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鑲嵌有耐磨塊的鞋后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一種鑲嵌設置有耐磨塊的鞋后跟。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鞋后跟是鞋子上最容易磨損的部位,直接關系到鞋的使用壽命,為此,歷年來消費者、制造者和修鞋者均在鞋后跟的耐磨性問題上作努力探索。有的采用在磨損的鞋后跟上切片、打毛,然后粘貼橡膠或塑料類耐磨片,有的則采用在鞋后跟尚未磨損之際先敲上鐵片等掌子,雖然在延長鞋子使用壽命方面有一定成效,但是這類鞋后跟經上述處理后仍較容易磨損,甚至脫落,經常需要維修,既不經濟也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耐磨性好、耐磨件不會脫落、確保鞋有較長使用壽命的新穎鞋后跟。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鞋后跟由設置于內部中心位置上的氣腔和包圍于氣腔外圍的耐磨層構成,在相應于氣腔部位上的耐磨層較薄,其余周圍均較堅厚。按照使用時的磨損程度劃分,鞋后跟的前半部分為弱磨區,后半部分為強磨區,在強磨區的半圓周上,設置有外小內大的圓錐孔,并在圓錐孔內鑲嵌設置與其相匹配的耐磨塊,耐磨塊主體呈倒圓錐柱狀,耐磨塊可以用耐磨性能特好的塑料或用高標號水泥特制加工而成。在裝配狀態下,其小端位于外、大端位于內,耐磨塊絕對不會脫落。
基于上述構思,本實用新型的鞋后跟,由于耐磨塊以倒圓錐的形式鑲嵌設置在鞋后跟強磨區的耐磨層內,更有利于增強強磨區的耐磨性能,耐磨塊不但耐磨,而且也不會從鞋后跟上脫落,有利于減少磨損和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具有明顯的經濟性和很強的實用性,因而是一種典型的實用型鞋后跟。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中1.氣腔 2.耐磨層3.圓錐孔4.耐磨塊5.弱磨區6.強磨區7.半圓周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典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在圖1和圖2中,鞋后跟由設置于內部中心位置上的氣腔1和包圍于氣腔1外圍的耐磨層2構成,在相應于氣腔1部位上的耐磨層2較薄,其余周圍均較堅厚,鞋后跟的前半部分為弱磨區5,后半部分為強磨區6,在強磨區6的半圓周7上,設置有外小內大的圓錐孔3,并在圓錐孔3內鑲嵌設置與其相匹配的耐磨塊4,耐磨塊4主體呈倒圓錐柱狀,耐磨塊4既可以用耐磨性能特好的塑料或用高標號水泥特制加工而成。在裝配狀態下,其小端位于外、大端位于內,耐磨塊絕對不會脫落。
權利要求1.一種鑲嵌有耐磨塊的鞋后跟,由設置于內部中心位置上的氣腔(1)和包圍于氣腔(1)外圍的耐磨層(2)構成,在相應于氣腔(1)部位上的耐磨層(2)較薄,其余周圍均較堅厚,鞋后跟的前半部分為弱磨區(5),后半部分為強磨區(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強磨區(6)的半圓周(7)上,設置有外小內大的圓錐孔(3),并在圓錐孔(3)內鑲嵌設置有與其相匹配的耐磨塊(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后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塊(4)主體呈倒圓錐柱狀,用耐磨性能特好的塑料或用高標號水泥特制加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一種鑲嵌設置有耐磨塊的鞋后跟,鞋后跟由設置于內部中心位置上的氣腔和包圍于氣腔外圍的耐磨層構成,在相應于氣腔部位上的耐磨層較薄,其余周圍均較堅厚,鞋后跟的前半部分為弱磨區,后半部分為強磨區,在強磨區的半圓周上,設置有外小內大的圓錐孔,并在圓錐孔內鑲嵌設置有與其相匹配的耐磨塊,耐磨塊主體呈倒圓錐柱狀,耐磨塊可以用耐磨性能特好的塑料或用高標號水泥特制加工而成。本實用新型的鞋后跟有利于增強強磨區的耐磨性能,耐磨塊不但耐磨,而且不會從鞋后跟上脫落,有利于減少磨損和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具有明顯的經濟性和很強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A43B21/00GK2819866SQ2005200444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3日
發明者蔣浩君 申請人:蔣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