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組合鞋用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26066閱讀:444來源:國知局
一種組合鞋用扣具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具,尤其涉及一種組合鞋用扣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鞋子的鞋面往往通過端緣車縫于鞋底表面的預定位置上,再與鞋底上膠結合,從而將鞋面永久地固接在鞋底上。如果是涼鞋,其后方的鞋跟帶亦是固定在鞋子大底后跟位置,一般人在購買之后,只要鞋子任何部位毀壞大概整雙鞋子就得丟掉了,而在市面上亦有可以活動拆組鞋面或鞋跟帶的拖鞋或涼鞋,但是其鞋面或鞋跟帶與大底連結部位,大都顯露在外面而影響鞋子美觀,加上其受限于鞋面或鞋跟帶與大底的結合方式,不能隨著使用者的需求而組接多種鞋面;并且現有鞋底與鞋面或鞋跟帶的連接扣具均埋設在鞋底內,在鞋底側面按壓控制結構開合,其結構較為復雜,使用很不方便,導致出現故障后不易更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鞋用扣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組合鞋用扣具,包括連接件、子扣、母座、卡接件和蓋片,連接件固接于子扣;母座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配合子扣插裝的第一槽和用于固定卡接件的第二槽,子扣與卡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蓋片固接于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口沿。

優選地,卡接件包括弧形板、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通過弧形板連接,弧形板、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一體成型,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互相平行;卡接件頂部設有凸條,子扣端部下表面設有與所述凸條卡接配合的卡位槽;弧形板具備驅使凸條朝著卡位槽抵壓的彈性應力。

優選地,該組合鞋用扣具還包括按鈕,母座的頂面開設有配合按鈕插入的插口,子扣端部開設有配合按鈕插入的缺口,該缺口與插口連通,按鈕具有用于頂壓凸條并克服弧形板的彈性應力而使凸條脫離卡位槽的頂壓端。

優選地,弧形板、第一彈性板、第二彈性板和所述凸條均由鋼板制成。

優選地,按鈕頂壓端橫截面為矩形或者圓形,所述插口橫截面對應按鈕頂壓端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或者圓形。

優選地,所述第一槽為通槽,所述第二槽為盲槽。

優選地,連接件與子扣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第二彈性板對應所述凸條的位置鏤空。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設置子扣、母座和卡接件,通過子扣與卡接件的可拆卸卡接連接,實現鞋面或者鞋跟帶與鞋底的自由拆裝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鞋面或者鞋跟帶的更換,使用操作極其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卡接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件;2、子扣;21、卡位槽;22、缺口;3、按鈕;31、頂壓端;4、母座;41、插口;42、第一槽;43、第二槽;5、卡接件;51、凸條;52、弧形板;53、第一彈性板;54、第二彈性板;6、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的組合鞋用扣具,包括連接件1、子扣2、母座4、卡接件5和蓋片6,連接件1固接于子扣2;母座4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配合子扣2插裝的第一槽42和用于固定卡接件5的第二槽43,子扣2與卡接件5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蓋片6固接于所述第一槽42和第二槽43口沿。

鞋面或鞋跟帶與連接件1連接,母座4固定在鞋底中,子扣2、卡接件5依次插入母座4上的第一槽42和第二槽43中,子扣2位于卡接件5上面并與卡接件5卡接連接,并通過蓋片6封蓋,防止灰塵進入,以此實現鞋面或鞋跟帶與鞋底的連接。本實施例中,因為子扣2和卡接件5的卡接連接可拆卸,結構簡單,所以更換鞋面或鞋跟帶時非常便捷,操作方便。

進一步,如圖3所示,卡接件5包括弧形板52、第一彈性板53和第二彈性板54,第一彈性板53和第二彈性板54通過弧形板52連接,弧形板52、第一彈性板53和第二彈性板54一體成型,第一彈性板53和第二彈性板54互相平行;卡接件5頂部設有凸條51,子扣2端部下表面設有與所述凸條51卡接配合的卡位槽21;弧形板52具備驅使凸條51朝著卡位槽21抵壓的彈性應力。

第一彈性板53和第二彈性板54相互平行,其中部為空腔;首先將卡接件5插入第二槽43中進行固定,然后將子扣2插入第一槽42中,此時子扣2的端部受凸條51的阻礙不能繼續插入第一槽42中,可通過子扣2和第二彈性板54兩者間的擠壓或者外界力壓迫第二彈性板54,致使第二彈性板54彎曲,子扣2便可以繼續伸入第一槽42中,卡位槽21與凸條51位置對應時,弧形板52驅使第二彈性板54和凸條51朝著卡位槽21抵壓,便于凸條51與卡位槽21的卡接連接。

拆卸時,使用外界力下壓第二彈性板54,克服第二彈性板54的彈性應力驅使凸條51使凸條51脫離卡位槽21,然后抽出子扣2即可完成拆卸。

進一步,該組合鞋用扣具還包括按鈕3,母座4的頂面開設有配合按鈕3插入的插口41,子扣2端部開設有配合按鈕3插入的缺口22,該缺口22與插口41連通,按鈕3具有用于頂壓凸條51并克服弧形板52的彈性應力而使凸條51脫離卡位槽21的頂壓端31。

安裝時,將按鈕3通過母座4頂面的插口41插入,頂壓端31抵接在凸條51上,然后用力下壓按鈕3,頂壓端31將凸條51連同第二彈性板54下壓,同時將子扣2插入第一槽42中,此時子扣2端部的缺口22與按鈕3配合,子扣2端部下表面的卡位槽21位于凸條51上方,最后撤去按壓按鈕3的力,第二彈性板54驅使凸條51朝著卡位槽21抵壓,將凸條51卡在卡位槽21中,如此將子扣2和母座4連接;

拆卸時,用力下壓按鈕3,克服第二彈性板54的彈性應力而驅使凸條51使凸條51脫離卡位槽21,然后抽出子扣2即可完成拆卸。

進一步,弧形板52、第一彈性板53、第二彈性板54和所述凸條51均由鋼板制成。鋼板有彈性,下壓第二彈性板54時有弧度,可配合卡位槽21和凸條51的卡接,此外鋼板放在鞋底不容易老化變形。

進一步,按鈕3頂壓端31橫截面為矩形或者圓形,所述插口41橫截面對應按鈕3頂壓端31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或者圓形。本實施例中按鈕3頂壓端31橫截面優選為矩形,插口41橫截面為矩形,插裝配合時摩擦力大。

進一步,所述第一槽42為通槽,所述第二槽43為盲槽。母座4上的第二槽43為盲槽便于卡接件5的固定,卡接件5插入盲槽中抵接在盲槽槽底;第一槽42為通槽便于子扣2和卡接件5的插入與卡接配合。

進一步,連接件1與子扣2一體成型,連接更為穩定,并且便于安裝。

進一步,所述第二彈性板54對應所述凸條51的位置鏤空,當按鈕3下壓卡接件5時,便于凸條51和第二彈性板54向下彎折。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