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面整平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鞋機械,特別是一種鞋面整平機。
傳統的制鞋業,鞋面的合縫處是通過人工捶打實現對鞋面的平整。由于工人錘打容易在鞋面上留下錘印,它不但影響了整個鞋的質量,同時也影響了鞋的外觀,直接影響了制鞋商的經濟利益。為解決上述問題,生產廠家研究出能代替人工捶打的第一代機械式鞋面整平機。該整平機的問世,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質量。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結構設計上的缺陷,它只能限于短靴的整平,而對于長靴則就無能為力了。再者由于活動錘頭的端部是圓形的,捶打時無法將合縫處分開,固此而導致了功能上的局限性,不能滿足廣大鞋商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操作簡單,穩定性強,工作噪音小的第二代鞋面整平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由機座、下固定頭及分別安裝在機座頭部的偏心頭、偏心輪、滑道上塊、滑到下塊、振動軸及活動錘頭組成的傳動機構共同構成,其中所說的活動錘頭的下端兩邊對折形成能對鞋面合縫處自動分開的凸起尖角,同時位于機座與偏心頭之間設有加長套筒,位于機座的下端的夾板與下固定頭之間設有一長方體錐形連接座。
本實用新型與第一代鞋面整平機相比,除保留了已有產品的特點之外,通過加長機座的套筒,增強了機器的穩定性,減少了機器的噪音。通過改變活動錘頭的形狀,在捶打鞋面的同時可將合縫處自動分開才進行捶打。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鞋面的外觀不受損。同時對下固定頭的連接座進行特大加長,使長、短靴均能適用。在應用方面,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于各類鞋面、后踵合縫處的整平。其最大特點在于能對合縫處自動分開整平,滿足了制鞋商所需要的各類鞋面,而且使整個鞋面更加完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傳動機構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活動錘頭的主視圖;圖4為活動錘頭的右視圖;圖5為活動錘頭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5所示該鞋面整平機包括下固定頭1、活動錘頭2、振動軸3、滑道下塊4、活動上塊5、偏心頭6、調整螺母7、軸套8、主軸9、機座10、護套11、皮帶輪12、手輪13、針馬達14、腳踏板15、偏心輪16、滑套17、減振膠圈18、彈簧19、調節軸20、套墊21、夾板22、連接座23、長套筒24、凸起尖角25。
第二代鞋面整平機主要由設置在機座頭部的傳動部分構成,在不改變第一代產品的基礎上,在機座10與偏心頭6之間設置一長套筒24,同時在機座下端的夾板22與下固定頭1之間設置長方體錐形連接座23,改善了第一代產品只能適用短靴的不足。其主要特點在于將活動錘頭的下端通過兩邊對折的方式設計一個凸起尖角25,這樣可在捶打鞋面時將合縫處自動分開,方便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非常簡單,當接通電源時,控制箱的開關可以對下固定頭的溫度加以控制,腳踏踏板15,通過針馬達14帶動主軸9旋轉,使偏心頭6里的偏心輪16高速旋轉,并不斷擠壓彈簧,而振動軸3又套在彈簧上,使振動軸3上下振動,同時帶動安裝在振動軸上的活動錘頭2跟著上下振動,完成了對鞋面的整平動作。與此同時只要把需整平的皮革放在加熱好的下固定頭上,用雙手輕輕移動皮革,活動錘頭2就能對合縫處自動分開,并加熱整平,完成整個操作過程。
權利要求一種鞋面整平機,由機座(10)、下固定頭(1)及分別安裝在機座頭部的偏心頭(6)、偏心輪(16)、滑道上塊(5)、滑道下塊(4)、振動軸(3)及活動錘頭(2)組成的傳動機構共同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活動錘頭(2)的下端兩邊對折形成能對鞋面合縫處自動分開的凸起尖角(25),同時位于機座(10)與偏心頭(6)之間設有加長套筒(24),位于機座下端的夾板(22)與下固定頭(1)之間設有長方體錐形連接座(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鞋面整平機,由機座、下固定頭及分別安裝在機座頭部的偏心頭、滑道上塊、滑道下塊、振動軸及活動錘頭組成的傳動機構共同構成,其特征在于:活動錘頭的下端兩邊對折形成能對鞋面合縫處自動分開的凸起尖角,同時位于機座與偏心頭之間設有加長套筒,位于機座下端的夾板與下固定頭之間設有長方體錐形連接座。上述的鞋面整平機,具有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操作方便、機器噪音小等優點。可廣泛用于各類鞋面、后踵合縫處的整平。
文檔編號A43D95/02GK2513406SQ012583
公開日2002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30日
發明者洪高清 申請人:洪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