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安全帽。
背景技術:
安全帽在使用過程中往往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工人往往難以判斷同種類型中的安全帽哪個是自己所用的安全帽,容易產生混用,造成不衛生或者經常調整帽腔大小的情況,因此繼續設計一種可快速識別安全帽歸屬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可快速識別安全帽歸屬的新型安全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體,所述帽體外側壁的頂端延伸有V型加強凸起,所述V型加強凸起的開口朝向帽體的正后方;所述帽體外側壁的頂端設置有警示燈;所述帽體外側壁的兩側各設置有透明容納盒,所述容納盒包括透明的塑料板,所述塑料板的內部開設有可以容納紙條的空腔,所述塑料板的上側壁設置有連通所述空腔的開口。
所述V型加強凸起的側壁上設置有連接帽體內外側的通氣孔。
所述帽體靠近帽沿的外側周壁包設有反光層。
所述帽體正前方的外壁上固定有照明燈。
本實用新型通過簡單的設計,在安全帽帽體的兩側加裝透明的容納盒,工人可以將其名字寫在紙條上放入容納盒,避免造成錯拿的情況,同時工人也可將待辦事項或者注意事項放入另一個容納盒中,鮮明注目,也可以放置安全宣傳字語,提醒他人或者自己注意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方案做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所示的一種新型安全帽的實施例,包括帽體1,所述帽體1外側壁的頂端延伸有V型加強凸起4,所述V型加強凸起4的開口朝向帽體1的正后方,所述V型加強凸起4的側壁上設置有連接帽體1內外側的通氣孔5。所述帽體1外側壁的頂端設置有警示燈3;所述帽體1兩側各設置有容納盒7,容納盒7為透明的塑料板,塑料板的內部開設有可以容納紙條的空腔,塑料板的上側壁設置有連通所述空腔的開口。所述帽體1靠近帽沿的外側周壁包設有反光層6;所述帽體1正前方的外壁上固定有照明燈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方案的最優實施例,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進一步限定,任何劣化或者等同變換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以內。
本實用新型中未提及的技術均為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