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包括外殼和支架,該外殼包括第一膠層,該第一膠層外設有第二膠層,該第二膠層外設有第三膠層,手機貼于該第一膠層內,該支架扣合于該外殼并與手機貼合。上述新型手機保護套通過三層膠層全方面保護手機,可以防止手機在摔落時外力直接作用于手機上,對手機造成損壞;多層保護套結合不但能使手機具有很好的防摔功能,通過設有的支架和膜片防塵可進一步增強手機的抗摔性,并具有很好的防塵作用;軟膠與硬膠的結合,三層膠層相互之間、外殼與支架之間均通過槽扣結合,方便組裝和拆卸。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最基本的通訊工具。然而,現在的手機結構過于脆弱,手機不小心經常會摔到地面等表面比較堅硬處,容易對手機的內部組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外部也會被刮傷磨損而變得難看,尤其是高端手機,由于價格不菲,由此造成的維修費用也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防摔、防塵能全方面保護手機的保護套。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包括外殼和支架,該外殼包括第一膠層,該第一膠層外設有第二膠層,該第二膠層外設有第三膠層,手機貼于該第一膠層內,該支架扣合于該外殼并與手機貼合。
[0005]該支架為與外殼形狀相對應的框架,在該框架內設有擋片。
[0006]該擋片設于該支架上下兩端。
[0007]該支架設有膜片,該膜片貼于該擋片接觸手機的一側。
[0008]該膜片通過膠紙粘貼于該支架上。
[0009]該第一膠層和第二膠層分別包括有外框面和與外框面對應的內框面,該第一膠層內框面設有若干凹槽。
[0010]該第二膠層外框面的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凸槽,該第三膠層與該第二膠層的兩側相對應處設有若干通槽,該凸槽扣合于該通槽使該第三膠層與該第二膠層扣合。
[0011]該二膠層內框面的四角和上端分別設有凹槽,該第一膠層與該第二膠層的四角和上端相對應處設有若干凸槽,該凸槽扣合于該凹槽使該第二膠層與該第一膠層扣合。
[0012]該第一膠層、該第二膠層和該第三膠層為軟膠,該支架為硬膠。
[0013]該第三膠層設有按鍵,該按鍵與手機接觸。
[0014]上述新型手機保護套通過三層膠層全方面保護手機,可以防止手機在摔落時外力直接作用于手機上,對手機造成損壞;多層保護套結合不但能使手機具有很好的防摔功能,通過設有的支架和膜片防塵可進一步增強手機的抗摔性,并具有很好的防塵作用;軟膠與硬膠的結合,三層膠層相互之間、外殼與支架之間均通過槽扣結合,方便組裝和拆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新型手機保護套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新型手機保護套外殼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新型手機保護套另一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新型手機保護套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10、外殼;12、第一膠層;122、外框面;124、內框面;126、凹槽;128、凸槽;14、第二膠層;142、外框面;144、內框面;146、凹槽;148、凸槽;16、第三膠層;162、通槽;164、按鍵;
[0020]20、支架;22、擋片;24、膜片;
[0021]100、手機保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手機保護套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3]請參見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100,包括外殼10和支架20,該外殼10包括第一膠層12,該第一膠層12外設有第二膠層14,該第二膠層14外設有第三膠層16,手機貼于該第一膠層12內,該支架20扣合于該外殼10并與手機貼合。
[0024]該支架20為與外殼10形狀相對應的框架,在該框架內設有擋片22 ;該擋片22設于該支架20的上下兩端;該支架20設有膜片24,該膜片24貼于該擋片22接觸手機的一側;該膜片24通過膠紙粘貼于該支架20上。
[0025]該第一膠層12和第二膠層14分別包括有外框面122、142和與外框面對應的內框面124、144,該第一膠層12的內框面124設有若干凹槽126,由于手機貼于該第一膠層,因此在該第一膠層設有凹槽126,可對手機起到散熱作用。
[0026]該第二膠層14的外框面142的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凸槽148,該第三膠層16與該第二膠層14的兩側相對應處設有若干通槽162,該凸槽148扣合于該通槽162使該第三膠層16與該第二膠層14扣合。
[0027]該第一膠層12、第二膠層14的內、外框面上所設有的凹槽和凸槽,形成堅直紋理,像汽泡一樣的充斥在各膠層和膠層與手機之間,在防摔、防撞過程中具有二次緩沖作用。
[0028]該二膠層14的內框面144的四角和上端分別設有凹槽146,該第一膠層12與該第二膠層14的四角和上端相對應處設有若干凸槽128,該凸槽128扣合于該凹槽146使該第二膠層14與該第一膠層12扣合。
[0029]該第一膠層12、該第二膠層14和該第三膠層16為軟膠,該支架20為硬膠,該第一膠層12、該第二膠層14、該第三膠層16和該支架20均為一體成型。
[0030]該第三膠層16設有按鍵164,該按鍵164與手機接觸,在該第三膠層上還設有防塵塞,通過防塵塞可防止塵粒通過耳塞孔和充電孔進入。
[0031]本實用新型手機保護套在使用時,先將膜片貼于支架20上,手機置于支架內,使得膜片貼于手機屏幕;再組合第一膠層12、第二膠層14和第三膠層16,使之組合成外殼,最后將支架與外殼扣合組成完整手機保護套。
[0032]上述新型手機保護套通過三層膠層全方面保護手機,可以防止手機在摔落時外力直接作用于手機上,對手機造成損壞;多層保護套結合不但能使手機具有很好的防摔功能,通過設有的支架和膜片防塵可進一步增強手機的抗摔性,并具有很好的防塵作用;軟膠與硬膠的結合,三層膠層相互之間、外殼與支架之間均通過槽扣結合,方便組裝和拆卸。
[003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和支架,該外殼包括第一膠層,該第一膠層外設有第二膠層,該第二膠層外設有第三膠層,手機貼于該第一膠層內,該支架扣合于該外殼并與手機貼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支架為與外殼形狀相對應的框架,在該框架內設有擋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擋片設于該支架上下兩端。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支架設有膜片,該膜片貼于該擋片接觸手機的一側。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膜片通過膠紙粘貼于該支架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膠層和第二膠層分別包括有外框面和與外框面對應的內框面,該第一膠層內框面設有若干凹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第二膠層外框面的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凸槽,該第三膠層與該第二膠層的兩側相對應處設有若干通槽,該凸槽扣合于該通槽使該第三膠層與該第二膠層扣合。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二膠層內框面的四角和上端分別設有凹槽,該第一膠層與該第二膠層的四角和上端相對應處設有若干凸槽,該凸槽扣合于該凹槽使該第二膠層與該第一膠層扣合。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膠層、該第二膠層和該第三膠層為軟膠,該支架為硬膠。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機保護套,其特征在于:該第三膠層設有按鍵,該按鍵與手機接觸。
【文檔編號】A45C11/24GK204015429SQ201420456523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明者】邱宏華 申請人:邱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