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頭發吹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頭發吹風裝置,包括本體外殼及用于噴霧的噴霧裝置,其中,所述本體外殼包括出風口。所述本體外殼的外表面上設有容置殼,所述頭發吹風裝置還包括容置蓋,所述容置蓋具有噴霧孔,所述噴霧裝置具有噴霧口,其中,所述容置殼與所述本體外殼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噴霧裝置可拆卸地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內,所述容置蓋與所述容置殼固定連接,以將所述噴霧裝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內,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對應設置,以使所述噴霧裝置通過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進行噴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頭發吹風裝置,能夠在吹發的同時對頭發進行噴霧,便于操作。
【專利說明】—種頭發吹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能夠進行噴霧的頭發吹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頭發吹風裝置(例如電吹風、電風梳)通常只具有加熱與吹風的功能,但是在吹干定型頭發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頭發進行噴霧,再進行吹發定型,進而保護發質。因此,使用現有技術中的頭發吹風裝置的時候,通常在剛開始吹頭發時,或者在吹到一半時,需要停下來對頭發進行噴霧,再吹發定型,十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頭發吹風裝置,包括本體外殼,所述本體外殼包括出風口,其中,所述頭發吹風裝置還包括用于噴霧的噴霧裝置。
[0004]進一步地,所述本體外殼包括第一容置腔及固定蓋,所述固定蓋上設置有噴霧孔,所述噴霧裝置具有噴霧口,其中,所述噴霧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之內,所述固定蓋蓋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之上,以將所述噴霧裝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之內,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對應設置,以使所述噴霧裝置通過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進行噴霧。
[0005]進一步地,所述本體外殼的外表面上設有容置殼,所述頭發吹風裝置還包括容置蓋,所述容置蓋具有噴霧孔,所述噴霧裝置具有噴霧口,其中,所述容置殼與所述本體外殼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噴霧裝置可拆卸地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內,所述容置蓋與所述容置殼固定連接,以將所述噴霧裝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內,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對應設置,以使所述噴霧裝置通過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進行噴霧,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二側壁設有第一電極板,所述容置殼的內壁設有與所述第一電極板對應的第二電極板,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板與所述第二電極板電接觸,以向所述霧化器提供工作電源。
[0006]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具有噴霧口,所述噴霧裝置固定設置在所述本體外殼之內,所述噴霧口鄰近于所述出風口。
[0007]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包括液體容器及霧化器,其中,所述噴霧口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一側壁上,所述霧化器固定連接到所述噴霧口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包括液體容器、霧化器及液體導管,其中,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一側壁具有液體通孔,所述液體導管的一端固定置于所述液體通孔中,所述液體導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霧化器固定連接,以形成所述噴霧口。
[0009]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的上壁設有第一液體注入口,所述固定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液體注入口對應的第一液體注入孔。
[0010]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的上壁設有第二液體注入口,所述容置殼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液體注入口對應的第二液體注入孔。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還包括液體吸收器,其中,所述液體吸收器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中,所述液體吸收器的另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噴霧口中,并與所述霧化器貼口 O
[0012]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還包括液體吸收器,其中,所述液體吸收器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之內,所述液體吸收器的另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液體導管之中,并與所述霧化器貼合。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頭發吹風裝置,能夠在吹發的同時對頭發進行噴霧,便于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吹風的示意圖。
[0015]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吹風的示意圖。
[0016]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風梳的示意圖。
[0017]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吹風中的噴霧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8]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風梳中的噴霧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然而,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本實用新型,并且本實用新型不應該被解釋為限制于這里闡述的具體實施例。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本領域的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例和適合于特定預期應用的各種修改。
[0020]以下,將以電吹風與電風梳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頭發吹風裝置的實施例進行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頭發吹風裝置并不局限于電吹風與電風梳。
[0021]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吹風的示意圖。
[0022]參照圖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電吹風包括:本體外殼110、容置殼120、噴霧裝置130、容置蓋140。
[0023]本體外殼110具有出風口(未不出)。容置殼120設置在本體外殼110的外表面上,其中,容置殼120與本體外殼110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容置腔152。噴霧裝置130可拆卸地設置在第二容置腔152之內,并且噴霧裝置130具有噴霧口 131。容置蓋140具有噴霧孔141,其中,容置蓋140與容置殼120固定連接,以將噴霧裝置130固定在第二容置腔152之內,并且噴霧孔141與噴霧口 131對應設置,以使噴霧裝置130通過噴霧口 131及噴霧孔141進行噴霧。
[0024]此外,噴霧裝置130包括液體容器132及霧化器133。液體容器132的第一側壁開設有噴霧口 131。霧化器133可例如為超聲波霧化器,其固定連接到噴霧口 131上。在向超聲波霧化器通入電流之后,超聲波霧化器發出超聲波將附在其上的液體霧化為納米顆粒,而后噴出。
[0025]此外,液體容器132的上壁設有第二液體注入口 1322,對應的,可在容置殼120的頂部設置有與第二液體注入口 1322對應的第二液體注入孔122。如此,可利用注射器等將液體通過第二液體注入孔122及第二液體注入口 1322注入到液體容器132中,注入完成后,可使用例如膠塞等將第二液體注入孔122及第二液體注入口 1322封堵。
[0026]此外,噴霧裝置130還包括液體吸收器(未示出)。液體吸收器可例如為吸水棉。液體吸收器的一部分設置在液體容器132中,液體吸收器的另一部分設置在噴霧口 131中,并與霧化器133貼合,以將液體容器132中的液體更好地引導至霧化器133處。
[0027]此外,液體容器132的第二側壁設有第一電極板134,容置殼120的內壁設有與第一電極板134對應的第二電極板135。第一電極板134可電連接至電吹風的電源(未不出),第二電極板135與霧化器133電連接,第一電極板134與第二電極板135電接觸,以向霧化器133提供工作電源。
[0028]這樣,在使用本實施例的電吹風進行吹發時,打開電吹風的同時,將霧化器打開,從而實現邊吹頭發邊噴霧,操作簡便。
[002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的實施例的電吹風中的噴霧裝置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參照圖4。在圖4中,與圖1所示的噴霧裝置不同的是:噴霧裝置130還包括液體導管136。液體容器132的側壁具有液體通孔137,液體導管136的一端固定置于液體通孔137中,液體導管136的另一端與霧化器133固定連接,以形成圖1所示的噴霧口 131。此外,在圖4中,液體吸收器138的一部分設置在液體容器132中,液體吸收器138的另一部分設置在液體導管136中,并與霧化器133貼合,以將液體容器132中的液體更好地引導至霧化器133處。
[0030]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吹風的示意圖。
[0031]參照圖2,與圖1所示的電吹風不同的是,本體外殼110具有出風口 114,噴霧裝置130具有噴霧口 131。噴霧裝置130固定設置在本體外殼110之內,并使得噴霧口 131鄰近于出風口 114。如此,在使用本實施例的電吹風進行吹發時,打開電吹風的同時,將霧化器133打開,噴霧裝置130通過噴霧口 131進行噴霧,從而實現邊吹頭發邊噴霧,操作簡便。
[0032]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風梳的示意圖。
[0033]參照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風梳包括本體外殼110、噴霧裝置130。
[0034]本體外殼110包括出風口(未示出)、第一容置腔111及固定蓋112。固定蓋112上設置有噴霧孔113,其中,噴霧裝置130設置在第一容置腔111之內,固定蓋112蓋置于第一容置腔111之上,以將噴霧裝置130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11之內。
[0035]此外,噴霧裝置130包括液體容器132及霧化器133。液體容器132的第一側壁開設有噴霧口 131。霧化器133可例如為超聲波霧化器,其固定連接到噴霧口 131上。在向超聲波霧化器通入電流之后,超聲波霧化器發出超聲波將附在其上的液體霧化為納米顆粒,而后噴出。此外,為了向霧化器133提供工作電源,可通過電導線(未示出)將霧化器133與電風梳的電源(未示出)電連接。
[0036]此外,液體容器132的上壁設有第一液體注入口 1321,對應的,可在固定蓋112的頂部設置有與第一液體注入口 1321對應的第一液體注入孔1121。如此,可利用注射器等將液體通過第一液體注入孔1121及第一液體注入口 1321注入到液體容器132中,注入完成后,可使用例如膠塞等將第一液體注入孔1121及第一液體注入口 1321封堵。
[0037]此外,噴霧裝置130還包括液體吸收器(例如吸水棉)。液體吸收器的一部分設置在液體容器132中,液體吸收器的另一部分設置在噴霧口 131中,并與霧化器133貼合,以將液體容器132中的液體更好地引導至霧化器133處。
[0038]這樣,在使用本實施例的電風梳進行吹發時,打開電風梳的同時,將霧化器打開,從而實現邊吹頭發邊噴霧,操作簡便。
[003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風梳中的噴霧裝置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參照圖5。在圖5中,與圖3所示的噴霧裝置不同的是:噴霧裝置130還包括液體導管136。液體容器132的側壁具有液體通孔137,液體導管136的一端固定置于液體通孔137中,液體導管136的另一端與霧化器133固定連接,以形成圖1所示的噴霧口 131。此外,在圖5中,液體吸收器138的一部分設置在液體容器132中,液體吸收器138的另一部分設置在液體導管136中,并與霧化器133貼合,以將液體容器132中的液體更好地引導至霧化器133處。
[0040]雖然已經參照特定實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在此進行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頭發吹風裝置,包括本體外殼,其中,所述本體外殼包括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頭發吹風裝置還包括用于噴霧的噴霧裝置;所述噴霧裝置具有噴霧口,所述噴霧裝置固定設置在所述本體外殼之內,所述噴霧口鄰近于所述出風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外殼包括第一容置腔及固定蓋,所述固定蓋上設置有噴霧孔,其中,所述噴霧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之內,所述固定蓋蓋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之上,以將所述噴霧裝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之內,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對應設置,以使所述噴霧裝置通過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進行噴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外殼的外表面上設有容置殼,所述頭發吹風裝置還包括容置蓋,所述容置蓋具有噴霧孔,其中,所述容置殼與所述本體外殼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噴霧裝置可拆卸地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內,所述容置蓋與所述容置殼固定連接,以將所述噴霧裝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之內,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對應設置,以使所述噴霧裝置通過所述噴霧口與所述噴霧孔進行噴霧,所述噴霧裝置包括液體容器及霧化器,其中,所述噴霧口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一側壁上,所述霧化器固定連接到所述噴霧口上,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二側壁設有第一電極板,所述容置殼的內壁設有與所述第一電極板對應的第二電極板,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板與所述第二電極板電接觸,以向所述霧化器提供工作電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裝置包括液體容器及霧化器,其中,所述噴霧口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一側壁上,所述霧化器固定連接到所述噴霧口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裝置包括液體容器、霧化器及液體導管,其中,所述液體容器的第一側壁具有液體通孔,所述液體導管的一端固定置于所述液體通孔中,所述液體導管的另一端與所述霧化器固定連接,以形成所述噴霧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裝置的上壁設有第一液體注入口,所述固定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液體注入口對應的第一液體注入孔。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裝置的上壁設有第二液體注入口,所述容置殼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液體注入口對應的第二液體注入孔。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裝置還包括液體吸收器,其中,所述液體吸收器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中,所述液體吸收器的另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噴霧口中,并與所述霧化器貼合。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發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裝置還包括液體吸收器,其中,所述液體吸收器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液體容器之內,所述液體吸收器的另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液體導管之中,并與所述霧化器貼合。
【文檔編號】A45D20/10GK203986597SQ20142023881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0日
【發明者】覃波 申請人:深圳市今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