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包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多功能背包。
背景技術:
隨著大家生活和消費水準不斷地提升,各式各樣背包成為人們身邊不可或缺飾品。大家要求背包產品不光在實用性上有所加強,裝飾性也要有所擴展。
目前的背包大多只有收納物品的功能,其功能較為單一,不能為使用帶來更多的便利。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背包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背包,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背包功能單一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背包,包括有本體、救生帶、危險報警燈、GPS定位器、控制開關以及充電電池;該本體的外表面完全覆蓋有防火材料,本體具有拉鏈,該拉鏈為防火拉鏈;該救生帶可拆卸地設置于本體的背面;該危險報警燈、GPS定位器、控制開關和充電電池均設置于本體內,危險報警燈和控制開關均露出本體的外表面,控制開關連接于充電電池,該危險報警燈和GPS定位器均連接控制開關。
優選的,所述本體包括有包體、提手、左背帶和右背帶,該提手設置于包體的頂部,該左背帶和右背帶分別設置于包體之背面的左右兩側;該包體的正面、左背帶和右背帶上均設置有前述危險報警燈。
優選的,所述本體還包括有左腰帶和右腰帶,該左腰帶和右腰帶分別與包體之背面底端的左右兩側連接,且左背帶和右背帶分別與左腰帶和右腰帶連接。
優選的,所述包體的頂部設置有防雨帽。
優選的,所述左背帶和右背帶均為可折疊打開的背帶,其內具有氣泡棉材質。
優選的,所述救生帶為6米延長緊急救生帶。
優選的,所述充電電池的容量為1500mAh。
優選的,所述充電電池連接有吸盤充電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采用防火材料完全覆蓋住本體的外表面,并配合采用防火拉鏈,使得本產品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避免產品容易燒毀;通過設置有救生帶,使得本產品具備救生功能,以及通過設置有危險報警燈和GPS定位器,使得本產品具備危險報警和GPS定位功能,從而實現了多功能的目的,為使用者在野外使用帶來更多的便利。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電路結構框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本體 11、包體
12、提手 13、左背帶
14、右背帶 15、左腰帶
16、右腰帶 17、防雨帽
101、防火材料 102、拉鏈
20、救生帶 30、危險報警燈
40、GPS定位器 50、控制開關
60、充電電池 70、吸盤充電器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本體10、救生帶20、危險報警燈30、GPS定位器40、控制開關50以及充電電池60。
該本體10的外表面完全覆蓋有防火材料101,本體10具有拉鏈102,該拉鏈102為防火拉鏈;在本實施例中,防火材料101為可防火溫度為200度的防火材料。
該救生帶20可拆卸地設置于本體10的背面;在本實施例中,救生帶20為6米延長緊急救生帶。
該危險報警燈30、GPS定位器40、控制開關50和充電電池60均設置于本體10內,危險報警燈30和控制開關50均露出本體10的外表面,控制開關50連接于充電電池60,該危險報警燈30和GPS定位器40均連接控制開關5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充電電池60的容量為1500mAh,可持續使用48小時,并且,所述充電電池60連接有吸盤充電器70,操作方便,節能環保。
具體而言,所述本體10包括有包體11、提手12、左背帶13和右背帶14,該提手12設置于包體11的頂部,該左背帶13和右背帶14分別設置于包體11之背面的左右兩側;該包體11的正面、左背帶13和右背帶14上均設置有前述危險報警燈30。所述本體10還包括有左腰帶15和右腰帶16,該左腰帶15和右腰帶16分別與包體11之背面底端的左右兩側連接,且左背帶13和右背帶14分別與左腰帶15和右腰帶16連接。所述包體11的頂部設置有防雨帽17,雨天時可以當防雨的帽子使用。所述左背帶13和右背帶14為可折疊打開的背帶,其內具有氣泡棉材質,溺水時,背帶可以拉開,可當作救生圈挽救,拉開長度為2.5米。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是:通過采用防火材料完全覆蓋住本體的外表面,并配合采用防火拉鏈,使得本產品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避免產品容易燒毀;通過設置有救生帶,使得本產品具備救生功能,以及通過設置有危險報警燈和GPS定位器,使得本產品具備危險報警和GPS定位功能,從而實現了多功能的目的,為使用者在野外使用帶來更多的便利。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