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鎖式拉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拉頭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彈性和鎖定強度好的自鎖式拉頭。
背景技術:
日本實用新型公告昭54-43841公開了一種自鎖式拉鎖拉頭 ,其即為目前市場上的常規拉頭,其包括拉頭主體、彈片和拉片,該彈片具有隱蔽拉片上偏心軸的中央基部、位于中央基部后端的鎖定爪以及小覽度的如端部分,該如端部分從中央基部的后端居中向下彎曲并固定在拉頭主體導柱的前表面上。該彈片中央基部的前端部分的相對兩側具有一對肩部,該肩部以樞軸轉動的方式嚙合一對凸出于拉頭主體上翼片的兩個支撐點,該彈片的中央基部的后端具有開口,該開口的邊緣可與位于上翼片上的嚙合凸耳嚙合。如此,通過拉片上的偏心軸的作用,使得彈片上的鎖定爪會響應拉片在水平姿態和直立姿態之間的轉動而嚙合和脫開拉鏈鏈條,即拉片在水平姿態時將無法拽動拉頭主體運動,而在直立狀態時則可拽動拉頭主體運動。但是,上述常規拉頭在日常使用過程中,至少仍存在如下缺陷一、由于該拉頭主體上翼片的兩個支撐點均朝外設置,故在日常生活使用過程中,該兩個支撐點經常會存在卡住線條的情形,從而會破壞衣物;另外在人們拽拉拉鏈以及在洗滌衣物時,該兩個支撐點還會存在刮手的隱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不便;二、其對該彈片的定位,具體包括通過前端部分與導柱的前表面固定、通過中央基部的一對肩部與兩個支撐點之間的抵觸、以及通過中央基部后端的開口與上翼片嚙合凸耳之間的嚙合來實現,故可知該彈片大部分仍然是處于上翼片的上方,如此在拉頭水洗、后處理工藝過程中容易出現卡住桶壁小孔的現象,如此會由于產品之間的相互撞擊而降低彈片的彈力。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技術中自鎖式拉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鎖式拉頭,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自鎖式拉頭存在卡住線條、刮手以及彈片彈力較低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自鎖式拉頭,包括拉頭本體、彈片和拉片,該拉頭本體具有上翼片、下翼片以及連接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導柱,該上翼片上形成有嚙合凸耳以及貫通于該上翼片兩表面的芽孔,該彈片具有中央基部、位于中央基部后端的鎖定爪以及位于中央基部IU端的如端部分,該中央基部與鎖定爪之間還具有開口,該鎖定爪穿過該上翼片的穿孔而可對拉鏈進行鎖定,該開口的邊緣與嚙合凸耳相嚙合;該拉片具有把手部以及偏心軸,該偏心軸可位于中央基部與上翼片的空間中并被中央基部隱蔽;其中,該彈片還包括形成在中央基部前端的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該上翼片上還形成有沉槽部,該前端部分位于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之間,該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均嵌入沉槽部內并與沉槽部的槽壁相抵觸。進一步,該上翼片在沉槽部的前端還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該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間形成有供彈片的前端部分穿過的凹槽,該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分別與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相抵觸。進一步,該拉頭本體的導柱處形成有導向槽,該導向槽底部設置有定位臺階,該彈片前端部分的端部設置有定位凸部,該定位凸部抵頂于該定位臺階上。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涉及的一種自鎖式拉頭,其通過在上翼片上形成沉槽部,并使得彈片的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能容設在沉槽部內,如此,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該彈片在拉頭前后方向的定位,可以通過該第一彈性爪、第二彈性爪與沉槽部的槽壁之間限位來實現,如此即無需設置現有技術中的兩個支撐點,從而可以減少日常生活使用過程中卡住褲線的不便,同時還消除了拉合拉鏈過程有刮手現象的發生;·二、由于該第一彈性爪、第二彈性爪與沉槽部的槽壁之間能產生彈性的抵頂,使得拉片在水平姿態和豎直狀態之間切換時,能借助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的彈性輕易實現,即能大大提高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三、本發明進一步通過在該上翼片在沉槽部的前端還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如此讓彈片前端部分與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能形成較好過渡,并提升了整個拉頭的外形美觀度;同時利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分別與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的抵頂作用,能進一步提升整個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四、本發明進一步通過在導向槽中設置定位臺階,而在彈片前端部分上設置定位凸部,如此使得定位臺階能始終保持對定位凸部的抵頂,從而使得彈片的鎖定爪能呈始終向下的運動趨勢,從而增加整個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
圖I為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鎖式拉頭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鎖式拉頭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鎖式拉頭中彈片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平面拉頭 100拉頭本體 I 上翼片11第一凸起部111 第二凸起部 112凹槽113 下翼片12導柱13導向槽 131 嚙合凸耳 14穿孔15 沉槽部16彈片2 中央基部 21第一彈性爪211 第二彈性爪 212鎖定爪 22 前端部分 23開口24 定位凸部 25
拉片3把手部31 偏心軸3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如圖I至圖3所示,本發明涉及的一種自鎖式拉頭,其包括拉頭本體、彈片和拉片,其中該拉頭本體具有上翼片、下翼片以及連接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導柱,該上翼片上形成有嚙合凸耳以及穿孔,該穿孔貫通于該上翼片的兩表面,該上翼片上還形成有沉槽部。該彈片具有中央基部、鎖定爪和如端部分,該鎖定爪位于中央基部的后端,該如端部分位于中央基部的前端,該中央基部與鎖定爪之間還具有開口,該鎖定爪穿過該上翼片 的穿孔而可對拉鏈進行鎖定,該開口的邊緣則可與嚙合凸耳相嚙合,該彈片還包括形成在中央基部前端的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該前端部分位于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之間,該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均嵌入沉槽部內并與沉槽部的槽壁相抵觸。該拉片具有把手部以及偏心軸,該把手部供人們握持而拽拉,該偏心軸則可位于中央基部與上翼片的空間中并被中央基部隱蔽;當該拉片處于水平姿態,該鎖定爪會與拉鏈鏈條抵觸而使拉頭主體無法被拽動,當該拉片處于豎直姿態時,該彈片會被拉片帶動而使鎖定爪與拉鏈鏈條分離,從而使拉頭主體能被拽動。如此,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彈片在拉頭前后方向的定位,可以通過該第一彈性爪、第二彈性爪與沉槽部的槽壁之間限位來實現,如此即無需設置現有技術中的兩個支撐點,從而可以減少日常生活使用過程中卡住褲線的不便,同時還消除了拉合拉鏈過程有刮手現象的發生。同時由于該第一彈性爪、第二彈性爪與沉槽部的槽壁之間能產生彈性的抵頂,使得拉片在水平姿態和豎直狀態之間切換時,能借助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的彈性輕易實現,即能大大提高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請參照圖I及圖2所示,該上翼片在沉槽部的前端還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該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間形成有供彈片的前端部分穿過的凹槽,該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分別與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相抵觸。如此,讓彈片前端部分與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能形成較好過渡,并提升了整個拉頭的外形美觀度;同時利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分別與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的抵頂作用,能進一步提升整個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另外,該拉頭本體的導柱處形成有導向槽,該導向槽底部設置有定位臺階(圖中未示出),該彈片前端部分的端部設置有定位凸部,該定位凸部抵頂于該定位臺階上。如此使得定位臺階能始終保持對定位凸部的抵頂,從而使得彈片的鎖定爪能呈始終向下的運動趨勢,從而增加整個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自鎖式拉頭,包括拉頭本體、弾片和拉片,該拉頭本體具有上翼片、下翼片以及連接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導柱,該上翼片上形成有嚙合凸耳以及貫通于該上翼片兩表面的芽孔,該彈片具有中央基部、位于中央基部后端的鎖定爪以及位于中央基部IU端的如端部分,該中央基部與鎖定爪之間還具有開ロ,該鎖定爪穿過該上翼片的穿孔而可對拉鏈進行鎖定,該開ロ的邊緣與嚙合凸耳相嚙合;該拉片具有把手部以及偏心軸,該偏心軸可位于中央基部與上翼片的空間中并被中央基部隱蔽;其特征在于,該彈片還包括形成在中央基部前端的第一弾性爪和第二弾性爪,該上翼片上還形成有沉槽部,該前端部分位于第一弾性爪和第二弾性爪之間,該第一弾性爪和第二弾性爪均嵌入沉槽部內并與沉槽部的槽壁相抵觸。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鎖式拉頭,其特征在于,該上翼片在沉槽部的前端還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該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間形成有供弾片的前端部分穿過的凹槽,該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分別與第一弾性爪和第二弾性爪相抵觸。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鎖式拉頭,其特征在干,該拉頭本體的導柱處形成有導向槽,該導向槽底部設置有定位臺階,該彈片前端部分的端部設置有定位凸部,該定位凸部抵頂于該定位臺階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鎖式拉頭,包括拉頭本體、彈片和拉片,該拉頭本體具有上翼片、下翼片和導柱,該上翼片上形成有嚙合凸耳以及穿孔,該彈片具有中央基部、鎖定爪和前端部分,該中央基部與鎖定爪之間還具有開口,該鎖定爪穿過該上翼片的穿孔,該開口的邊緣與嚙合凸耳相嚙合;該拉片具有把手部以及偏心軸,該偏心軸可位于中央基部與上翼片的空間中;該彈片還包括形成在中央基部前端的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該上翼片上還形成有沉槽部,該前端部分位于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之間,該第一彈性爪和第二彈性爪均嵌入沉槽部內并與沉槽部的槽壁相抵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避免刮手,并大大提高拉頭的彈性和鎖定強度。
文檔編號A44B19/30GK102845941SQ20121033565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張田 申請人: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