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掛包及使用該掛包的電子設備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掛包及使用該掛包的電子設備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觸控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便攜式電子設備集成了觸控技術,如數碼相框、 平板電腦等集成觸控技術為顯示屏預留足夠的空間。
通常,用戶將上述觸控設備放置于掛包內隨身攜帶以方便隨時使用。上述掛包通常包括 包體及連接于包體上的掛帶。包體用于容置觸控設備。掛帶用于將包體及包體內的觸控設備 懸掛于人體上方便用戶行走。然,當用戶需使用上述觸控設備且所在之處沒有物體可以放置 觸控設備時,由于掛包不能提供支撐,用戶則需用一只手支撐觸控設備,同時只能用另一只 手操作觸控設備,操作不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操作電子設備的掛包。 另外,還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操作電子設備的電子設備組件。
一種掛包,其包括包體、連接于包體的掛帶及將掛帶和包體卡合的卡合機構。所述包體 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及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樞轉機構。所述卡合機構包 括卡位部及與卡位部對應設置的卡合部,所述卡位部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一者上,則 所述卡合部對應地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另一者上。當所述掛帶懸掛于人體頸部時,所 述掛帶與所述第二殼體卡合可為第二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靠近人體,所述樞轉機構為第 一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一殼體穩定于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方向延伸的狀態。
一種電子設備組件,包括掛包和電子設備,所述掛包包括包體、連接于包體的掛帶及將 掛帶和包體卡合的卡合機構。所述電子設備收容于所述包體內。所述包體包括第一殼體、第 二殼體及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樞轉機構。所述卡合機構包括卡位部及與卡位 部對應設置的卡合部,所述卡位部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一者上,則所述卡合部對應地 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另一者上。當所述掛帶懸掛于人體頸部時,所述掛帶與所述第二 殼體卡合可為第二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靠近人體,所述樞轉機構為第一殼體提供支撐使 第一殼體穩定于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方向延伸的狀態。
上述掛包及使用該掛包的電子設備組件中,當用戶需使用電子設備組件中電子設備且所
4在之處沒有物體可以放置電子設備時,將掛帶懸掛于人體的頸部,掛帶與第二殼體卡合為第 二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靠近人體,所述樞轉機構為第一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一殼體穩定于 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方向延伸的狀態,用戶可雙手操作電子設備,比較方便。
圖l為一較佳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組件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電子設備組件的另一狀態的立體圖。
圖3為圖1所示電子設備組件的攜帶狀態的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電子設備組件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1和圖2,電子設備組件99包括掛包200及容置于掛包200內的電子設備300。其 中電子設備300可以為平板電腦、數碼相框等一體機。
掛包200包括包體210、連接于包體210上的掛帶220、可將包體210及掛帶220卡合的卡合 機構230。包體210包括第一殼體212、第二殼體214、轉動地連接第一殼體212和第二殼體 214的樞轉機構216、將第一包體212和第二包體214扣合的鎖扣機構218。
第一殼體212和第二殼體214均對應設置為矩形,第一殼體212用于收容矩形電子設備 30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若電子設備300為筆記本電腦、便攜式DVD等包括蓋體和本體的便 攜式電子設備,則第一殼體212用于收容電子設備300的蓋體,第二殼體214用于收容電子設 備300的本體。第一殼體212和第二殼體214的形狀可以根據電子設備300的形狀需求而改變。
樞轉機構216還用于在第一殼體212相對第二殼體214轉動時為第一殼體212提供支撐,使 第一殼體212可穩定于所轉動到的位置。
鎖扣機構218包括扣合部2180及與扣合部2180對應設置的鎖合部2186。扣合部2180安裝 于第一殼體212和第二殼體214其中一者上,則對應地鎖合部2186安裝于第一殼體212和第二 殼體214其中另一者上。本實施方式以扣合部2180安裝于第一殼體212上而鎖合部2186安裝于 第二殼體214上舉例說明,扣合部2180包括固定帶2182及設置于固定帶2182上的第一磁扣 2184。鎖合部2186為與第一磁扣2184對應設置的第二磁扣。操作固定帶2182將第一磁扣 2184與第二磁扣扣合可將第一殼體212扣合于第二殼體214上,防止電子設備300從包體210中 掉落。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扣合部2180和鎖合部2186還可以對應設置為卡勾和卡槽。
掛帶220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包體210上,且位于樞轉機構216的兩端附近,用于將掛包 200懸掛于人體上(如圖3所示),方便用戶攜帶。本實施方式中,掛帶220直接連接于包體 210上。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掛帶220還可以活扣連接或卡接的方式連接于包體210上,方便
5200810303733.7
卡合機構230包括兩個卡位部232和分別與兩個卡位部232對應設置的兩個卡合部234。卡 位部232設置于第二殼體214和掛帶220其中一者上,則對應地卡合部234設置于第二殼體214 和掛帶220其中另一者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兩個卡位部232為固定槽,且分別位于第二殼體214的相對兩側遠離樞 轉機構216的端部。兩個卡位部232分別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卡槽2322和第二卡槽2324。第一 卡槽2322位于樞轉機構216和第二卡槽2324之間。第二卡槽2324的開口寬度小于第一卡槽 2322的開口寬度。
兩個卡合部234均套設于掛帶220上,其分別包括套設于掛帶220上的套筒2342、卡扣 2344及連接于套筒2342和卡扣2344之間的連接部2346。卡扣2344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f 槽2322的開口寬度且大于第二卡槽2324的開口寬度。連接部2346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卡 槽2324的開口寬度。將兩個卡合部234的卡扣2342分別從兩個卡位部232的第一^^槽2322滑入 至容置于第二卡槽2324內可將包體210與掛帶220卡合。可以理解地,卡合部234的卡扣2344 和連接部2346可以看作連接于套筒2342上且可與卡位部232的固定槽卡合的凸起。
由上可知,若用戶需使用上述電子設備300且所在之處沒有物體可以放置電子設備300, 將掛帶220懸掛于人體的頸部,掛帶220與包體210卡合可為包體210及包體210內的電子設備 300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214緊靠人體。樞轉機構216為第一殼體212及第一殼體212內的電 子設備300提供支撐使第一殼體212及第一殼體212內電子設備300穩定于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 方向延伸的狀態(如圖4所示),用戶即可雙手操作電子設備300,比較方便。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卡位部232和卡合部234也可分別對應設置為卡勾和卡環。
權利要求
1.一種掛包,其包括包體及連接于包體的掛帶,所述包體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掛包還包括將掛帶和包體卡合的卡合機構,所述卡合機構包括卡位部及與卡位部對應設置的卡合部,所述卡位部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一者上,則所述卡合部對應地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另一者上,所述包體還包括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樞轉機構,當所述掛帶懸掛于人體頸部時,所述掛帶與所述第二殼體卡合可為第二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靠近人體,所述樞轉機構為第一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一殼體穩定于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方向延伸的狀態。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為設置于所述第二殼體上的固定槽,所述扣合部包括套設于掛帶上的套筒及連接于套筒上可與固定槽卡合的凸起。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二卡槽開口寬度小于第一卡槽開口寬度;所述凸起包括卡扣和連接于套筒和卡扣之間的連接部,所述卡扣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卡槽開口寬度且大于第二卡槽的開口寬度;所述連接部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卡槽的開口寬度。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和所述卡合部分別有兩個,兩個卡位部分別設置在第二殼體相對兩側遠離樞轉機構的端部,兩個卡合部分別設置在掛帶上。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還包括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扣合的鎖扣機構,所述鎖扣機構包括扣合部和鎖合部,所述扣合部安裝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中一者上,所述鎖合部設置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另一者上。
6 一種電子設備組件,包括掛包和電子設備,所述掛包包括包體及連接于包體的掛帶,所述電子設備收容于所述包體內,所述包體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掛包還包括將掛帶和包體卡合的卡合機構,所述卡合機構包括卡位部及與卡位部對應設置的卡合部,所述卡位部設置于掛帶和包體其中一者上,則所述卡合部對應地設置于掛帶和所述包體其中另一者上,所述包體還包括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樞轉機構,當所述掛帶懸掛于人體頸部時,所述掛帶與所述第二殼體卡合可為第二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靠近人體,所述樞轉機構為第一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一殼體穩定于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方向延伸的狀態。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為設置于所述第二殼體上的固定槽,所述扣合部包括套設于掛帶上的套筒及連接于套筒上可與固定槽卡合的凸起。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設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二卡槽開口寬度小于第一卡槽開口寬度;所述凸起包括卡扣和連接于套筒和卡扣之間的連接部,所述卡扣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卡槽開口寬度且大于第二卡槽的開口寬度;所述連接部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卡槽的開口寬度。
9 述卡合部分別有兩個,兩個卡位部分別設置在第二殼體相對兩側遠離樞轉機構的端部,兩個卡合部分別設置在掛帶上。
10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還包括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扣合的鎖扣機構,所述鎖扣機構包括扣合部和鎖合部,所述扣合部安裝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中一者上,所述鎖合部設置于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另一者上。
全文摘要
一種掛包,其包括包體、連接于包體的掛帶及將掛帶和包體卡合的卡合機構。包體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及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樞轉機構。卡合機構包括卡位部及與卡位部對應設置的卡合部,卡位部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一者上,則卡合部對應地設置于掛帶和第二殼體其中另一者上。當掛帶懸掛于人體頸部時,掛帶與所述第二殼體卡合可為第二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二殼體靠近人體,樞轉機構為第一殼體提供支撐使第一殼體穩定于轉動到的向遠離人體方向延伸的狀態。當用戶需使用電子設備且所在之處沒有物體可以放置電子設備時,將電子設備放置于包體內,用戶可雙手操作電子設備,比較方便。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上述掛包的電子設備組件。
文檔編號A45C11/24GK101647632SQ20081030373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3日
發明者宇 張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