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及采用該工藝制造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準備大底以及與該大底相適配的鞋幫;其中所述大底由其頂面的邊緣向上延伸形成一底邊墻,所述鞋幫包括外幫面和內幫面,將所述內幫面由里往外翻;將所述鞋幫套接于所述大底的側壁上,其中所述幫面的底部邊緣與所述底邊墻的頂部邊緣對齊,所述鞋幫的外幫面一側緊貼于底邊墻的外側壁上,之后將鞋幫與大底在所述底邊墻的位置上車合;在所述底邊墻的內側涂上膠水,將車合上幫面的底邊墻朝內地壓和在所述大底的頂面上,使得該底邊墻緊固粘合于所述大底的頂面上;將所述內幫面由外往里翻。本發明還包括使用上述工藝制造的鞋子。本發明的工藝過程可以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并且適當增加鞋子的牢固程度。
【專利說明】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及采用該工藝制造的鞋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鞋類制造工藝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及采用該工藝制造的鞋子。
【背景技術】
[0002]在鞋類制造領域內,將鞋幫牢固地固定于鞋子的大底上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工序,這項工序能夠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鞋子的舒適性和耐用性,并且該道工序占據了鞋子制造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是鞋子制造過程的一項比例較大的支持。因此改善鞋類中幫底結合工藝能夠有利于減少生廣成本、提聞生廣效率。
[0003]就目前而言,現有鞋類中幫底結合工藝主要是在大底上刷膠水來維持幫面與大底的粘合,同樣也有些幫底結合工藝是手工制作的方式,這種方式直接把幫面和大底用針線縫合。現有工藝存在有以下缺陷:1.過多的運用膠水等化學成分,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時對人體形成很大的傷害。2.如果僅僅用膠水粘合,鞋子則會有很大脫膠的風險,使用壽命會受到較大的限制。3.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工序繁多,對于勞動強度和勞力成本的要求極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及采用該工藝制造的鞋子,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幫底結合工藝存在的使用膠水過多、環境污染大、對人體傷害大以及工序繁多的缺陷。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準備大底以及與該大底相適配的鞋幫;其中所述大底由其頂面的邊緣向上延伸形成一底邊墻,所述鞋幫包括外幫面和內幫面,將所述內幫面由里往外翻。
[0006]第二步,將所述鞋幫套接于所述大底的側壁上,其中所述鞋幫的底部邊緣與所述底邊墻的頂部邊緣對齊,所述鞋幫的外幫面一側緊貼于底邊墻的外側壁上,之后將鞋幫與大底在所述底邊墻的位置上車合。
[0007]第三步,在所述底邊墻的內側涂上膠水,將車合上幫面的底邊墻朝內地壓和在所述大底的頂面上,使得該底邊墻緊固粘合于所述大底的頂面上。
[0008]第四步,將所述內幫面由外往里翻,即可完成鞋幫與大底的結合。
[0009]進一步的,在第四步之后還包括將一中底置于大底上的步驟。
[0010]進一步的,所述中底包括中底板以及與該中底板粘合的襯里,所述中底板粘合于所述大底的頂面。
[0011]進一步的,所述中底板的頂面通過膠水與所述襯里通過膠水粘合。
[0012]進一步的,所述中底板的底面通過膠水與所述大底的頂面粘合。
[0013]一種鞋子,該鞋子采用上述的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制備而成。[0014]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設計巧妙、工藝獨特,通過將上述鞋幫的內幫面由里往外翻,在鞋幫的底部邊緣與大底的頂部邊緣對齊的情況下,將鞋幫和大底在所述底邊墻的位置上車合,采用這樣車合的方式與傳統的沒有將內幫面外翻而直接縫合的方式相比較,本方式操作更加方便,而且不會在鞋子的外幫面上留有會影響鞋子美觀的加工線點。車合后的幫底還通過膠水進一步粘合,這樣使用的方式相對于傳統用膠水粘合的方式,膠水的使用量大大地得到降低,并且可以保證比直接用膠水粘合的方式更加牢固,鞋子的使用壽命會更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中所述大底和鞋幫的配合示意圖,其中鞋幫未套接于大底的側壁。
[0016]圖2為本發明中所述大底和鞋幫的配合示意圖,其中鞋幫與大底的側壁套接。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照圖1和圖2。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準備大底I以及與該大底I相適配的鞋幫2 ;其中所述大底I由其頂面10的邊緣向上延伸形成一底邊墻11,所述鞋幫2包括外幫面20和內幫面21,將所述內幫面21由里往外翻。
[0019]第二步,將所述鞋幫2套接于所述大底I的側壁上,其中所述鞋幫2的底部邊緣2a與所述底邊墻11的頂部邊緣對齊,所述鞋幫2的外幫面20 —側緊貼于底邊墻11的外側壁上,之后將鞋幫2與大底I在所述底邊墻11的位置上車合。
[0020]第三步,在所述底邊墻11的內側涂上膠水,將車合上幫面的底邊墻11朝內地壓和在所述大底I的頂面10上,使得該底邊墻11緊固粘合于所述大底I的頂面10上。
[0021]第四步,將所述內幫面21由外往里翻,即可完成鞋幫2與大底I的結合。
[0022]第五步,將一中底置于大底I上,其中所述中底包括中底板以及與該中底板粘合的襯里,所述中底板粘合于所述大底I的頂面10。在本步驟中,所述中底板的頂面通過膠水與所述襯里通過膠水粘合,所述中底板的底面通過膠水與所述大底I的頂面10粘合。
[0023]本實施例通過將上述鞋幫2的內幫面21由里往外翻,在鞋幫2的底部邊緣與大底I的頂部邊緣對齊的情況下,將鞋幫2和大底I在所述底邊墻11的位置上車合,采用這樣車合的方式與傳統的沒有將內幫面21外翻而直接縫合的方式相比較,本方式操作更加方便,而且不會在鞋子的外幫面20上留有會影響鞋子美觀的加工線點。車合后的幫底還通過膠水進一步粘合,這樣使用的方式相對于傳統用膠水粘合的方式,膠水的使用量大大地得到降低,并且可以保證比直接用膠水粘合的方式更加牢固,鞋子的使用壽命會更長。
[0024]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先將內幫面21由里往外翻后進行車合、涂上膠水等工序,等待鞋子的幫底牢固結合之后再將內幫面21由外往里翻,以上方式為國內首創,在所屬領域中,技術人員往往會產生慣性思維,認為成型后鞋子的鞋幫無法有里往外翻而否定掉此類的幫底結合工藝。本 申請人:采用逆向思維并且通過多次嘗試后,方能夠得出以上技術方案,并且采用本套幫底結合工藝確實能夠十足地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并且適當增加鞋子的牢固程度,本實施例的推廣運用預期可以依靠本技術方案的巧妙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就。
[0025]另外,本實施例還包含有一種采用上述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制做而成的鞋子,該鞋子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牢固,使用壽命更長。
[0026]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發明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
1.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大底以及與該大底相適配的鞋幫;其中所述大底由其頂面的邊緣向上延伸形成一底邊墻,所述鞋幫包括外幫面和內幫面,將所述內幫面由里往外翻; B、將所述鞋幫套接于所述大底的側壁上,其中所述鞋幫的底部邊緣與所述底邊墻的頂部邊緣對齊,所述鞋幫的外幫面一側緊貼于底邊墻的外側壁上,之后將鞋幫與大底在所述底邊墻的位置上車合; C、在所述底邊墻的內側涂上膠水,將車合上幫面的底邊墻朝內地壓和在所述大底的頂面上,使得該底邊墻緊固粘合于所述大底的頂面上; D、將所述內幫面由外往里翻,即可完成鞋幫與大底的結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之后還包括將一中底置于大底上的步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包括中底板以及與該中底板粘合的襯里,所述中底板粘合于所述大底的頂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的頂面通過膠水與所述襯里通過膠水粘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的底面通過膠水與所述大底的頂面粘合。
6.一種鞋子,其特征在于:該鞋子采用如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鞋類中幫底結合的工藝制備而成。
【文檔編號】A43D25/047GK103876397SQ201410084740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0日
【發明者】陳舒勇 申請人:晉江市大鯊魚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