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棉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特別是一種棉拖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棉拖鞋包括鞋面、鞋底,所述的鞋面的邊緣部與所述的鞋底的邊緣都 相連接,連接的方式一般是用線穿透整個鞋底,把鞋面、鞋底縫在一起,但是這種縫制有部 分線段露出,穿鞋時,,鞋上的線段很容易被磨斷而導致鞋底與鞋面脫落。為了解決這一問 題,專利號200520107599. 5的棉拖鞋采用鞋面和鞋底直接成型的無縫連接鞋坯,然后再在 鞋坯內結合有面部或布絨制的的內層形成鞋成品。其結構的鞋,鞋面和鞋底一直成型為一 體,不存在結合部,就不存在脫膠或者脫結的可能,因而結構牢。但是,其鞋底與鞋面一體成 型,制作過程較為繁瑣,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棉拖鞋鞋線裸露在邊緣處使得縫制線 容易斷裂或是制作不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連接牢固的棉拖鞋。為了實現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棉拖鞋,包括一鞋面、 一墊層、以及一內底與一外底,所述外底具有環繞其邊沿的縫合部,所述內底位于腳跟部、 且其邊緣與所述外底的縫合部通過車縫連接,所述墊層后部容納于所述內底與所述外底之 間的空腔中,所述鞋面、墊層與所述外底的縫合部之間通過車縫連接,并且所述墊層前部與 所述鞋面內壁之間形成一個容納腳掌的容置腔。進一步的,連接所述內底與外底的車縫線內置于所述內底與外底之間。進一步的,連接所述鞋面、外底與墊層的車縫線內置于所述腳掌部的容置腔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實用新型將車縫線隱藏于鞋子內部,造型獨特、美觀且耐用,縫線不會因經 常摩擦而引起斷裂。二、本實用新型只通過兩次車縫連接成型,制作方法簡易、成本低、效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棉拖鞋,包括一鞋面1、一墊層2、一內底3及一外底 4,內底3與外底4通過車縫線43在反面邊緣車縫連接,車縫后通過翻轉使車縫線43位于 鞋底的內部,墊層2后部容納于所述內底3與所述外底4之間的空腔中,鞋面1、墊層2與外 底4的縫合部之間通過車縫連接,車縫部位于鞋面1與外底4的反面邊緣,連接鞋面1、墊層2與外底4的車縫線41內置于腳掌部的容置腔5內。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的行為。
權利要求一種棉拖鞋,其特征是包括一鞋面、一墊層、以及一內底與一外底,所述外底具有環繞其邊沿的縫合部,所述內底位于腳跟部、且其邊緣與所述外底的縫合部通過車縫連接,所述墊層后部容納于所述內底與所述外底之間的空腔中,所述鞋面、墊層與所述外底的縫合部之間通過車縫連接,并且所述墊層前部與所述鞋面內壁之間形成一個容納腳掌的容置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棉拖鞋,其特征是連接所述內底與外底的車縫線內置于 所述內底與外底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棉拖鞋,其特征是連接所述鞋面、外底與墊層的車縫線內 置于所述腳掌部的容置腔內。
專利摘要一種棉拖鞋,包括一鞋面、一墊層、以及一內底與一外底,所述內底與外底具有通過車縫連接的縫合部,所述的墊層位于內底與外底之間,所述的鞋面與墊層形成一個容納腳掌的容置腔,所述的鞋面與外底具有通過車縫連接的縫合部。本實用新型將車縫線隱藏于鞋子內部,造型獨特、美觀且耐用,縫線不會因經常摩擦而引起斷裂。
文檔編號A43B3/14GK201709518SQ20102015653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31日
發明者蘇文濱 申請人:泉州市恒泰鴻偉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