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夜行傘。
背景技術:
雨傘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主要用于遮陽、擋風、以及遮雨,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也出現越來越多的各種新型傘具。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1453713 U)公開了一種安全節能夜行傘,包括傘面、支桿和設置在傘面、支桿之間的傘架,傘面內側邊沿設有環形反光帶,反光帶為分體式結構且利用隱形拉鎖或尼龍粘扣相互連接;支桿上固接有插座,在插座上插裝有電筒。使電筒與雨傘相結合,方便在夜晚走路時看清道路。
但是,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夜行傘由于插座和電筒安裝于支桿上,這樣就會使傘面無法完全收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夜行傘,在方便夜間撐傘行走照明的同時,當傘面收起時能使傘面完全收起。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夜行傘包括:傘面、傘桿、以及傘柄;其中,傘面的內側外邊沿處設有環形反光帶;傘柄處設有一墊塊,墊塊與傘柄滑移連接,墊塊的中部設 有一安裝孔,安裝孔內安裝有手電;墊塊上設有固定裝置。
進一步的,固定裝置包括分別設置于傘柄兩側固定板和夾緊板;其中,夾緊板相對于傘柄的另一側設有控制桿,控制桿貫穿墊塊。
進一步的,固定板和夾緊板分別設于安裝孔內側壁的兩側。
進一步的,傘桿的頂端可拆卸連接有頂桿,并且,頂桿內部設有微型錄像機。
進一步的,傘柄內設有報警裝置,傘柄的底側設有充電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夜間行走時,通過環形反光帶可反射外部照射過來的燈光,方便遠方車輛發現,增加行走的安全,在日間使用本發明的夜行傘時,墊塊可增加手持的握力感,增加手部的舒適度,當夜間使用時,將墊塊移動至與傘桿垂直的位置,然后,將手電安裝到安裝孔內,再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就使手電固定在墊塊上,無需一手拿傘一手拿手電,更加方便使用,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墊塊的可移動,當需要安裝手電時,墊塊移動至與傘桿垂直處,當不需要安裝手電時,墊塊移動至手柄的正下方,從而避免了影響傘布的收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夜行傘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夜行傘中傘柄的剖視圖。
圖中,1、傘面;11、環形反光帶;2、傘桿;3、傘柄;31、報警裝置;32、充電孔;4、墊塊;5、手電;6、固定裝置;61、固定板;62、夾緊板;63、控制桿;7、頂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夜行傘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夜行傘包括:傘面1、傘桿2、以及傘柄3;其中,傘面1的內側外邊沿處設有環形反光帶11;傘柄3處設有一墊塊4,墊塊4與傘柄3滑移連接,墊塊4的中部設有一安裝孔(圖中未示出),安裝孔內安裝有手電5;墊塊4上設有固定裝置6。
在夜間行走時,通過環形反光帶11可反射外部照射過來的燈光,方便遠方車輛發現,增加行走的安全,在日間使用本發明的夜行傘時,墊塊4可增加手持的握力桿,增加手部的舒適度,當夜間使用時,將墊塊4移動至與傘桿2垂直的位置,然后,將手電5安裝到安裝孔內,再通過固定裝置6固定,就使手電5固定在墊塊4上,無需一手拿傘一手拿手電5,更加方便使用。
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夜行傘中傘柄的剖視圖,固定裝置6包括分別設置于傘柄3兩側固定板61和夾緊板62;其中,夾緊板62相對于傘柄3的另一側設有控制桿63,控制桿63貫穿墊塊4。通過控制桿63推動夾緊板62運動,使夾緊板62與固定板61配合將墊塊4固定在傘柄3上。
固定板61和夾緊板62分別設于安裝孔內側壁的兩側,這樣通過固定板 61和夾緊板62也可將手電5固定在安裝孔內。
如圖1所示,傘桿2的頂端可拆卸連接有頂桿7,并且,頂桿7內部設有微型錄像機(圖中未示出),微型錄像機可錄制夜間使用時的視頻,如果出現事故時方便提取錄制的視頻作為證據,同時頂桿7與傘桿2可拆卸連接方便由微型錄像機內提取視頻。
如圖1所示,傘柄3內設有報警裝置31,傘柄3的底側設有充電孔32,當夜間獨自一個人行走時,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可控制報警裝置31發出警報,對不法分子起到警告的作用,同時可通過充電孔32可為報警裝置31進行充電。
以上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