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手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救生手鏈,包括使用一根編織帶交錯編織而成并可拆卸形成救生繩的手鏈主體,手鏈主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將手鏈主體兩端連接形成環狀的扣體組件,所述扣體組件中分別設有打火石以及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編織帶可以采用各種顏色的織帶以及采用各種編織方法制作,因此所制作的編織手鏈款式多樣、顏色多變,而且整體重量較輕,尤其適合年輕人佩戴,手鏈采用扣體組件連接佩戴,十分簡單快捷。編織帶拆解后可以形成一根較長的繩索,而且還設置了打火石等點火裝置,在野外遇到困難時就可以利用繩索以及取火等實行自我救生,十分實用而且佩戴方便。
【專利說明】救生手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腕裝飾物,尤其是一種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用于救生的手鏈。
【背景技術】
[0002]人們喜歡佩戴一些首飾進行裝飾。而手部的飾物一般有手表、手鐲、手鏈等,但是對于年輕人來說需要輕、簡單、新潮等飾物,上述手部飾物較為貴重而且一般都是采用金屬或玉石制作,因此一般不會經常更換而且重量也較大,不能適應年輕人的需求。而且年輕人精力充沛,經常參與各種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為此需要裝備各種保障安全的工具,而且這些工具需要具備便攜的要求,為此手鏈可以進行重新設計來滿足救生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救生手鏈,整體簡單輕便而且編織帶款式多樣,而且還能夠滿足救生的需要。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0005]救生手鏈,包括使用一根編織帶交錯編織而成并可拆卸形成救生繩的手鏈主體,手鏈主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將手鏈主體兩端連接形成環狀的扣體組件,所述扣體組件中分別設有打火石以及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
[0006]其中,所述扣體組件包括環狀扣及閉合形成環狀的繩扣,繩扣上套裝有橫桿,所述繩扣的端部穿過環狀扣的扣孔后與橫桿套接,所述環狀扣為可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所述橫桿為打火石。
[0007]其中,所述橫桿上設有兩個穿孔,繩扣分別穿過上述穿孔。
[0008]其中,所述環狀扣采用金屬制作。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編織帶可以采用各種顏色的織帶以及采用各種編織方法制作,因此所制作的編織手鏈款式多樣、顏色多變,而且整體重量較輕,尤其適合年輕人佩戴,手鏈采用扣體組件連接佩戴,十分簡單快捷。編織帶拆解后可以形成一根較長的繩索,而且還設置了打火石等點火裝置,在野外遇到困難時就可以利用繩索以及取火等實行自我救生,十分實用而且佩戴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圖1,救生手鏈,包括使用一根編織帶交錯編織而成并可拆卸形成救生繩的手鏈主體1,手鏈主體I的兩端分別設有將手鏈主體I兩端連接形成環狀的扣體組件,所述扣體組件中分別設有打火石以及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編織帶可以采用各種顏色的織帶以及采用各種編織方法制作,因此所制作的編織手鏈款式多樣、顏色多變,而且整體重量較輕,尤其適合年輕人佩戴,手鏈采用扣體組件連接佩戴,十分簡單快捷。編織帶拆解后可以形成一根較長的繩索,而且還設置了打火石等點火裝置,在野外遇到困難時就可以利用繩索以及取火等實行自我救生,十分實用而且佩戴方便。
[0013]所述扣體組件包括環狀扣2及閉合形成環狀的繩扣3,繩扣3上套裝有橫桿4,橫桿4上設有兩個穿孔,繩扣3分別穿過上述穿孔。連接時,將繩扣3的端部穿過環狀扣2的扣孔21后與橫桿4套接即可。需要解開時,先將繩扣3端部從橫桿4上脫扣,然后從扣孔21中抽出解開。為便于點火裝置的使用,所述環狀扣2為采用金屬制作可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所述橫桿4為打火石。
【權利要求】
1.救生手鏈,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一根編織帶交錯編織而成并可拆卸形成救生繩的手鏈主體(I ),手鏈主體(I)的兩端分別設有將手鏈主體(I)兩端連接形成環狀的扣體組件,所述扣體組件中分別設有打火石以及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體組件包括環狀扣(2)及閉合形成環狀的繩扣(3 ),繩扣(3 )上套裝有橫桿(4),所述繩扣(3 )的端部穿過環狀扣(2 )的扣孔(21)后與橫桿(4)套接,所述環狀扣(2)為可與打火石摩擦生火的硬質摩擦件,所述橫桿(4)為打火石。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手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4)上設有兩個穿孔,繩扣(3)分別穿過上述穿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手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狀扣(2)采用金屬制作。
【文檔編號】A44C11/00GK203723559SQ201420085606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7日
【發明者】黎煒青 申請人:黎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