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鑰匙扣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鑰匙扣。包括有匙扣體和封閉擋桿,所述匙扣體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封閉擋桿的連接臺,封閉擋桿的一端設置有與連接臺配合連接的連接口,該連接口能使封閉擋桿以連接臺為轉軸轉動且在轉動平面上不能脫離連接臺,在連接臺處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中安裝有連接釘,該連接釘兩端設有限制封閉擋桿沿連接釘軸向移動的凸臺,在連接臺處設有壓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可以利用一塊金屬板直接切割形成,可以做成方形、圓形等形狀,而且匙扣體可以將多個扣環做成一體,產品表面沒有明顯的凸起等阻礙物,既可以作為鑰匙扣配合鑰匙圈使用,亦可以環環相扣既作為鑰匙扣又作為要是圈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鑰匙扣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掛扣鑰匙的一種鑰匙扣。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鑰匙扣都是以匙扣體和封閉擋桿連接處的連接釘為轉軸旋轉,該類鑰匙扣在兩者連接處的匙扣體需要加工得比封閉擋桿厚且在側面設置兩個側翼以安裝封閉擋桿,連接釘防止封閉擋桿從轉動平面方向上脫離,側翼防止封閉擋桿從垂直轉動平面的方向脫離,該類產品因本身結構限制,不能制造得很小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靈活,匙扣體和封閉擋桿可以做成一樣厚度,即可作為鑰匙扣使用又可作為鑰匙圈使用的鑰匙扣。
[0005]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鑰匙扣,包括有匙扣體和封閉擋桿,所述匙扣體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封閉擋桿的連接臺,封閉擋桿的一端設置有與連接臺配合連接的連接口,另一端為自由端,該連接口能使封閉擋桿以連接臺為轉軸轉動且在轉動平面上不能脫離連接臺,封閉擋桿和匙扣體相靠接并構成環狀,在連接臺處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中安裝有連接釘,該連接釘兩端設有限制封閉擋桿沿連接釘軸向移動的凸臺,在連接臺處設有壓簧,壓簧的一端靠接匙扣體,另一端靠接封閉檔桿。
[0006]上述連接臺為圓環形結構,其內環孔即為安裝孔,相應地連接口為開口寬度小于內徑的過半圓結構。
[0007]作為進一步改進,上述連接臺包括有兩個相隔平行設置的圓環形結構。
[0008]上述壓簧為環形彈簧,其設置在兩個圓環形結構之間的間隙中,由連接釘穿過其環孔限制其移動,其一端靠接匙扣體,另一端靠接封閉檔桿。
[0009]上述封閉擋桿圍成過半圓結構連接口的一端有兩個端面,分別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該兩個端面都為斜面結構,相應地匙扣體上與該兩個端面的接觸面分別為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該兩個接觸面也為斜面結構,其中第一端面和第一接觸面在封閉擋桿的自由端和匙扣體靠接時接觸相抵,第二端面和第二接觸面在封閉擋桿的自由端向匙扣體內旋轉脫離后接觸相抵。
[0010]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傾斜的方向經過過半圓結構的圓心,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傾斜的方向經過圓環形結構的環心。
[0011]上述連接臺與匙扣體一體成型。
[0012]上述匙扣體在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的厚度與封閉擋桿在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相等。
[0013]上述匙扣體上設有用于安裝鑰匙圈的掛件孔。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連接臺實現轉動且防止封閉擋桿從轉動平面方向脫落,連接釘防止封閉擋桿從垂直轉動平面的方向脫落,一來可以增加轉動軸的強度,二來可以將匙扣體和封閉擋桿做成一樣厚度使得表面整體平滑過度,為產品小型化提供了前提條件,而且制造起來也簡單,可以利用一塊金屬板直接切割形成,本實用新型可以做成方形、圓形等形狀,而且匙扣體可以將多個扣環做成一體,在使用方面因本實用新型體積小,產品表面沒有明顯的凸起等阻礙物,既可以作為鑰匙扣配合鑰匙圈使用,亦可以環環相扣既作為鑰匙扣又作為要是圈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一。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二。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匙扣體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封閉擋桿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鑰匙扣,包括有匙扣體I和封閉擋桿2,所述匙扣體I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封閉擋桿2的連接臺3,該連接臺3為圓環形結構,封閉擋桿2的一端設置有與連接臺3配合連接的連接口 4,該連接口 4為開口寬度小于內徑的過半圓結構,另一端為自由端,該連接口 4能使封閉擋桿2以連接臺3為轉軸轉動且在轉動平面上不能脫離連接臺3,封閉擋桿2和匙扣體I相靠接并構成環狀,圓環形結構內環孔即為安裝孔5,該安裝孔5與轉動平面垂直,該安裝孔5中安裝有連接釘6,該連接釘6兩端設有限制封閉擋桿2沿連接釘6軸向移動的凸臺,在這里采用對接連接釘6,在連接臺3處設有壓簧7,壓簧7的一端靠接匙扣體1,另一端靠接封閉檔桿2。
[0022]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臺3實現轉動且防止封閉擋桿2從轉動平面方向脫落,連接釘6防止封閉擋桿2從垂直轉動平面的方向脫落,一來可以增加轉動軸的強度,二來可以將匙扣體I和封閉擋桿2做成一樣厚度使得表面整體平滑過度,為產品小型化提供了前提條件,而且制造起來也簡單,可以利用一塊金屬板直接切割形成,本實用新型可以做成方形、圓形等形狀,而且匙扣體I可以將多個扣環做成一體,在使用方面因本實用新型體積小,產品表面沒有明顯的凸起等阻礙物,既可以作為鑰匙扣配合鑰匙圈使用,亦可以環環相扣既作為鑰匙扣又作為要是圈使用。
[0023]作為進一步改進,連接臺3包括有兩個相隔平行設置的圓環形結構,壓簧7為環形彈簧,其設置在兩個圓環形結構之間的間隙中,由連接釘6穿過其環孔限制其移動,其一端靠接匙扣體1,另一端靠接封閉檔桿2。
[0024]在本實施例中,封閉擋桿2圍成過半圓結構連接口 4的一端有兩個端面,分別為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22,該兩個端面都為斜面結構,相應地匙扣體I上與該兩個端面的接觸面分別為第一接觸面11和第二接觸面12,該兩個接觸面也為斜面結構,其中第一端面21和第一接觸面11在封閉擋桿2的自由端和匙扣體I靠接時接觸相抵,第二端面22和第二接觸面12在封閉擋桿2的自由端向匙扣體I內旋轉脫離后接觸相抵。該結構是為了防止封閉擋桿2轉向過度,在有該結構前提下,即使封閉擋桿2的自由端及與之相靠的匙扣體I端不做成斜面,封閉擋桿2亦不會轉出匙扣體I的外面。
[0025]為了便于切割加工和配合緊密,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22傾斜的方向經過過半圓結構的圓心,第一接觸面11和第二接觸面12傾斜的方向經過圓環形結構的環心,通過上述設置,端面和接觸面在封閉擋桿2轉動到位置時即可完全接觸相抵,不會出現只有部分平面接觸。
[0026]在本實施例中,封閉擋桿2的自由端及與之相靠的匙扣體I端也做成斜面結構,能進一步保證封閉擋桿2不會轉出匙扣體I的外面。
[0027]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制造加工,上述連接臺3與匙扣體I 一體成型。
[0028]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匙扣體I在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的厚度與封閉擋桿2在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相等,以便減少凸起的阻礙物,使得本實用新型既可作為鑰匙扣使用,又可作為鑰匙圈使用,為了安裝鑰匙圈,可以在匙扣體I上設置掛件孔8有用于安裝鑰匙圈或繩子。
[0029]以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原則之內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鑰匙扣,包括有匙扣體和封閉擋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匙扣體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封閉擋桿的連接臺,封閉擋桿的一端設置有與連接臺配合連接的連接口,另一端為自由端,該連接口能使封閉擋桿以連接臺為轉軸轉動且在轉動平面上不能脫離連接臺,封閉擋桿和匙扣體相靠接并構成環狀,在連接臺處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中安裝有連接釘,該連接釘兩端設有限制封閉擋桿沿連接釘軸向移動的凸臺,在連接臺處設有壓簧,壓簧的一端靠接匙扣體,另一端靠接封閉檔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臺為圓環形結構,其內環孔即為安裝孔,相應地連接口為開口寬度小于內徑的過半圓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臺包括有兩個相隔平行設置的圓環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簧為環形彈簧,其設置在兩個圓環形結構之間的間隙中,由連接釘穿過其環孔限制其移動,其一端靠接匙扣體,另一端靠接封閉檔桿。
5.根據權利要求2到4任一項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擋桿圍成過半圓結構連接口的一端有兩個端面,分別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該兩個端面都為斜面結構,相應地匙扣體上與該兩個端面的接觸面分別為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該兩個接觸面也為斜面結構,其中第一端面和第一接觸面在封閉擋桿的自由端和匙扣體靠接時接觸相抵,第二端面和第二接觸面在封閉擋桿的自由端向匙扣體內旋轉脫離后接觸相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傾斜的方向經過過半圓結構的圓心,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傾斜的方向經過圓環形結構的環心。
7.根據權利要求1到4任一項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臺與匙扣體一體成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臺與匙扣體一體成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匙扣體在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的厚度與封閉擋桿在垂直轉動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相等。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匙扣體上設有用于安裝鑰匙圈的掛件孔。
【文檔編號】A44B15/00GK204259982SQ201420803579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8日
【發明者】吳勁松 申請人:吳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