開接合表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其還包含從插座部件的表面可彈性地轉動、適于朝向該至少一個鎖定柱按壓脫開接合部件的按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阻擋柱還包含在將插頭部件連接到插座部件的過程中,適于使該至少一個鎖定柱在阻擋柱附近偏移的傾斜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插頭部件具有一對可彈性彎曲的、從插頭部件的底部延伸出的鎖定柱,每一所述鎖定柱在其上形成鎖定面。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按鈕連接于脫開接合部件,在按下按鈕時該脫開接合部件適于推動插頭部件的該至少一個鎖定柱遠離阻擋柱,從而使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與阻擋柱的接合面脫開接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插頭部件的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沿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側面形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橫截該鎖定柱的縱軸線。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在插頭部件的該至少一個鎖定柱上確定的鎖定面基本上為V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插頭部件的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鎖定面在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頂部和底部附近延伸。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該鎖定面還在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側面延伸。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該鎖定面形成從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側面延伸的頂點。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阻擋柱形成基本上V形的、適于與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的基本上V形的鎖定面相配合的接合面。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按鈕通過至少一個可彈性彎曲的部分連接于插座部件的表面。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插頭部件還包含至少一個當插頭部件連接于插座部件時適于接觸插座部件的內表面的引導柱。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插頭部件還包含一對從底部伸出的引導柱,其中當插頭部件連接于插座部件時每對中的一個引導柱接觸插座部件的內表面。
1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其還包含引導脫離部件朝該至少一個鎖定柱移動的引導件。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帶扣,其特征在于,該引導件包括從插座部件的底面向上伸出進入內腔的引導壁,和在按鈕內表面上形成的引導通道,在按壓按鈕時所述引導通道適于接收引導壁。
全文摘要
一種帶扣,其具有插座部件和可與該插座部件連接的插頭部件。插頭部件上的鎖定面形成于從插頭部件的底部延伸的可彈性變形的柱上。插座部件包括用于與該柱的鎖定面接合的阻擋部件,以便連接插頭部件和插座部件。在插座部件上形成的按鈕包括可被下按入插座部件且進入柱之間的空間,從而推動該柱向外彎曲的釋放部件。隨著該柱被向外推動,最終它們的鎖定面越過阻擋部件,這樣插頭部件從插座釋放。該柱的彈性變形性質提供了鎖定面與阻擋柱脫離的力,該力使插頭部件從插座中彈出。
文檔編號A44B11/25GK1337193SQ0112552
公開日2002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9日
發明者約瑟夫·安斯徹爾 申請人:約瑟夫·安斯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