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存錢筒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可增加存錢區的存錢筒,尤其指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存錢筒,其具有一投幣孔與一封閉空間,且該投幣孔只允許投幣到存錢筒 內,而無法從投幣孔取出錢來,因此,當需使用錢時,需將存錢筒加以破壞,才可由其中取出錢來。且,現有的存錢筒,不管其容量多大,當存錢筒滿時,就無法再存入錢幣了,因此需 另外購買新的存錢筒,以供人們儲蓄的習慣。因此,現有的存錢筒仍有尚待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案創作人經過不斷的研究、實驗與改良,因此,如何將現有的存錢筒 的缺失加以摒除,即為本案創作人所欲解決的技術困難點之所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達 到于存錢筒滿時,可繼續存錢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設 計,達到需要用錢時,可自由拿取適當份量,不必將存錢筒整體破壞。可達成上述實用新型目的的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包含有至少一存錢區、一第一 組裝部及一第二組裝部,存錢區具有一投幣孔,第一組裝部設置于該存錢區的一側,第二組 裝部設置于該存錢區的另一側;藉此,組成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包含有至少一存錢區,其具有一投幣孔;一第一組裝部,其設置于該存錢區的一側;一第二組裝部,其設置于該存錢區的另一側。實施時,該存錢區一側進一步具有一取幣口。實施時,該存錢區一側及該第一組裝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互嵌合的卡合部及卡合 槽,該存錢區另一側及該第二組裝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互嵌合的卡合部及卡合槽。實施時,該存錢區一側及該第一組裝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互鎖合的鎖合部,該存 錢區另一側及該第二組裝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互鎖合的鎖合部。實施時,該第一組裝部進一步具有腳架。實施時,該第二組裝部進一步具有腳架。經由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使得存錢區存滿時, 于本實用新型再增加另一存錢區即可繼續存錢,且各存錢區都擁有獨立的存錢空間,因此 存錢區可自由增加或拿取,而不必將存錢筒整體破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視角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一);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二);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標記說明存錢區-1 ;投幣孔-11 ;取幣口 -12;第一組裝部-2;第二組裝 部-3 ;腳架-4 ;卡合部-5 ;定位孔-51 ;卡合槽-6 ;定位塊-6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貴審查員方便簡捷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內容與優點其所達成的功效 能夠更為顯現,將本實用新型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考圖1、圖2和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立體分解圖及立體 結合圖,圖中所示,其包含有至少一存錢區1、一第一組裝部2及一第二組裝部3,存錢區1 具有一投幣孔11,第一組裝部2設置于該存錢區1的一側,第二組裝部3設置于該存錢區1 的另一側;該存錢區1 一側進一步具有一取幣口 12 ;該存錢區1 一側及該第一組裝部2的 一側分別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卡合部5及卡合槽6,該存錢區1另一側及該第二組裝部3的一 側分別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卡合部5及卡合槽6 ;該第一組裝部2及該第二組裝部3進一步 具有腳架4,且該卡合部5及該卡合槽6進一步具有可相定位的定位孔51及定位塊61 ;藉 此,組成一種存錢筒結構改良。再請參考圖4和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一)及剖面圖(二),圖中表示,該 存錢區1 一側及該第一組裝部2的一側分別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卡合部5及卡合槽6,該存錢 區1另一側及該第二組裝部3的一側分別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卡合部5及卡合槽6,且該卡合 部5及該卡合槽6進一步具有可相定位的定位孔51及定位塊61,可用以定位。最后,請參考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中表示,其包含有多個存錢區1、一 第一組裝部2及一第二組裝部3,各存錢區1可依序結合,第一組裝部2設置于該存錢區1 的一側,第二組裝部3設置于該存錢區1的另一側;該第一組裝部2及該第二組裝部3進一 步具有腳架4 ;藉此,組成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當存錢區1存滿時,于存錢區1再增加 另一存錢區1即可繼續存錢,且各存錢區1皆擁有獨立的存錢空間,因此存錢區1可自由增 加或拿取,而不必將存錢筒整體破壞。但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實用新型的 專利范圍,因此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 于其它相關技術領域,均同理皆理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范疇的范圍內,合予陳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可依需求再增加存錢區即可繼續存錢。本實用新型的取幣口可自由拿取適當的份量,不必將存錢筒整體破壞。本實用新型不會因存滿錢后需另行購買存錢筒,可重復使用。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突破現有的技術結構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的功效,且也非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易于思及;再者,本實用新型申請前未曾公開,其所具的進步 性、實用性,顯已符合新型專利的申請要件,依法提出新型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至少一存錢區,其具有一投幣孔;一第一組裝部,其設置于該存錢區的一側; 一第二組裝部,其設置于該存錢區的另一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錢筒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該存錢區一側進一步具有一取 幣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存錢區一側及該第一組裝 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互嵌合的卡合部及卡合槽,該存錢區另一側及該第二組裝部的一側分 別具有相互嵌合的卡合部及卡合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存錢區一側及該第一組裝 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互鎖合的鎖合部,該存錢區另一側及該第二組裝部的一側分別具有相 互鎖合的鎖合部。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組裝部進一步具有 腳架。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組裝部進一步具有腳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其包含有至少一存錢區、一第一組裝部及一第二組裝部,存錢區具有一投幣孔,第一組裝部設置于該存錢區的一側,第二組裝部設置于該存錢區的另一側;藉此,組成一種改良的存錢筒結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使得存錢區存滿時,于本實用新型再增加另一存錢區即可繼續存錢,且各存錢區皆擁有獨立的存錢空間,因此存錢區可自由增加或拿取。
文檔編號A45C1/12GK201782171SQ20102027834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日
發明者張漢寧 申請人:桔禾創意整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