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發電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發電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由后部的鞋跟及前部的鞋底面組成,該多功能發電鞋還包括壓電發電片和帶有USB充放電接口的蓄電池,壓電發電片位于鞋底面內部,蓄電池位于鞋跟內,蓄電池的USB接口位于鞋跟的側面,壓電發電片與蓄電池連接。本發明可將人走路時人體對地面的摩擦力轉化為電能,節能環保;且轉化的電能,可以通過半導體制單元對鞋子進行加熱或制冷,使人在行走時給人體以舒適的行走環境。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發電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多功能發電鞋。
【背景技術】
[0002]人在行走時需要消耗能量,但是大部分能量通過與地面的摩擦消耗在大氣中,人每天都要走路,若將其能量收集利用將會帶來節能減排的效益。通過人們的鞋子發電的案例很多,但結構都較簡單,且只能發電。但人們冬天和夏天對鞋子的要求是有區別的,冬天天冷需要能保溫的鞋子,夏天天熱需要涼快的鞋子。市面上目前尚無功能多樣的發電鞋。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籌,控制簡單且可制冷制熱的多功能發電鞋。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功能發電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由后部的鞋跟及前部的鞋底面組成,該多功能發電鞋還包括壓電發電片和帶有USB充放電接口的蓄電池,所述壓電發電片位于所述鞋底面內部,所述蓄電池位于所述鞋跟內,所述蓄電池的USB接口位于所述鞋跟的側面,所述壓電發電片與所述蓄電池連接。隨著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半導體材料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制冷制熱已經發展成熟起來,半導體制冷制熱原理主要是指通電半導體的帕爾帖效應。壓電發電片通過具有壓電效應的晶體制造而成,當沿著晶片的某些方向施加作用力,使晶體發生形變后,晶片上相對的兩個表面會出現等量的正、負電荷,進而產生電壓。
[0005]本發明進一步的設計方案中,上述鞋底面為雙層結構,上層為氣墊層,下層為鞋底基層,所述鞋跟底部設有開口朝向地面的凹槽,所述凹槽開口處設有密封的底板,底板的外側設有包裹所述凹槽開口處的突圓板,所述凹槽內部設有安裝有散熱片的半導體制單元和活塞,所述活塞將所述凹槽分隔形成上腔與下腔,所述活塞上面設有回位彈簧,下面設有推桿,所述推桿的下端穿過設于所述底板上的中間孔與所述突圓板連接,所述活塞上設有連通所述上腔與下腔的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內裝有上腔通下腔的單向閥,所述上腔與下腔分別通過進氣孔與出氣孔與所述氣墊層相連通,所述半導體制單元內嵌于所述鞋跟內,所述散熱片位于所述下腔中,所述半導體制單元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單元的控制開關位于所述鞋跟的側面。
[0006]本發明進一步的設計方案中,上述底板上的中間孔處設有密封的橡膠圈。
[0007]本發明進一步的設計方案中,上述蓄電池的USB接口及所述半導體制單元的控制開關皆位于所述鞋跟的后側面。
[0008]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多功能發電鞋利用壓電片的壓電效應產生電能,利用了半導體通電與通電反接分別產生冷源和熱源。本發明可將人走路時人體對地面的摩擦力轉化為電能,節能環保;且轉化的電能,可以通過半導體制單元對鞋子進行加熱或制冷,使人在行走時給人體以舒適的行走環境,并且通過走路產生的電能還可以通過USB接口對外界用電設備輸出電能。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多功能發電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多功能發電鞋凹槽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鞋面,2-鞋底,3-壓電發電片,4-蓄電池,5-半導體制單元,6-氣墊層,7-散熱片,8-凹槽,9-鞋跟,I O-鞋底面,12-鞋底基層,13-推桿,14-活塞,15-回位彈簧,16_突圓板,17-底板,18-上腔,19-下腔,20-阻尼孔,21-單向閥,22-進氣孔,23-出氣孔,24-控制開關,25-USB充放電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本發明中的一種多功能發電鞋,包括鞋面I和鞋底2,鞋底2由后部的鞋跟9及前部的鞋底面10組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電發電片3和帶有USB充放電接口 25的蓄電池4,壓電發電片3位于鞋底面10內部,蓄電池4位于鞋跟9內,蓄電池4的USB接口位于鞋跟9的側面,壓電發電片3與蓄電池4連接。
[0012]鞋底面10為雙層結構,上層為氣墊層6,下層為鞋底基層12,鞋跟9底部設有開口朝向地面的凹槽8,凹槽8開口處設有密封的底板17,底板17的外側設有包裹凹槽8開口處的突圓板16,凹槽8內部設有安裝有散熱片7的半導體制單元5和活塞14,活塞14將凹槽8分隔形成上腔18與下腔19,活塞14上面設有回位彈簧15,下面設有推桿13,推桿13的下端穿過設于底板17上的中間孔與突圓板16連接,底板17上的中間孔處設有密封的橡膠圈;活塞14上設有連通上腔18與下腔19的阻尼孔20,阻尼孔20內裝有上腔18通下腔19的單向閥21,上腔18與下腔19分別通過進氣孔22與出氣孔23與氣墊層6相連通,半導體制單元5內嵌于鞋跟9內,散熱片7位于下腔19中,半導體制單元5與蓄電池4連接,半導體制單元5的控制開關24位于鞋跟9的側面。
[0013]當走路時,人體踩踏地面與抬腳的往復過程,鞋子與地面產生摩擦,位于鞋底基層12的壓電模塊受到擠壓變形產生壓電效應產生電能,產生的電能被輸送到蓄電池4儲存。
[0014]如圖2所示,活塞14栗氣過程:當走路時鞋子與地面接觸,鞋子下面的突圓板16與地面接觸,受到人體對地面的壓力促使突圓板16向上變形移動,此時帶動推桿13向上移動,推桿13推動活塞14向上移動,上腔18的空間減小壓力增加,下腔19的空間增加壓力減小,由于單向閥21的作用,上腔18內的空氣向下腔19內流動,與時同時,鞋底面10的氣墊層6的氣體向下腔19移動;由于阻尼孔20和出氣孔23的作用氣體在流動過程中氣體變緩,起到緩沖作用。當人抬腳時,由于回位彈簧15的作用,推著活塞14向下移動,上腔18的空間增加壓力減小,下腔19的空間減小壓力增加,下腔19的氣體通過出氣孔23進入氣墊層6,氣墊層6的氣體通過進氣孔22進入上腔18。
[0015]當鞋子過熱時,通過打開控制開關24使半導體制單元5處于制冷狀態,其產生的冷源通過散熱器對凹槽8下腔19內部的空氣制冷,并通過活塞14栗氣過程對氣墊層6氣體制冷,并傳遞至鞋子內部;當鞋子過冷時,通過打開控制開關24使半導體制單元5處于制熱狀態,其產生的熱源通過散熱器對凹槽8下腔19內部的空氣制熱,并通過活塞14栗氣過程對氣墊層6氣體制熱,并傳遞至鞋子內部。
[0016]當蓄電池4儲存的電能充足時可以通過USB充放電接口25對用電設備進行供電;當蓄電池4儲存的電能不足時可以通過USB充放電接口 25對蓄電池4進行充電。
[0017]以上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技術方案所作的改變,所產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時,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發電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由后部的鞋跟及前部的鞋底面組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電發電片和帶有USB充放電接口的蓄電池,所述壓電發電片位于所述鞋底面內部,所述蓄電池位于所述鞋跟內,所述蓄電池的USB接口位于所述鞋跟的側面,所述壓電發電片與所述蓄電池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發電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面為雙層結構,上層為氣墊層,下層為鞋底基層,所述鞋跟底部設有開口朝向地面的凹槽,所述凹槽開口處設有密封的底板,底板的外側設有包裹所述凹槽開口處的突圓板,所述凹槽內部設有安裝有散熱片的半導體制單元和活塞,所述活塞將所述凹槽分隔形成上腔與下腔,所述活塞上面設有回位彈簧,下面設有推桿,所述推桿的下端穿過設于所述底板上的中間孔與所述突圓板連接,所述活塞上設有連通所述上腔與下腔的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內裝有上腔通下腔的單向閥,所述上腔與下腔分別通過進氣孔與出氣孔與所述氣墊層相連通,所述半導體制單元內嵌于所述鞋跟內,所述散熱片位于所述下腔中,所述半導體制單元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單元的控制開關位于所述鞋跟的側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發電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的中間孔處設有密封的橡膠圈。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發電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的USB接口及所述半導體制單元的控制開關皆位于所述鞋跟的后側面。
【文檔編號】A43B7/00GK105852308SQ20161037211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龐宏磊, 徐曉琴, 徐煌
【申請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