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珠寶飾品掛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變化的繡球掛件飾品。
背景技術: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類從未放棄過對美的追求。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通過貝殼、動物骨頭等自然物品,佩戴在手腕、脖子上作為飾品進行裝飾。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飾品的合理搭配來進行裝飾。飾品是用來裝飾的物品,一般用途為美化個人儀表,裝點居室,美化公共環境,裝點汽車。飾品就是用來裝飾和佩戴的,有些飾品可以起到芳香、清潔、美化的作用,好的飾品可以讓佩戴者煥然一新、心曠神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將鉆石、黃金、寶石等雕琢成藝術品,作為手腕、脖子、胸前的配飾。這種裝飾,不僅是個人的審美的展現,也是身份的象征。
但是目前的掛件飾品都是單一定制,是一個固定的整體結構,比如項鏈、掛墜等,只是一個簡單的外觀,通過表面鑲嵌或者內置裝飾物進行裝飾。目前的掛件飾品結構,都是一個固定的形狀結構,缺乏能變化的美感,選擇方式單一,不能滿足多樣化的個性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目的在于設計了一種可變化的繡球掛件飾品,能變化成不同的形狀,實現多種不同的變化效果,增加產品的變化和美感。
本實用新型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變化的繡球掛件飾品,包括鏤空式球體(1)以及與所述鏤空式球體(1)連接的掛繩耳(2),所述鏤空式球體(1)包括第一葉瓣組(11)、第二葉瓣組(21)、第三葉瓣組(31)和第四葉瓣組(41),每個葉瓣組由3片葉瓣組成并相交于一點,所述第一葉瓣組(11)的相交點處設置有第一磁鐵(3),所述第一葉瓣組(11)的中間葉瓣通過轉軸(4)與第二葉瓣組(21)的相交點連接,所述第二葉瓣組(21)的中間葉瓣通過轉軸(4)與第三葉瓣組(31)的相交點連接,所述第三葉瓣組(31)的中間葉瓣通過轉軸(4)與第四葉瓣組(41)的相交點連接,所述第四葉瓣組(41)的中間葉瓣的底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鐵(3)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鐵(5)。
具體的,本實用新型所述掛繩耳(2)設置在所述第一葉瓣組(11)的相交點處。
具體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磁鐵(3)與所述第一葉瓣組(11)為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二磁鐵(5)與所述第四葉瓣組(41)為一體式結構。
具體的,本實用新型所述鏤空式球體(1)為金、銀、陶瓷、合金或復合材料材質。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款式新穎,造型獨特、美觀;
2)、能變化成不同的形狀,實現多種不同的變化效果,增加產品的變化跟美感。
附圖說明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變化的繡球掛件飾品展開狀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變化的繡球掛件飾品的立體圖。
圖中各部件名稱如下:
1-鏤空式球體;2-掛繩耳;3-第一磁鐵;4-轉軸;5-第二磁鐵;11-第一葉瓣組;21-第二葉瓣組;31-第三葉瓣組;41-第四葉瓣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變化的繡球掛件飾品,包括鏤空式球體1以及與所述鏤空式球體1連接的掛繩耳2,所述鏤空式球體1包括第一葉瓣組11、第二葉瓣組21、第三葉瓣組31和第四葉瓣組41,每個葉瓣組由3片葉瓣組成并相交于一點,每個葉瓣組向一個方向彎曲,每個葉瓣組形成一個球體的四分之一。
所述第一葉瓣組11的相交點處設置有第一磁鐵3,所述第一葉瓣組11的中間葉瓣通過轉軸4與第二葉瓣組21的相交點連接,所述第二葉瓣組21的中間葉瓣通過轉軸4與第三葉瓣組31的相交點連接,所述第三葉瓣組31的中間葉瓣通過轉軸4與第四葉瓣組41的相交點連接,所述第四葉瓣組41的中間葉瓣的底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鐵3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鐵5。
通過轉軸4,使得每個葉瓣組中間葉瓣以合頁設計連接,即可以向球心轉動葉瓣,以首尾葉瓣上設計的磁鐵吸合,形成穩定的球體飾物。
所述掛繩耳2設置在所述第一葉瓣組11的相交點處,所述第一磁鐵3與所述第一葉瓣組11為一體式結構,第一磁鐵3是以嵌入方式與第一葉瓣組11的交點結合處形成整體,在第一葉瓣組11的結合處上方設計有掛繩耳2,以方便穿掛掛繩;
所述第二磁鐵5與所述第四葉瓣組41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鏤空式球體1為金、銀、陶瓷、合金或復合材料材質,能變化成不同的形狀,實現多種不同的變化效果,增加產品的變化跟美感。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做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