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類產品,確切地說是具有理療功能的保健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保健鞋種類繁多,如中國專利CN02153526.4公開的 《多功能保健鞋》,其上底片內置于鞋中,鞋面和中底片連接組成鞋子, 下底片連接在中底片上,中底片具有連接孔、透氣孔和磁臥,用于腳部空 氣流通,連接下底片和放置磁鐵進行磁療按摩,中下底片由其具有的連接 凸柱和連接孔相連接,中下底片的分離由下底片具有的踩帶和外力的結合 進行分離,上底片根據需要分為透氣上底和保暖上底。又如中國專利 CN200420023994.0公開的《多功能保健鞋》,它是由鞋前底、鞋后跟、鞋 幫面和鞋幫襯里、鞋墊上層和鞋墊下層組成,鞋幫面和鞋幫襯里連接,并 裝于鞋前底與鞋后跟連接成的鞋底上,鞋墊上層在鞋墊下層上面,其特征 在于還有在鞋內的溫度調節裝置、磁療裝置、鞋內空氣循環和藥物緩釋裝 置,在鞋墊下層和鞋幫襯里有磁療裝置,在鞋墊下層與鞋墊上層有空氣循 環和藥物緩釋裝置,溫度調節裝置置于鞋幫襯里和鞋后跟上。上述保健鞋 雖然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結構過于復雜,且大都通過磁性物質來進 行理療,沒有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設計產品,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在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鍛煉肌肉和關節、消耗熱量、使身體更加健康的多功能保健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與鞋底之間由上往下 依次設有內部鞋墊、鞋板、鞋底夾層及彈性體,鞋底夾層在躕骨下面具有 支點,其支點前部向上彎曲,支點后部具有弧形凹位,彈性體側面呈橢圓 形或柳葉形,位于腳跟部位并與鞋底夾層后部的弧形凹位相吻合,在支點 后部向上彎曲,鞋底貼合在鞋底夾層及彈性體共同形成的底面上。
所述鞋板在腳掌和腳跟部位設有蜂窩狀通孔,腳趾部位設有與腳趾方 向相一致的豁槽。
所述內部鞋墊設有透氣穿孔。
所述鞋板采用熱可塑性聚氨酯和玻璃纖維材料制成。 所述鞋底夾層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所述鞋底采用塑膠材料制成。
所述彈性體采用聚氨基甲酸酯類人工材料和合成橡膠壓制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鞋底結構,使穿著者可處于一種自然不穩定狀態,但可 通過平衡運動,即通過增加肌肉活動,予以消除,關節所受的壓力可通過 活動關節及平衡肌肉群予以緩減,以形成挺直、自然及符合生物力學的適 當步姿,可帶動全身運動,鍛煉使用被忽略的肌肉,改善姿勢及步姿,調 整和塑造身形,幫助改善背部、臀部、腿部和腳步問題,促進關節、肌肉、
韌帶和肌腱損傷痊愈,減少對膝蓋和髖關節的壓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后不穩定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右不穩定的示意圖4為本實用新型作用域人體軀干各部位肌肉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鞋面 2——鞋底
3——內部鞋墊 4——鞋板
5——鞋底夾層 6——彈性體
7——通孔 8——豁槽
9——弧形凹位
如圖l、 2所示,該保健鞋的鞋面1與鞋底2之間由上往下依次設有內部 鞋墊3、鞋板4、鞋底夾層5及彈性體6,內部鞋墊3設有透氣穿孔,使腳部更 好的呼吸和阻止細菌生長,鞋板4采用熱可塑性聚氨酯(TPU)和玻璃纖維 材料制成,在腳掌和腳跟部位設有蜂窩狀通孔7,腳趾部位設有與腳趾方向 相一致的豁槽8,鞋板4能提供必要的緊固性,并確保腳掌在行走每一歩時 自然滾動,以最佳方式將壓力分布在整個鞋底上,鞋底夾層5采用聚氨酯 (PU)材料制成,在躕骨下面具有支點,其支點前部向上彎曲,支點后部 具有弧形凹位9,彈性體6采用聚氨基甲酸酯類人工材料和合成橡膠壓制而 成,其側面呈橢圓形,位于腳跟部位并與鞋底夾層后部的弧形凹位9相吻合, 在支點后部向上彎曲,鞋底夾層5的平衡部分要求每行走一步都要進行積極 的滾動動作,不論是行走或站立,都能剌激全身的大量平衡肌肉運動,鞋 底2采用塑膠材料制成,貼合在鞋底夾層5及彈性體6共同形成的底面上。 如圖3所示,其功效原理如下1) 腳部問題彈性體帶來模仿在沙灘或柔軟表面上行走的愉悅體驗, 并產生一種自然的不穩定性,促進身體使用更多平時被忽略的肌肉來作出 反應,踏在地面上感覺柔軟但不穩定,而運動感覺系統會迅速地以適當的 肌肉活動作出相對反應,令腳關節積極實現平衡,然后腳步通過平衡區域 向腳趾方向運動,以維持積極的平衡,令腳步完成其生理性的自然滾動動 作,有效控制腳步滾動動作可改變腳步承受的壓力及張力,而增強的肌肉
活動可讓腳關節得到舒緩;
2) 膝蓋問題腳踏在彈性體上會刺激肌肉平衡系統,首先在腳關節 周圍,然后是膝關節周圍,每踏一步,腳后跟接觸地面時受到的壓力會減 小,膝蓋所受沖擊力也因此減弱,減輕膝關節壓力19%,行走時,雙腳先 伸直接觸地面,然后通過膝蓋伸展,當雙腳承受最大壓力時,人體軀干垂
直于腿的上方,通過刺激關節周圍的肌肉,起到治療膝蓋問題的功效;
3) 臀部問題腳踏在彈性體上會剌激臀部肌肉平衡系統,增加臀部
運動9%,原因在于其產生的不穩定性意味著必須修正單腿姿勢,行走時,
腳步滾動動作在身體后面拉出一段距離,使臀部屈肌略微伸展,肌肉鍛煉 及伸展能有效改善關節的穩定性,拉伸關節以減輕關節壓力,減輕病痛。
4) 腿部不適走路時,尤其是在踝關節運動中,可促進血液循環,
促進小腿肌肉力量,增加后腿肌肉運動19%,增加下肢肌肉運動18%,同
時增加腹肌運動,促進血液從腿部流回心臟,從而降低血管內血壓,減輕
腿部腫脹,緩解初期不適;
5) 背部疼痛軀千的挺直程度較穿傳統鞋子增加10° ,表明壓力均
勻分布在人體前后的肌肉上,鞋底的自然不平穩迫使軀干時刻保持平衡,并刺激脊柱關節周圍的小塊肌肉,保護其免受沖擊,移動使背部肌肉進一 步放松及松弛,可用于治療非特定背部疼痛,椎間盤下垂,背部下方疼痛, 腰痛脊柱側突。
該產品可供醫生或物理治療師選用,幫助緩減各種癥狀,也適于運動 員愈后恢復,防止受傷,加速傷處痊愈,以及進行耐力或協調訓練,日常 使用能訓練肌肉、燃燒熱量、保護關節等,同時又可做其他事情,如購物、 辦公、家務等等。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 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 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與鞋底之間由上往下依次設有內部鞋墊、鞋板、鞋底夾層及彈性體,鞋底夾層在蹠骨下面具有支點,其支點前部向上彎曲,支點后部具有弧形凹位,彈性體側面呈橢圓形或柳葉形,位于腳跟部位并與鞋底夾層后部的弧形凹位相吻合,在支點后部向上彎曲,鞋底貼合在鞋底夾層及彈性體共同形成的底面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板在腳 掌和腳跟部位設有蜂窩狀通孔,腳趾部位設有與腳趾方向相一致的豁槽。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鞋墊 設有透氣穿孔。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板采用 熱可塑性聚氨酯和玻璃纖維材料制成。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夾層 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采用 塑膠材料制成。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體采 用聚氨基甲酸酯類人工材料和合成橡膠壓制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與鞋底之間由上往下依次設有內部鞋墊、鞋板、鞋底夾層及彈性體,鞋底夾層在蹠骨下面具有支點,其支點前部向上彎曲,支點后部具有弧形凹位,彈性體側面呈橢圓形或柳葉形,位于腳跟部位并與鞋底夾層后部的弧形凹位相吻合,在支點后部向上彎曲,鞋底貼合在鞋底夾層及彈性體共同形成的底面上。該保健鞋能鍛煉使用被忽略的肌肉,改善姿勢及步姿,調整和塑造身形,幫助改善背部、臀部、腿部和腳步問題,促進關節、肌肉、韌帶和肌腱損傷痊愈,減少對膝蓋和髖關節的壓力。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1332739SQ20082018326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4日
發明者林永建 申請人:林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