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們用以養護腰部椎骨和肌肉的日用保健品,尤其是腰帶本體集合了磁療、牽引及固定的功效,另有三個輔助腰帶可發揮它們各自專有的使用功能與腰帶本體結合達到相輔相成、一物多用的目的。
背景技術:
骨骼和肌肉是人體生活、工作中的支柱及力量來源,尤其是腰椎和腰肌可說對生活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習慣動作往往被人忽視,腰部沒正確用力就極易引起急性軟組織損傷、腰部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如不及時治愈就會造成慢性腰肌疼痛、腰椎和腰肌功能下降,給生活和工作造成極大的麻煩,因此,市場上就出現了各種控制改善腰部勞損病情的養護腰帶,其養護原理旨在活血通絡、通經化瘀、促進腰部血液循環,牽伸肌膜粘連、緩解肌肉痙攣和肌膜組織的作用。
目前,市場上的護腰帶品種很多,其構造基本雷同,具有保暖、磁療、熱蒸、冷敷、牽引及固定等功效,但這些功效不能在一種護腰帶上同時兼備,使用中只可單獨達到較強的一種效果,容易產生護理疲勞,后果是雖能減緩局部的疼痛,但卻使該部位的肌肉彈性下降,一旦不注意,疼痛又會重復發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這些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合多功能護腰帶,力求全方位地對腰部發揮理療養護作用,它由一條腰帶本體和三個輔助腰帶組合構成。
所述的腰帶本體平面形狀是:腰帶本體上邊為一條對稱的拋物線,腰帶本體下邊為一條直線,兩端由半圓線相連接的長條;所述的腰帶本體中間段為后腰帶,該后腰帶由四層材料疊加縫合,從貼住腰部的第一層起是粘膠纖維布,該粘膠纖維布的正面中間縱向縫合著輔助腰帶粘條,粘膠纖維布的背面均勻熱熔上許多按矩陣排列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由由含容重80%的砭石粉與含容重20%的硅膠混合制成,粘膠纖維布后面是一層輕軟的丙綸纖維白絨布,丙綸纖維白絨布后面是一層1.8-2.0毫米厚的牦牛皮革(或者是人造皮革),在牦牛皮革表面用棉布條覆蓋縫制出五根插槽,該五根插槽均勻分布,其中間的一個插槽內插有一根條形彈性塑料板,兩邊對稱分布的四個插槽內各插有一條寬度為10mm、厚度為2mm弧形的彈性鋼板,在五根插槽兩側中部各分布著兩顆直徑為12mm、厚度為2.5mm的圓形電氣石,該電氣石共有12顆、均勻排列粘貼在牦牛皮革上,所述的牦牛皮革的后面覆蓋著一層滌綸布;在所述的后腰帶的兩邊連著側腰帶,該側腰帶各由兩段彈力松緊帶在中間互相疊加組成;所述的彈力松緊帶另一端各連著前腰帶,該前腰帶由一層棉絨布和混紡腈綸纖維布疊加縫合制成,并在左前腰帶端部的反面縫有一塊粘布;所述的主腰帶本體的反面在后腰帶、側腰帶和前腰帶的連接處分別用四根縫線布條按縱向縫合,兩根后彈力帶一頭分別連接在所述的主腰帶本體的反面中間偏下處;另一頭各穿過一個調節扣分連接在后腰帶左右兩邊偏上處、形成對稱交叉的籬笆狀;在所述的兩個前腰帶與側腰帶的連接處各連著一根松緊調節帶,每根松緊調節帶的另一頭分別穿過一個調節扣、并在松緊調節帶端部的反面各縫有一段粘條;所述的腰帶本體四周用滌綸纖維布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
所述的輔助腰帶之一是由一層滌綸纖維布與一層膠粘纖維布疊加縫合制成的矩形狀布袋,該矩形狀布袋外形尺寸近似于后腰帶外形尺寸、并在其反面縫有一段粘條與所述的輔助腰帶粘條相配可黏在一起,該所述矩形狀布袋四周用滌綸纖維布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在所述的膠粘纖維布表面熱熔上許多小顆粒,這些小顆粒由含容重80%的電氣石粉粒與含容重20%的硅膠混合制成。
所述的輔助腰帶之二是由一層滌綸纖維布與一層羊絨布疊加縫合制成的矩形狀布袋,該矩形狀布袋外形尺寸近似于后腰帶外形尺寸、并在其反面縫有一段粘條與所述的輔助腰帶粘條相配可黏在一起,該所述矩形狀布袋四周用滌綸纖維布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在該矩形狀布袋中覆蓋著一層含容重90%的艾絨與含容重10%活性竹炭粉的混合物,該矩形狀布袋用棉線縫被分隔成許多小方格。
所述的輔助腰帶之三是由一層滌綸纖維布和一層網格布疊加縫合制成的矩形狀布袋,該矩形狀布袋外形尺寸小于后腰帶外形尺寸、并在其反面縫有一段粘條與所述的輔助腰帶粘條相配可黏在一起,該所述矩形狀布袋四周用滌綸纖維布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在該矩形狀布袋上邊緣制有一條開口,從開口處可放置進市售的電加熱暖手袋或冰水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組合多功能護腰帶,所述的腰帶本體集合了磁療、牽引及固定的功效,所述的三個輔助腰帶可依靠其反面的粘條與所述的腰帶本體黏在一起、并可發揮它們各自專有的保暖、理療、熱蒸、冷敷功效,達到一物多用、綜合養護腰部椎骨和肌肉的目的,而且輔助腰帶可多次交換使用,避免了部護理疲勞,使護腰、養腰之功能更科學,效果更明顯。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及其局部剖開視圖。
圖2是圖1的后視圖
圖3是彈性鋼板條正面及重合剖面放大圖。
圖4是電氣石正面視圖和俯視圖。
圖5是自發熱腰帶主視圖及其局部剖開視圖。
圖6是外來冷熱源腰帶主視圖及其局部剖開視圖。
圖7是遠紅外腰帶主視圖及其局部剖開視圖。
圖8是本發明立體外觀圖。
圖中1.前腰帶,2.上邊,3.側腰帶,4.插槽,5.白絨布,6.彈性塑料板,7.電氣石,8.彈性鋼板,9.松緊調節帶,10.下邊,11.粘布,12.調節扣,13.后腰帶,14.電氣石粉粒,15.滌綸纖維布,16.膠粘纖維布②,17.網格布,18.開口,19.艾絨和活性竹炭粉,20.羊絨布,21.粘條,22.輔助腰帶粘條,23.縫線布條,24.后彈力帶,25.膠粘纖維布①。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組合多功能護腰帶由一條腰帶本體和三個輔助腰帶組合構成。
所述的腰帶本體平面形狀是:上邊(2)為一條對稱的拋物線,下邊(10)為一條直線,兩端由半圓線相連接的長條;所述的腰帶本體中間段為后腰帶(13),該后腰帶(13)由四層材料疊加縫合,從貼住腰部的第一層起是粘膠纖維布①(25),該粘膠纖維布①(25)的正面中間縱向縫合著輔助腰帶粘條(22)、該粘膠纖維布①(25)的背面均勻熱熔上許多按矩陣排列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由含容重80%的砭石粉與含容重20%的硅膠混合制成,《黃帝內經》中說砭石是能治病的石頭。砭石腰帶在保健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砭石通過超聲波可對人體的細胞產生一定的熱作用,使細胞出現微小的運動,所產生的熱量具有鎮痛,解除肌肉痙攣,改善組織微循環等作用,從而改變病變細胞的狀態。所述的腰帶本體貼住腰部的第一層就是利用砭石粉顆粒達到激活腰部血液循環、改善肌腱僵硬之目的;粘膠纖維布①(25)后面是一層輕軟的丙綸纖維白絨布(5),丙綸纖維白絨布(5)后面是一層1.8-2.0毫米厚的牦牛皮革(或者是人造皮革),在牦牛皮革表面用條狀布條覆蓋縫制出五根插槽(4),該五根插槽(4)均勻分布,其中間的一個插槽(4)內插有一根條形彈性塑料板(6),兩邊對稱分布的四個插槽(4)內各插有寬度為10mm、厚度為2mm弧形的彈性鋼板(8),具有加厚的牦牛皮本體,一方面增加了護腰帶的挺度,另一方面確保所覆蓋的患部保持較高的皮膚溫度和潮濕度,自身產生熱蒸理療效果,有利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環。牦牛皮帶內層附加弧形彈性鋼板(8)和彈性塑料板(6),增強了牦牛皮本體對腰部的支撐、牽引和固定作用,有效支撐脊柱和腰椎,增強腰肌收縮力,更好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質增生、腰椎肥大、椎管狹窄等病癥所導致的腰痛。在五根插槽(4)兩側中部各分布著兩顆直徑為12mm、厚度為2.5mm的圓形電氣石(7),該電氣石(7)共有12顆、均勻排列粘貼在牦牛皮革上,電氣石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常溫下發射遠紅外線,其波長范圍恰好在與人體相匹配的4-14微米,能長期產生0.06毫安微電流,它又被稱為天然太陽能電池,永不衰竭,可不斷補充和調節人體的生物電,使毛細血管擴張、病理電位恢復正常,從而對腰部起到保健的作用。所述的牦牛皮革的后面覆蓋著一層滌綸布;在所述的后腰帶(13)的兩邊連著側腰帶(3),該側腰帶(3)各由兩段彈力松緊帶在中間互相疊加組成;所述的彈力松緊帶另一端各連著一段前腰帶(1),該前腰帶(1)由一層棉絨布和混紡腈綸纖維布疊加縫合制成,并在左前腰帶端部的反面縫有一塊粘布(11);所述的主腰帶本體的反面在后腰帶(13)、側腰帶(3)和前腰帶(1)的連接處分別有四根縫線布條(23)按縱向縫合,兩根后彈力帶(24)一頭各連接在所述的主腰帶本體的反面中間偏下處;另一頭各穿過一個調節扣(12)分連接在后腰帶(13)左右兩邊偏上處、形成對稱交叉的籬笆狀;在所述的兩個前腰帶(1)與側腰帶(3)的連接處各連著一根松緊調節帶(9),每根松緊調節帶(9)的另一頭分別穿過一個調節扣(12)、并在松緊調節帶(9)端部的反面各縫有一段粘條(21);所述的腰帶本體四周用滌綸纖維布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
所述的輔助腰帶之一是由一層滌綸纖維布(15)與一層膠粘纖維布②(16)疊加縫合制成的矩形狀布袋,該矩形狀布袋外形尺寸近似于后腰帶(13)外形尺寸、并在其反面縫有一段粘條與所述的輔助腰帶粘條(22)相配可黏在一起,該所述矩形狀布袋四周用滌綸纖維布(15)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在所述的膠粘纖維布②(16)表面熱熔上許多小顆粒,這些小顆粒由含容重80%的電氣石粉粒與含容重20%的硅膠混合制成,這種電氣石粉粒(14)輔助腰帶可以加強腰帶本體中電氣石(7)對腰部補充更多的遠紅外線,達到依靠自然發熱養護腰部椎骨和肌肉之目的。
所述的輔助腰帶之二是由一層滌綸纖維布(15)與一層羊絨布(20)疊加縫合制成的矩形狀布袋,該矩形狀布袋外形尺寸近似于后腰帶(13)外形尺寸、并在其反面縫有一段粘條與所述的輔助腰帶(22)粘條相配可黏在一起,該所述矩形狀布袋四周用滌綸纖維布(15)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在該矩形狀布袋中覆蓋著一層含容重90%的艾絨與含容重10%活性竹炭粉(19)的混合物,該矩形狀布袋用棉線縫分隔成許多小方格,使艾絨和活性竹炭粉(19)的混合物不致堆積成團。眾所周知,活性竹炭是當代在燒制竹炭基礎上最新研制、開發出的一種天然環保材料,它具有許多不亞于傳統的活性炭的優良物理特性,尤其是取自本地(浙江遂昌)五年生以上的孟宗竹,在高溫無氧條件下使之受熱分解、并通過高溫蒸汽進一步活化得到的活性竹炭,具有一定的電物理性能,試驗表明:它能產生紅外線,產生的紅外線波長在8-25微米。能與人體紅外線吸收譜匹配,因而皮膚接受了遠紅外線就能迅速達到皮膚內層,特別是對4-14微米波長的紅外線是吸收效果最為明顯,可引起人體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環,達到對腰部的保暖保健、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這些特性已經得到國際、國內內有關科研部門的證明,浙江遂昌的活性竹炭也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為我國著名的竹炭之鄉。
將艾葉曬干搗碎如絨稱“艾絨”,用蘄艾葉制成的艾絨不僅能治療多種疾病,還具有異香,藥物學家李時珍對蘄艾推崇有加,并記錄在《本草綱目》中說:近代惟湯陽者謂之北艾,四明者謂之海艾,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將此艾絨與活性竹炭粉組合相輔相成,產生一種保養腰部椎骨、治療腰部病痛之效果。
所述的輔助腰帶之三是由一層滌綸纖維布(15)和一層網格布(17)疊加縫合制成的矩形狀布袋,該矩形狀布袋外形尺寸小于后腰帶(13)外形尺寸、并在其反面縫有一段粘條與所述的輔助腰帶(22)粘條相配可黏在一起,該所述矩形狀布袋四周用滌綸纖維布(15)條包邊縫合成一個整體,在該矩形狀布袋上邊緣制有一條開口(18),從開口(18)處可放置進市售的電加熱暖手袋或冰水袋,當急性腰痛時應采用冷敷,可減輕炎癥或痛楚;而當腰肌酸痛、疲勞或慢性發炎,則可采用熱敷,這種冰水袋亦可以放在微波爐中加熱后使用以造出濕熱的效果,濕熱比干熱的滲透率高幾十倍,適用于增加血流,減低肌肉的酸痛,使用時非常舒適
這種組合多功能護腰帶中的腰帶本體集合了磁療、牽引及固定的功效,所述的三個輔助腰帶可依靠其反面的粘條與所述的腰帶本體黏在一起、并可發揮它們各自專有的自然發熱、保暖、理療、熱蒸、冷敷的功效,達到相輔相成、一物多用、綜合養護腰部椎骨和肌肉的目的,而且輔助腰帶更換方便快捷,可多次交換使用,避免了部護理疲勞,使護腰、養腰之功能更科學,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