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加熱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雙控式多功能加熱飯盒。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飯盒成了上班族經常使用的生活物品,但是,傳統的飯盒擱置時間長了,需要對飯菜進行重新加熱,辦公室一角常常會出現爭先恐后使用微波爐加熱的場面。為了緩解這種局面,節約上班族的寶貴時間,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加熱飯盒或其它加熱用具,但這些加熱用具采用的電加熱體基本上是電熱絲、電熱棒或電熱管,電加熱體通過加熱金屬發熱盤,再由金屬發熱盤將熱傳遞到加熱用具本體,由于金屬發熱盤和加熱用具本體間的接觸不夠緊密,向外散失的熱量較多,這樣的加熱用具加熱效率較低。另一方面,電加熱體的功率主要取決于其長度,這導致應用時只能盤繞或纏繞安裝,安裝應用時必須作絕緣阻隔,這使得電熱體的結構較復雜、占用空間較大,這決定了電熱鍋的整體體積較大,使用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電熱絲的結構形態決定了電轉換成熱的損耗較大,溫度場不均勻。而電熱棒或電熱管等其它發熱元件耗電量大,而且容易損壞,使用壽命短,成本較高。此外,現有的加熱用具不同時具備加熱和保溫的功能,使用功能較為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傳統飯盒在使用過程中加熱不均勻、加熱效率低以及使用功能較為單一等不足,提出一種雙控式多功能加熱飯盒,能解決加熱不均勻的問題,能顯著提升加熱效率及加熱元件的使用壽命,豐富了傳統飯盒的使用功能,拓寬了飯盒的使用場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控式多功能加熱飯盒,由上蓋、蒸架、內膽和底殼疊加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蒸架和底殼的外殼兩側均設有作用槽,所述上蓋的上端設有滑動提手,所述上蓋的下端設有旋轉搭扣,所述內膽置于所述底殼的內部,所述內膽的下方設有加熱板,所述加熱板的上表面通過彈力圈與所述內膽密封連接,所述加熱板的下表面設有加熱控制器和保溫控制器,所述底殼兩側作用槽的底部分別設有電源插座安裝孔和控制面板安裝孔,所述電源插座安裝孔內設有電源插座,所述控制面板安裝孔內設有控制面板,所述加熱控制器和保溫控制器均通過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相連。
所述上蓋頂端設有出氣孔。
所述上蓋的作用槽內側設有滑槽,滑動提手上下滑動作用在滑槽中。
所述滑動提手是帶有雙S型曲線的手柄。
所述蒸架中心設有7個環形陣列的小蒸孔,小蒸孔外圍均布6個大蒸孔,大蒸孔與大蒸孔之間均設有1個小蒸孔。
所述內膽底部設有圓環狀凸起,圓環狀凸起表面設有環形凹槽。
所述彈力圈一面為光滑面,另一面帶有環狀凸起,光滑面與加熱板的上表面緊密貼合,環狀凸起與內膽底部的環形凹槽匹配相貼合。
所述旋轉搭扣的根部設置在上蓋作用槽的底端,并且旋轉搭扣的根部圍繞作用槽的底端旋轉,旋轉搭扣的頭部扣緊在底殼的上沿。
所述加熱板通過螺紋緊固件與內膽底部連接固定。
所述電源插座和控制面板均通過卡合的方式分別與電源插座安裝孔、控制面板安裝孔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控式多功能加熱飯盒,結構新穎,工作原理清晰,內膽底部設置加熱板,加熱板與內膽密封連接后在內膽內部放入液體,通過加熱板發熱后使液體形成蒸汽,從而對飯菜進行蒸煮或加熱,與傳統的飯盒相比,解決了加熱不均勻的問題,顯著提升了加熱效率及加熱元件的使用壽命,豐富了傳統飯盒的使用功能,進一步拓寬了飯盒的使用場合。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整體輪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內膽底部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底殼與內膽的全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底殼1、電源插座安裝孔1-1、控制面板安裝孔1-2、蒸架2、上蓋3、滑動提手4、大蒸孔5、內膽6、控制面板7、作用槽8、旋轉搭扣9、加熱板10、加熱控制器10-1、保溫控制器10-2、彈力圈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雙控式多功能加熱飯盒,由上蓋3、蒸架2、內膽6和底殼1疊加組成,上蓋3、蒸架2和底殼1的外殼兩側均設有作用槽8,上蓋3的上端設有滑動提手4,上蓋3的下端設有旋轉搭扣9,內膽6置于所述底殼1的內部,內膽6的下方設有加熱板10,加熱板10的上表面通過彈力圈11與內膽6密封連接,加熱板10的下表面設有加熱控制器10-1和保溫控制器10-2,底殼1兩側作用槽8的底部分別設有電源插座安裝孔1-1和控制面板安裝孔1-2,電源插座安裝孔1-1內設有電源插座,控制面板安裝孔1-2內設有控制面板7,加熱控制器10-1和保溫控制器10-2均通過控制面板7控制相連。
如圖1-4所示,一種雙控式多功能加熱飯盒,上蓋3頂端設有出氣孔;上蓋3的作用槽8內側設有滑槽,滑動提手4上下滑動作用在滑槽中;滑動提手4是帶有雙S型曲線的手柄;蒸架2中心設有7個環形陣列的小蒸孔,小蒸孔外圍均布6個大蒸孔5,大蒸孔5與大蒸孔5之間均設有1個小蒸孔;內膽6底部設有圓環狀凸起,圓環狀凸起表面設有環形凹槽;彈力圈11一面為光滑面,另一面帶有環狀凸起,光滑面與加熱板10的上表面緊密貼合,環狀凸起與內膽6底部的環形凹槽匹配相貼合;旋轉搭扣9的根部設置在上蓋3作用槽8的底端,并且旋轉搭扣9的根部圍繞作用槽8的底端旋轉,旋轉搭扣9的頭部扣緊在底殼1的上沿;加熱板10通過螺紋緊固件與內膽6底部連接固定;電源插座和控制面板均通過卡合的方式分別與電源插座安裝孔1-1、控制面板安裝孔1-2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工作原理清晰,內膽底部設置加熱板,加熱板與內膽密封連接后在內膽內部放入液體,通過加熱板發熱后使液體形成蒸汽,從而對飯菜進行蒸煮或加熱,與傳統的飯盒相比,解決了加熱不均勻的問題,顯著提升了加熱效率及加熱元件的使用壽命,豐富了傳統飯盒的使用功能,進一步拓寬了飯盒的使用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