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特別是指預先于一模具中成型一 含有置放區的構成片體,將繩體配合的頭端放置于上述置放區,置入另一成型模 具射出成型,使成型的片體與繩體結合更加緊密,其具有高抗拉強度,并可呈現 一極薄片狀。
背景技術:
今日人們使用的拉鏈形式多樣化、種類繁多,其應用領域相當廣泛,舉服飾 或背包的類物品為例,其拉鏈裝置通常包含一鏈齒部及拉鏈頭結構,是使拉鏈頭 滑套于鏈齒部上,作為一開啟與閉合的裝置,為了握持拉動方便, 一般會于拉鏈 頭上裝設一拉鏈拉片。
現有拉鏈拉片大多以塑料射出成型方式制成,其加工方式是直接將繩體固設
于模具內,直接以高分子材料高壓強度注入模具內,因其所包覆的繩體為軟性材
質,容易受高壓高速注入的高分子材料沖擊移位,造成繩體上移或飄動,使成形
的拉鏈拉片因繩體過度飄移,于冷卻凝固后,暴露于塑料塊體表面,成為一不良 n
叩o
以上述制造方式產出不良品的機率很高,容易造成生產成本的浪費,減少生 產效率,如要制作一薄型拉片,繩體稍微偏離就容易成為不良品,亟待改進。現 有技術解決方法,是將繩體端緣置放于模具上的長度減短,但其制成的成品抗拉 強度較低,容易因外力的拉扯而分離,減少產品的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通過擋塊的設 置,使得繩體與構成片體結合更加穩固,增加抗拉強度,避免因外力拉扯使繩體 脫離構成片體。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利用注塑材料
色調不同,使拉鏈拉片成形后,可透視片體看到由擋塊及繩體構成的圖案面。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繩體能夠固定 于置放區內,使得生產制造后,繩體不會偏移,提高拉鏈拉片的良率,并能制造 出一超薄型的產品。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是由一第一片體、 一第二片體兩相對構成片體所組成的拉片主體及一繩體所共同形成,上述至少一 構成片體與另一相對構成片體的至少一相對表面設有至少一由擋塊所構成的置放 區; 一繩體則含有與上述置放區相配的頭端,上述繩體頭端放入上述置放區供與 上述相對片體一致成型。
其中,上述置放區以多數擋塊布設而成,上述用以構成置放區的擋塊含有方 便成型材料流通的流道間隙。
于可行實施例中,上述置放區由一端擋塊及兩側分開設定寬度的排列擋塊共 同形成一含有朝外開口的側U形置放區,上述每一擋塊與擋塊之間均含有上述流 道間隙。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用以構成置放區的擋塊設為由內向外由高漸低的傾 斜斷面。
于可行實施例中,上述置放區配合置入其中的繩體頭端共同形成可由外透視圖案。
于理想實施例中,上述至少其中一含有置放區的構成片體于一模具中先行成 型,再將繩體頭端放置于置放區,將上述構件置入另一模具,予以射出成型制出 拉鏈拉片。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通過本實用新型第二片體擋塊的設置,使繩體不受 射出成型的高壓塑料沖擊而有所偏移,減少不良產品的產出,并使得第一、第二 片體與繩體能夠緊密結合,而形成一超薄型拉鏈,且繩體端緣能夠更加深入第一、
第二片體內,提升產品的抗拉強度,增加其安全性及壽命;并能將擋塊以不同的 排列設置,構成一獨特的圖面,使得整體產品具有更佳的裝飾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模具進行制成第二片體的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片體與繩體置放于第二模具的示意圖5是圖4將第二模具合模注入塑料,成形出一第一片體包覆第二片體及繩 體的示意圖6是本實用新型制作時塑料通過擋塊間隙的示意圖7是圖6的另一角度觀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IO第一片體;ll第二片體;lll擋塊;112置放區;113間隙;114擋塊;12 繩體;121頭端;20第一模具;21第二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更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層,明確、詳實 的認識與了解,現舉出較佳的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首先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是由 一第一片體10、 一第二片體11兩相對構成片體所組成的拉片主體及一繩體12所組成。
于圖示實施例中,上述至少一構成片體,如第二片體ll內表面上設有多數擋
塊lll、 114形成一供上述繩體12延伸頭端121置放的置放區112,上述繩體12 延伸的頭端121設置于上述置放區112,經由射出成型制程,將成型材料注入模 具內,形成一第一片體IO將上述第二片體11及繩體12覆蓋結合為一拉鏈拉片。
于圖示較佳實施例中,上述至少一構成片體,如圖示的第二片體11與另一構 成片體的至少一相對表面設有一由多數擋塊111、 114所構成的置放區112。于此 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置放區112由一端的擋塊114及兩側分開設定的排列擋塊 111構成一含有朝外開口的側U形置放區112。
于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用以構成置放區112的每一構成擋塊111與擋塊111、 114之間均為間隔設置,供于上述擋塊lll、 114間形成塑料流道間隙113。
同時,于圖示較佳實施例中,為方便成型的高分子材料由外向內流通及固結 成一體,上述用以構成置放區112的擋塊111、 114最好設為由內向外由高漸低的 傾斜斷面。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于較佳實施例中,預先以第一模具20以成型的高分
7-材料成型制出一第二片體11,所述第二片體11內表面上具有多數間隔設置的 擋塊U1、 114所形成的置放區112,及于擋塊lll、 114之間型成上述流道間隙 113。
于第一模具20制成后,再將具有擋塊111、 114的第二片體11置入一第二模 具21內,同時將繩體12延伸頭端121放入擋塊111、 114形成的置放區112內, 將成型材料高壓注入第二模具21內,冷卻成型,形成一第一片體i0包覆第二片 體11及繩體12結合成一成品,形成一超薄型拉鏈拉片。
再者,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利用擋塊lll、 U4形成的置放區112,以此 設計,有助于繩體12固定于所述置放區U2內,于第二次射出成型時,對于高分 子材料高壓高速注入模具內,減緩其沖擊力道,繩體12不會偏移或分叉,制成的 成品不會具有現有技術的缺失。
又,擋塊lll、 114間具有一定的間隙113,使成型材料容易流過,成型材料 流入方向如圖示箭頭所示,能夠確實與繩體12結合,而不會殘留空隙存在,使繩 體12與第一、第二片體IO、 ll緊密結合,冷卻成型后,提升成品的抗拉強度增 加拉力,使產品的安全性大增。
于理想實施例中,為了裝飾上的效果,調整塑料的色調,而可形成一透明的 相對片體,便可由外向內看到擋塊111、 114與繩體12的構成圖案,并依照需求 做調整,擋塊in、 114的布設位置可因設計的圖面不同來更改,供將繩體i2頭 端121置入由上述擋塊111、 U4所布設形狀所形成的置放區112內,使拉鏈拉片 呈現出一獨特的視覺效果。
通過本實用新型第二片體11擋塊111、 114的設置,使繩體12不受射出成型 的高壓塑料沖擊而有所偏移,減少不良產品的產出,并使得第一、第二片體IO、 11與繩體12能夠緊密結合,而形成一超薄型拉鏈,且繩體12端緣能夠更加深入 第一、第二片體IO、 11內,提升產品的抗拉強度,增加其安全性及壽命;并能將 擋塊lll、 U4以不同的排列設置,構成一獨特的圖面,使得整體產品具有更佳的 裝飾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 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應含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是由一第一片體、一第二片體兩相對構成片體所組成的拉片主體及一繩體所共同形成,上述至少一構成片體與另-相對構成片體的至少一相對表面設有至少一由擋塊所構成的置放區;一繩體則含有與上述置放區相配的頭端,上述繩體頭端放入上述置放區與上述相對構成片體結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置放區以多 數擋塊布設而成。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以構 成置放區的擋塊之間形成有方便成型材料流通的流道間隙。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置放區由一 端的擋塊及兩側分開設定的排列擋塊共同形成一含有朝外開口的側U形置放區。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擋塊與 擋塊之間均含有上述流道間隙。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以構成置 放區的擋塊設為由內向外由高漸低的傾斜斷面。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拉鏈拉片結構,是由一第一片體、一第二片體兩相對構成片體及一繩體所組成;其中,上述一至少一構成片體與另一相對構成片體的至少一相對表面設有至少一由擋塊所構成的置放區,使得上述繩體延伸的頭端設置于上述置放區,經由射出成型制出一拉片成品;透過上述擋塊的設置,使得繩體與上述兩構成片體結合更加穩固,增加整體抗拉強度,避免因外力拉扯使繩體脫離,提升拉片安全性及壽命;再者,繩體不會于制成過程中發生偏移,提高拉鏈拉片的良率,達到制出一超薄型的成品。
文檔編號A44B19/26GK201061299SQ200720154809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3日
發明者陳宗龍 申請人: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