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護套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套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將一防水的筒狀護套本體套設于使用者的手部或腳部或身體上,并通過護套本體兩端內緣的黏貼帶的相對黏貼,以將護套本體兩端開口緊密封閉,使得護套本體所套設之處,具有防水效果的護套結構。
背景技術:
人類為血肉之軀,往往因為本身的不小心,而造成手部或腳部發生割傷或擦傷或其它流血的傷口,而為達傷口的止血及避免傷口再次受到傷害,一般做法是將手部或腳部的受傷部位施予包扎做緊急處理,以避免患者因流血過多,而危害到生命安危;然而,眾所皆知,經包扎后的傷口系不能碰觸到水,否則將會造成傷口不易愈合,而延緩傷口愈合的時間;亦因如此,造成受傷的患者不敢每天進行沐浴,深怕受傷部位與水接觸,而不易痊愈;因此,若能設計出一種防水護套,以將患者受傷部位包覆,使患者可安心進行身體的淋浴與沖洗,方是當務之急的設計。
再者,人們往往因所從事的工作,導致身體的手部與腳部等部位經常沾附有害人體的液體或固體,致使工作者經年累月的工作后,將會衍生無可預知的職業傷害;因此,若能設計出一種防水護套,以將工作者的手部或腳部或身體其它部位包覆,使工作者可安心進行工作,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就是手部或腳部發生割傷或擦傷的患者避免傷口受到傷害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護套結構,其是將護套本體套設于人體所需的部位,如手部或腳部或身體的其它部位等,使護套本體的兩端開口與所套設之處保持一空隙,此時,即可將護套兩端開口相對壓持,使護套本體兩端內緣的黏貼帶可相互黏合,進而將護套本體兩端開口封閉,以避免液體及固體經由該開口滲入使用者的皮膚上。
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護套結構,其包括一具防水的護套本體,其是略成長筒狀,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開口,并在開口各內緣貼附有一黏貼帶。上述的護套本體是由防水材質所制作而成,使其具有防水效果,并在護套本體的兩端內緣各環設有黏貼帶,該黏貼帶與護套本體間可設置一軟性膠墊;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功效,下面列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次一種形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另一種形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另一實施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圖5使用狀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圖5的次一使用狀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的再一使用狀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護套結構圖5的另一使用狀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護套本體;11開口;12手套形態;13腳套形態;21黏貼帶;22軟性膠墊;3手部;4腳部;5護套本體;51第一彈性層;52第二防水層;53第三彈性層;54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3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護套結構,其包括一護套本體1,該護套本體1是略成長筒狀,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開口11,且該護套本體1是由防水材質所制作而成,使其具有防水的功能作用,并于護套本體1兩端的開口11內緣各貼附有一軟性膠墊22,該軟性膠墊22上并貼附有一黏貼帶21,該黏貼帶21可為魔術氈或其它具黏性的帶體;另外,該黏貼帶21亦可直接貼合于護套本體1兩端的開口11內緣,并無需使用軟性膠墊22;再者,該護套本體1的其一端可設置成一手套形態12(如圖2所示)或腳套形態13(如圖3所示)或其它形態皆可,而另一端同樣為一開口11,使得使用者可經由該開口11將身體部位穿置于護套本體1中。
再請參四圖4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使用者是通過護套本體1一端的開口11,將包覆有石膏的身體部位或受傷部位,如手部3或腳部或身體的其它部位穿置于護套本體1中,以通過護套本體1將患者的受傷部位或包覆石膏的部位套設包覆,而護套本體1端部的開口11并會與所套設的部位形一空隙,此時,使用者可將該開口11相對壓持,導致該開口11內緣的黏貼帶21會相對黏合,使護套本體1的端部開口11受黏貼帶21黏合而封閉,導致護套本體1的端部開口11與患者的手部3或腳部或身體的其它部位間無任何隙縫,以達到完全密封防水的目的,且通過護套本體1兩端的軟性膠墊22更可增加護套本體1的防水性及舒適性,致使護套本體1可將患者的受傷部位或包覆石膏的部位緊密包覆封閉,導致患者可安心進行身體的淋浴及沖洗,其受傷部位不會與水相互接觸的情形;另外,于危險環境工作的工作者,如油漆或染布或研磨等工作者的手部3或腳部或身體的其它部位上,同樣可穿戴該護套本體1,以通過護套本體1將工作者的手部3或腳部4或身體的其它部位緊密封閉包覆,避免有害人體健康的液體及固體直接與工作者的皮膚接觸,以達工作安全的目的。
請參閱圖5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示意圖,其包括一護套本體5,該護套本體5是略成長筒狀,使其兩端各形成有一相連通的開口54,且該護套本體5包含第一彈性層51、第二防水層52及第三彈性層53;其中,該第二防水層52具防水的效果,且其上、下兩端面皆具有黏性,以供第一彈性層51及第三彈性層53黏貼,致使第一彈性層51、第二防水層52及第三彈性層53可緊密連結成一體,導致護套本體5具有伸縮的彈性;而該第二防水層52可為防水膠或乳膠或橡膠或其它具黏性兼具防水的膠體。另外,該第三彈性層53可視需求不使用,其同樣具有防水的效果,以達節省成本的目的。
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使用狀態圖,其是通過護套本體5兩端的開口51,使護套本體5可直接套設于使用者的手部3(如圖6所示)或腳部4(如圖7所示)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并通過護套本體5本身具有的伸縮彈性,致使護套本體5可緊密將使用的手部3或腳部4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包覆封閉,使得水不會滲入護套本體5所包覆之處,以達到完全防水的目的。
請再參閱圖8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使用狀態示意圖,使用者可先將具有黏貼帶21的護套本體1穿戴于手部3或腳部4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并通過該黏貼帶21將護套本體的開口11封閉,如此即可達到防水的目的,且為更確保液體及固體不會滲入身體的皮膚中,使用者并可將另一具伸縮彈性1的護套本體5套設于護套本體1的開口11上,以再次將護套本體1的開口11封閉,以提升護套本體1的防水性。
請參閱圖9所示,其為圖5的再一使用狀態示意圖,其中,該護套本體5可制作成成卷狀態,供使用者視需求自行裁切所需的長度,以達到最佳的實用性。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加顯現出進步性與實用性,茲與習用物品作一比較分析如下習用缺失1.洗澡是人們每天必作之事,若有人不慎受傷,即會因受傷部位不能與水接觸,而無法每天進行身體的沖洗。
2.工作于危險環境的工作者,因手部或腳部或身體其它部位經常沾附危害健康的液體及固體,進而身體的傷害。
本實用新型優點1.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防水的護套本體,以將患者的受傷部位或包覆石膏部位緊密封閉包覆,致使患者可安心進行淋浴沖洗。
2.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防水的護套本體,以將處于危險工作環境的工作者,如油漆或染布或研磨等工作者的手部或腳部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封閉包覆,避免危害人體健康的液體或固體直接與工作者的皮膚相接觸。
以上所述,僅是揭露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凡依據本說明書及圖式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防水的護套本體,其是略成長筒狀,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開口,并于開口各內緣貼附有一黏貼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黏貼帶帶的結合件可為魔術氈或其它黏貼的帶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黏貼帶與護套本體間可設置一軟性膠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護套本體的一端可設置成手套形態,另一端則為開口形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護套本體的一端可設置成腳套形態,另一端則為開口形態。
6.一種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伸縮彈性及防水的護套本體,該護套本體是略成長筒狀,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開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護套本體包含第一彈性層、第二防水層及第三彈性層;其中,該第二防水層是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水層,且其上、下兩端面皆具有黏性,以供第一彈性層及第三彈性層黏貼,致使第一彈性層、第二防水層及第三彈性層可緊密連結成一體,導致護套本體具有伸縮的彈性。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護套本體包含第一彈性層及第二防水層;該第二防水層是具防水效果的防水層,且其一端面具有黏性,以供第一彈性層黏貼,致使第一彈性層及第二防水層緊密連結成一體,導致護套本體具有伸縮的彈性。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防水層可為橡膠或其它具黏性兼具防水的膠體。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護套本體的一端可設置成手套形態,另一端則為開口形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護套結構,其主要包含一護套本體,該護套本體是成套筒狀,其由防水材質所制作而成,使其具有防水的效果,并在護套本體的兩端內緣各環設有一黏貼帶,且該黏貼帶與護套本體間可設置一軟性膠墊;其可將護套本體套設于人體所需的部位后,如手部或腳部等,并將護套本體兩端開口相對壓持,使得護套本體兩端內緣的黏貼帶相互貼合,進而將護套本體兩端開口封閉,使得護套本體所套設之處,具有防水的功效。
文檔編號A41D13/05GK2840710SQ2005201070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日
發明者林子斐 申請人:林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