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水呼吸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具體說是指能夠在行走時使鞋內外空氣 循環流通(呼吸)且能保持防水的防水呼吸鞋。
背景技術:
傳統的鞋在穿著時,鞋體內腔往往形成相對封閉的空間,鞋體內 腔的空氣幾乎無法與外界空氣進行交換,特別是腳與鞋里面緊貼著的 部位,如腳掌等部位的氣體流動性就更差,導致腳排出的汗水和熱量 無法及時排除鞋外,形成潮濕、悶熱的鞋內環境,不但使人感到非常 不舒適(所謂"捂腳")而且非常適合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的繁殖,容易 導致"腳臭"和各種腳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設法讓鞋內的空氣流動起來,實現與外界 空氣的交換。
通過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03815933.3公開了一種具有模制成 型透氣側面閥的鞋底,其結構包括有-
一個大致垂直側面其從支撐著足部的地面開始沿高度方向延 伸,并且其上局部固定著鞋的上部;
多個拱形室、圓頂、突起等,它們支撐著足底,并且在它們與 足底之間夾有一個穿孔透氣鞋底層每個室或圓頂在上側具有一個通 孔,通孔將室或圓頂的內腔連接到外部,并在行走過程中在圓頂受壓 時將鞋內的空氣排出;
一個小通路,其隨從于包含圓頂的區域的外圍延伸,并且在行 走過程中將氣體從圓頂內輸送出去;
包含在鞋底中的多個單向閥,每個單向閥由薄膜構成,該薄膜具有一個微孔并且關閉一個管道,所述管道穿通鞋底側面并且通過側 開口將鞋的內部與外部相連。
上述結構具有以下缺點和不足
(1) 、換氣不穩定,難以形成穩定有序的換氣循環,眾所周知,要 穩定地實現將鞋內的氣體排出,然后外界新鮮的空氣進入鞋底這樣一 個循環需要一個有序的內外壓強差才能實現,這種鞋底,其換氣過程 為,圓頂(突起)內腔受到人足體的擠壓變形從而在圓頂(突起)內 外產生壓強差,然后圓頂(突起)內腔里的氣體穿過設于圓頂(突起) 上方的通孔,然后氣體再通過通道傳輸到設于鞋底側面的單向閥排出 到大氣,但是由于圓頂(突起)內腔的空氣是通過設于圓頂(突起) 上方的通孔排出,而人足體施加于圓頂(突起)壓力是由通孔朝向圓頂
(突起)內腔,該兩個過程在受力方向上恰恰相方,因此二者會相互 抵消圓頂(突起)內外的壓強差,從而導致鞋底與外界難易形成一個 穩定有序的換氣壓強差,再者,在行走過程,鑒于不同的路況、行走 狀態、人足體生理狀態的差異,足體對于鞋底的各個通孔的壓力往往 是不一致,這種復雜的受力狀態使得鞋底內部各個圓頂(突起)內腔 的氣壓各不相同,容易產生各個圓頂(突起)內的氣體還來不及通過 較長的通道再通過設于鞋底側面的單向閥排出大氣,就發生具有不同 氣壓差的圓頂(突起)之間換氣,而這種換氣只是鞋底內部的換氣, 而不是鞋底與外界大氣進行換氣,因此這種換氣顯然沒有實質意義, 且使得整個鞋底換氣不穩定,難以形成穩定有序的換氣。
(2) 、鞋內氣體從受擠壓到排出大氣需要經過一段排氣通道,而鞋 底是由彈性材料制成,排氣通道在人體行走過程中易受鞋的局部形 變,而發生通道閉塞,使換氣受阻。
(3) 、鞋底機構設置較為復雜,需要設置單向閥和排氣通路,鞋底 制模難度大,容易導致鞋底生產次品率高,影響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而提 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換氣穩定有序、防水性能佳的防水呼吸 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一種防水呼 吸鞋,包括有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正面設置有多個彈性拱 形室,該彈性拱形室具有內腔并在內腔上側設置有與之連通的通孔, 所述的彈性拱形室的底壁為彈性隔膜,所述的彈性隔膜上設置有連通 內腔和鞋底底面大氣的微孔,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對彈性拱形室處設置 有相對應的凹坑。本設置將鞋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出口(即微孔)設置再 內腔的底壁上,使足體對彈性拱形室的壓力以及氣體的排出方向相一 致,使得鞋底和大氣形成一定穩定有序的壓強差,實現了有序的換氣 循環,而再彈性隔膜上設置有微孔實現了內腔與外界的大氣的單向連 通,使得產品防水性能佳,且極大了簡化了機構設置,另外將彈性拱 形室的底壁(即設置有微孔的彈性隔膜)內凹于鞋底底面,防止人體 行走中彈性隔膜與路面的摩擦,使鞋的使用壽命更長。
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彈性隔膜朝鞋底底面呈弧面凸起,所述的 微孔為朝鞋底底面開口逐漸減少的尖孔。本設置提高了內腔的空間的 大小而且使得微孔的單向導通性更佳。
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鞋底由彈性材料在是由彈性材料在同一模 制工序中一體化制作而成的單件。本設置的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彈性 材料為橡膠。
進一步設置是還包括有透氣鞋中底,該鞋中底上設置有與彈性 拱形室相適配的按壓部,且該按壓部的面積大于彈性拱形室的通孔的 面積。本設置的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按壓部為間隔排布按壓條,相鄰 的按壓條之間設置有條狀透氣條。進一步設置是還包括有透氣鞋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彈性拱形室的底壁設置成隔膜,并在 隔膜上設置有連通彈性拱形室內腔和鞋底底面大氣的微孔,該微孔實 現了內腔到大氣的單向連通,人體行走中,足體通過鞋中底的擠壓部 將彈性拱形室內腔中的氣體通過微孔壓排到大氣中,隨著內腔中的氣 體的排出,其氣壓減少,鞋內彈性拱形室外圍的氣體進入彈性拱形室 內腔內,而由于微孔起到一個單向導通作用,大氣中的氣體無法通過 微孔進入到內腔中,因此鞋內的氣體源源不斷地和外界進行交換,實 現了有序穩定的換氣呼吸,另外由于微孔的單向作用,人體行走過程 中路面的積水也無法通過該微孔進入到鞋底內,產品的防水性能好。 說明書附圖
圖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鞋底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鞋底底面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鞋底剖面視圖
圖5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部放大圖
圖6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I部放大圖
圖7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鞋中底結構示意圖
圖8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鞋墊結構示意圖
圖9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鞋底、鞋中底、鞋墊組合結構剖
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9所述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水呼吸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包 括有鞋底l、鞋中底2、鞋墊3、鞋幫4,所述的鞋底l朝鞋體內腔方 向設置有多個彈性拱形室11,該彈性拱形室11具有內腔111并在內 腔111上側設置有與之連通的通孔112,所述的彈性拱形室11的底壁113為彈性隔膜1131,所述的彈性隔膜1131上設置有連通內腔111 和鞋底底面外大氣的微孔114,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對彈性拱形室處設 置有相對應的凹坑12,防止人體行走中彈性隔膜1131與路面的摩擦, 使鞋的使用壽命更長,所述的彈性隔膜1131朝鞋底底面呈弧面凸起, 所述的微孔114為朝鞋底底面開口逐漸減少的尖孔,提高了內腔111 的空間的容積而且使得微孔114的單向導通性更佳,本實施方式所述 的鞋底由彈性材料在是由彈性材料在同一模制工序中一體化制作而 成的單件,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彈性材料選用橡膠,當然本實用新型也 可以采用其他可以用來制鞋底的彈性材料制成,如聚氨酯等。本實用 新型此外還包括有透氣鞋中底2,該鞋中底2上設置有與彈性拱形室 11相適配的按壓部21,且該按壓部21的面積大于彈性拱形室11的 通孔112的面積,該按壓部21罩在彈性拱形室11的通孔112,并將 彈性拱形室11朝鞋底底面按壓變形,使彈性拱形室11的內腔111的 氣體從微孔114排出,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按壓部21優選為間隔排布 按壓條211,相鄰的按壓條之間設置有條狀透氣條212,另外本實用 新型在透氣鞋中底上還設置有透氣鞋墊3,增加鞋的舒適度。
權利要求1. 一種防水呼吸鞋,包括有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朝鞋體 內腔方向設置有多個彈性拱形室,該彈性拱形室具有內腔并在內 腔上側設置有與之連通的通孔,所述的彈性拱形室的底壁為彈性 隔膜,所述的彈性隔膜上設置有連通內腔和鞋底底面外大氣的微 孑L,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對彈性拱形室處設置有相對應的凹坑。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隔 膜朝鞋底底面呈弧面凸起,所述的微孔為朝鞋底底面開口逐漸減 少的尖孔。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 底由彈性材料在是由彈性材料在同一模制工序中 一體化制作而成 的單件。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材 料為橡膠。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透氣 鞋中底,該鞋中底上設置有與彈性拱形室相適配的按壓部,且該 按壓部的面積大于彈性拱形室的通孔的面積。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壓部 為間隔排列設置按壓條,相鄰的按壓條之間設置有條狀透氣條。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透氣鞋 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水呼吸鞋,包括有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朝鞋體內腔方向設置有多個彈性拱形室,該彈性拱形室具有內腔并在內腔上側設置有與之連通的通孔,所述的彈性拱形室的底壁為彈性隔膜,所述的彈性隔膜上設置有連通內腔和鞋底底面外大氣的微孔,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對彈性拱形室處設置有相對應的凹坑。
文檔編號A43B7/00GK201153569SQ2008200320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6日
發明者王振滔 申請人:奧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