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及服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服裝制作,特別是涉及ー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及利用該方法制作的服裝。
背景技術:
在西裝、大衣、夾克等服裝制作中,一般都會在袖籠的縫位邊緣加燙一條止口村布,以減少衣服在以后的穿著過程中產生變形。但是,由于所加的止口村布為醋纖,缺少彈性,不僅使得人體活動不夠自然,而且還是避免不了衣服變形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放置袖籠變形的方法和服裝,采用該方法,不僅穿著時袖籠服帖,不會有牽扯感,符合符合人體自然活動效果,而且可以保持衣服不變形、不縮水。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ー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0.挑選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將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分別進行裁剪成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村布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的寬度;Sll.將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ロ襯布中間,并沿條狀方向車明線,使得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為一整體;S12.將上述車過明線的第一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沿袖籠方向放置,其中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放置在上方;S13.壓燙,將所述第一斜紋止口村布和第二斜紋止口村布與衣服里布壓燙粘合;S14.固定袖子,將袖子與袖籠之間車明線,且所述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ロ襯布且沿條狀方向。其中,第一斜紋止口村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55°,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55°。其中,所述第一斜紋止口村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其中,所述第一止ロ襯布和第二止ロ襯布均為棉質地,且含棉量> 50*%。其中,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橫向寬度為Icm,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橫向寬度為0. Ocm0其中,所述明線為單針鏈式明線。其中,在步驟S13中,采用粘合機在120°C 160°C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壓燙。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公開ー種服裝,所述服裝具有里布,其特征在干,在沿所述服裝里布的袖籠方向設有斜紋止口村布,所述斜紋止ロ襯布包括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均為與袖籠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村布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的寬度,且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ロ襯布中間,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通過明線成為一體,袖子通過明線車于所述斜紋止口村布,且所述明線經過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其中,所述斜紋止ロ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55°。其中,所述斜紋止ロ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其中,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均為棉質地,且含棉量> 50*%。其中,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橫向寬度為1cm,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橫向寬度為0. Ocm0
本發明同時公開ー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用于具有里布的服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20、將斜紋止口村布沿袖籠方向放置,所述斜紋止ロ襯布包括第一斜紋止口村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均為與袖籠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ロ襯布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的寬度,且第ニ斜紋止口村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村布中間,第一斜紋止口村布和第二斜紋止口村布通過明線成為一體;S21、壓燙,將所述斜紋止口村布與所述里布通過壓燙粘合;S22、沿袖籠方向通過車明線將袖子與斜紋止ロ襯布結合,所述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的中間。其中,所述斜紋止ロ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55°。其中,所述斜紋止ロ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其中,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均為棉質地,且含棉量> 50*%。其中,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橫向寬度為1cm,所述第二斜紋止ロ襯布橫向寬度為0. Ocm0有益效果本發明公開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和服裝,在袖籠的止ロ位置采用斜紋止口村布,由于細紋布的彈性較好,使得衣服不僅穿著時袖籠服帖,不會有牽扯感,符合符合人體自然活動效果,而且可以保持衣服不變形、不縮水。
圖1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防止袖籠變形方法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防止袖籠變形方法流程圖;圖3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袖籠結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服裝2、面料 3、里布4、第一斜紋止ロ襯布5、第二斜紋止ロ襯布6、明線7、袖籠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斜紋布是指各種規格斜紋組織棉布的統稱,其中包括斜紋及斜紋變化組織,規格不同風格各異的各種棉斜紋布。織物組織為ニ上一下斜紋、45°左斜的棉織物。正面斜紋紋路明顯,雜色斜紋布反面則不甚明顯。經緯紗支數相接近,經密略高于緯密,手感比卡其柔軟。分粗斜紋和細斜紋兩種。斜紋布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彈性好,手感松軟。下面以制作服裝I為例,詳細描述防止袖籠變形的制作エ藝,該服裝I包括面料2及里布3。參閱圖1,為防止袖籠變形的第一是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包括以下步驟S10.挑選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將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分別進行裁剪成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的寬度;這里的長條狀是為了和袖籠形狀相適配;優選的,為了提高肩部穿著的舒適度,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寬度可以是Icm左右,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大概 0. 5cm左右;Sll.將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中間,并沿條狀方向車明線6,使得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為一整體;S12.將上述車過明線6的第一和第二斜紋止口村布沿袖籠方向放置,其中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放置在上方;S13.壓燙,將所述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和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與衣服里布3壓燙粘合;這里可以采用粘合機將斜紋止口村布與里布之間進行粘合,為了達到ー個良好的粘合效果,可以優先選用棉質地的斜紋止口村布,比如含棉量> 50%時粘合效果較好;S14.固定袖子,將袖子與袖籠之間車明線,且所述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且沿條狀方向,即明線沿袖籠方向并經過第二斜紋止ロ襯布。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達到一個較佳的防變形效果,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經線和緯線角度為35°至55°,最佳的為45°,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經線和緯線角度為35°至55°,最佳的為45°,這時斜紋襯布彈性最佳,使得抗皺和方便性效果較為突出。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明線6為單針鏈式明線。在步驟S13中,采用粘合機在120°C 160°C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壓燙。由于在袖籠的止ロ處加設斜紋的止ロ襯布,斜紋襯布較平紋布具有較佳的伸縮性,故,在穿著過程中,袖籠比較服帖,即使有較大幅度的動作,也不會有牽扯感,活動自如,符合人體工學原理,且衣服洗后也不會變形,不縮水。請參閱圖2,為在袖籠處加設止ロ襯布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在第二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止ロ襯布可以是現成的,可以通過購買或定制等方式獲取;而在第一實施例中,止ロ襯布是在加工袖籠的過程中進行制作。下面結合附圖對第二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ー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用于具有里布的服裝,包括以下步驟S20、將斜紋止口村布沿袖籠方向放置,所述斜紋止口村布包括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均為與袖籠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的寬度,且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中間,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和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通過明線成為一體;S21、壓燙,將所述斜紋止口村布與所述里布通過壓燙粘合;這里可以采用粘合機將斜紋止ロ布與里布之間進行粘合,為了達到ー個良好的粘合效果,可以優先選用棉質地的斜紋止ロ襯布,比如含棉量> 50%時粘合效果較好;S22、沿袖籠方向通過車明線將袖子與斜紋止ロ襯布結合,所述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ロ襯布的中間。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達到一個較佳的防變形效果,斜紋止口村布經線和緯線角度為35°至55° ,最佳的為45° ,這時斜紋襯布彈性最佳,使得抗皺和方便性效果較為突出,其中所述的明線6為單針鏈式明線。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提高肩部穿著的舒適度,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寬度可以是Icm左右,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大概0. 5cm左右;在步驟S21中,可以采用粘合機在120°C 160°C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壓燙。請參考圖3,為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服裝袖籠結構示意圖。在該實施例中,服裝I具有里布3,在沿所述服裝里布3的袖籠7方向設有斜紋止口村布,該斜紋止口村布包括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所述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均為與袖籠7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的寬度,且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中間,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和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通過明線6成為一體,袖子通過明線車于所述斜紋止口村布,且所述明線經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村布5。在上述實施例中,斜紋止ロ襯布的設置方式可以是采用粘合機將斜紋止ロ布與里布之間進行粘合,比如采用粘合機在120°C 160°C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壓燙。為了達到ー個良好的粘合效果,可以優先選用棉質地的斜紋止口村布,比如含棉量> 50%時粘合效果較好;在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之間車有明線6,使得第一斜紋止ロ襯布4和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成為一整體。
袖子通過明線車于所述斜紋止口村布,且所述明線亦是沿袖籠7方向,且經過第ニ斜紋止ロ襯布5。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達到一個較佳的防變形效果,斜紋止口村布經線和緯線角度為35°至55° ,最佳的為45° ,這時斜紋襯布彈性最佳,使得抗皺和方便性效果較為突出,其中所述的明線為單針鏈式明線。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提高肩部穿著的舒適度,第一斜紋止口村布4寬度可以是Icm左右,第二斜紋止ロ襯布5大概0. 5cm左右。本發明公開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和服裝,由于在袖籠7的止ロ位置采用彈性較佳的斜紋止口村布,結構簡單,易于實現,不僅使得衣服在穿著時袖籠服帖,不會有牽扯感,符合符合人體自然活動效果,而且可以保持衣服不變形、不縮水。以上該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510.挑選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將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分別進行裁剪成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 511.將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襯布中間,并沿條狀方向車明線,使得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為一整體; 512.將上述車過明線的第一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沿袖籠方向放置,其中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放置在上方; 513.壓燙,將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與衣服里布壓燙粘合; 514.固定袖子,將袖子與袖籠之間車明線,且所述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口襯布且沿條狀方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斜紋止口襯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55°,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 5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口襯布和第二止口襯布均為棉質地,且含棉量> 5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橫向寬度為Icm,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橫向寬度為O. 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線為單針鏈式明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3中,采用粘合機在120°C 160°C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壓燙。
8.一種服裝,所述服裝具有里布,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服裝里布的袖籠方向設有斜紋止口襯布,所述斜紋止口襯布包括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均為與袖籠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且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襯布中間,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通過明線成為一體,袖子通過明線車于所述斜紋止口襯布,且所述明線經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紋止口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 35° 至 55°。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紋止口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 45。。
11.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均為棉質地,且含棉量> 50%。
12.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服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橫向寬度為Icm,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橫向寬度為O. 5cm。
13.一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用于具有里布的服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520、將斜紋止口襯布沿袖籠方向放置,所述斜紋止口襯布包括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均為與袖籠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要大于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且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襯布中間,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通過明線成為一體; ·521、壓燙,將所述斜紋止口襯布與所述里布通過壓燙粘合;· ·522、沿袖籠方向通過車明線將袖子與斜紋止口襯布結合,所述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中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形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紋止口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35°至55°。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紋止口襯布經線和緯線之間夾角為45°。
16.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均為棉質地,且含棉量> 50%。
17.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紋止口襯布橫向寬度為Icm,所述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橫向寬度為O. 5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防止袖籠變形的方法,包括步驟一、將斜紋止口襯布沿袖籠方向放置,斜紋止口襯布包括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其均為與袖籠形狀相適配的長條狀,且第一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要大于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寬度,且第二斜紋止口襯布沿條狀方向放置于第一斜紋止口襯布中間,第一斜紋止口襯布和第二斜紋止口襯布通過明線成為一體;步驟二、壓燙,將斜紋止口襯布與里布通過壓燙粘合;步驟三、沿袖籠方向通過車明線將袖子與斜紋止口襯布結合,明線經過第二斜紋止口襯布的中間。采用本方法,可以減少衣服變形,同時提升穿著舒適度。本發明同時公開一種服裝。
文檔編號A41D27/24GK103005761SQ2012105055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殷青林 申請人:世紀寶姿(廈門)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