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尤其是涉及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
背景技術:
人們在制鞋業的鞋底與鞋面的連接上,大多采用化學劑粘合,但在生產及產品使用過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國專利CN201640664U公開一種結構更合理的新型保健鞋底,該保健鞋底包括橡膠材質的底片、聚氨基甲酸酯(PU)材質的彈性中底及網狀纖維的硬性尼龍片,所述底片采用膠水粘合于上述中底下表面;所述中底呈兩頭翹起的船型狀;所述尼龍片放置于上述 彈性中底內部以起骨架支撐作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本實用新型設有鞋底,在鞋底外沿設有至少2個鎖槽,在鎖槽上設有保護墻。所述鞋底外沿的左側最好設有至少2個鎖槽,所述鞋底外沿的右側最好設有至少2個鎖槽。本實用新型采用無需膠水粘合劑的機械互扣原理的鞋子組合方式,與現有的鞋底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鞋底外沿,尤其是外沿左側和右側設有至少2個鎖槽,因此當將本實用新型與在外沿設有相應于本實用新型所設鎖槽相配合鎖扣的鞋面配接時,在鞋底與鞋面連接的周圈上均勻分布有嵌入式鎖扣結構,就像有一條條機械手臂牢牢抓住鞋面,這種不同于現有的鞋底連接結構,不但可實現鞋底與鞋面的牢固結合,還可以達到傳統化學劑粘合所不具備的功效。另外,其生產工藝簡化,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具有環保作用。同時,拆裝靈活,增加了連接件的可替代性,連接處的間隙可使鞋子充分透氣。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組成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鞋面接合的組成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鎖槽結構示意圖。圖4為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配合的鞋面的鎖卡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鎖槽與鞋面的鎖卡的連接示意圖。在圖I 5中,各標記為1為鞋底,2為鞋面,3為鎖槽,4為鎖卡。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 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有鞋底1,在鞋底I外沿設有至少2個鎖槽3,在鎖槽3上設有保護墻(在圖中未標出)。所述鞋底外沿的左側最好設有至少2個鎖槽,所述鞋底外沿的右側最好設有至少2個鎖槽。 使用時,將固定在鞋面2上的鎖卡4扣入鞋底I周圈的鎖槽3中,通過鎖卡4與鎖槽3實現鞋底I與鞋面2的有效連接。同時鎖槽3上還有一圈保護墻(在圖中未標出),當鎖卡4鎖住后鎖卡的上表面與保護墻上表面在同一高度,從而保護鎖住后在行走中不易被踢開。·
權利要求1.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設有鞋底,在鞋底外沿設有至少2個鎖槽,在鎖槽上設有保護墻。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外沿的左側設有至少2個鎖槽,所述鞋底外沿的右側設有至 少2個鎖槽。
專利摘要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涉及一種鞋底。提供一種無膠水粘合的機械連接鞋底結構。設有鞋底,在鞋底外沿設有至少2個鎖槽,在鎖槽上設有保護墻。所述鞋底外沿的左側最好設有至少2個鎖槽,所述鞋底外沿的右側最好設有至少2個鎖槽。生產工藝簡化,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具有環保作用。同時,拆裝靈活,增加了連接件的可替代性,連接處的間隙可使鞋子充分透氣。
文檔編號A43B9/00GK202774424SQ2012203535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張紅生, 林松柏 申請人:泰亞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