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無塵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塵服,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無塵服。
背景技術:
無塵服是一種特殊工作服,用來屏蔽人體產生的塵埃,防止人體塵埃外泄對產品 質量產生影響,保持工作環境的凈化度要求。這種服裝主要應用在電子、微電子行業的無塵 室中以及制藥行業的無塵、無菌室中。目前,在電子半導體、制藥生產等無塵車間內,工作人 員需穿無塵服進行操作。現有的無塵服是由一連體衣褲和一頭套組成,連體服為了防塵,在袖口處設有收 口,胸部設有拉鏈門襟作為穿著的出入口 ;穿著時,頭套的下緣放入無塵服內。工作人員在 進入無塵車間前,還需戴上一 口罩,以保證無塵室內的潔凈度。目前常用為一次性口罩,該 種口罩含有纖維成分,在工作過程中,易把口張中的纖維成分帶入無塵室內造成污染,而且 這種口罩需要每天更換,使用成本較高。另外,現有連體服裝的衣袖都較寬松,在工作人員 操作過程中,寬松的衣袖易被機器夾到,給工作人員帶來安全隱患;且衣袖過于寬松,容易 接觸到工作臺面板,碰觸到產品,造成污染,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影響,是本實用新型著重研究的內容。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無塵服,其目的主要是解決現有無塵服因衣袖較寬松, 容易被機器夾到帶來人身安全隱患,或碰觸到產品,從而影響產品質量以及每天均需更換 口罩,使得成本較高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無塵服,由一連體衣褲 和一頭套組成,所述連體衣褲的衣袖上,沿袖圍設有至少一條松緊帶;所述頭套上聯體設有口罩。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衣袖上沿袖圍設有兩條松緊帶,這兩條松緊帶沿衣袖的長度 方向間隔設置。2、上述方案中,所述頭套的側部開設有透氣孔,最佳在兩側耳部開設透氣孔,該透 氣孔為網狀透氣窗。3、上述方案中,所述口罩的上沿處設有松緊帶,以防止口罩部位過于寬松,從而適 用于各種人群。4、上述方案中,所述頭套上在下巴位置處開設有透氣孔,該透氣孔為網狀透氣窗。5、上述方案中,所述頭套的后部上設有松緊帶。6、上述方案中,頭罩與口罩均采用與連體衣褲相同材料的無塵布制成。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口罩與頭罩聯體制成,且均采用無塵布制成,節省了成本,也減少了無塵室的纖維污染。2、由于本實用新型在衣袖上沿袖圍的周向設有至少一條松緊帶,避免了衣袖過于 寬松而被機器夾到的風險,同時避免了因衣袖寬松而碰觸到產片,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3、本實用新型通過口罩與頭罩設計成一體,及在袖管部位的改進,大大提高了該 無塵服對于塵埃的屏蔽性能。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連體衣褲;2、頭套;3、衣袖;4、松緊帶;5、口罩;6、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無塵服,由一連體衣褲1和一頭套2組成,所述連體衣褲1 的衣袖3上,沿袖圍設有兩條松緊帶4 ;這兩條松緊帶4沿衣袖3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所 述頭套2上聯體設有口罩5。該頭套2和口罩5均使用與連體衣褲1相同材質的無塵布制 成。在頭套2的兩側耳部及下巴位置處均開設有透氣孔6,使頭罩2戴上后,比較透氣,工作 人員佩戴較舒服。另外,為防止口罩5部位過于寬松,在口罩5的上沿設有一松緊帶4,從而 使其適用于各種人群。而由于頭套2過于寬松,故在其后側上也設有一松緊帶(圖中未示 出),從而使不同頭圍的人戴上均合適。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 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無塵服,由一連體衣褲(1)和一頭套(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體衣褲(1)的衣袖(3)上,沿袖圍設有至少一條松緊帶(4);所述頭套(2)上聯體設有口罩(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塵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3)上沿袖圍設有兩條 松緊帶(4),這兩條松緊帶(4)沿衣袖(3)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塵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套(2)的側部開設有透氣 孔(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塵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5)的上沿處設有松緊 帶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塵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套(2)上在下巴位置處開 設有透氣孔(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塵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套(2)的后部上設有松緊帶。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無塵服,由一連體衣褲和一頭套組成,所述連體衣褲的衣袖上,沿袖圍設有至少一條松緊帶;所述頭套上聯體設有口罩。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無塵服因衣袖較寬松,容易被機器夾到帶來人身安全隱患,或碰觸到產品,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及每天均需更換口罩,使得成本較高的問題。
文檔編號A41D13/00GK201577569SQ20092025535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5日
發明者王加文 申請人: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