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屬于紡織產品領域。
背景技術:
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中,溫度浮動范圍非常大,而人體對環境溫度的適應能力非常有限,于是,服裝成為人們生存的首選。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以及人們對服裝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服裝的單向、被動式保暖過程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主動、釋溫式保溫正成為服裝發展的一種趨勢。市場上現有的釋暖式服裝,主要是通過涂層工藝將相變材料添加到紡織品上,以此來達到蓄熱保溫的功效。此類紡織品耐水洗牢度、耐汗潰牢度較差,同時,受粘合劑性能·的影響較大,并會直接反應到織物的手感上,無法全方位、多領域使用。為改進現有結構,滿足廣大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保證服裝基本功能外,提高服裝的附加功能,就成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蓄熱保溫和散熱降溫,并且耐水洗牢度、耐汗潰牢度較好的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包括作為基材的錦綸布層和復合在錦綸布層背面的功能膜層,錦綸布層由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織造而成,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的橫截面形狀為同心圓,外圓為錦纟侖纖維,內圓為相變材料。所述功能膜層為PU熱帖合膜。所述PU熱帖合膜中分布有相變微膠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包括錦綸纖維織造的錦綸布層和復合在錦綸布層背面的PU熱帖合膜,利用皮芯紡絲技術制成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錦綸纖維作為外圓,相變材料作為內圓,通過相變材料的相轉變來進行吸能和釋能,以實現面料的智能調溫過程。其中,錦綸緊緊包裹在相變材料外圍,相變材料不會因為洗滌、吸汗或者穿著使用等問題而褪去,面料的使用性能和耐用性能明顯增強,同時,PU熱帖合膜中還分布有相變微膠囊,可進一步增強面料的蓄熱調溫功效。制成的服裝在寒冷冬天能放出熱量,給人體以溫暖;在酷熱的夏天能吸收能量,給人以涼爽感。整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適用范圍廣,調溫過程穩定、可靠。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錦綸纖維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包括作為基材的錦綸布層3和復合在錦綸布層3背面的功能膜層4。其中,錦綸布層3由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織造而成,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的橫截面形狀為同心圓,外圓為錦綸纖維1,內圓為相變材料2,相變材料2被包裹在錦綸纖維I內,不會因使用造成相變材料脫出,從而保證了相變材料的耐用性和調溫過程的可靠性。功能膜層4為PU熱帖合膜,熱帖合膜通過復合技術復合粘接在錦綸布層3的背面,I3U熱帖合膜的厚度控制在1% mm范圍內,同時,為增加調溫效果,在PU熱帖合膜中還均勻分布著許多相變微膠囊5。利用此面料制成的服裝,通過相變材料的相轉變,在寒冷的冬天能釋放出熱量,給人體以溫暖的感覺;在酷熱的夏天能吸收能量,給人以涼爽感。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作為基材的錦綸布層和復合在錦綸布層背面的功能膜層,所述錦綸布層由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織造而成,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的橫截面形狀為同心圓,外圓為錦綸纖維,內圓為相變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層為PU熱帖合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調溫錦綸復合面料,包括作為基材的錦綸布層和復合在錦綸布層背面的功能膜層,錦綸布層由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織造而成,皮芯結構的錦綸纖維的橫截面形狀為同心圓,外圓為錦綸纖維,內圓為相變材料,功能膜層為PU熱帖合膜。通過相變材料的相轉變來進行吸能和釋能,實現了復合面料的智能調溫過程。錦綸包裹的相變材料不會因洗滌、吸汗或者穿著使用等問題而褪去,使用性和耐用性明顯增強。整個面料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調溫過程穩定、可靠,適合制作各種戶外服裝。
文檔編號A41D31/02GK202842467SQ20122014615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潘鋒芳, 張云波, 張麗 申請人:龍之族(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