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靴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摩托靴收緊裝置及帶有該裝置的摩托靴。
背景技術:
摩托車手在行駛的過程中面臨與障礙物和地面的碰撞、以及車手的摩托車與其他摩托車或車輛的接觸的各種危害,為了保護車手免受這些危害或危險,摩托車車手通常穿防護服裝,包括頭盔、支架、包含墊或板的襯衫和褲子、手套和靴子。在摩托車運動中穿的靴子通常包括各種墊和剛性結構,其保護腳和小腿不受撞擊或扭曲力的破壞。這樣的靴子還可以包括耐用的鞋底,其可以抵抗因與地面或摩托車車身的接觸造成的磨損。進一步的,這些靴子可以集成為鋼頭防護裝置,其防止靴子的鞋前部區域中的脫離,以及變形或扭曲。
目前,如公開號為CN103549722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防護型摩托靴,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鞋面,所述鞋面具有用于接收穿用者的腳的腳部分和用于接收穿用的腿的至少一部分的腿部分;鉸鏈系統,所述鉸鏈系統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固定到所述腳部分,所述底架的腳下部分毗鄰所述腳部分的下部區域的大部分延伸,且所述底架的腳側部分毗鄰所述腳部分的外側面的鞋中部區域的大部分延伸,所述腳下部分和所述腳側部分形成單一的一件式結構;桿,所述桿毗鄰所述腿部分的外側面延伸并且達到所述腿部分的高度的至少百分之七十;和鉸鏈,所述鉸鏈將所述桿固定到所述底架,所述鉸鏈允許所述桿和所述底架之間的沿前后方向的旋轉運動,并且所述鉸鏈限制所述桿和所述底架之間的沿內外方向的旋轉運動;以及鞋底結構,所述鞋底結構固定到所述鞋面的下部區域,所述鞋底結構包括形成所述鞋類的接地表面的下表面,并且所述鞋底結構包括與所述下表面相對定位的上表面,所述底架的所述腳下部分毗鄰所述上表面設置。
這種防護型摩托車雖然通過鞋面和鞋底的設計可以減少在碰撞到地面或障礙物時對腳的沖擊力,從而防止腳扭曲;但是摩托靴在穿上后需要將摩托靴收緊,使摩托靴貼緊腳部,但是這種摩托靴在收緊和松開時相對較為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靴收緊裝置,具有收緊摩托靴方便快捷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摩托靴收緊裝置,包括固定在鞋面上的收緊條,還包括固定在鞋面上的盒體、開設在所述盒體上供所述收緊條穿入的通口、轉動連接在和盒體內的固定環、固定在所述固定環外周壁上的固定齒、固定在所述收緊條上且與所述固定齒嚙合的限位齒、設置在所述固定環的內環壁上的固定棘齒、以及能夠卡入所述固定棘齒以限制所述固定環反向轉動且能夠脫離所述固定棘齒以使所述固定環自由轉動的限位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需要收緊摩托靴時,將收緊條從通口穿入盒體內,使收緊條上的限位齒與固定環上的固定齒相嚙合,收緊條在向內穿入的過程中帶動固定環轉動,逐漸將摩托靴收緊,而由于固定棘齒受限位組件的限制作用而使固定環無法發生反向轉動,因此收緊條在收緊時不會自動發生松弛;而需要即可鞋帶時,推動限位組件脫離固定棘齒,此時固定環可以自由轉動,只要拉動鞋帶即可將鞋帶解開,收緊和解開鞋帶的過程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組件包括滑移連接在所述盒體上且延伸出所述盒體的操作桿和固定在所述操作桿上且朝向所述固定棘齒傾斜設置的彈性卡片。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正常情況下彈性卡片抵緊在固定棘齒的齒槽中,收緊條插入盒體收緊摩托靴使固定環正向轉動時,彈性卡片可以在固定棘齒的抵觸下發生彈性形變而使固定環可以發生正向轉動;而鞋帶收緊后,由于彈性卡片抵觸在固定棘齒的齒槽中且傾斜設置,固定環反向轉動無法時彈性卡片變形,因此固定環無法發生反向轉動,從而保持鞋帶處于收緊狀態;需要松開收緊條時,將操作桿下壓,即可帶動彈性卡片脫離固定棘齒的齒槽,使固定環可以自由轉動,從而拉動收緊條即可使收緊條松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環的內環壁上位于所棘齒的下方設有容置槽,所述彈性卡片脫離所述固定棘齒時置于所述容置槽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合理利用了固定環內的空間,減小了整個收緊裝置的體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操作桿上位于所述彈性卡片的下方固定有限位板,所述操作桿上套接有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盒體和所述限位板的彈性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按壓操作桿使彈性卡片脫離固定棘齒后,彈性件被壓縮而產生彈性力,從而收緊條松開后彈性卡片可以再次嵌入到相鄰固定棘齒的齒槽中,方便下一次收緊收緊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環上固定有轉動桿,所述盒體內固定有軸承,所述轉動桿穿設在所述軸承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固定環與盒體的轉動連接,且轉動過程輕松快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桿上套設有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轉動桿和所述盒體的發條彈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收緊收緊條的過程中,發條彈簧會發生彈性形變,而使固定環具有反向轉動的趨勢;下壓操作桿解開收緊條時,固定環在發條彈簧彈性力的作用下而自動發送反向轉動,從而使收緊條解開的過程更加快捷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收緊條的端部呈梯形設置且形成有朝向背離所述限位齒的一側傾斜設置的楔形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收緊條插入盒體內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盒體內位于所述固定環的下方轉動連接有多個滾筒,所述固定齒與所述限位齒相嚙合時,所述收緊條的下表面與所述滾筒相抵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滾筒將收緊條與盒體之間的滑動摩擦力轉換成滾動摩擦力,使收緊條插入盒體收緊摩托靴的過程更加快捷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靴,具有收緊摩托靴方便快捷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摩托靴,包括鞋面和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收緊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收緊裝置收緊和解開收緊條從而使摩托靴收緊和解開,收緊和解開的過程更加快捷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鞋面上位于所述盒體的后方設有供所述收緊條插入的插環。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收緊條穿出盒體被收緊后插入插環內,使收緊條不會向外張開,使用更加方便且整體更加美觀。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過固定環收緊收緊條,通過固定棘齒和限位組件固定固定環,使摩托靴收緊和解開的過程更加快捷方便;
其二,通過設置彈性件,使彈性卡片能夠自動卡入固定棘齒的齒槽中,方便下一次的收緊條的收緊;
其三,設置發條彈簧,在彈性卡片脫離固定棘齒后,固定環可以自動發生反轉,從而使收緊條解開的過程更加快捷方便;
其四,設置滾筒,使收緊條插入盒體的過程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沿固定環軸線方向的剖視圖;
圖4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盒體;11、軸承;12、通口;13、滾筒;2、固定環;21、固定齒;22、固定棘齒;23、轉動桿;24、容置槽;31、操作桿;311、限位板;32、彈性卡片;4、彈性件;5、發條彈簧;6、封蓋;7、環形磁鐵;8、鞋面;81、插環;9、收緊條;91、限位齒;92、楔形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一種摩托靴收緊裝置,如圖1所示,鞋面8的一側通過螺釘固定有收緊條9,收緊條9的上表面一體成型有多個限位齒91,收緊條9的端部呈梯形設置且形成有朝向背離限位齒91的一側傾斜設置的楔形面92;如圖2所示,盒體1通過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鞋面8上與收緊條9相對的另一側,且在盒體1的兩側開設有供收緊條9穿入的通口12,通口12內轉動連接有多個滾筒13,多個滾筒13的沿通口12的長度方向均勻分布;如圖2和圖3所示,盒體1上鉸接有封蓋6,在盒體1上轉接有繞盒體1軸線分布的環形磁鐵7,封蓋6上粘接有與環形磁鐵7相吸合的環形磁條,環形磁鐵7與環形磁條相吸合從而將封蓋6固定在盒體1上。
如圖2和圖3所示,盒體1內轉動連接有用于固定收緊條9的固定環2,盒體1的底部卡嵌有軸承11,在固定環2的下端面上焊接有中空的轉動桿23,轉動桿23穿設在軸承11的內圈,從而實現了固定環2與盒體1的轉動連接;在轉動軸上套接有發條彈簧5,發條彈簧5的一端焊接在轉動桿23上且另一端焊接在盒體1上,從而在固定環2發生正向轉動時可以使固定環2具有反向轉動的趨勢。
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環2為中空的環狀結構,固定環2的外環壁上一體成型有與限位齒91相嚙合的固定齒21,收緊條9在穿入盒體1內時,限位齒91與固定齒21相嚙合,從而收緊條9在穿入的過程中帶動固定環2轉動,且此時收緊條9的下表面與滾筒13的表面相抵觸;在固定環2的內環壁上一體成型有多個固定棘齒22,多個固定棘齒22繞固定環2的軸線方向均勻分布,在盒體1上滑移連接有操作桿31,操作桿31穿設在固定環2的內環且延伸出盒體1外,操作桿31為棱柱,且在盒體1上開設有棱孔,操作桿31穿過棱孔從而可以沿棱孔的軸線方向滑移;
如圖2和圖3所示,在操作桿31上焊接有彈性卡片32,彈性卡片32朝向固定棘齒22傾斜設置并抵觸在相鄰固定棘齒22之間的齒槽內,從而固定環2在正向轉動的過程中,彈性卡片32可以發生彈性形變,使固定環2可以發生正向轉動,而固定環2在反向轉動時,由于彈性卡片32抵觸在齒槽內而難以發生彈性形變,因此固定環2無法自行發生反向轉動;在固定環2的內環壁上位于固定棘齒22的下方開設有容置槽24,彈性卡片32在操作桿31的帶動下下移脫離固定棘齒22時,彈性卡片32置于容置槽24內;
如圖2和圖3所示,在操作桿31上位于彈性卡片32的下方焊接有限位板311,操作桿31上套設有彈性件4,彈性件4的一端焊接在限位板311上,且另一端焊接在盒體1的底壁上,彈性件4采用彈簧,且彈簧在自然伸長的狀態下彈性卡片32嵌合在固定棘齒22之間的輪槽內;當操作桿31下壓使彈性卡片32脫離固定棘齒22的齒槽時,彈性件4可以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彈性力,松開操作桿31后,操作桿31可以在彈性件4彈性力的作用下再次上移,使彈性卡片32嵌入齒槽中。
需要收緊摩托靴時,將收緊條9從通口12穿入盒體1內,使收緊條9上的限位齒91與固定環2上的固定齒21相嚙合,收緊條9在向內穿入的過程中帶動固定環2轉動,逐漸將摩托靴收緊,正常情況下彈性卡片32抵緊在固定棘齒22的齒槽中,固定環2正向轉動收緊收緊條9時,彈性卡片32可以在固定棘齒22的抵觸下發生彈性形變而使固定環2可以發生正向轉動,且在固定環2轉動的過程中,發條彈簧5同時發生彈性形變;
收緊條9收緊后,由于彈性卡片32抵觸在固定棘齒22的齒槽中且傾斜設置,固定環2反向轉動無法時彈性卡片32變形,因此固定環2無法發生反向轉動,從而保持收緊條9處于收緊狀態;
需要松開收緊條9時,將操作桿31下壓,即可帶動彈性卡片32脫離固定棘齒22的齒槽,使固定環2可以自由轉動,此時固定環2可以在發條彈簧5的帶動下發生反向旋轉使收緊條9松弛;再次松開操作桿31后,操作桿31彈性件4帶動下恢復,使彈性卡片32再次嵌入齒槽中。
實施例二:一種摩托靴,如圖4所示,包括鞋面8和實施例一所述的收緊裝置,在鞋面8上位于盒體1的后方通過螺釘固定有供收緊條9插入的插環81,插環81內開設有插槽,收緊條9插入插槽內而被限制。
通過收緊裝置收緊和解開收緊條9從而使摩托靴收緊和解開,收緊條9穿出盒體1被收緊后插入插環81內,使收緊條9不會向外張開,使用更加方便且整體更加美觀,摩托靴收緊和解開的過程更加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