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傘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折疊式傘帽, 一種能夠遮雨蔽日折疊起來又便于攜帶的傘形涼帽,它不需要像雨傘那樣一直用手擎著, 也不像涼帽那樣只能蔽日不能遮雨。它秉承了傘和帽的優點,克服了它們存在的不足,在功能上使二者有 機的結合起來。是一項對生活日用品改進與提高的技術,進而豐富和美化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
背景技術:
雨傘和涼帽都已經發明很久了,它們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但直到20世紀初,傘的龍骨(支 撐傘布的骨架)仍然還是用竹子或木頭做的,著名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攜帶的就是這種傘,雖然它也能收展, 但體積較大,不便攜帶。現代傘多采用鋼絲做龍骨,尼龍綢做傘面,又采用了較好的折疊方式,所以體積 小,重量輕,便于攜帶,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折疊傘。而涼帽到目前為止則很少有折疊的。大家知道, 涼帽的帽檐越大,遮陽效果越好,但如果帽檐太大了又不能折疊,那就不便于攜帶和收藏了。
夏日里烈日炎炎,我們經常看到人們打著太陽傘或戴著大檐涼帽,以遮避陽光的強烈暴曬。天有不測 風云,轉眼間就可能是"一片烏云來, 一陣風兒刮",滂沱大雨傾瀉直下,打傘的人安然無恙,戴帽的人 可能就"躲也沒處躲,藏也沒處藏,豆大的雨點直往身上砸"了。打傘的人雖然不用擔心雨淋,但必須一 直占用一只手擎著傘,這不但疲勞,而且有時也不方便,比如說提著東西,抱著孩子,或者騎著自行車需 要雙手握把等等,所以我們設想能不能有更好的辦法讓打傘的人解放出另一只手,讓戴帽子的人也不怕雨 澆呢?基于這種設想,我們設計出了一種折疊式傘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普通涼帽只能蔽日不能遮雨,而雨傘又一直需要用手擎著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 式傘帽,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關鍵之處在于使用了一種"可折疊網環"的裝置。大家知道,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平行四邊形卻有易變性,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易變性,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實用裝置,
例如推拉式防盜窗欄,平拖式電動大門,它們都包含平行四邊形結構。下面我們先詳細闡述一下可折疊 網環的基本構造。
可折疊網環(簡稱網環)是由可折疊網面圍合而成的,而可折疊網面(簡稱網面)則是由若干組平行 線段按一定規則交織而成的,平行線段及其交點是網面的基本元素,交點也稱結點,在同一行上的結點我 們稱為行結點,在同一列上的結點稱為列結點,而且這里所說的結點都是活動的,即連接或穿過該點的線 段之間的夾角都是可變的。根據平行線段的長短以及結點的排列方式不同,網面結構也可以有不同形態的 表現形式,但其基本構造原理都是依據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所以不管結構如何,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
征就是網面的大小是可變的。如圖1,圖3、圖5所示,它們是結構不同的三種網面(其實還可以構造
出更多類似的網面),雖然它們在結構形態上有些差異,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當受到外力拉 伸或壓縮時,網面的長度和高度會發生變化,而且長度變大,髙度則變小,長度變小,高度則變大。反之 亦然。
可折疊網面可以使用任何一種具有一定剛性的材料制作,如鋼銅鋁等金屬材料,竹子木頭等天然材料, 塑料硬纖維等合成材料,等等。如果選用一種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如不銹鋼片、硬塑料等)制作一個具 有足夠多列結點的可折疊網面,那么理論上就可以把這個網面兩端圍合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網狀環形圓柱 面,我們簡稱網環。而且結點列數目越多,網環越圓滑。由于圍合時又增加一列結點,所以網環結點列數
比形成它的網面結點列數總多一列。如圖2、圖4、圖6所示,它們分別是由圖l、圖3、圖5所示的網面 圍成的網環,圖1中的A和C連接,B和D連接,1和L連接,L和L連接,就會得到圖2所示的網環;圖 3中的A和B連接,i和g,連接,就會得到圖4所示的網環;圖5中的A和B連接,i和^連接,就會得到這里使用的都是矩形輪廓網面,而且要求網面材料要有一定彈性,網面圍成 網環后,原來網面上的有些直線可能要發生一定彎曲的變形。
由于可折疊網面的可變性,制作材料又具有一定的彈性,所以構造出的網環也具有相應的可變性,環 的高度和環的直徑都是可變的,環高上升,環徑則縮小,環高下降,環徑則放大,反之亦然,它的這種特 性正是可折疊網面特性的延伸。
有了可折疊網環,用它作為帽圍(帽子圍在頭部周圍的部分),我們還需要再構造一個可以折疊的穹 頂,簡稱可折疊穹頂,其結構與折疊傘穹頂基本相同,它由若干根龍骨組成,理論上至少三根,通常六根 以上,且偶數根好些。每根龍骨一端交匯連接到一個共同的中心連接件上,并可圍繞連接點轉動,以便穹 頂可以折疊,另一端則自由懸空,假設將每個自由端都等距固定在一個平面圓周上,那么這個穹頂大體呈 現一個圓錐面輪廓。如圖7所示,它是一個具有八根直式龍骨的可折疊穹頂,(2)是簡單連接件,龍骨匯 聚連接于此并可以圍繞連接件上下轉動,(1)是龍骨。穹頂處于展開狀態,完全合攏后可成為一束,注意 下面點畫虛線并不是穹頂的一部分,只是以此輔助說明穹頂展開時呈現錐面。
在設計上,龍骨的數目要與網環上最上一行結點數對應成比例,例如1: 2、 1: 3、 1: 4等等。因為
網環結點列數越多,網環越平滑。當網環最上一行結點數目多于龍骨數目時,可以空閑一些結點,只選擇 那些對稱的結點與龍骨連接即可。
在圖7上選擇每根龍骨適當的位置,該位置直接影響網環的變動范圍, 一般是需要計算的,在該位置 上用連接件把每根龍骨都連接到圖2網環最上一層對應的結點上去,并且龍骨可以圍繞連接結點轉動。以
便龍骨的折疊和網環的縮張。這樣折疊式傘帽的框架就基本形成了。它是可以折疊的,當龍骨收攏時,網
環直徑也變小,當龍骨展開時,網環直徑也變大,反之亦然。如圖8所示,此時是展開狀態示意圖。圖9 是它的俯視圖,(1)是龍骨,(2)簡單連接件,(3)龍骨與網環連接件,(4)可折疊網環。同理用圖7穹 頂也可連接到圖4、圖6或其它可折疊網環上去。這里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后,我們再像制傘一樣,把防水抗曬顏色合適的面料固定在龍骨上,就形成了傘面,這樣一頂實用 的折疊式傘帽就基本制成了。展開傘帽,它像一把雨傘,只是沒有傘把,傘帽內變大后的網環剛好可戴在 頭上,當作傘帽的帽圍。展開的傘面直徑可達50CM (這與穹頂龍骨長度和展開錐角有關),可以遮雨避陽。 折疊起來,傘帽總長度不超過30CM,直徑小于5CM,重量一般不超過150克。比較小巧,便于旅行攜帶。
改進與完善上面闡述的只是折疊式傘帽的基本構造原理,比較簡單。為了便于實際使用,可能還有 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和完善,下面我們就分別闡述一下幾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是制造材料和加工工藝需要改進,網環可以選用具有較好彈性和強度的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或 用不銹鋼材料沖壓成型,這樣收縮后的網環直徑有望進一步縮小,收展也更加靈活。為了增加網環的圓滑 程度,可以采用較多列結點的網環,但行數不宜太多, 一般3到5行就可以了,龍骨的長短及數量也可以 根據需要靈活調整。
第二,由于傘帽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物,所以美觀是必須的,為了加強美觀我們可以選用不同顏色或 花色的布料做傘面,比如紅的、黃的、蘭的、各種花色的等等;也可以龍骨為分界線,傘面的每個區域分 別是不同的顏色,以突出個性。還可以對傘帽做些修飾.,如在傘帽的中央加纓,在龍骨的末端加穗,在傘 帽的邊緣加些花邊等等。此外龍骨的形狀也可以略作改變,龍骨是筆直的情況下,傘帽展開后的一般是個 圓錐面,極端情況下可以是個平面,此時錐角為180度,龍骨都在同一平面上,很像是一個博士帽。如果 傘面是錐面,然后再在帽頂中央加上一縷大紅縷修飾一下,這時傘帽就和清朝政府大臣戴的官帽差不多。 如果將龍骨向下稍作彎曲呈圓弧狀,那么展開后的傘帽外形輪廓就像一口倒扣過來的圓底大鍋,總之龍骨 的形狀在一定范圍內是允許改變的,改變龍骨形狀對展開后傘帽的形狀有一定的影響。
4第三,由于網環是可折疊結構,且戴在頭上,雖然上面的網眼可以通風涼爽,但頭發很可能從網眼中 鉆出來,夾在結點連接處,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一方面可以把結點連接處處理得精密圓滑一些,另一 方面可以在網環內加上一個襯套,襯套用條狀布料制成,沿著網環內側圍合成一圓環,就和我們腰間內褲 上的寬一點的松緊帶子差不多,其下邊緣固定在網環的下邊緣上,而上邊緣不要固定,這樣它就能隨網環 的放大和縮小而變化,從而把頭發和網環隔離開來。
第四,傘帽展開時,需要有一個外力作用使龍骨撐開并保持傘面繃緊,通過前面的敘述我們知道,當 網環高度變矮時,網環半徑隨之變大,網環半徑變大則通過結點推動龍骨展開,從而使傘面繃緊。根據這 個原理,我們在網環高度變化上稍作一點限制,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具體方法是在網環上選擇二組對稱 的列結點,例如某個直徑兩端指向的兩組列結點,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只以一組為例,另一組同理。在這 組列結點中至少垂直方向要有兩個結點,最上面的點我們假設為A,最下面的點假設為B,將一根長約30CM 的細尼龍繩的一端固定在A點上,在B點設計一非常簡單的卡索,讓尼龍繩另一端穿過B點卡索,卡索的 作用是當拉動尼龍繩的另一端,使繩子沿著AB方向穿過B點時是允許的,反過來如果繩子沿著BA方向 反穿過B點時,則必須按動機關,否則不被允許。B點卡索就好比會計用來夾帳頁的彈簧夾子,假如用它 夾住一根繩子,順著拽出是容易的,反向拽出則很難,因為反方向的力會使夾子把繩子夾得更緊,所以要 想拽出,必須壓開夾子方可。有了這套機制,只需要按住B點,收緊兩根繩子就可以展開傘帽了,并保持 傘面繃緊。因為拉動繩子收緊時,A、 B之間的距離會不斷縮短,由于平行四邊形的傳遞作用,其它列結點 的之間的距離也跟著縮短,也就是網環高度在變矮,網高變矮則使網環直徑變大,網環的直徑變大則推動 龍骨展開,從而撐開傘面并保持傘面處于繃緊狀態。多余長出來的尼龍繩正好作為傘帽的飄帶,系在下頦 下面,防止傘帽被風從頭上吹落。收攏傘帽時,只要按下B點設計好的按鈕,允許繩子沿著BA方向退回 BA段,使AB距離變大,即網環變高,直徑變小,龍骨收攏,傘帽就折疊起來了。如圖10所示,(19)是 尼龍繩,(4)是網環局部,A、 B是網環上的一組垂直列結點,B點處的倒A字形卡索依靠自身的彈力夾住 了B點處的尼龍繩,使尼龍繩沿AB方向滑出容易,滑入卻很難。這種方法繃緊傘面的優點是簡單易行成 本低,缺點是網環受力不均勻,如果材料強度不好,可能會發生扭曲變形。另一種展開并繃緊傘面的簡單 辦法是使用彈簧和輔助支撐桿,如圖11所示,這是利用支撐桿展開并繃緊傘面原理示意圖,為了敘述簡 便,這里只選擇了一組對稱的龍骨示范,本圖為傘帽框架縱向垂直剖面圖,其中(1)是龍骨,這里畫出 對稱的兩根,(4)是網環縱向剖面,(3)是龍骨與網環連接件,(8)是支撐桿連接件,所有支撐桿匯聚于 此,(6)龍骨與支撐桿連接件,(5)是支撐桿,這里畫出對稱的兩根,(9)是拉力彈簧,產生向內收縮的拉 力,(7)是龍骨連接件,所有龍骨桿匯聚于此。根據圖ll我們可以看出,在拉力彈簧(9)的作用下,上 面的龍骨連接件(7)和下面的支撐桿連接件(8)有被拉近的趨勢,這兩個連接件距離被拉近了,龍骨在 支撐桿的推動下就跟隨展開了,當彈簧拉力和傘面張力達到平衡時,傘面就被繃緊了。收攏時正相反,龍 骨收攏,推動支撐桿也收攏,使龍骨匯聚點和支撐桿匯聚點距離增大,彈簧被進一步拉伸,并儲存能量, 以備下次自動展開。如果把支撐桿(5)適當加長一點,把支撐桿與龍骨連接件(6)移到(3)處,把拉 力彈簧(9)改為向外伸展的推力彈簧,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圖15采用的就是推力彈簧這種方式。使用 這兩種方法,收攏后的傘帽必須用根帶子捆住,否則在彈簧的作用下傘帽會自動展開。此外,我們也很容 易可以設計出一個簡單鎖桿,不管是用拉力還是推力,當傘面繃緊時,通過鎖桿鎖定龍骨連接件(7)和 支撐桿連接件(8)的距離,使傘面保持繃緊,收攏時釋放鎖桿,該距離自由。總之,有了基本原理,具 體實施方式可以靈活利用。
盡管上面我們對傘帽做了幾點小小的改進,但它仍然還存在著不足,比如,在展開方式上顯得沒有趣 味性。能不能讓它也像折疊傘一樣,只要按一下按鈕,傘帽就會"砰"的一聲自動展開呢?通過研究我們 解決了這個問題。具體方案如圖12所示,圖12是自動展開式傘帽沿著一組對稱龍骨縱向垂直剖面原理示200720177125.7
意圖,此時傘帽處于半收攏狀態。(1)是兩根對稱的龍骨,其它三組龍骨未畫出。(4)是網環圓周縱向剖 面。(10)是連接件主體,下端巻邊,用空心金屬管或塑料管制成,巻邊的作用是阻止彈簧(11)下端滑 出主體,為了清楚,虛框內畫出了單獨的連接件主體垂直剖面圖。(11)是被壓縮了的彈簧,它產生推動 傘帽展開的彈力,用來推動滑環(12)。 (12)是滑環,可以在連接件主體上上下滑動。(13)是彈簧卡, 大部分都隱藏在連接件主體管內,連接件主體縱向有一溝槽,剛好可以使彈簧卡一部分露出主體,露出部 分用來卡住滑環(12),為了清楚,故意將彈簧卡位置上移了一點兒,實際上只有當傘帽完全收攏時,彈 簧卡才是這種狀態,虛框內是單獨彈簧卡的全貌圖,它用彈性較好的細鋼絲制成。(5)是支撐桿, 一端連 接在滑環(12)上,另一端連接在龍骨(1)上,連接位置以及支撐桿長度是需要計算的,(14)是調解擋 環,用來控制龍骨展開角度,(15)是開關按鈕,比較簡單,是楔形的圓柱體,(3)是網環與龍骨的連接 件。當按下按鈕(15)時,按鈕迫使彈簧卡(13)收攏于連接件主體內,滑環(12)失去彈簧卡(13)的 阻擋,在彈簧(11)的推動下沿主體上滑,同時帶動支撐桿(5),支撐桿(5)則向上推動龍骨(1)完全 展開,這是支撐桿上推方式。收攏的過程正好相反,首先是收攏的龍骨(1)通過支撐桿(5)推動滑環(12) 下行,彈簧(11)被壓縮儲并存能量,當滑環(12)完全通過彈簧卡(13)之后,彈簧卡(13)的一部分 彈出主體并卡住滑環(12),此時傘帽已經完全收攏。這就是自動展開傘帽的基本原理。此外,類似的方 法如圖13所示,如果把支撐桿(5)適當加長,把支撐桿與龍骨的連接件移到網環與龍骨連接件(3)處, 推力彈簧(11)移到連接件主體(10)的上端,彈簧卡(13)改變一下形狀(標記16所示)和安裝方法, 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是支撐桿下推方式。
以上我們討論了傘帽改進與完善的幾種方法,從設計上講傘帽完善了許多,但是不是傘帽到此就完善 了呢?其實也不是,仔細觀察一下就可看出這種傘帽雖然可以做得和雨傘一樣大,但因為傘面大了就要 求龍骨加長,龍骨長了折疊以后傘帽的總長度也會跟著加長。太長了就不好攜帶了。那么我們設想能不能 把龍骨也設計成可以折疊起來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還是利用平行四邊形原理來完成這一設計。如圖 14所示,四根線段AG、 BD、 CE、 EF圍成平行四邊形DEFG,點D、 E、 F、 E為可活動節點,由于平行四邊 形的易變性,當把A、 B兩點距離拉近時,也就是角AGB變小時,角BDC變大,實際上,角AGB與角BDC 之和始終是180度,所以當角AGB接近0度時,角BDC就接近180度,也就是BD和CE幾乎在一條直線上, 此時的BD接上CE剛好是可以展開的龍骨,它幾乎比BD長出一倍。反過來,當A、 B兩點距離變遠時,也 就是角AGB變大時,角BDC變小,當AGB接近180度時,角BDC就接近O度,BD和CE幾乎重合,此時BD 和CE剛好是折疊起來的龍骨,標記為(17)。把A、 B兩點有機地連接在網環的一組列結點上,剛好網環 直徑放大,列結點距離變小,即AB距離變小,從而使龍骨展開,反之亦然。所以到此為止我們在理論上 解決了龍骨的折疊問題。但到生產工藝上可能還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制作材料的選擇,各線段大小以 及各結點位置的確定等等,這些問題留到生產工藝雖面去解決。利用可折疊網環和折疊式龍骨的不同組合。 我們可以構造出各種款式的傘帽,如圖15,圖16所示,這是兩種網環與折疊龍骨組合示意圖,在圖15中, (4)是網環垂直剖面,注意它的高度是可變的,(17)是一組折疊龍骨,畫出了 2個,(5)支撐桿,(11) 是推力彈簧。在圖16中,(4)是網環,注意它的高度和直徑都是可變的,(17)是可折疊龍骨,為了簡單只 畫了兩個折疊龍骨與網環相連,其實還有六個沒有畫出,(18)是繃緊的傘面。這里主要說明一下它的基本 原理,許多細節沒有畫出,這種結構收攏時指向傘帽中心軸,展開后像是一頂大檐禮帽。至于其它方式的 組合,我們在這里就不討論了。
最后我們還要強調一下傘帽使用的安全問題,由于傘帽展開后龍骨是向四周輻射的,且端尖向外,所 以在擁擠的人群里和公共汽車里等場合最好不要戴,以免碰傷他人的眼睛。此外在設計龍骨末端時,最好 套上一個鈍一點且軟一點的保護套,例如海綿或者軟橡膠套。不用傘帽時,用飄帶把它捆好或裝到傘袋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構造出來的可折疊式傘帽不僅可以遮雨蔽日,同時起到涼帽和雨傘雙重的
6作用,而且不需要用手擎著可以折疊,便于攜帶。
圖1是一個具有5行15列結點的菱形網面,它上面的網眼都是大小一致的標準菱形。 圖2是用圖1所示的網面圍成的具有5行16列結點的可折疊菱形網環,可折疊網環原理圖。 圖3是由8個大小一致的菱形等距交織而成的菱形網面,它上面的網眼也是菱形,但有大有小。 圖4是用圖3所示的網面圍成的可折疊網環,可折疊網環原理圖。
圖5是蜂巢狀六邊形網面,它雖然也是由若干組平行線段交織而成,而且也可折疊,但它上面沒有明 顯的菱形或平行四邊形網眼結構,所以它的實際收展效果不如圖1和圖3,很容易發生異形形變, 即行列結點變化不規則,因此設計網面最好采用菱形或平行四邊形網眼結構,菱形可使通過行結 點和列結點的直線保持垂直,從而網面始終呈矩形輪廓,它要比普通的平行四邊形更好些。
圖6是用圖5所示的網面圍成的可折疊網環,它易變亦異變,不建議在這里使用。
圖7是一個具有八根直式龍骨的可折疊穹頂原理圖,與折疊傘穹頂結構基本相同。
圖8是網環和穹頂組合在一起,形成折疊式傘帽框架原理圖。 圖9是圖8的俯視圖,此時為展開狀態。
圖IO是卡索夾住尼龍繩示意圖。A、 B是網環上的一組垂直列結點,尼龍繩一端固定在A點,B點處 的倒A字形卡索依靠自身的彈力夾住了 B點處的尼龍繩,使尼龍繩沿AB方向拉出容易,反方向 拉入卻很難。
圖11是利用彈簧和支撐桿展開并繃緊傘面原理示意圖。
圖12是自動展開式折疊式傘帽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13是自動展開式折疊式傘帽另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14折疊式龍骨原理示意圖。
圖15可折疊網環和折疊式龍骨一種組合方式。
圖16可折疊網環和折疊式龍骨另一種組合方式。
圖中l.龍骨,2.簡單連接件,3.龍骨與網環連接件,4.可折疊網環5.支攛桿,6.龍骨與支攛桿連 接件,7.龍骨連接件,8.支撐桿連接件,9.拉力彈簧,10.自動展開式傘帽連接件主體,11.推力 彈簧,12.滑環,13.彈簧卡,M.調解擋環,15.開關按鈕,16.彈簧卡,17.折疊龍骨,18.傘面, 19.尼龍繩,其中2、 7、 IO都屬于中心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2所示實施例中,將推力彈簧(11)、滑環(12),調解擋環(14)順序套在連接件主體(10) 上,再將彈簧卡(13)及開關按鈕(15)順序裝入連接件主體(10)的空腔內指定位置上;將龍骨(1) 的一端交匯連接到連接件主體(10)的上端;將支撐桿(5)的一端交匯連接到滑環(12)上,而另一端 則通過連接件(6)連接到龍骨(1)的適當位置上,這就構成了可折疊穹頂。然后將可折疊網環(4)通 過連接件(3)連接到可折疊穹頂的龍骨(1)上,最后再把傘面敷設在可折疊穹頂上,這樣就構成了折疊 式傘帽,此為支撐桿上推展開方式。在圖13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其實施方式與圖12基本相同,只是 把支撐桿(5)適當加長,并去掉連接件(6)而把它的另一端連接到連接件(3)上,推力彈簧(11)移 到連接件主體(10)的上端,彈簧卡改成標記(16)所示形狀,卡簧露出連接件主體的位置和阻擋滑環方 向有所改變,此為支撐桿下推展開方式。
權利要求1、折疊式傘帽,主要包括可折疊網環、可折疊穹頂、連接件及傘面,其特征是在可折疊穹頂內側連接一個可折疊網環,從而構造出一個具有收攏展開特性的折疊式傘帽框架,龍骨收攏,網環直徑變小,龍骨展開,網環直徑放大,反之亦然,傘面則敷設在可折疊穹頂外側的龍骨上,展開后它形如雨傘,只是下方沒有傘把,而是一個直徑放大的網狀環形圓柱面,完全收攏后則基本成為一束。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傘帽,其特征在于可折疊網環是由可折疊網面圍合而成的網狀環形圓柱 面,它的直徑和高度都是可變的,高度變小直徑放大,高度變大直徑縮小,反之亦然,而且還與可折 疊穹頂收展相互聯動,構成折疊式傘帽框架,不管可折疊網環采用何種結構形式,它必須具備直徑和 高度都是可變的這一特征,可折疊網環可以使用具有較好彈性和強度的髙分子材料或金屬材料制作。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傘帽,其特征在于采用可折疊穹頂支撐傘面,可折疊穹頂由若干根龍通 過中心連接件交匯連接而成,并且每根龍骨都可圍繞連接點轉動,其結構與折疊傘穹頂基本相同,也 可以收展,展開時大體呈圓錐面輪廓,收攏時基本成為一束,組成穹頂的每根龍骨不僅可以是直的, 也可以是稍有彎曲的;不僅可以是固定長度的,也可以是折疊式可變化長度的,不同形狀的龍骨,使 折疊傘式帽展開時呈現的外形有些差異。
專利摘要折疊式傘帽,一種能遮雨蔽日折疊起來又便于攜帶的傘形涼帽,主要由可折疊網環、可折疊穹頂、連接件及傘面組成。可折疊網環是高度和直徑均可變化的網狀環形圓柱面,高度增大,直徑縮小,高度減小,直徑擴大;可折疊穹頂由若干根龍骨通過中心連接件交匯連接而成,與雨傘穹頂相似,也可收展;把網環的上層結點對應連接到穹頂內側龍骨的適當位置上,再將傘面敷設在穹頂外側龍骨上,就構成了折疊式傘帽,展開時形如雨傘,但無傘把,穹頂下方展開的網環剛好可戴在頭上,上方展開的傘面則可遮雨蔽日,而且不需要用手擎著,它秉承了雨傘和涼帽的優點,克服了它們各自的不足,是一項對生活日用品改進與完善的技術,從而豐富和美化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
文檔編號A45B11/04GK201248437SQ2007201771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1日
發明者捷 陳, 煒 陳 申請人:陳 捷;陳 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