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扇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扇子。
背景技術:
扇子是夏天人們常常用來散熱的工具,然而,現有的扇子都是手 動型的,即單一的扇面和手柄相連接的結構,這種扇子要通過人們手 動搖擺來達到散熱的目的,需要損耗使用者很大的體力,并且隨著人 們體力的損耗導致扇子擺動的頻率降低,使得散熱不連續,這是現有 的扇子最大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扇子,該扇子將 傳統的手動搖擺方式改為電動方式,節省了使用者的體力,并且能達 到很好的散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扇子, 包括扇面和手柄,所述扇面和手柄之間安裝有一個電動裝置,手柄上 安裝有一個控制電動裝置的開關,扇面通過支架與電動裝置相連接, 手柄與電動裝置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電動裝置的上半部分開有一個 大小和支架相匹配的擺動槽,支架和電動裝置的連接點位于擺動槽 內,該支架能在電動裝置的帶動下沿著擺動槽來回擺動。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結構,當夏天需要散熱降溫的時候, 用手拿著該扇子的手柄,按動手柄上面的控制電動裝置的開關呈開啟狀態,電動裝置帶動支架以及扇面沿著擺動槽來回擺動,就能達到散 熱降溫的效果,當不需要散熱降溫的時候,再次按動開關停止電動裝 置,扇子停止工作。
所述擺動槽的形狀為圓弧形凹槽。
所述圓弧形凹槽的圓心角為180° 。
所述電動裝置的外部形狀為上半部分開有一個圓弧形凹槽的圓 球體。
所述扇面和支架連接為 一體結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扇子傳統的手動搖擺 方式改為電動方式,節省了使用者的體力,并且能達到很好的散熱效 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 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從圖1、 2所示的一種新型扇子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扇面1和
手柄2,所述扇面1和手柄2之間安裝有一個電動裝置3,手柄2上 安裝有一個控制電動裝置3的開關4,扇面1通過支架5與電動裝置 3相連接,手柄2與電動裝置3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電動裝置3的上半部分開有一個大小和支架5相匹配的擺動槽6,支架5和電動裝 置3的連接點位于擺動槽6內,該支架5能在電動裝置3的帶動下沿 著擺動槽6來回擺動。
所述擺動槽6的形狀為圓弧形凹槽;圓弧形凹槽圓心角為180° ; 電動裝置3的外部形狀為上半部分開有一個圓弧形凹槽的圓球體;扇 面1和支架5連接為一體結構。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結構,當夏天需要散熱降溫的時候, 用手拿著該扇子的手柄2,按動手柄2上面的控制電動裝置3的開關 4呈開啟狀態,電動裝置3帶動支架5以及扇面1沿著擺動槽6來回 擺動,就能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當不需要散熱降溫的時候,再次按 動開關4停止電動裝置3,扇子停止工作。
通過以上可以得知,本技術方案將扇子傳統的手動搖擺方式改為 電動方式,節省了使用者的體力,并且能達到很好的散熱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扇子,包括扇面(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1)和手柄(2)之間安裝有一個電動裝置(3),手柄(2)上安裝有一個控制電動裝置(3)的開關(4),扇面(1)通過支架(5)與電動裝置(3)相連接,手柄(2)與電動裝置(3)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電動裝置(3)的上半部分開有一個大小和支架(5)相匹配的擺動槽(6),支架(5)和電動裝置(3)的連接點位于擺動槽(6)內,該支架(5)能在電動裝置(3)的帶動下沿著擺動槽(6)來回擺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擺 動槽(6)的形狀為圓弧形凹槽。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圓 弧形凹槽的圓心角為180° 。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 動裝置(3)的外部形狀為上半部分開有一個圓弧形凹槽的圓球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扇 面(1)和支架(5)連接為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扇子。該新型扇子包括扇面和手柄,所述扇面和手柄之間安裝有一個電動裝置,手柄上安裝有一個控制電動裝置的開關,扇面通過支架與電動裝置相連接,手柄與電動裝置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電動裝置的上半部分開有一個大小和支架相匹配的擺動槽,支架和電動裝置的連接點位于擺動槽內,該支架能在電動裝置的帶動下沿著擺動槽來回擺動。本實用新型將扇子傳統的手動搖擺方式改為電動方式,節省了使用者的體力,并且能達到很好的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A45B27/00GK201308201SQ20082022302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日
發明者李東財 申請人:成都高新區尼瑪電子產品外觀設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