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換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鞋,尤其涉及一種可換鞋。
技術背景鞋,作為人們走路必不可少的穿著物,人們大多是在材質、樣式上不斷翻 新改進。目前市面上的傳統鞋都是由鞋面及鞋底一體構成的,占用空間大而不 便于攜帶,對于一些出遠門或出游的人來說尤感不方便;且人們都會遇到這樣 的問題,要挑一雙樣式合自己口味尺寸又適合自己的鞋著時不易,特別是對于 生長期的孩子們,剛剛買到的鞋很快因擠腳而放棄穿著。對于舞臺用鞋更是單 調化,為配合不同色調、不同風格的服飾,藝術團體需要備大量的道具鞋,不 僅演出運輸背負沉重,且購置所用的時間及費用開銷也極大,因而亟待有一種 可克服這些缺陷的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換鞋,其可以克服傳統鞋的缺陷,滿足人 們的各種用途穿鞋需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可換鞋,有鞋面及鞋底,鞋面與鞋底分體構成,所述的鞋底兩邊側上面 至少有一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所述的鞋面至少為一段腳前側鞋面,鞋面邊側 下方有可插入鞋底凹字軌凹槽的插塊。所述的鞋面可以帶有兩段以上的腳前側鞋面或更多段。所述的鞋面還可帶有后跟側鞋面。為組合后結合牢固,在各段鞋面邊側設有防止鞋面與鞋底插合后錯移的定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 設計構思獨特,使鞋面樣式更換方便。2、 可以通過分拆組合實現多功能的鞋,尤其對于出差或出游的人來說,可 以拖鞋及正常用鞋通過一個總體(包括前側鞋面與后跟側鞋面及一個鞋底)即 可組合實現。即攜帶方便,又省力省空間。3、 可以局部更新,節省開支,買新鞋時只換自己喜歡的新鞋頂便可。4、 分拆或組合容易,清洗方便,拆開晾曬可防腳臭。5、 自由搭配,樣式、功能可多樣化,夏天可換透氣鞋頂,冬天可套兩層鞋 面,內層保暖,外層防風、防雪。
圖1為實用新型可換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la為實用新型可換鞋另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可換鞋的鞋底結構示意圖(俯視)圖3為可換鞋鞋底上的凹字軌結構示意圖圖3a為鞋底的凹字軌結構示意圖(局部俯視,放大視圖)圖4為圖1的A-A剖面圖圖5為鞋面定位裝置的單向定位裝置示意圖(局部主剖視) 圖5a為單向定位裝置的左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可換鞋有鞋面及鞋底,其最大的改進點在于鞋面與鞋底分體構成。 圖l所示的是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該實施例中可換鞋由腳前側鞋面1、 后跟側鞋面2及鞋底3組合而成。為實現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鞋底兩邊側上面至少設一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31(參見圖2,其顯示的為兩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凹字軌可以是圖3所示的 結構,帶有凹槽311,俯視看(參見圖3a)如同履帶式具有依次順序排列的 凹槽311。鞋底的材料即可是常規鞋的鞋底材料,亦可采用金屬(輕金屬為佳) 材料,以保證鞋底的經久耐用。本實用新型可換鞋至少有一段腳前側鞋面(如圖la所示),亦可帶有兩段 以上的腳前側鞋面或更多段(如多條寬帶狀)。鞋面邊側下方有可插入鞋底凹 字軌凹槽的插塊11,參見圖4,插塊11可呈倒"T"形。為組合后結合牢固,在各段鞋面邊側設有防止鞋面與鞋底插合后錯移的單 向定位裝置。本實施例中,設計的單向定位裝置包括一頂卡裝置, 一控制頂卡 裝置作用的裝置。如圖1、圖5所示,它包括一個呈三角形頂卡裝置13,直角拐點處與長方體小部件1302鉸接,如圖5,三角形頂卡裝置13還通過彈簧1301 與長方體小部件1302連接。1302與提手裝置1304焊接。1302通過彈簧1303 與鞋面底側連接。當把前側鞋面從前向后裝上鞋底時,三角形頂卡裝置13與凹 槽311的作用是使前側鞋面"倒T"型插塊能從前向后推入凹字軌凹槽,而不能 反向推動。當把前側鞋頂"倒T"型插塊從前向后推入凹字軌凹槽時,三角形頂 卡裝置13被凹槽311的側壁推動而繞固定在長方體小部件1302上的軸從后向 前轉動(圖中從右向左)。過一個齒時,彈簧1301使三角形頂卡裝置13回位。 當試圖把前側鞋面"倒T"型插塊從后向前推出凹字軌凹槽時,三角形頂卡裝置 13被凹槽311的側壁推動而繞固定在長方體小部件1302上的軸從前向后(圖中 從左向右)轉動,最終三角形頂卡裝置頂在長方體小部件1302下端,頂卡裝置 的側邊便頂住凹槽311的側壁,使前側鞋面不能繼續從前向后運動。當要把前 側鞋面從鞋底推出時,往上提拉提手裝置1304,最終帶動長方體小部件1302壓 縮彈簧上升使其脫離和凹槽311的接觸,"倒T"型插塊便可推出凹字軌凹槽。在前側鞋面與后跟側鞋面間可以有相互系合的鎖扣或鞋帶。使結合的更牢固。 亦可在腳前側鞋面和后跟側鞋面中間聯有圍擋,以形成具有全圍側鞋面的鞋。當所述的鞋底兩邊側上面有兩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時,對應應有雙道鞋面。 當所述的鞋面應帶有一段腳前側鞋面(可以是腳指部位鞋面,亦可是腳前中 部位鞋面),可以作為拖鞋使用。亦可依個人需要或喜好而定,所述的鞋面可 以是帶有兩段以上的腳前側鞋面,或多條狀的腳前側鞋面,亦可是多條交叉狀 的腳前側鞋面無論是帶有一段還是兩段以上的腳前側鞋面,都可以配有后跟側鞋面,構成涼鞋或常規鞋,且前側鞋面與后跟側鞋面或由相互系合的鎖扣、鞋帶捆綁;或 中間直接通過粘扣及扣瓣聯。當所述的鞋面為雙道時,外為皮革擋風擋水,內為棉、麻舒爽適宜。或外軌套個裝飾(如fashion的蜘蛛俠等)的半個鞋面具,作為青少年的穿著鞋,很酷。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調節前側鞋面與后跟側鞋面間的間距實現適合于不同 碼的人穿,即省去制作者生產不同碼鞋的工藝,又可節省生長期兒童經常更換 尺碼鞋的開支,有這樣一雙鞋可以伴小孩一直成長。對于藝術團體、院校更是 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
權利要求1、一種可換鞋,有鞋面及鞋底,其特征在于鞋面與鞋底分體構成,所述的鞋底兩邊側上面至少有一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所述的鞋面至少為一段腳前側鞋面,鞋面邊側下方有可插入鞋底凹字軌凹槽的插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面帶有兩段以上的腳前側鞋面。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面還帶有后跟側鞋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在各段鞋面邊側設有防止 鞋面與鞋底插合后錯移的定位裝置。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裝置為一單向 定位裝置或碰碰珠、磁性扣裝置。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前側鞋面與后跟側鞋面間 有相互系合的鎖扣或鞋帶。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腳前側鞋面和后跟側鞋面 中間聯有圍擋。
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兩邊側上面有 兩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對應有雙道鞋面。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換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兩邊側上的凹字 軌呈履帶式,所述鞋面邊側下方插入鞋底凹字軌凹槽的插塊呈倒"T"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換鞋,有鞋面及鞋底,其鞋面與鞋底分體構成,所述的鞋底兩邊側上面至少有一道成對排列的凹字軌,所述的鞋面至少為一段腳前側鞋面,鞋面邊側下方有可插入鞋底凹字軌凹槽的插塊,所述的鞋面還可帶有后跟側鞋面。在各段鞋面邊側可設有防止鞋面與鞋底插合后錯移的定位裝置。其可以克服傳統鞋的缺陷,滿足人們的穿鞋需求。
文檔編號A43B3/24GK201167613SQ20082007975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3日
發明者王曉路 申請人:王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