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羽絨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服裝,尤其是涉及一種羽絨服。
背景技術:
羽絨服有輕、軟、暖的特點,一件用尼絲紡做面層、里布的羽絨上衣,總重量500 1000克之間,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羽絨柔軟,不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因此用作衣服絮料時,穿著十分舒適;面料多采用高密度的涂層織物,可以保持衣內有較多的空氣,保暖性能好。和其他服裝一樣,羽絨服穿著的舒適性一直是業內人員最關注問題之一。羽絨服通常包括面層和里布,面層和里布通過縫制形成一體,面層和里布一般采用不具有彈性的面料制成,人們穿著這種羽絨服活動時,尤其當手臂彎曲活動時,處于羽絨服手肘部的面層和里布會同時被拉扯繃緊,不僅會使穿著者感覺不舒服,而且活動也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使穿著者穿著舒適、活動方便,且透氣性好的羽絨服。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羽絨服,包括面層和里布,所述的面層與所述的里布之間填充有羽絨,所述的面層由前衣片、后衣片及位于所述的前衣片和所述的后衣片上部兩側的袖子組成,所述的里布包括袖子里布,所述的袖子里布上拼接有彈力布。所述的彈力布的位置與手肘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彈力布沿所述的袖子里布的周向圍成一圈。所述的彈力布的寬度為10 15cm。所述的彈力布的寬度為12cm。所述的彈力布采用萊卡面料或氨綸面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在袖子里布與人的手肘部位對應的區域上拼接一塊彈力布,使得人們穿著羽絨服活動尤其是彎曲手臂時,袖子里布上的彈力布發生彈性形變,不會使人們的手臂產生限制束縛感,從而使得人們穿著更為舒適;同時確保了人們在活動時,尤其當手臂彎曲使袖子里布被拉扯后緊貼手臂時,仍能保持良好的透氣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羽絨服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羽絨服的背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羽絨服的袖子里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如圖所示,一種羽絨服,包括面層I和里布2,面層I與里布2之間填充有羽絨,面層I由前衣片U、后衣片12、位于前衣片11和后衣片12上部兩側的袖子13及位于前衣片11和后衣片12上端中央的領子14組成,里布2包括袖子里布21,袖子里布21上拼接有彈力布3,彈力布3的位置與手肘位置相對應,彈力布3沿袖子里布21的周向圍成一圈,彈力布3的寬度為10cm,彈力布3采用萊卡面料或氨綸面料。實施例二:其余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彈力布3的寬度為12 cm。實施例三:其余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彈力布3的寬度為15 cm。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彈力布3也可以設置在與手肘外側部對應的位置處,彈力布3也可以采用具有彈性的其他布料。
權利要求1.一種羽絨服,包括面層和里布,所述的面層與所述的里布之間填充有羽絨,所述的面層由前衣片、后衣片及位于所述的前衣片和所述的后衣片上部兩側的袖子組成,所述的里布包括袖子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袖子里布上拼接有彈力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羽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力布的位置與手肘位置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羽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力布沿所述的袖子里布的周向圍成一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羽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力布的寬度為10 15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羽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力布的寬度為12cm。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羽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力布采用萊卡面料或氨綸面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羽絨服,包括面層和里布,面層與里布之間填充有羽絨,里布包括袖子里布,特點是袖子里布上拼接有彈力布;優點是通過在袖子里布與人的手肘部位對應的區域上拼接一塊彈力布,使得人們穿著羽絨服活動尤其是彎曲手臂時,袖子里布上的彈力布發生彈性形變,不會使人們的手臂產生限制束縛感,從而使得人們穿著更為舒適,同時確保了人們在活動時,尤其當手臂彎曲使袖子里布被拉扯后緊貼手臂時,仍能保持良好的透氣性。
文檔編號A41D3/00GK202950014SQ20122065102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盛靜生 申請人:羅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